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芳著的《隋唐演义》讲述的历史故事起始于隋文帝灭陈,终结于唐太宗李世民一统大唐。从全书结构看,主要叙述了三个方面的故事:一是隋末群雄聚义,秦琼、徐懋功、程咬金、李靖、尉迟恭、罗成等人反隋兴唐的英雄传奇故事;二是隋场帝弑父篡权,荒淫灭国的宫闱故事;三是唐太宗李世民收纳反隋英雄,玄武门杀兄夺权,开创大唐盛世。
本书概括反映了隋唐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刻画并歌颂了英雄、义士、明君、忠臣、勇将、淑女等众多人物,特别着重歌颂了草莽英雄反暴政的侠义行为,讽刺了封建帝王穷奢极欲、荒淫腐朽的生活。全书叙述生动,语言流畅,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
单田芳著的《隋唐演义(上下)》以隋末农民起义为故事背景,讲述隋朝末年瓦岗寨等义军,联络朝廷中被杨广迫害的将领,推翻隋朝、建立唐朝的一段精彩历史。书中揭露了隋炀帝荒淫腐朽的生活,歌颂了草莽英雄反隋朝暴政的侠义行为,成功塑造了秦琼、程咬金、单雄信、罗成、李元霸等众多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演绎了一段旷世草莽、绝代英雄的传奇故事。其中秦琼当锏卖马、程咬金三斧劫皇杠、贾柳楼英雄大结义等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
第一回 秦叔宝遭难奔北平 史大奈逞威打擂台1
第二回 秦琼出手擂台散 杜义蒙难遇贵人10
第三回 杜文忠为友苦求情 老王妃伤心惊罗艺19
第四回 朋友尽力保秦琼 王爷恼怒问真情28
第五回 王妃求情再托梦 二堂认亲官司结37
第六回 堂兄弟互传锏枪 武少帅咎由自取46
第七回 对头王府假赠剑 冤家秋操定毒计56
第八回 秦琼锏打二总兵 孙成出马显神箭66
第九回 一箭双雕敌将败 武奎怒立军令状75
第十回 于双仁独身刺秦琼 副元帅星夜降突厥84
第十一回 罗成艺高挑反叛 秦琼施恩收义子94
第十二回 小秦用锤打红海 单雄信避见故友104
第十三回 任丘县驼队遭贼 山村中秦琼遇友115
第十四回 收兄弟秦琼返乡 报师恩唐璧烦恼125
第十五回 罗士信力降来护儿 秦叔宝抢救上吊人136
第十六回 少华山秦叔宝助友 无名庙齐国远打神145
第十七回 话昔日秦琼识好友 送寿礼兄弟进长安155
第十八回 张家店秦琼认亲 越王府李靖劝友164
第十九回 猜灯谜兄弟齐开心 拉宝弓秦琼遇豪杰175
第二十回 寻爱妻王勇遇亲人 为朋友六雄闹相府184
第二十一回 战天宝七煞反长安 荷花缸邱瑞藏英雄194
第二十二回 弑父夺权杨广即位 大赦天下咬金出世203
第二十三回 万老财暗语挑英雄 程咬金大闹醉仙楼214
第二十四回 尤俊达慧眼识英雄 程咬金梦中练板斧225
第二十五回 程咬金三斧劫皇杠 靠山王发威怒堂官235
第二十六回 徐有德二请秦叔宝 小孟尝三探汝南庄245
第二十七回 程咬金尤府认兄 秦叔宝单锏别妻256
第二十八回 秦叔宝涂须染面 老杨林喜收义子265
第二十九回 秦琼意外得遗物 叔宝回乡祝母寿275
第三十回 罗公然祝寿被劫 程咬金惨遭戏耍285
第三十一回 贾柳楼英雄聚会 王伯当显示宝灯294
第三十二回 众英雄献礼争锋 小白猿出手不凡304
第三十三回 程咬金挑拨是非 二豪杰发疯拼命314
第三十四回 贾柳楼英雄大结义 秦叔宝巧言蒙杨林325
第三十五回 斗杨林二友入监牢 筷子令群雄反山东335
第三十六回 反山东火烧济南府 搜酒楼唐璧得盟单347
第三十七回 罗士信单臂撼双车 来护儿偷袭丢铁枪357
第三十八回 罗士信火烧济南府 秦叔宝驻扎兴隆店366
第三十九回 杨林搜府认义女 秦琼奉命结姻缘375
第四十回 靠山王恼怒盟单 张子艳救夫自刎385
第四十一回 秦琼挂铃计脱身 叔宝巧言过潼关393
第四十二回 秦叔宝智过潼关 魏文通阵前逞狂402
第四十三回 老杨林中稳军计 徐懋功打金堤关412
第四十四回 金堤关伍天锡被擒 瓦岗山齐国远坏事421
第四十五回 秦叔宝锏劈圆觉 程咬金斧战翟让429
第四十六回 老程拼死探地穴 咬金登位建魔国439
第四十七回 老杨林进兵瓦岗寨 罗士信力克魏文通448
第四十八回 靠山王兵败瓦岗 裴仁基奉旨进京458
第四十九回 裴元庆显艺观武楼 隋炀帝钦封二路帅466
第五十回 裴元庆大战瓦岗山 张大宾刁难忠良将476
第五十一回 齐国远假锤伤英雄 裴元庆遭害无药医485
第五十二回 魏征化名救元庆 军师奇谋赚裴家494
第五十三回 假书当真信咬金成亲 一猛会三杰士信逞威503
第五十四回 元庆归顺皆欢喜 杨林大摆长蛇阵512
第五十五回 北平府盟兄请义弟 兴隆店罗成遇亲人522
第五十六回 丁延平月下传枪 罗公然夜奔瓦岗532
第五十七回 小白猿调理王爷 于双仁立功报恩542
第五十八回 追阵图罗成对花枪 忆往昔王爷绝亲情552
第五十九回 罗公然八路派将官 侯君集偷袭百丈峰561
第六十回 裴元庆大破蛇头 姜永年艺震杨林570
第六十一回 破双枪罗成斩长蛇 派援军杨广看忠奸580
第六十二回 阔少爷倒霉两军阵 长平王归降瓦岗山589
第六十三回 侯君集搅闹长安 昏杨广夜梦琼花599
第六十四回 观琼花修建大运河 害李渊杨广费苦心608
第六十五回 学文不成浑儿习武 御前要官元霸出世617
第六十六回 比力气双雄举金狮 恨奸相杨林赐宝马627
第六十七回 杨广暴虐修运河 反王齐集四平山636
第六十八回 杨林兵败四平山 秦琼义释靠山王645
第六十九回 四平山三杰篡二杰 太原府奸妃逼李渊654
第七十回 奸妃逼迫李渊反 元霸救驾杨广安664
第七十一回 四平山金锤碰银锤 无奈何白猿请士信674
第七十二回 四平山一猛会一杰 北平府罗艺认儿孙684
第七十三回 瓦岗军败阵四平山 程咬金独赴扬州城694
第七十四回 段达领路探地穴 老程龙床搂萧妃703
第七十五回 咬金牛头吓杨广 李密私心放魔王713
第七十六回 瓦岗山程咬金让位 虹霓关辛文礼负伤723
第七十七回 虹霓关二将被擒 元帅府咬金做媒731
第七十八回 听戏言新夫妻大打出手 受责罚两兄弟被赶关外741
第七十九回 兄弟被擒汜水关 老程误走清风岭751
第八十回 巾帼震慑汜水关 杨林再摆铜旗阵761
第八十一回 紫金山反王再会盟铜旗阵李密遇凶险771
第八十二回 众虎将勇救魏主 秦叔宝马坠枪折780
第八十三回 劝干儿长平王丧命 丢枪马尚师徒自刎789
第八十四回 罗成逼死双枪将 李密请人扬州城799
第八十五回 徐懋功请人遇强敌 裴元庆获救回疆场809
第八十六回 裴元庆再打天宝将 挂锤庄收服梁士泰818
第八十七回 紫金山英雄服豪杰 丹凤岭二将斗仇成828
第八十八回 罗士信结亲马家庄 二猛将力毙仇乐天838
第八十九回 李元霸锤毁东阵门 瓦岗军大破铜旗阵850
第九十回 失北平罗艺中箭亡 索玉玺反王入扬州860
第九十一回 中毒计秦用遭害 弑杨广佞臣奔逃868
第九十二回 除奸臣老程得玉玺 要美人李密弃江山878
第九十三回 元霸武力强索玉玺 李密荒淫岗山将散889
第九十四回 离心离德散岗山 伯当恼怒斩美娘898
第九十五回 断密涧李密殒命 雷雨天元霸丧生908
第九十六回 洛阳巧遇单雄信 兄弟安身三贤馆917
第九十七回 徐懋功洛阳请将 秦叔宝借口脱身926
第九十八回 浑人怒打尉迟恭 秦王兵发白璧关936
第九十九回 白璧关敬德赶秦王 懒龙坡三鞭换两锏945
第一百回 遭处罚咬金出军营 棋盘山老程欲劫粮954
第一百零一回 棋盘山程咬金劫道 介休县尉迟恭筹粮965
第一百零二回 程咬金二次劫粮草 尉迟恭被困小孤山975
第一百零三回 乔东山顺说尉迟恭 侯君集怒杀刘武周985
第一百零四回 小秦王感召皂袍将 尉迟恭鞭打单雄信994
第一百零五回 两军阵罗成归唐 御果园秦王遇险1003
第一百零六回 御果园单鞭夺槊 枷锁山五龙聚会1012
第一百零七回 反王合力战大唐 罗成挂帅锁五龙1021
第一百零八回 单通遇难感英雄 天下一统归大唐1030
当历史真实遭遇艺术理想(代后记)
这一天,天气炎热,在通往北平府的大道上走来三人,一高二矬。这俩矬的一个白脸,一个黑脸,身穿着公服,公服就是衙门口官人穿的服装。一个背着刑枷、脚锁、脖锁,手中拿着水火无情棍,斜背着包袱,满脸大汗。另一个背着沉甸甸的包袱,手里也提着水火无情棍,满身的尘土,也是满脸大汗。
其中这个大个儿,身高一丈挂零,膀奓三停,细条条的身材,面似淡金,八字利剑眉,一对大豹子眼,通关鼻梁,方海口,微微有点小黑胡,二眸子是锃明刷亮,往前边一戳一站,身前身后是百步的威风。这人姓秦名琼,字叔宝,人送绰号神拳太保小孟尝。秦琼是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人,自幼受高人传授,名人指教,马上步下,长拳短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且超出一般。这人不仅能耐大,学识也很深,自幼就好学,而且为朋友两肋插刀,慷慨仗义,江湖人称秦二哥。比他小的管他叫哥,跟他同岁的管他叫哥,甚至比他大一点的,也管他叫哥,表示对他的尊重。因为他们哥俩儿,他行二,所以叫二哥。
但是秦琼那么大的能耐,怀才不遇,没赶上机会,所以仅在济南府历城县当了个小小的马快班头,抓差办案。就这样,秦琼也挺满足。人这一生,谁也想不到会摊上什么事,没有直路,只有坎坷和曲折,秦琼也不例外。去年,他奉了知县所差,到山西潞州天堂县去送一份公事,到那儿把公事送完了,人家得验收。偏赶上倒霉,正好潞州天堂县的知县换届,原来的知县要卸任,新知县还没来,这公事递上去了,始终没有批文。没批文怎么回去交差?秦琼就住在天堂县,等个批文。
左等没信,右等没影,秦琼被困到那个地方了,而且还得了一场重病,直落得是囊中空空,当锏卖马!多亏在天堂县遇上一个好朋友,叫赤发灵官单雄信,单二员外。单雄信好交朋友,听说有这么个秦琼,两个人一见如故,结为金兰之好,磕头拜了把子。单雄信慷慨解囊,帮着秦琼解决了困难,后来批文也领回来了,就给秦琼饯行,送他回山东。单雄信手下一帮好朋友都是绿林英雄好汉,一看秦琼够朋友,这要走了,得给他带点东西,这个给塞银子,那个也给拿钱,数目惊人。
秦琼在回家的路上,路过皂角林,住到吴家老店。晚上秦琼就琢磨着:他们给我拿了多少钱?我得过过数,不然我带这么多银子,人家问起我来,张口结舌,无法交代。晚上他把这个钱摆到桌上,要过过数目。这下露了白了!钱太多,被掌柜的吴广发现了。吴广隔着门缝往里一看,心说,这山东老兄怎么拿这么多钱?这有上千两了,归我该多好!
这小子是见财起意,偷偷地把秦琼的门开开,要抢银子。他真是错翻了眼皮。秦琼是干什么的?久在官面抓差办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别看他脸朝着里面正在这数银子,后边一有动静,他就听见了。秦琼也是为了防身,无意之中就把他的熟铜锏搁在桌上了。他把锏抄起来往回一顺,意思是把来人吓走就得。哪知道秦琼个儿大,胳膊长,锏也长,而且出手如电。吴广这小子做贼心虚,往里一探头儿,刚迈了一步,躲闪不及,这一锏正削到太阳穴上!
“啪!”打了个万朵桃花开!“扑通!”死尸栽倒。秦琼顿时被官府立拘锁带,抓到天堂县衙。知县就问他:“你这钱从哪儿来?为什么打死人?怎么回事?”
秦琼据实回禀,说:“这银子是我的朋友们送给我的,我是失手,没心打死他。我怕他抢我的银子,伤害我,我为了防身,没注意把他给打死的。”
但是人命关天,怎么解释也不行。人家就追问:“这么多的银子哪来的?你朋友给你的,你什么朋友?怎么能给你这么多钱?可见你这朋友也不是好东西!”
就这样,把秦琼问成死罪,押到死牢里。消息传到单雄信耳朵里,赤发灵官十分恼火:我们想周济秦二哥,结果却害了秦二哥,我们能袖手不管吗?于是,他们不惜重金,上下打点府里边、州里边、县里边,私官两面这钱花海了!终于把秦琼这死罪买成了活罪,保住了他的性命。但是说开门就放那不可能。最后买了个充军发配,发配到北平府,得到牢城营服苦役,多少年不一定。表现好了能早点回家,表现不好,多待几年,这个过场是必须走的。
就这样,秦琼被发配北平府。临行之时,单雄信给饯行,他嘱咐天堂县的两个好朋友金甲、童环,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俩个儿矮的官人,告诉他们:“在路上照顾好秦二哥。”
P1-2
当历史真实遭遇艺术理想(代后记)
要说人们最耳熟能详的古典小说,恐怕除了四大名著外,就是《隋唐演义》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大名著本身极为完善,以至于后世说书人,几乎无能出名著本身之右者,最多也就是在原有名著的基础上做一些延伸,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一部《隋唐演义》之所以经年不衰,更多的是得益于口头文学,也就是评书的口口相传,一代又一代的艺人,不停地改良,千锤百炼,使《隋唐演义》成为了一部和四大名著并驾齐驱的经典巨著。正是在这种世代相传的沃土中,民间的智慧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因此就连《隋唐演义》本身的内容,也出现了颠覆性的改变。
至今为止,评书界的数位名家都录制过这部经典评书,很多人都为锤炼这部经典评书做了贡献。恩师这部《隋唐演义》,在众多名家版本中,算不上是最全的,可精华版的权威性却赢得了大家的共识。
本书除了大部分人物名字之外,没有什么历史参考价值,甚至有许多和历史完全不符的情节和论断。可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不少评书爱好者竟然拿着《隋唐演义》中的情节来跟曾经作为历史系学生的我讨论历史,弄得我哭笑不得。因为从历史角度讲,除了不少和史实一样的人名,我实在找不出这部评书和真实的历史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要说隋唐这段历史,真的非常乱。人所共知,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王朝之一,以至于一提中国历史的辉煌时期,人们总说“汉唐盛世”,连海外的华人区都叫唐人街。然而对于隋朝,却是争议颇多,反映在评书中亦是如此。隋朝真的如评书中所说的那么差吗?从历史上讲,汉承秦制,唐承隋制,两个最强盛的王朝,却都继承的是前面短命王朝的基本制度。而且,现代考古已经发现了隋朝年间的粮库里面还有碳化的存粮。所以有人推断,唐朝的所谓“贞观之治”,实际上是承袭隋朝奠定的物质基础。
一说起隋唐,人们老骂隋炀帝杨广是昏君,罪名为:弑父夺权,欺娘戏妹,鸩兄图嫂。隋炀帝到底有没有这些毛病呢?从历史学考证来讲,显然是“莫须有”。可给杨广归纳的这些罪状,确确实实地发生在了唐朝的统治阶层:唐中宗李显,就是被妻女毒死,原因是妻子韦氏想当女皇,女儿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唐高宗李治搞上了自己的后娘武则天;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掉了自己的亲兄弟李元吉,并把其妻杨氏纳入后宫,以至于有的人一提汉唐,也称“脏唐臭汉”。
但奇怪的是,这些真实的历史考证,在《隋唐演义》前,黯然失色。这其中虽然有正统史学观的影响,但更多地却是《隋唐演义》奠定的群众基础,几百年耳熟能详的传承,人们早已经不在乎它是不是历史,而是成了民间为人处世所需的行事、交友、处世等道德规范。比如人们最爱学的就是像秦琼一样,对朋友肝胆相照,甚至能够牺牲自己,单锏别妻以全大义。就因为秦琼对朋友有义气,甚至引出了著名的成语——两肋插刀。关于这个成语,可以看看评书中的解释:
说到这儿,有人还说呢,说:“前边有个庄子叫两肋庄,肋扇的肋,叫两肋庄。”
现在有句话说秦叔宝为朋友两肋插刀,其实这个话讲不通,两肋插什么刀?应该是说为朋友两肋岔道,道路的道,本来恨不能飞回家里头,一家人团聚,但是思念朋友,不看家人先看朋友,绕着出去一千多里地。
其实不光两肋插刀,很多这样的著名典故,都不是来源于历史,而是和历史相关的民间文学。这也就决定了民间文学在民间的影响往往会比真实的历史大。《隋唐演义》的地位,它虽然远离了真实的历史,追溯其影响和四大名著相比却毫不逊色。因此,从这个现象来看,有人把《隋唐演义》中的情节当成历史也就不奇怪了。
《隋唐演义》虽然不是真正的历史,但这部古典名著的传承顺序却使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隋唐演义》到底是如何产生了比历史还大的影响呢?于是我做了一番考证。
明代,隋唐题材的小说演义已经在民间非常活跃,比较著名的是罗贯中著、杨升庵批点的《隋唐志传通俗演义》(群众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其中已经出现了部分脍炙人口的选段,比如断密涧、三鞭换四锏(后演绎成著名的三鞭换两锏)、御果园单鞭夺槊等。但此部演义小说显然和后来基本成型的隋唐演义相差较远。
至清代初年,褚人获广泛收集唐宋传奇、戏曲、民间传说等,集之大成,创作《隋唐演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第1版),其中,秦琼卖马、四煞反长安(后来成了七煞反长安)、劫皇杠等都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名段。可以说,一部千古流传的隋唐演义,至此已初建骨架。从秦琼、单雄信、程咬金等主要人物,到樊虎、连明、金甲、童环、史大奈、齐国远、李如辉等等配角,也都粗具规模。但相对后世更加成熟的隋唐演义,此部书在人物塑造方面还略显粗糙。(如此部已出现罗成、罗士信两人,罗士信浑身虬筋挺露,说话不着四六,能拔树打人),颇似后世形成的憨傻形象。但书中同时说,罗士信少年极谙事。而且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等著名英雄豪杰都没有出现(头七杰里面,仅有罗成出场,还不是绝对主角)。此部《隋唐演义》和后世的隋唐演义相比,更贴近史书一些,这些演义人物没出现也属正常。
后来又出现了《隋唐演义全传》(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年12月第1版。此部书据传在乾隆年间已有刻本),此部书和褚人获的《隋唐演义》相比,大体脉络基本一致,大部分著名的英雄豪杰皆已出现(如十八条好汉的说法,这是现在可知的早期版本)。隋唐系列的京剧名段编写多来源于此。京剧原始出处和褚人获版的《隋唐演义》相比,两者数量至少相当,如裴元庆、火烧晋阳宫、四平山、罗成叫关等。由此可知,《说唐演义全传》应该是脱胎于《隋唐演义》,在其中明显加入了更多的民间传说因素,如英雄豪杰的本尊和绝招,比如李元霸的本尊为金翅大鹏鸟,程咬金的板斧等,使其传奇性更强。隋唐演义到此,奉献给读者的已是一部血肉比较丰满的民间文学。
到了民国时期,则出现了《兴唐传》,这是陈荫荣先生讲述后人整理而成。陈荫荣先生此书,传自师父品正三先生,而品正三先生则是觅到了清末评书大王双厚坪的书道儿,在这个过程中,众人又浸入自家传承的隋唐,熔于一炉。此时期《兴唐传》可称为那个时代隋唐演义中最为成型的版本,完整程度也可谓空前。
至此,一部《隋唐演义》已经传承出了不同的派别。比如最著名的程咬金三板斧,在褚人获的《隋唐演义》中没有记载,程咬金跟人交手动辄就是十几回合,而《说唐演义全传》中已有程咬金三板斧的雏形。程咬金是土福星官,有仙人教他梦中学六十四路斧法,结果程咬金只学了三十六路,不过头三招很厉害,不太厉害的角色几乎一斧一个(比如这里的三斧定瓦岗)。在《兴唐传》中,则成了:点(斧攥)、劈脑袋、削手、再削手、抹马头。单田芳版《隋唐演义》中则是流传最广的:劈脑袋、小鬼剔牙、掏耳朵、捎带脚。关于这几板斧,我还亲自和朋友一起比画了比画,最后发现单版《隋唐》中的三斧子半,使起来行云流水,的确甚难防守;而《兴唐传》里面的三板斧,则稍稍有点别扭,第一招不用最厉害的砍,而用斧攥去点,这招过于冒险,如果是十二太保级别的还好说,换个罗成上来,罗成往外一扇,再借着这股力,枪往里一顺,程咬金很有可能点完就来不及砍,直接就被扎上了。而且,削完手后,掏耳朵那一下,由于受到对方兵器的阻隔,所以掏的时候,手法可能会稍稍慢一点,如果对方是个机敏手快的人,双手往下一错,拧枪就刺,这一枪可能会先扎到程咬金的胸腹。当然《兴唐传》中的三斧子半也是很合理的,可能限于我和朋友的稀松平常、平常稀松的功夫,外加上没有掏出来晒晒、比倭瓜还大的胆子,不敢真正地以命相拼,所以使不顺手。
这种传承的不同,绝没有所谓正统与否的概念,因为各代的评书艺人都对隋唐演义这部书进行了纵向的传承加工(对家传或师传的改编)和横向的借鉴完善(寻觅同行的书道儿进行参考)。由于每个评书艺人发挥各自不同的优势,才出现了现在各个版本、百听不厌的隋唐演义。比如单田芳版的隋唐、田连元版的隋唐等。这早已经没有了谁为正统的概念,有的只是评书艺人们为了将其传承千古、无休无尽进行完善的努力。所以,恩师的这一部精华版《隋唐演义》,同样也会是完善隋唐演义的一个阶段,而不是结束。
我翻查至此,不禁惊叹,《隋唐演义》虽然没能让我们看到真实的历史,却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为人处世做出了一个超级的“范本”。我们学习历史就是为了以史为鉴,给我们的为人处世提供珍贵的借鉴。由此看来,《隋唐演义》传递给人们的道德规范,比历史本身还要完美。
另外,《隋唐演义》中记载的事件虽和历史大相径庭,但所记载的人物多为史实人物,这也给我们熟悉隋唐历史开了一个天窗。
单田芳弟子肖璞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