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墨墨编著的这本《工作重在到位》是世界五百强企业推崇的员工读本,是企业培训精品图书。该书传递了如是工作理念:不拖延、不推脱,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设定目标并全力以赴,把计划变为结果,把工作做到实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工作重在到位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作者 | 墨墨 |
出版社 | 华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墨墨编著的这本《工作重在到位》是世界五百强企业推崇的员工读本,是企业培训精品图书。该书传递了如是工作理念:不拖延、不推脱,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设定目标并全力以赴,把计划变为结果,把工作做到实处。 内容推荐 由墨墨编著的《工作重在到位》一书的特色之一,就是对工作到位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纵向、横向比较,正反面比照。一书在手,囊括企业工作中的诸多重要版块,既适合员工品读,也可供管理者参考。《工作重在到位》在阐述道理的同时,还精选了大量著名企事业单位、商界领袖以及生活中具有警醒意义的经典案例,成功的、失败的、到位的、不到位的、概述型的、深度分析型的,甚至还有同一个案例的反向拓展等,让人闭目深思、豁然开朗。 目录 第1章 工作不到位,等于没工作 揭示精英们的成功密码/2 工作到位才有好位/5 不到位的典型:差不多先生/8 耳不到位:倾听不到位/11 嘴不到位:沟通不到位/15 手不到位:执行不到位/18 下属眼中的工作不到位/22 上司眼中的工作不到位/25 旁观者眼中的工作不到位/28 无间道:临界状态下的雪崩事件/32 第2章 工作不打折,强化责任心 工作就意味着责任/36 负责是最基本的工作态度/39 工作打折,不如不工作/42 差一点就差很多/45 不要被动应付,而应主动负责/48 以工作为重,责任大于兴趣/52 责任是动力而不是负担/55 落到实处是负责的最终体现/59 让工作的结果超出报酬/62 越有责任心,越能获好位/66 第3章 努力还不够,重点在到位 到位就这么难/70 要想到位,先做最重要的事情/74 洞察本质,一步到位/77 心态到位:快乐地享受工作/81 方式到位:标准化还是个性化/85 能力到位: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88 执行到位:保持核心竞争力/91 监督到位:检验工作确保“零缺陷”/96 结果到位:要以成败论英雄/99 统筹兼顾才能全面到位/102 第4章 从细节做起,把小事做到极致 成败关键:细节还是战略/106 “细枝末节”与“战略性细节”/109 工作无小事,细节是关键/112 细节:天使还是魔鬼/116 细节能彰显企业的价值观/119 细节管理造就优秀员工/123 周密安排,网罗所有战略性细节/127 细节决定工作是否到位/131 成大事者也拘小节/135 第5章 设立黄金标准,给工作一把标尺 标准就是工作的掌舵手/140 千万别把标准当废纸/143 要向上看齐,不要离地三尺/147 不怕标准低,就怕想当然/150 变通之道:逆向思维与B计划/153 时间控制:像康德一样守时有道/158 每天提高1%,就能做到100%/162 伟大的标准能够创造奇迹/167 第6章 别找任何借口,端正工作心态 借口是职场中的最大恶习/172 借口断送锦绣前程/176 提升能力是杜绝借口的良方/180 与其找借口,不如想办法/184 找对方法:9个问题和18次判断/189 快字当先,借口闪一边/193 责任在此:停止踢皮球游戏/197 王者风范:激情战胜借口/201 第7章 把握尺度:本位、补位和越位 本位为主,补位为辅/208 补位:让分外事给你加分/212 越位是不成熟的表现/217 越位会造成工作上的巨大损失/221 千万不可跨越决策雷区/224 越位抢风头,别让风把你刮跑了/228 试读章节 耳不到位:倾听不到位 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倾听都是首要的。中国古人就非常注意倾听也善于倾听。高山流水就是著名的例子,伯牙鼓琴的时候,志在高山,钟子期听得出来,过会儿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也听出来了,两人遂引为知音。 另一个著名例子是孔子学琴。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里有记载: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默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用现在的话来说,孔子的倾听艺术是非常了不起的,未见其人,但竟然连一首曲子的作者的容貌都看得很清楚。如果有孔子这样的上司或下属,哪还会存在什么倾听的障碍呢? 倾听不到位,可以说是大多数工作不到位的一个前奏。很多人都忽视了倾听的作用。老板很可能不会倾听下属的意见,从而决策错误,导致整个企业工作不到位。高层管理人员也很可能既没有听懂老板的意思,也听不进基层员工的建议,只按照自己的意愿“上传下达”。基层员工也不一定是倾听高手,反而更有可能唯唯诺诺、按部就班,即使不明白上司的意图,也不愿意多问一句,免得给上司留下欠缺理解能力的印象。 显然,每个人只能做自己理解的事情。一旦在接受任务时倾听不到位,可想而知,之后的工作会越来越走样,乃至面目全非。 《康熙王朝》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康熙出游时结识了伍次友和明珠。伍次友才华横溢,洞察天下,而明珠擅长揣摩心思,有时却曲意误解。康熙除掉鳌拜后,邀请伍次友做官却被拒绝,因此颇有感慨:“看来以后天下要有两个太阳,了,我是宫中的,他是民间的。”然后又问明珠:“你知道该怎么做吧!”明珠点头同意,转身就出去了。他要去杀掉伍次友。为什么?按照明珠的理解,“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皇帝既然说“天下要有两个太阳”,那当然是心存杀机了。幸好康熙身边的宫女苏麻醒悟过来,连忙请求康熙将明珠召回,要不又多了一个冤死鬼。 在这件事上,可以说康熙的表达也不够到位,明珠的倾听更不到位,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只要多说一句,就不会闹出这个误会了。比如当康熙问明珠“你知道该怎么做”时,明珠说, “请皇上明示”;或者当明珠点头同意时,康熙问她:“你真的知道了吗?你具体打算如何做?他留在民间也不错,是百姓之福。我不过感慨有才华的人不能为我所用而已。” 事实上,这样的误会在职场中很常见,尽管无性命之虞;但最少也要挨一顿批评乃至不被领导重用。仔细想一想,这并不是说领导推卸责任,而是下属工作不到位。在从委派工作到真正开始执行工作之间,至少还有下面几个重要步骤是不能忽视的: 他在听——他没有心不在焉。 他听清楚并且理解了——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他能请求你作出解释。 他不但理解而且认可了——如果不认可,他能询问或者你主动分析给他听。 他认可了而且知道要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完成,自己的权限有多大,需要哪些部门配合,哪些人员参与以及具体分工,碰到问题该请示谁等。 王伟让秘书马上准备一份和上海某集团公司合作的广告协议书,结果第二天王伟登上飞机时才发现秘书给他的不是广告协议书,而是给另一家公司的投资预算报告。原来,王伟安排给秘书任务时只是简单地说了声“上海那家公司”。秘书出来之后,才想起当时公司有三个案子同时进行,碰巧有两家合作公司都在上海。到底是哪家呢?秘书怕王伟生气,几次走到王伟办公室门口还是不敢进去,因此就酿下了这次失误。 但是,如果换一个方式就不会这样了。来看下面的模拟情形: 秘书:王总,非常抱歉,刚才您要接电话,我不敢问您到底是要我准备哪家公司的材料? 王伟:上海那家公司啊。怎么还不明白? 秘书:王总,我们这次有三个案子在同时进行,上海的公司有两家。我怕弄错了耽误您的工作,所以才请您再次确定。 王伟:你做得非常好。是我刚才太匆忙,差点错怪你了。 秘书:没关系。这是我的本职工作。 事实上,只有善于倾听,才能赢得上司的信赖、把握晋升的机会。“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经说:“我们的政策一直都是耐心地倾听和开诚布公地讨论,直到最后一点证据都摊在桌上才尝试达成结论。”他的座右铭是:“让别人去说吧,我们来倾听!”在这样的上司面前,你的工作要到位,首先需要的不就是倾听吗? 和顾客打交道,倾听就更重要了。倾听不一定能保证你的工作到位,但是不倾听,你的工作就不可能到位,因为在面对面的时候,你的所有信息几乎都来自顾客的话语。 一天,汽车销售员刘杰接待了一位心情很好的顾客,不过10分钟,顾客就很高兴地同意办理手续。谁知道从展厅到财会室的短短几分钟内,顾客就变卦了,态度也和开始来的时候截然不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刘杰左思右想,终于恍然大悟。原来,顾客曾经提及他儿子考中了清华大学,而他当时并未太在意,只是“哦”了一声。想到这里,刘杰马上打电话给顾客:“非常抱歉,今天我没有用心倾听您的谈话。我本来应该祝贺您的公子考上了名牌大学,可是我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只想着又卖出了一部汽车。请您原谅。我不期望您还能在我这里购买汽车,但请您相信,今后,我一定要学会倾听,和每一位顾客分享他们的喜悦。再次祝贺您!” 倾听的时候,注意力要保持高度集中,随时注意对方话语的重点,耐心听对方把话说完,领会对方的真正意图。如果不确定,不管是对方表述的问题,还是自己理解的问题,都必须迅速作出回应,确保准确无误地接受信息,“为了确定你到底要我做什么,我复述一下刚才的重点……是这样吗?” 倾听意味着要有承受批评的勇气,虚心接受的胸怀。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善于倾听,其实只是喜欢听到别人对他好的评价,一旦别人批评他,就受不了了,话还没听到一半,马上就从倾听高手变成雄辩的反驳专家。在《赢在中国》的比赛中,马云评价一个选手,说他“没有把别人给你的批评,放到自己的认识过程中。今后永远要把别人对你的批评记在心里,别人的表扬,就把它忘了”。 总之一句话,要想工作到位,先要学会倾听。 P11-14 序言 汤姆·彼得斯说:“建立个人品牌,是21世纪工作的生存法则。21世纪的工作,已经从做一份工作追求一个事业,转变到建立个人品牌。” 建立个人品牌,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做到尽善尽美。如果连工作都不能做到位,又谈何个人品牌呢?如果工作不到位也算个人品牌的一部分,那么这样的“品牌”又有谁稀罕呢?在今天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工作到位已经成为企业立足市场、占领市场的根本要求,成为员工谋职、晋升、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如果工作不到位,其他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遗憾的是,职场中工作不到位的现象比比皆是,人浮于事的情况触目惊心。打开电视,打开网络,各种工作不到位的新闻、信息扑面而来:井喷事故、瓦斯爆炸、医疗事故、食品变质、楼宇倒塌、各种问题商品被召回、违规操作、迟到早退、拖延、借口、抢风头…… 人们似乎被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异化了,浮躁了,静不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有不少企业在这方面表现出色,无论是执行力还是细节管理,无论是制度化建设还是统筹兼顾,都可圈可点。 “以铜为镜,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以史为镜,可知历朝以来,存亡兴替;以人为镜,可观人之举措,以明本身得失。” 如何确保工作到位? 工作到位,说难就难,说简单也简单。当你以责任为心,以激情做动力,杜绝任何借口;当你善于把握工作中的本位与补位,强化执行力,不放过细节,以结果为导向,工作到位并不难。但是,如果你工作时仅仅为了完成任务,动辄“不以成败论英雄”,忽略细节,疏于执行,借口满天飞,那么再容易之事也无法做好。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两千多年前老子说的这段话在今天仍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再难的工作也可以分解成几件大事,再大的事也往往可以分解为众多小事,要让难事不难,化难为易,不是非得要求有超强的能力,也可以将之分解成许多容易做成的小事。 要将工作做到位,就必须具有统筹兼顾的能力。统筹兼顾既是国家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也是一个企业工作全面到位的必由之路,建立一个总揽全局、统筹兼顾的管理控制体系和执行模式,对企业而言意义重大。 毛泽东曾将统筹兼顾比作弹钢琴, “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凡是有问题的地方都要点一下,这个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会。钢琴有人弹得好,有人弹得不好,这两种人弹出来的调子差别很大。” 统筹兼顾,就是肯定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j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它是一种整体观、系统观、全息观,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企业就是无数工作环环相扣、融合在一起的有机整体,而每项工作也可能包含无数个细碎的部分。就这个意义而言,统筹兼顾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站在统筹兼顾高度上看问题的员工,能够急企业之所急、急同事之所急、急工作之所急,主动及时地“填空”补位。他们工作自动自发,自己的岗位自己做主,从不被动等待领导安排。在做好分内事的同时,也能够出现在工作最需要的地方,做一些不在自己工作范围内的分外事。这既是员工高素质的体现,也是现代企业的要求,是岗位延展性的必然产物。 本书的特色之一,就是对工作到位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纵向、横向比较,正反面比照。一书在手,囊括企业工作中的诸多重要版块,既适合员工品读,也可供管理者参考。在阐述道理的同时,还精选了大量著名企事业单位、商界领袖以及生活中具有警醒意义的经典案例,成功的、失败的、到位的、不到位的、概述型的、深度分析型的,甚至还有同一个案例的反向拓展等,让人闭目深思、豁然开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