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草根英雄/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赵力:负伤后拒绝探望竟成永别

我的同学赵力(原名赵廉),陕西长安县人,家住西安市东关董家十字10号,家中只有一位慈祥的老母与他相依为命,生活十分清贫,幼年失学,15岁就在西安红十字会医院干勤杂工,当时美其名日“工友”。1935年他和我同时参加陕西省会公安局警士教练所,被编在一个中队,受训八个多月,毕业后他被分配在公安第七分局,担任交通警。他对交通指挥一年来从未出过差错,可谓尽到职责。

七七事变爆发后,爱国青年都怀着一颗火热的心,从各个方面,通过各种关系,自觉地走向抗战前线。一天他来到我的住所,见面就说,你能给我弄点钱吗?我近来很感苦闷,现在我下定决心要到陕北解放区去,已与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交涉好了,只是缺路费……我听了他的话,十分激动,随即答应了他,在五天内给他筹助了50元,并鼓励他安心前往,祝他一路平安,早日到达目的地。我们就这样分手了。

1938年的秋天,我忽然接到他由庆阳鲁迅艺术学院寄来的一封信,告诉我时代在前进,要我多买些生活书店出版的进步书刊阅读。这时我已由西安回到家乡的小学教书。我各方面托人购买,在当时的困难情况下,只买到了一本毛主席著的《论持久战》。我如饥似渴地详读了一遍,又给他邮汇了10元。为时不久,因学院转移,钱退了回来,从此我们又失去了联系。

1939年的冬天,我接到他从山西闻喜县驻军某部寄来的一封信,说他正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前线,匆忙中给我寄了一卷连队印刷的救亡宣传漫画,希望张贴宣传,并劝我最好能在家乡参加地方的救亡团体,做些抗战救国工作。这以后我们的音信又断绝了。

新中国成立后,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兴奋得手舞足蹈,不久就参加了地方工作,可是好久得不到他的信息。直到1950年2月,我突然接到他由北京协和医院寄来的一封信,内容笼统地叙述了他参加了抗日及解放战争,并在多次的激烈战斗中数次负伤,现住医院治疗。

1956年我又接到他由陕西华阴疗养院二所给我邮寄来的信,说他现在是一个一等革命残废军人,享受着国家的优厚待遇,生活很好,只是肉体不能见人,执笔十分困难,要我千万不要到医院看他,医生嘱咐不准接见亲友。在这种情况下,我内心虽然十分痛苦,但也只能遵医嘱没有去看他,等待着他恢复健康,总有见面的一天。哪料,这竟是我们俩最后一次通信。

后来,我从他战友口中得知他因重伤死亡的消息,十分悲痛。听说他在对日战斗中作战十分勇猛,抱着必死的决心以报国。他在某部担任团政委。

在他的鼓励和关怀下,我也做了些救亡宣传工作,并订了当时西安出版的《老百姓》报。我在学校和群众中组织读书会,宣传救亡材料及报刊登载的有关解放战争消息,利用星期日和假日领着学生到校外村庄宣传。这点微不足道的工作和我的亡友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我不善写作,对亡友生前的战绩没有详细的记载,这是十分遗憾的。

(赵健 撰文)(P5-P6)

目录

“草根”英雄 上篇:军人当报国

 第一章 火线上的共产党人

赵力:负伤后拒绝探望竟成永别

蒋松林:誓死掩护政治机关撤退

冯虎: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小号兵

马吉甫:致书赵寿山为儿收骨

王喜田:揣着《子夜》上火线

 第二章 身先士卒的中下级军官

吴明林:一手握枪一手抡刀

王超奎:创奇功名扬中外

曾宪邦:身负重伤仍不下前线

陕文光:记忻口战役中的炮兵营长

 第三章 英勇无畏的士兵

周勇:英勇的好号兵

朱志宝:子房山阳送君骨,三只金戒留史人

孙连玉:其貌不扬 心比金坚

李定六:子英雄父英烈

朱金山:挺身而出的炊事员

申子雍:投笔抗日的记者

武灿宇:徒步跋涉三百里投军

吴志超:闪光的黄埔革命精神

苏鹏飞:流尽最后一滴血

伍云春:抗日甲级勋章荣获者

李毅岑:保卫卢沟桥的勇士

倪文藻:血洒黄河岸

王新:弹尽粮绝坚守孤城

郭钟秀:被包围仍在高地抵抗

刘东海:挥枪跃出战壕

曾琦:抱肠杀敌身先士卒

旷成:血洒沙场留英名

杨仲麟:湘北铁柱山全歼守敌

张尧华:回忆先父张书绅

侯惠君:小羽,你安息吧

“草根”英雄 下篇:草民有责

 第四章 民族精神 民族脊梁

张思贤:一位引路人

陈尚和:支援抗战,在所不辞

高赶戏:一个普通的地下工作者

缪文逵:一个普通的爱国青年

刘荐庭:父亲、教授、爱国者

杨剑萍:大世界上空的吼声

曹颖甫:威武不屈,骂敌被害的名医

沈木匠:引敌入瓮 以身殉国

焦成林:宁死不屈 投井自尽

 第五章 拿起武器,驱逐侵略者

马金山:乐陵县的“马阎王”

杨贯一:率领天门会抗战

李忠义:为保卫家园组建自卫军

宋久令:锦州抗战轶事

许乐亭:淮上健儿

黄性贤:太极拳大师战斗在闽海

应县三杰:痛歼日军称英雄

宁和尚:大难不死 投军复仇

尹六先生:一家四人 孤胆抗敌

刘天吉:夜摸敌哨 惨遭沉海

张老头:无名游击队的领导者

序言

前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共御外侮的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艰苦鏖战,承受了巨大的创痛与牺牲,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其间,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以上,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

作为抗战的主体,中国的普通民众和士兵为抵御日本法西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员、经济供给和强大的精神支持,体现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真正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从这些普通民众和士兵的视角,回忆这场民族解放战争,真实反映当时中国社会基层兵民奋起抗战及其所涌动的爱国激情,正是我们编辑《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丛书的立意所在。

全套丛书共16册,近300万字,分为《老兵讲述》十册、《百姓讲述》四册和《“草根”英雄》《铁蹄与生存》各一册。所收回忆文章,均源自1985年全国政协相关机构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而举办的一次全国性征文,为尘封30年后首次面世。

这些抗日战争的亲历者,来自社会基层的方方面面。他们有秘密协助部队作战的邮电职工、铁路工人,有饱受战火蹂躏而奋起反抗的农民、士绅,有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活动的教师、学生,有坚持在烽火前线的医护人员,有奋战在沦陷区的普通共产党员,有捐款捐物、扶危济困的社会救助工作者和普通职员,更有为数众多的为国家、民族浴血奋战的士兵。之中,既有来自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也有来自国民党中央军,还有来自全国各省、地区的抗日军队。如川军、湘军、桂军、滇军、粤军、西北军、晋绥军、东北军,几乎涵盖了全国所有各类抗日作战队伍。

一篇篇浴血奋战的战场记忆,一篇篇国破家亡之痛的追述,生动勾勒出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恢宏时代,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如此大规模反映社会基层兵民抗日的回忆资料集中出版,目前尚属首次,从而使本丛书极具史料研究价值。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丛书编辑委员会

内容推荐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编委会编的《草根英雄/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收录的,是来自全国各地、各个行业的人们,对他们身边的英雄的回忆。这些英雄有的是笔者们的父母、有的是师长、有的是同学、有的是老乡,这些英雄本来都是平凡人,但为了抗战,他们或是在军队中义无反顾地抛洒热血,或是自发组织队伍抗击侵略者,或是以全部的生命和热情支援抗战、宣传抗战。

本书分为上下篇,共五章。上篇讲述军队中的草根英雄,第一章展现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战中涌现的英勇战士;第二章展现国民党军队中,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团长、营长等广大中下级军官;第三章展现八年抗战中,国军所牺牲的不计其数的普通战士中,所仅存的几个回忆。下篇讲述社会各阶层涌现出的抗战英雄。第四章讲述从中国共产党员到普通百姓,那些虽不能上前线杀敌,却以自己的努力,宣传抗战、支援抗战,同军人一样不惧流血牺牲;第五章讲述那些勇于亲自拿起武器抗击侵略者的人们,他们有的是受中共影响的普通百姓,有的是退伍的原国民党军官,有的仅仅是为了“匹夫有责”的信念。

本书中所记述的英雄,任职最高不过团长,只为同一个报国的信念,走上了共同的战场,可谓是“草根英雄”的典范。

编辑推荐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编委会编的《草根英雄/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收录的,是来自全国各地、各个行业的人们,对他们身边的抗日英雄的回忆。这些英雄有的是笔者们的父母、有的是师长、有的是同学、有的是老乡,这些英雄本来都是平凡人,但为了抗战,他们或是在军队中义无反顾地抛洒热血,或是自发组织队伍抗击侵略者,或是以全部的生命和热情支援抗战、宣传抗战。他们中的大部分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4: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