优秀不在于你做了多少事,而在于你做对了多少事!
忙是一种工作状态。但忙一定要忙到点子上,绝不能瞎“盲”。忙要有目标、有方法。凡事要抓关键,分清轻重缓急。如果你一味地蛮干,只顾低头拉车,却不知抬头看路,那你也许永远到不了自己的目的地。
墨尘编著的这本《做得多不如做得好》告诉你如何掌握正确高效的工作方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做得多不如做得好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墨尘 |
出版社 | 武汉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优秀不在于你做了多少事,而在于你做对了多少事! 忙是一种工作状态。但忙一定要忙到点子上,绝不能瞎“盲”。忙要有目标、有方法。凡事要抓关键,分清轻重缓急。如果你一味地蛮干,只顾低头拉车,却不知抬头看路,那你也许永远到不了自己的目的地。 墨尘编著的这本《做得多不如做得好》告诉你如何掌握正确高效的工作方法! 内容推荐 造成人与人之间命运悬殊的,往往不只是因为谁比谁更卖命或谁比谁聪明,重要的是因为谁有目标及谁的目标更清晰。有了明确的方向,忙碌才更有实际意义。 谁效率高,谁拥有别人不可替代的能力,谁能为企业带来荣誉和利益,谁就能获得企业的肯定,谁就能得到属于自己的“铁饭碗”。否则,即便你做得再多也是枉然。 《做得多不如做得好》告诉你如何掌握正确高效的工作方法! 《做得多不如做得好》由墨尘编著。 目录 第一章 用脑子去创路子 1.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2.聪明的脑袋会拐弯 3.眼光决定思路,思想决定出路 4.死路与出路 5.激扬头脑风暴,让智慧驾驭财富 6.想象力——创造财富的魔方 7.人生的财富在于开拓 8.大脑的思维潜力 9.借名人之“名”发迹的人 10.智慧是点子的资本 第二章 谋划好,才能做得好 1.勤于思考是一种美德 2.合理的规划,让工作有条理 3.成功,在于精心谋划 4.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 5.做好行动前的计划 6.让你的脑子“动”起来 7.积极思考会让你告别平庸 8.创新,每天都换一个大脑 9.没有钱起家,可以用脑起家 10.逆向思考——迈向成功的法宝 第三章 身心合一,高效工作相随相伴 1.把精力放在最佳的位置上 2.成功的人是果断的人 3.不怕无能,就怕无恒 4.把握现在,不要犹豫 5.顽强意志能战胜人性弱点 6.花时间去做有价值的事 7.兴趣是你成功的助推器 8.不要做过于谨慎的“犹豫先生7 9.世间最可怜的人是犹豫不决的人 第四章 找对方法做对事,忙要忙到点子上 1.正确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 2.勤奋未必成功 3.说话做事之前先动脑 4.做事要有“手腕” 5.不要只顾低头拉车,要学会抬头看路 6.做自己擅长的事 7.思考是行动的先导 8.抓住关键,打蛇打在七寸上 第五章 把大事做细,把小事做好 1.“小细节”与“大机会” 2.以“小”博“大”者强 3.细节隐藏着天堂 4.关注细节,拥有财富 5.足以一分钟毁灭公司的17个细节 6.点滴积累,成就人生 7.完美态度,完美细节 8.重视细节,商机才不会溜走 9.小事情就是一切 10.星巴克咖啡,你的幸福所在 第六章 计划时间,讲求效率 1.24小时可以变成48小时 2.更好地利用时间,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3.合理安排,把时间进行登记 4.善待今日,奠定成功的基石 5.按重要性办事,把时间用在高回报的地方 6.时间是“挤”出来的 7.零碎的时间也可以创造辉煌 8.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第七章 目标越高,发展越快 1.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 2.眼睛与大脑的距离 3.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4.盲从是最大的迷失 5.有了远见,也就有了整个世界 6.梦想比知识更重要 7.方法其实很简单 8.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9.抓住适合自己的目标 10.把握人生罗盘,做命运之舟的舵手 第八章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1.创新与灭亡 2.脑袋需要勤洗,思想需要常新 3.学会从反面思考 4.打破常规才能看到希望 5.创意思维,从无到有 6.逆向思考,避免白跑 7.把创意加工,就能买空卖空 8.成功源自独辟蹊径的创造 9.超常思维的力量 10.活出富有创意的人生 第九章 做最好的自己 1.天生我材必有用 2.信心就是塑造自我的力量 3.“怀疑”是成功的劲敌 4.信念的力量 5.给自己一个自信的理由 6.信念决定人生的品质 7.冲破“自我设限”的藩篱 8.让信念扬起你成功的风帆 9.信心创造奇迹 10.速成的自信 试读章节 1.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一位父亲问孩子,你知道怎样做生意吗?孩子说知道,就是将东西买来,然后再卖就可以了。 父亲摇摇头,问他:“你知道‘芝麻’多少钱一斤吗?” “1元。” 父亲又问:“知道‘糖’多少钱一斤吗?” “2元。” “那‘芝麻糖’多少钱一斤呢?” “5元。”孩子说。 父亲说,这就是做生意的秘诀。很多东西不过是物品功能与功能的叠加再叠加。 当然,谈起来都是相当容易的,做起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现在的生意难就难在发现新亮点。也不是“叠加与再叠加”那么简单了。有人就说,还是刘永好他们那个时代生意好做啊。其实也不尽然,他们那时候风险更大。现在的生意也不是那么难做,至少理论上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常说,不来点“绝的”不行!这个“绝的”是什么?就是“炒作”! 问题是你会“炒作”吗? 芙蓉姐姐和木子美之类的“炒作”大可不说,我们说说别的。 在美国一个农村,住着一个老头儿,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 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小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 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小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被“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件事打动了。 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您的女儿找个对象。”洛克菲勒说:“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您女儿找的对象,也就是您未来的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可以吗?”洛克菲勒同意了。 又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 。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位副总裁!”总裁先生头也不回地说:“不可能,这里这么多副总裁,我为什么还要任命一位副总裁呢,而且必须‘马上’?”这个人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可以吗?”总裁先生当然同意了。 再说一个美国佬,他说他要死了,要离开这个世界了,说如果谁有什么话要对死去的人说,他可以带话,每人每言收费50美元。结果,帖子一出,马上就有很多人汇款,凭这个炒作,成了“10万”户。但有人试过了,中国好像不行!人们都没有信仰。 还有一个英国人搞了一个“万格网”,出租网站的格子,每个格子收费100美元。一下就收入丰厚了。有个留学生,回国后也搞了一个,也取得不错的业绩。 绝吧!看来真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啊! 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换一个角度寻找好主意,再忙也要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这样会比别人稍微走得快一点儿。 一位推销员从总公司被派到欧洲分公司,他报到的时候,带来了公司CEO写给分公司总经理的一张字条:“此人才华出众,但是嗜赌如命,如你能令他戒赌,他会成为一名百里挑一的出色推销员。” 总经理看完纸条,马上把这位推销员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听说你很喜欢赌,这次你想赌什么?” 推销员回答:“什么都赌,比如,我敢说你左边的屁股上有一颗胎痣。假如没有,我输你500美元。” 这位总经理一听大叫道:“好。你把钱拿出来!” 接着,他十分利索地脱掉裤子,让那位推销员仔细检查了一遍,证明并无胎痣,然后把推销员的钱收了起来。事后,他拨通了CEO的电话,扬扬得意地告诉他说:“你知道吗?那位推销员被我整治了一下。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毒攻毒。” “怎么回事?” 于是总经理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CEO叹了口气回答说:“他出发到你那里之前,同我赌1000美元,说在见到你的五分钟之内,一定能让你把屁股给他看。” 停了一会儿,CEO又说:“不过,我和董事长打赌5000美元,说你会让这个推销员参观你的屁股。” 在这场环环相扣的博弈中,每个人都很聪明,但每个人又都是笨蛋,因为他们在把别人当做筹码的同时,又成为别人赌局中的一个筹码。但是笨蛋又有“大”、“小”之分,整场博弈中的最大赢家,实际上不过是损失最小的那个笨蛋而已。 在这个社会上,天才毕竟是少数,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成”与“败”。所不同的是,多数人把成败归结于偶然性,如果失败了,拍拍屁股爬起来头也不回地向前冲,结果“在哪儿爬起来又在哪儿摔倒”,而且不止一次;只有少数有耐心的人,对自己的成败会静下心来观察研究,发现和学习其中存在的规律性东西,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不再一次次成为“最大笨蛋”。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P2-4 序言 “别烦我,我正忙着呢”、“你们先吃吧!我忙着赶稿子呢”、“星期六出去玩?这可不行,我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忙,可没那个闲心”、“妈,今年过年我不回家了,我要忙着考试呢”…… 不知从何时起,“忙”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好像天天忙得不可开交,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忙工作、忙学习、忙开会、忙应酬、忙考试……于是,人们不免发出这样的感叹:“忙点好啊,总比无所事事强。” 忙是一种工作状态。但忙一定要忙到点子上,绝不能瞎“盲”。忙要有目标、有方法。凡事要抓关键,分请轻重缓急。如果你一味地蛮干,只顾低头拉车,却不知抬头看路,那你也许会永远到不了自己的目的地。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大学毕业生。其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热播,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大学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得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最终的调查结果印证了这样一句话:造成人与人之间命运悬殊的,往往不只是因为谁比谁更卖命或谁比谁聪明,重要的是因为谁有目标及谁的目标更清晰。看来,目标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神奇的元素,它将我们工作的动机、行为的尺度、努力的方式、前进的方向联系起来,从而让我们的忙碌更有意义。所以,在我们忙的不可开交时应该先静下心来问问自己: “我到底在忙什么?” “我的目标是什么?” “我是不是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忙碌?” 如果你的心中对上面的问题已有了明确的答案,那么恭喜你,你的忙碌是有价值的。当然了,光有明确的目标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忙得正确、忙得合理。只有这样,你才能摆脱“救火大队长”、 “无效工作狂”等称号,把自己从忙得一塌胡涂的问题中解救出来,让自己忙得更有成效。 所以,不要再抱怨自己没有时间,也不要抱怨自己做的比别人多,薪水却比别人低……停止你的抱怨吧!在效率优先的现代社会,埋头苦干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是一个充分讲求效率的社会,残酷的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意识到:效率就是生命。对于员工来说,谁效率高,谁拥有别人不可替代的能力,谁能为企业带来荣誉和利益,谁就能获得企业的肯定,谁就能得到属于自己的“铁饭碗”。否则,即便你做得再多也是枉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