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决策(穿越时空)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穆兆曦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决策是一种状态,且是人生必须直面的状态,哪怕你什么都没有做,不决策本身就是一种决策。穆兆曦编写的《决策:穿越时空》一书,正是对这种状态最真实的描述,从微小细节、微妙心理、诸多谋略,到市场份额、竞争态势,以及能否纵横捭阖,从“因”到“果”,皆有详述。读过此书,你的收获将在决策之外,洞悉煎熬与焦虑,享受过程与结果。

内容推荐

  《决策:穿越时空》以作者穆兆曦与一位中国民企老板的情景式对话,将自己独创的决策理论与中国企业的现实困境、真实案例有机结合在一起,将中国企业家在决策过程中的深刻痛点、矛盾难点和致命盲点——剖析,借此引发对于中国企业家决策成败的思考与启示,从现象到本质,揭示适用于中国企业家决策的道术之路。

《决策:穿越时空》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第1章 忙忙碌碌,商场如战场

 慢,有时是快

 做企业,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长跑的本钱是什么?

 操心,但别累心

第2章 决策因果,成败或生死

 人生轨迹线,是你自己勾画的

 谁是企业的舵手?

 百年老店很凤毛麟角,是偶然吗?

 去哪里吃饭都是决策!

 决策是管理的心脏

第3章 刨根问底,决策时什么

 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

 决策,就是赌未来

 决策,也分业余和专业

 寻找照亮未来的一盏灯

第4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是谁的决策,谁来做

 宝洁2000年夏天的决策地震

 化繁为简的七步决策法

 面对四种决策类型,你怎么办?

 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5章 优中选优,英明之所在

 中国老板决策的地雷阵

 决策的三原色:信息、知识、经验

 信息残缺,就无法决策

 没有选择,就不叫决策

 利弊得失,不辩明白不决策

第6章 穿越局势,事前诸葛亮

 花谁的钱?办谁的事?

 穿越思维

 谋局,以谋全局

 取势,以取万世

 奥巴马的豪华智囊团

 再没有阳光灿烂的日子

 从无用到有用

第7章 惠及殃及,成人方达己

 惠及效应

 殃及效应

 周总理高超的统筹兼顾艺术

 最艰难的决策是什么?

第8章 伦理道德,上苍看着你

 左右为难的背后

 欲壑难填,自寻烦恼

 你被骗了!

 越大越快,就一定越久吗?

 鞋子是真实的,利润只是结果

第9章 正己修身,决策者基因

 管住起心动念

 决策者的基因

 老板的四种角色正位

 雷达、灯塔、树冠

 大胸怀、宽眼界、锐警觉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第10章 未雨绸缪,基业方常青

 基业常青

后记:老穆知行

 《决策》一书的由来

 几位老板的决策心声

鸣谢

试读章节

2012年1月18日早上9点05分,北京机场T2航站楼21号登机口。

“前往广州的旅客请注意,我们抱歉地通知:您乘坐的CZ3000CZ3000由于机场天气原因,不能按时起飞,起飞时间待定。请您在21号登机口休息等候,有进一步的消息,我们将广播通知,谢谢您的合作!”

从手里拿着登机牌准备登机的旅客人群中,传来一阵唏嘘抱怨声。

终于,我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早上坐车过来的时候,一路上都雾蒙蒙的。当时心中就暗自盘算,担心这种气候条件下,飞机无法按时起飞。8点半在办理登机牌的时候,问柜台小姐航班能否正常起飞,她回答说还没有接到上面有关CZ3000的任何通知。

飞机晚点是正常,飞机准点反而就不正常了!我心中暗自宽慰自己。

看旁边的旅客们,有的在匆忙给人打电话,有的嘴里骂骂咧咧,有的则在座位上凝神发呆,还有的年轻人干脆拿出电脑或iPad,继续打游戏。

前些年,我对时间、计划掌控意识非常强。一旦原定计划被打破,总觉得一天都不得劲。近来,年纪大一些后,不知不觉地,有了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调适能力。

我拿出手机,给广州的同事林老师和陈老师发了短信:

“林老师/陈老师,今天北京机场起雾,航班延误。今天下午2点开始的美即年度合作方案的准备会和彩排,你们自己按时进行,不必等我。”

发完短信后,起身,背上自己的电脑包,左臂搭着黑色大衣和围巾,向刚才进来的方向走回去。

走出2l号登机口,在不远处24号登机口的左侧,有家便利店,我径直走向这家便利店的书报区。

我有个习惯:如果时间不紧张,就喜欢在机场书店买几本或时事或财经或管理或人物类的杂志,在候机和机上时阅读,一般两个小时左右的航行时间里,基本上就能把这几本杂志看完了。刚才过完安检进来时走得匆忙,没顾得上。

做企业咨询的,需要对所服务的客户行业和相关企业最新发生的状况保持足够的敏锐,要多思考多琢磨国内外现在正发生着什么事情?未来有可能会有哪些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技术的、市场的变化趋势?做企业,都是在做不同行业的市场。当老板的,是企业的舵手,自己要先从意识层面主动跟上这些变化,资讯要保持每天刷新,思维要拥抱不确定的未来,自己不Out,自己的企业才不会Out。

在书架上巡视了两遍,拿了《第一财经周刊》、《中国改革》、《看天下》和《创业家》四本杂志,付完款后,朝离便利店左侧不远的南航VIP贵宾休息室走去。多年的咨询和培训生涯,使空中飞人的我早已是南航、国航、东航和海航的VIP会员了。今天乘坐的CZ3000,是南航的航班,就去南航贵宾休息室坐一会儿吧。看今天的天气,估计一时半会儿走不了,随遇而安吧。到了贵宾休息室,找个安静的地方,看看杂志,思考思考,喝喝茶。

人,有时候需要急匆匆地赶路,有时候需要让自己停下来思考思考。

在南航VIP贵宾休息室门口,服务员收下我的vIP贵宾休息牌,登记航班号和旅客姓名。我扫视了一下休息室内,里面人还不少,基本上,座位都坐满了。

登记完毕,服务员非常职业地把登机牌还给我,并温柔地说:“穆先生,如果有准确的航班起飞消息,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您!休息室里有茶水、饮料和各种食品,请慢用!”

“谢谢!”我回应。

由于很多航班都不能按时起飞,贵宾休息室里滞留的金银卡会员和头等舱旅客很多,此时又是冬天,有些旅客把自己的外套和包都随手放在身旁的座位上,所以本来就不是很大的空间和不多的座位,更显得满满当当。

登上几级台阶,我走到休息室靠窗的那一排座位,找到一个没人坐的位置,把包和大衣放到座位沙发上。不管在哪里我都喜欢坐靠窗的座位,在餐厅如此,在飞机上更是如此,我喜欢无遮挡的通透视线,喜欢总揽全局的宽阔视野。

走到餐台,冲了一杯碧螺春,回到座位,把茶杯放在黑色的木茶几上,随手把大衣和电脑包拎起来,放在左手边没人坐的沙发上,坐定,在包里翻查刚刚买的几本杂志,拽出一本一看,是《第一财经周刊》,嗯,就看它吧。

刚扫了一眼封面,西服上衣口袋里的手机,就响起了新短信的提示音。

拿出来一看,是林老师回的短信:好的!我们下午先开始,要等你一起吃晚饭吗?

我回复:航班起飞时间无法确定,不必等我。

拿起《第一财经周刊》。2012年第l期《第一财经周刊》的封面上,赫然印着封面故事《2011年失意大公司》,旁边有小字的副标题“阿里巴巴,李宁,分众传媒,比亚迪……他们被发现是2011年中国市场的裸泳者。”

我平时很喜欢看这本财经杂志。因为是周刊,里面的文章很新,资讯很新,观点也很犀利,直指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风口浪尖。

翻开封面故事所在的页面,里面写道: “中国市场上以市场和销售为导向的公司,为了发展而牺牲公司制度建设的,为了市场而挑战商业规则的,成为2011年沙滩上的裸泳者。”

这一段话很有穿透力,我把眼光抬起来,漫无目的地看着右边的窗外,脑海里蹦出很多想法。

P2-4

序言

决策之要,关乎命门

段传敏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决策》书稿,没有丝毫疲累的感觉,反而感到兴趣盎然。

作者穆兆曦不愧是营销方面的专家,深谙沟通的原则,把一个看似枯燥的话题写得活泼有趣,引人入胜,这里面不仅有文字方面的驾驭能力,更有对读者需求的关键把握和回应——而一直以来,许多“专家”太过关注自身思想力的总结和理论的完善,却搞得读者恹恹欲睡,不忍卒读,实在与其“营销”业者的身份大相径庭。

闲言少叙。

穆兆曦是我的朋友,十年前相识。那时我刚刚创办一本营销杂志,对宝洁的营销非常感兴趣,策划了一期《宝洁系》的采访报道。那时刚刚创业的穆就是受访者之一。之后一直对他们创办的优识公司抱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我一直比较诧异他们竟然能够将宝洁的系统管理方法成功地嫁接到一个咨询公司的运作上,甚至连一个大学生的培训都做得相当扎实,几个月下来,与客户会面目标清晰、专业严谨、注重跟踪,完全不像个新创立的咨询公司(据我观察,像这类的创业公司往往是业务为先,管理粗放的)。

之后,我又听闻穆兆曦竟然与国内的企业合作起了“营销外包”的“破冰”行动,即将企业的营销业务承包下来,穆本人又亲自进驻企业当营销主管,自己组建团队、设计业务模式、进行渠道管理、开展营销推广,像“营销雇佣军”一样!这让我惊讶不已。因为我虽听闻过国内有咨询公司开展如是模式,但一个出身跨国公司的咨询师能够与国内企业成功合作已属相当不易,他竟然敢率部进驻营业额仅数亿的民企,难道他不担心从理念、文化到管理水平的巨大差异么?

事实的演进结果证明这些担心纯属多余。三年合作下来,企业的销售额从几亿扩大到十几亿,企业并且成功上市,穆所在的优识自然获利颇丰,一举成名。

我极力推崇这一故事的原因有三:一、有跨国公司出身但咨询本土公司业务较成功者少之又少;二、咨询公司敢于对营销实战结果出具保证并力促成功者廖廖;三、企业在营销变革之时强调系统管理且能两全齐美者难上加难。这三点结合起来,国内咨询界可以一拼者我几乎没有见过!

固然,每家咨询机构都拥有自己的业务模式和服务特色,作为企业的甲方不应贪求。但穆兆曦及其所在的优识用成功实践证明了一种企业“最喜欢”的方式:实战出效益、管理出效益、战略出效益。当然,前提是,企业主必须“忍受”决策权、管理权“旁落”所造成的寂寞感和成功时给予大额奖励的割肉感。

《决策》是穆兆曦十年跨国公司经历和十年咨询公司征战的思想升华,他一方面想一针见血,抓住企业最关键的环节——老板决策,另一方面,又试图“用精准的决策方法解决企业未来的问题”,即推崇系统决策的思想。

不像国外的企业主们,由于环境等种种因素的不确定性,中国老板们必须磨砺出多种能力,因此,成功后的企业主们往往对自己的能力过分自信。孰不知,这一时期的企业主往往成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因为其决策的思维、能力和水平往往停留在企业初创时期。在本书中,穆兆曦试图找出企业发展问题的根源,他认为,这一切均与老板一连串的决策有关“决策很要命,方法很重要”!

作者在书中指出,决策是管理的心脏,决策是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但决策其实是一系列的选择,选择错误一次,成功率就降低至少50%!这也是百年老店很难出现的原因,也是中国企业平均生存年限只有2.9年的原因。他进而提出了自己独创的决策实践体系、七步决策法、Idecision决策路径图、穿越思维、谋局取势图及惠及殃及效应等,娓娓到来,绝不会令你感到枯燥乏味。

大海航行靠舵手,羊群走路看头羊。的确,身为企业的领导人肩负着独一无二的决策重任,这些决策决定了企业的战略、策略、人才、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甚至影响着员工的一言一行,因此,老板们虽然背负巨大的压力但无可抱怨,拥有多大的权力就得背负多大的责任,企业上下都在关注你的存在,要想企业存续更久,发展更好,必须得不断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与水平,用系统弥补个人的盲点与不足,减少决策失误的发生。

至少,找个像穆兆曦这样的超级教练聊一聊,就会顿悟良多。中国的企业主们身边如果有很多像穆这样的谋士,我想会少犯很多错误。

写此序间,正在看一则新闻,广药集团正在大肆招聘3000快消人员准备一旦官司胜诉即接手王老吉品牌,而之前,王老吉品牌的租赁方加多宝集团正强力推广加多宝品牌,双方力量拼杀的后果却是王老吉这个原本可以与可口可乐一较上下的品牌忍受撕裂之痛、市场人心之失。而这背后却源于多年前那份不清不楚的合同隐患。估计加多宝的领导肠子都悔青了,当初为什么不请个律师仔细斟酌那份合同呢?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决策之要,关乎命门!企业家们须完善自己的同时,建立体系,寻找外援,集思广议,方为长久之道。

后记

《决策》一书的由来

企业的决策乱象

2011年12月1日这一天,我在优识北京办公室。突发奇想,就统计了一下:从2000年12月22日创业到这一天,优识公司总共服务了将近36个大小行业,共计367家企业客户。这些企业,从企业所有性质来分;有外企、民企、国企,早年是外企居多,后来民企和国企慢慢多了起来;从企业规模来分,有从零刚开始创业的企业,有中小规模的企业(10亿以下)、有中大规模企业(10~100亿)、有非常庞大且成熟的企业(大于100亿),规模从O~1500亿不等;从企业的生命周期来看,有的从创业以来就一直发展到今天,而有的早已经成过眼云烟。走的多了,看的多了,总感觉企业内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左右着企业的成败、兴衰甚至生死。

那这只手是什么呢?

是决策者,是决策者的关键决策。

有人说,看民营企业,其实就是看民营企业家自身。但再往下看什么?看民营企业家的关键决策。这些关键决策,可能是超前的产品创新,可能是大胆进入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可能是收购或者是并购,可能是在行业大潮前充耳不闻,可能是转投资亦或是投机,也有可能是任用了非常核心的高管。

在这些重大决策下,健力宝的张海、科龙的顾雏军因为不合规的资本运作,进监狱了;三九药业的赵新先因为“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巨额贷款无法偿还,被判了;TCL的李东生因为收购了难以消化的汤姆逊和阿尔卡特,输惨了;国美的黄光裕因为违法操作股市,坐牢了;2011年众多企业家和老板因为资不抵债,跑路了、跳楼了。这一切的背后,很多都是一念之差、一意孤行的决策!老话讲: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而上面这些惨痛的教训,只是我们知道的一些极端的例子,还有很多的企业,每天都在痛苦地挣扎着,看似机会跳进去了,但却发现是陷阱,甚至是骗局,痛不欲生;看起来不似机会,被同行、后来者捷足先登后顿足捶胸。在我见过的很多企业家老板里,绝大多数老板都忙里忙外,累死累活,吃睡都不规律,很多人处于生理的亚健康,以及心理的不健康。纵然赚到了不少钱,但又没有时间和心情去享受本该享受的休闲时光、天伦之乐!我不禁要问:我们这些老板们,做企业到底是为了什么?本来是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但却陷入了焦虑不堪的长跑!

我希望写一本专门给老板看的书,让我们这些老板朋友们,尽可能做对关键的决策,带领自己和企业走到正确的方向上,少做事后追悔莫及的错误决策,少做不该自己做的决策,进一步能自主选择和决策,而不是被无数的内外部力量绑架决策。

……

——截选自《后记:老穆知行》

书评(媒体评论)

穆兆曦先生的《决策》,是一本专门写给企业家的决策力读本:其中提出的决策伦理、决策之道、决策的方法论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和践行的。我向企业家朋友们推荐这本好书,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乐活CEO 蔡虎

决策是一种状态,且是人生必须直面的状态,哪怕你什么都没有做,不决策本身就是一种决策。《决策》一书,正是对这种状态最真实的描述,从微小细节、微妙心理、诸多谋略,到市场份额、竞争态势,以及能否纵横捭阖,从“因”到“果”,皆有详述。读过此书,你的收获将在决策之外,洞悉煎熬与焦虑,享受过程与结果。

——正和岛执行总编辑,前《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环球企业家》专题总监 张刚

《决策》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着重于“怎么做”,从而规避了理论派的务虚而求执行层面的务实。在书中,作者以自己和本土企业家多年合作的实际案例经验,与我们分享了如何在组织中决策,运用正确的决策制胜。

——维达集团副总栽 何惠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8: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