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美国资本家,也是上世纪第一个亿万富翁,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人们对他毁誉参半。他极为沉默寡言、神秘莫测,一生都在各种不同角色和层层神话的掩饰下度过。《福布斯》网站曾公布过“美国史上15大富豪”排行榜,最终约翰·洛克菲勒名列榜首。
吴定初、黄萍主编的《洛克菲勒:世界第一个亿万富翁》沿着洛克菲勒人生和思想发展的主要脉络,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洛克菲勒,描述了世界第一个亿万富翁洛克菲勒辉煌的一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洛克菲勒(世界第一个亿万富翁)/图说中外名人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吴定初//黄萍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美国资本家,也是上世纪第一个亿万富翁,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人们对他毁誉参半。他极为沉默寡言、神秘莫测,一生都在各种不同角色和层层神话的掩饰下度过。《福布斯》网站曾公布过“美国史上15大富豪”排行榜,最终约翰·洛克菲勒名列榜首。 吴定初、黄萍主编的《洛克菲勒:世界第一个亿万富翁》沿着洛克菲勒人生和思想发展的主要脉络,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洛克菲勒,描述了世界第一个亿万富翁洛克菲勒辉煌的一生。 内容推荐 在今天这个充满混乱、不确定性的商业竞争环境中,如何抓住机会,获取最大的财富,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故事也许能给你启示。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作为20世纪初叶的世界首富,洛克菲勒自然具有常人不及的优秀品格:勤劳、善良、节俭、坚持、沉默、乐于捐献、有敏锐的商业触觉等。当然,一些负面的人性如狡猾、贪婪也可能对他积累财富有所帮助,这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展开这样丰富人生,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想,有所学。他的故事,他的思想,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吴定初、黄萍主编的《洛克菲勒:世界第一个亿万富翁》为“图说中外名人”系列之一。 《洛克菲勒:世界第一个亿万富翁》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对引导广大读者沿着科学巨匠的足迹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具有重要帮助。 目录 事业初始 犹太人血统 初涉石油业 标准石油公司的诞生 扩张野心 联盟团体 合并时代 石油帝国 托拉斯的特殊结构 工业界的巨兽 海外斗法 恶意的舆论 通往慈善之路 教育子女平民化 捐建芝加哥大学 三大巨头 肢解的巨兽 退休生活 捐钱行善 托拉斯的解散与再生 饱受攻击的时代 造福世人的洛氏基金会 洛克菲勒年表 试读章节 1873年美国经济衰竭时期 1873年美国处于国内经济危机时期。 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了长达六年的时间(1873~1879)。 美国幅员辽阔,铁路建设潜力很大,南北战争结束又扩大了南部对北部工业品的需求,同时也加快了西进的步伐,故美国铁路建设率先走出低谷。 就1865年至1875年间,全世界铁路线从14.6万公里增加到29.6万公里,其中美国就占一半以上。 提到美国1873年经济的衰竭,就不得不提当时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德、法、英等国家。1871年,德国打败法国,实现全德统一,获得50亿金法郎的赔款,以及法国纺织工业发达的阿尔萨斯和煤铁资源丰富的洛林,德国经济迅速繁荣起来。德国政府为赶超英国,大量投资重工业,努力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提高产业集中度,使德国工业实力迅速增强。1873年,煤炭产量达2726万吨,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英美。德国的鲁尔区成为钢铁工业、制造业和军火工业的集中之地,钢铁工业也成为德国最重要的工业。 德国的兴旺是建立在法国衰落的基础上的,此时,大量的赔款使法国税收沉重,债台高筑,经济发展缓慢,直在1873年危机前夕才出现一些繁荣的景象。 英国经济此时在美、德两国繁荣的带动下,也摆脱了上一轮危机的阴影。1868年至1873年间,钢铁出口值增加一倍多,煤出口值从540万英镑增加到1320万英镑,但纺织品增加较慢,且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1872年,建设成本高涨,预期收益下降,美国的铁路线增加开始放缓,机车及铁轨订货开始减少。于是,铁路股票价格开始下跌,并从下跌转为暴跌(始于1873年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股市暴跌,24小时内股票贬值达几亿盾)。 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纽约金融市场一片恐慌,铁路股票纷纷下挫,第十二次经济危机发生了。 1873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几乎每小时都有宣布破产的消息。 费城最为显赫的投资银行杰依—库克金融公司因铁路投机破产,纽约股市狂泻,5000家商业公司和57家证券交易公司相继倒闭,纽约证交所第一次关门十天。 随着美国最为显著银行的破产、股市的下挫、公司的纷纷倒闭,华尔街沸腾了,谣言满天飞,人们恐慌的神经一触即发,这种恐惧通过大西‘洋的海底电缆迅速传到了欧洲,欧洲市场也随之崩渍。此后的美国,铁路线增长率连续四年下降,生铁产量由260万吨降至190万吨,船舶下降60%,机车下降70%。进口从1872年开始下降,连降四年,降幅高达36%,其中铁和纺织品的进口分别减少了82%和45%~55%。只有钢产量保持增长,并于1875年大幅增长。 有人分析说,此次崩溃的原因完全在于铁路的过度扩张,而这种扩张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发行联邦债券,加之,当时联邦政府还没有中央银行,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受到了很大地限制。 1873年这次大崩溃给美国经济乃至全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地打击,南北战争后的繁荣景象彻底消失了。 直到六年后,这次崩溃带来的经济萧条才最终结束,美国经济才逐步恢复过来。 与以往历次危机一样,危机都促成大批中小企业破产,加速先进技术的开发和采用,提高生产集中或垄断程度。 只是这次危机持续时间长,物价下跌幅度大,走向垄断的过程更加自觉。卡特尔、托拉斯、辛迪加等垄断组织形式就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 这笔生意使“标准石油公司”更往前跨了一大步,他们租下委好肯转运站,借此向东扩大市场,并与“艾利铁路公司”建立良好关系,抢到便宜的运费。 当公司做好运费的妥当安排后,洛克菲勒又继续他合并其他公司的宏愿。1874年初,向大油田区进攻。他说服当地第二大炼油厂老板——凡登格,把“皇家炼油厂”卖给他。能买到在“促进南方繁荣公司”时代敌人的油厂并不稀奇,但可贵的是洛克菲勒赢得了凡登格的合作,这使得大油田区的其他厂家都为之动心。 1874年是属于洛克菲勒的年代,他在纽约合并三大工厂,又租买下两个石油转运站,大量置产。 在国内,用老练的波士维购买原油,用被并入的“奇斯·卡利公司”来销售产品;在国外,弟弟威廉·洛克菲勒又替公司开拓了广大的海外市场。再加上技术不断地改进,卫星厂(副产品工厂)的欣欣向荣、两大铁路公司的合作等各方面的配合,使“标准石油公司”已初步达到洛氏的梦想——统一化的企业。 事业的顺利还在其次,真正令洛氏欣喜的是,他们夫妇期盼已久的儿子,在三个小姊姊之后,于1874年1月27日诞生,对洛氏家族来说,真是双喜临门! 1874年,市场仍然不景气,无论铁路公司、油管公司、大的油田业主和炼油厂商都希望减少激烈的竞争,稳定价格,使市场控制得井井有条。新现象是各行业的大资本都团结起来,抵制小的独立资本公司,使他们处于不投降就被毁灭的命运。 率先开始联盟的是原油业,再度协议停止产油以平衡市场、缓和跌价。大油田业主在1874年4月再度协议,停止开采90天。这项办法完全是为大资本油主着想,因为他们有存油,可以慢慢等,但却忽略了小资本的独立油田主。 自然,小资本油田主非常反对,但抗议的力量不够大,只好少数服从多数。但这个办法确实稳定了市场,也使下跌的油价回升。其实这些大油田主和炼油业主走的是相同的路子——要以大制小来巩固市场。 第二联盟的是炼油业主与铁路公司。他们共同打击小的独立公司,“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及“宾州铁路公司”看到“艾利铁路公司”于1873年从“标准石油公司”接到一笔可观的大生意,又眼红起来,欲再度调整和分配路线。经过中间人波特的调停,新的协议产生了—— 第一,路线由三大铁路公司平均分配:“宾州铁路公司”占货运的50%、“艾利铁路公司”占25%,“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占25%。 P43-45 序言 在今天这个充满混乱、不确定性的商业竞争环境中,如何抓住机会,获取最大的财富,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故事也许能给你启示。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作为20世纪初叶的世界首富,洛克菲勒自然具有常人不及的优秀品格:勤劳、善良、节俭、坚持、沉默、乐于捐献、有敏锐的商业触觉等。当然,一些负面的人性如狡猾、贪婪也可能对他积累财富有所帮助,这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展开这样丰富人生,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想,有所学。他的故事,他的思想,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事业初始 洛克菲勒刚进入石油业时,这个行业,疯狂而又迷乱。由于采油成本低,收获丰厚,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来开采石油,石油业无序竞争、油价大幅涨落等问题严重,供过于求时油价甚至可以从每桶几美元迅速跌至几十美分。小油田主处境艰难,举步维艰。 洛克菲勒不喜欢采油业不可预知的风险。对他来说,炼油业的风险更容易控制。于是,1863年,洛克菲勒投资炼油厂,两年之后成为克里夫兰第一大炼油厂:1865年,成立标准石油公司。 扩张野心 谁拥有便宜的运费,谁就掌握了制胜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洛克菲勒拉拢铁路公司,掌握运输的主动权。为了组织炼油业,1872年,洛克菲勒及其友人成立“全国炼油工业协会”,1872年签订《提多维协约》,1873年到1875年修建了从艾明顿至新克莱伦郡地区的联合油管,1874年合并“美国客运公司”的油管等。通过这种种手段,洛氏在运输上的主动地位逐渐建立。 石油帝国 洛克菲勒野心的扩建、合并远近的同业工厂,终于统一了混乱的市场,成立了托拉斯石油组织。洛克菲勒的托拉斯包括的范围很广,有油田、油管、炼油、出产的副产品并制造一切与炼油相关的物品。这个组织通过严密的制度,例如执行委员会,来控制内外销市场、订立业务方针、控制账目等。 托拉斯的成立给洛克菲勒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对内,标准石油公司控制美国市场;对外,在海外的运输量遥遥领先。在90年代,从每年外销三亿多加仑增长到七亿多加仑。 通往慈善之路 洛克菲勒一面积累巨额财富,一面又将他的财富有计划、很经济地“撒”与世人。说“撒”,是因为他捐献的财富之巨,就仿佛他生来的目的就是要重新收敛起世间的所有财富,然后再将它们重新分配一样。他创办芝加哥大学,频繁参加教会的捐献,资助中国创办协和医学院的前身,成立基金会。他的慈善行为成为美国日后富人效仿的对象。他让人们明白,把钱带进坟墓是一个愚蠢的行为。 肢解的巨兽 任何一个组织的存在与消亡都有其历史必然性,托拉斯也一样。洛克菲勒遇到了西奥多·罗斯福——这个“托拉斯的爆破手”。在罗斯福、塔贝尔等人的攻击下,标准石油公司终于于1911年被迫解散。 洛克菲勒曾经说过,他年轻时有两个愿望:一是要赚到10万美元,二是要活到100岁。结果,他一生积累的财富按今天的美元折算,有两干亿美元,在历史上的富豪榜上名列第一;第二个愿望虽然他没有完全达到,但他也活到了98岁,这是一个在那个时代几乎很少人可以活到的年龄。 我想,洛克菲勒的事迹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努力,就会有奇迹发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