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是根据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的评书《封神演义》改编的历史小说。故事以姜子牙辅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其中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书中塑造了姜子牙、哪吒等生动、鲜明的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书中人物鲜活、生动,情节曲折、惊险,语言幽默、风趣,是单田芳先生的评书经典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封神演义/单田芳自选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单田芳 |
出版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封神演义》是根据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的评书《封神演义》改编的历史小说。故事以姜子牙辅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其中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书中塑造了姜子牙、哪吒等生动、鲜明的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书中人物鲜活、生动,情节曲折、惊险,语言幽默、风趣,是单田芳先生的评书经典之一。 内容推荐 《封神演义》(作者:单田芳)以姜子牙辅佐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叙述了纣王乱政、殷商伐西岐、武王伐纣、姜子牙祭坛封神及武王大封诸侯的故事。其中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天上的神仙分为支持武王的阐教和帮助纣王的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祭宝斗法,展现了人类丰富的想象力。书中塑造了神机妙算的姜子牙、三头六臂的哪吒、机智果敢的杨戬、耿直愚忠的闻太师等生动、鲜明的形象,充满了扣人心弦的情节和奇谲瑰丽的场面,语言幽默、风趣。 目录 第一回 擎宫梁纣王得位 题淫词神灵恼怒 第二回 献谗言小人得志 受冤屈苏护造反 第三回 苏全忠中计遭擒 小郑伦沙场扬威 第四回 西伯侯致信冀州 狐狸精夜害妲己 第五回 木剑除妖功亏一篑 直谏昏王忠臣舍身 第六回 忠良直谏反遭害 王后正气训妲己 第七回 姜王后受尽酷刑 小殷郊剑斩仇人 第八回 危难时将军举义 投忠臣兄弟逃生 第九回 仙人施法太子遇救 佞臣当道昏王暴虐 第十回 忠臣遭害惨死 姬昌酒后失言 第十一回 卦定乾坤西伯被囚 灵珠投胎哪吒出世 第十二回 三公子怒抽龙筋 小哪吒暴打敖广 第十三回 哪吒误射震天箭 石矶大战老真人 第十四回 娘疼儿暗建哪吒庙 师爱徒莲花做真身 第十五回 高人调停父子解怨 斩将封神子牙下山 第十六回 子牙成婚反受气 太公捉鬼露锋芒 第十七回 一卦定乾坤子牙成名 力降琵琶精姜尚封官 第十八回 挖虿盆纣王作孽 修鹿台姜尚出逃 第十九回 救百姓姜子牙施咒 赎父亲伯邑考进京 第二十回 伯邑考遭陷身死 周文王忍食子肉 第二十一回 死中得活姬昌脱逃 重棍开山真神出世 第二十二回 姬昌归国建灵台 樵夫失手伤人命 第二十三回 武吉挖坑消祸 子牙灵台拜相 第二十四回 忠良怒惩狐狸精 妲己硬要玲珑心 第二十五回 吞咒符比干剖心 正朝堂闻仲条陈 第二十六回 闻仲出征纣王喜 姬昌仁慈子牙忧 第二十七回 得崇州文王殡天 登鹿台殷纣戏王妃 第二十八回 烈女鹿台陨亡 飞虎朝歌造反 第二十九回 真君用宝武成王脱险 敌将使镖黄飞虎阵亡 第三十回 救父亲天化出世 怒亲儿黄滚动武 第三十一回 打泗水武成王失陷 劫囚车小哪吒再临 第三十二回 计中计飞虎遭戏 留后手二晁被擒 第三十三回 商将邪术败西岐 哪吒出世打顽敌 第三十四回 天尊授徒封神榜 太师无奈求四圣 第三十五回 哪吒交手遭暗算 姜尚得宝战敌军 第三十六回 王魔拘魂遭索命 子牙念咒冻岐山 第三十七回 四魔将法宝困西岐 姜子牙粮尽遇贵人 第三十八回 杨戬发威胜四魔 太师无奈亲征伐 第三十九回 闻太师山野收徒 姜子牙西岐列阵 第四十回 宝鞭相对伤太师 天君布阵绝西岐 第四十一回 姚天君拘魂害姜尚 赤精子人阵夺魂魄 第四十二回 救子牙仙人失至宝 闯敌阵小将遭生擒 第四十三回 杨戬智救三小 秦完恶贯满盈 第四十四回 求法宝杨戬求度厄 失道路大夫陷险境 第四十五回 破大阵摧枯拉朽 赵公明力挫众仙 第四十六回 散仙发威败公明 兄妹情深借宝物 第四十七回 金龙剪杀二散仙 钉头箭灭赵公明 第四十八回 朱砂大阵困武王 三霄阵前斗陆压 第四十九回 三霄摆设黄河阵 天尊出马西岐山 第五十回 破大阵闻仲身死 斗九公杨戬显威 第五十一回 两军阵捆仙绳发威 人王宫土行孙遭擒 第五十二回 惧留孙出手擒徒 姜子牙将计就计 第五十三回 邓婵玉下嫁土行孙 冀州侯兵发西岐城 第五十四回 恶道毒计反失算 殷洪出世奔前敌 第五十五回 二殿下义释恩人 赤精子阵前训徒 第五十六回 殷洪应誓身死 苏护引兵归顺 第五十七回 申公豹再挑是非 殷纣王再征西岐 第五十八回 翻天印力克西岐 两神仙再助子牙 第五十九回 众仙齐心借宝旗 殷郊穷途困绝地 第六十回 姜子牙金台拜帅 西岐军兵进五关 第六十一回 伯夷叔齐冒死谏 纣王援军进潼关 第六十二回 土行孙阵前遇难 巧龙吉活擒洪锦 第六十三回 夫妻相聚续前缘 孔宣肆虐两军阵 第六十四回 孔宣显形败北 圣母占据潼关 第六十五回 广成子印打圣母 三教主耳软心活 第六十六回 三教圣人大聚会 通天祭宝惊众仙 第六十七回 三教主大阵遭破 殷纣王穷途议和 第六十八回 周武王兵进朝歌 三妖精垂死挣扎 第六十九回 摘星楼纣王自焚 朝歌城姬发失踪 第七十回 明天道女娲献三妖 定乾坤子牙封众神 人神大战话封神(代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回 擎宫梁纣王得位 题淫词神灵恼怒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播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三千多年以前的商代,开国的君主叫成汤。商朝一共传了二十八个君主,大概六百多年。第二十六个君主名字叫帝乙。帝乙建都在朝歌,据考证,这朝歌就是现在河南省祁县。 帝乙是个开明的君主,很有武功,也很有能力。那时候男尊女卑,作为一朝的人王帝主,对儿子非常器重。他一共有三个儿子,长子取名叫微子启,次子叫微子衍,还有个三子,叫子受。帝乙非常高兴,下了很大的功夫培养这三个小子。谁将来能继承我的帝位呢?他要选这个接班人。他发现,这个大儿子长得不错,个头跟自己差不多,平头正脸,长得挺白净,但这孩子天生懦弱,不怎么善谈,人多了,往那一坐,说不出话来,羞羞答答,男人女态。所以这帝乙不太喜欢,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男人得有男人的气魄,女人得有女人的样子,心想:这长子怎么这样呢,不称心愿。 老二微子衍个儿不高,不但个儿不高,这孩子三岁那年在御花园玩,一个没注意,从假山石上骨碌下来,脑袋撞地上,得了一种病,有点发痴傻,按新词来说,得的是脑震荡,有时候脑袋昏昏沉沉的,有时候脑袋就空白,整个一个傻子!为这个事,帝乙十分忧虑:我可倒了霉了!怎么有这么个儿子呢? 唯独这老三子受,比自己能高着一头,长得是五大三粗,豹头环眼,说话声似洪钟,一表的人才!这老三他特喜欢。但是老三也有个毛病,性如烈火,刚愎自用,这家伙特别拧,说什么就是什么,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就这个性格,他爹不太喜欢,其余的都满意。而且这个子受,弓刀石马步剑,样样精通,两臂一晃,千斤之力!满朝文武对这三爷也非常器重,认为他将来肯定能做接班人,但是他爹帝乙犹豫不定,究竟这仨孩子选谁?拿不定主意。 这天,帝乙身体不太好,率领文武百官和仨儿子到御花园看牡丹花,看完之后,累了,坐到龙德殿休息。底下人准备好椅子,他坐下。哪知道这天气变化,乌云翻滚,紧跟着,“嘎!”一声焦雷,是惊天动地!打雷倒没有关系,龙德殿年久失修,“咔嚓”一个雷,把大柱子给震折了! “呼!”这个殿就要塌下来。 百官一看,是相顾失色,“啊!” 这塌下来得砸死多少人,这是飞来横祸呀!偏赶上三儿子子受在旁边,这子受一看,勇往直前,“哎!”把这柱子给抱住了,用手一托这梁,“哎!起!快换柱子!”多大的劲啊! 众人清醒过来,拿柱子支上,龙德殿没塌,帝乙和百官才保住性命。这过后,人们就传开了:子受托梁换柱,立下不世之功,有救驾之功!帝乙高兴了,心说:行了!这回我的接班人就算选定了!因此下旨立子受为太子,接班人选定了!朝旨传下,京里京外的人都知道立了太子。 转过年来,帝乙身体越来越不好,感觉到不行了,躺到龙榻上,召集托孤老臣和仨儿子,留下了遗嘱,仨儿并排都跪着,托孤的老臣跪在后头。帝乙掉着眼泪说:“我在位三十年,恐怕跟众卿要分开了,我死之后,要立子受为王,尔等忠心辅佐。不过我有件事情不放心,子受性情刚烈,独断专行,对此我放心不下,因此命闻仲为太师。” 闻仲是托孤的老臣。这闻仲跟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两只眼睛,闻仲天生的三只眼,脑门那儿有一只眼,这眼老闭着不睁,不到关键时候,不到紧急需要的时候,这眼老闭着。三眼的闻仲是无人不知,德高望重,武功盖世,商朝的江山全靠他支撑。闻仲太师,赶紧跪爬半步:“陛下!” “闻仲啊,我死之后,立子受为王,你要好生辅佐。子受啊,为父死了之后,他就好比孤,就好比你的父亲,我加封他当朝太师之职,赐他宝鞭一把,上打君主不正,下管文武不忠,就是你不听话的时候,闻仲也有权打你,你听见了?” “爹,我记住了。” “过去拜见太师!” 三儿子子受哭着给闻仲磕头。闻仲一看,这还了得!赶紧过去跪下还礼。另外,帝乙交代了:“我死之后,你们这么办……” 把话也说完了,当天晚上掌灯时分,帝乙是一命呜呼。满朝文武先举哀,然后按照遗嘱,辅佐子受继位。这子受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纣王,就是殷纣,他算商朝蹲底的皇帝,可那阵儿,虽然没有皇帝这个名,实质上就是一朝的人王帝主。 帝乙给纣王留下的家底极其丰厚,帝乙在位这些年,省吃俭用,这库里头有得是金银财宝。纣王这一继承王位,吃喝都不愁!另外,辅佐他的,论文官来说,有老首相商容,有比干;武的有太师闻仲,武成王黄飞虎,八百镇诸侯,要兵有兵,要将有将,他就是坐享太平。论他家里的事,家里事也挺顺心,正宫姜王后非常贤德,那是标准的东方女性,对丈夫服侍得体贴入微,言听计从,从来不惹丈夫生气,夫妻之间从来也没口角过。另外还有两名妃子,一个妃子姓黄,黄妃,这黄妃是武成王黄飞虎的妹子,为人善良,知书达礼,那也是标准的好女性,从来不惹丈夫生气。还有个杨妃,是新庆宫的,这杨娘娘岁数比较小,长得漂亮,性格也温顺,也不惹纣王生气,所以家里头相当和睦。外边也好,家里也好,四梁八柱非常妥帖。 那他坐享太平好不好?不行!家败出猴头!这纣王好大喜功,没事他爱找事。也该着要出事,在他继位的转年,三月十四这天,他升坐早朝,文武朝贺已毕,分立两旁,纣王在上头一坐,就问:“众卿有本早奏,无本卷帘退朝。” “臣有本上奏!” 纣王往下一看,金阙下跪着一个老头儿,头发胡子全是白的,这老头儿能有八十了!但是说话声音洪亮。纣王仔细一看,是托孤的老臣、三朝元老、左班大丞相商容。这商容论辈分是纣王他爷爷。纣王他爹在位,他就是首相,到这辈儿还是首相,三朝元老,德高望重。他说话是有分量的,身为首相,跪倒施礼。纣王欠了欠身:“爱卿平身,赐座!” “谢主隆恩!” 老头儿走道都颤悠了,有人搀着坐到旁边。 “老爱卿有何本章?慢慢讲来!” “陛下,明天是三月十五,乃女娲娘娘寿诞之日,臣希望我主赶奔女娲宫前去降香!” “噢!让我到女娲宫去烧香?” “正是!” “老丞相,女娲何许人也?有何功劳?非得我亲自去降香呢?”P1-3 后记 《封神演义》是恩师录制的传统评书经典之一。记得我小时候,还看过电视剧版的《封神演义》,一开始编辑这部评书,里面的姜子牙、纣王、苏妲己等形象,不停地在我脑中回荡。 据考证,《封神演义》这部著名的神话小说,其成书时间大概在明代,作者为谁多有争议。但比较肯定的是,《封神演义》比另一部著名的神话小说《西游记》成书时间晚了约一百年。而《封神演义》的原型最早可追溯到南宋的《武王伐纣》白话文,作者可能还参考了《商周演义》《昆仑八仙东游记》等,并且广泛地借鉴了民间的神怪故事,甚至编成了一部神仙谱。这部神仙谱虽然不是中国最早的,但在当时来讲,是空前的全面。其中的神仙形象,可能在某些程度上受到了《西游记》的影响。但可惜的是,由于记载的神仙系统太庞杂,原版的《封神演义》对于人物的性格刻画略有欠缺。所以,恩师在原版《封神演义》的基础上,进行了去粗取精,集中突出了主要人物的性格刻画:姜子牙足智多谋却磨难不断;周文王做事稳重,但却优柔寡断;周武王福大命大,且做事干净利落;哪吒武艺高强,性如烈火;杨戬文武双全;这些形象在恩师的评书中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书中一些比较难懂的知识,恩师也用浅显易懂的评书语言将其解释出来。 在当时来讲,《封神演义》属于典型的明清章回体小说,但非常难得的是,全书以人间、仙界两条线索,记载了商末周初三十余年的历史进程。 关于人间这一条线索,早在《封神演义》出现之前,民间就有了非常多的传说。比如文王创八卦,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酒池肉林,炮烙刑罚,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等等,还有为数众多的法术,撒豆成兵、土遁、水遁、腾云驾雾等,这些描写脍炙人口的程度,完全不亚于任何名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 在这段历史中,商纣王也成了暴君的代表之一。苏妲己也因为这段历史成为了喜妹、褒姒之外的另一大亡国美人,成了红颜祸水。周文王、周武王父子两代忍辱负重,周文王甚至被幽禁在羑里,吃下用儿子伯邑考做成的肉饼。文王死后,元老姜子牙继续辅佐武王,会盟各诸侯,最终灭商,纣王自焚,周武王建立了八百年的大周天下。《封神演义》也基本采纳了这个历史观。 现代历史学家却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观点,那就是:纣王并非一无是处,虽然他的治国本领尚不清晰,但在军事上,他让商朝的疆域达到了顶峰,也就是在那个时期,商朝的主力军队征服了南方的蛮夷,使得商朝的疆域扩展到了岭南地区,比夏朝要进步一大块。 也就是因为南方持久的拉锯战,使商王国深陷战争泥潭,国力大大消耗。就在此时,周武王集中西岐主力,发动了伐纣的战争,商王国的二十五万精锐全在南方,无法及时回援,纣王只得组织一部分奴隶进行抵抗。但可惜的是,奴隶战斗力太差,一触即溃,纣王穷途末路,只能自焚。 而商朝留在南方的二十五万军队,由于国家被灭,帝王自杀,所以精神涣散,失去了复国的梦想,带着当地的战俘,制作舰船,分三路扬帆出海。其中北边一路,在现今的日本、朝鲜、俄罗斯的勘察加半岛等地登陆,部分人在当地定居,和当地居民进行了融合。这一支,最远到达了北极,成了爱斯基摩人。 中路一支,横跨太平洋,到了北美大陆,和当地人融合,成了北美大陆上的印第安人。 南边一支,经东南亚以及太平洋的一系列群岛,到达了南美大陆,成了南美著名的印加文化的祖先。 周武王深恐这些军队回师复国,日夜忧虑,建立周朝后时间不长就驾崩了。 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恐怕在更多的历史证据出现之前很难定论。对于商末周初这一段历史的争论远不会结束。不过,可以断言的是,无论如何,《封神演义》照样不会失去它的活力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而作为《封神演义》另一大特色的神仙系统也非常有意思。 有人说,西方的神仙,比如宙斯、赫拉等,虽有通天的本领,却是一身的毛病,比如宙斯好色,赫拉好妒,而中国的神仙却是无懈可击的,无论何时,神态总是安详的,无喜无忧。但是《封神演义》就可以证明,中国的神仙也会发火,也会小心眼。因为神仙被封神之前也是人,即使是道教神仙的教主级人物通天教主照样会听信挑拨,跟自己的师兄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对着干,具体情况也许大家通过这部书就能了解到。 而且,这场举世震惊的神仙大战,也可以称为“三清内战”! 提起三清,恐怕不少人都记得《西游记》中的一段,孙悟空师兄弟三人变化-做三清塑像,戏弄车迟国的三个国师,不仅让他们大呼“三清爷爷”,还让他们喝了尿。 其实这三清是一师之徒,师父是天下第一的道人——鸿钧老祖,而三清就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也称灵宝道君),其中,太上老君掌管人教,元始天尊掌管阐教,通天教主执掌截教。 有人问了,这是亲师兄弟,他们怎么还搞内战呢?这其中的原委,在书中第四十回中,有很明确的解释: 那时候就三大教,头一个就是阐教。阐教按现在的说法是正公正令,教主是元始天尊。阐教的门人弟子道行高深,人格人品都端正,法术也比较高强,筛选得也比较严格。不合格的不要,所以这个门户比较干净,人不是太多,人品素质都很高。最大的就是截教,截教门户大,弟子徒孙星罗棋布,最高的首领就是通天教主。这三大教主是师兄弟哥仨,一师之徒。老大就是老子,老二是元始天尊,老三是通天教主,亲师兄弟分立三门户。老三通天教主骄傲,看不起大师兄、二师兄,自立截教,他的弟子徒孙太多太多,所以他这个门户良莠不齐。不能说都是坏人,但好的少,坏的多,不管品行如何,只要想加入就收。这通天教主还护犊子,只要是他截教的门人他格外地钟爱。 通天教主下定决心,将来我这截教要压倒你的阐教和人教,非把你们压趴下不可,所以逮什么收什么,像那十天君都是截教的,这些人杀生害命,胡作非为,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也许通天教主自有一番他的道理,他收的弟子是山猫野兽,蛤蟆、老鼠、大眼贼儿,什么披毛带甲的全都收,这也是事实。可这叫善门不开,没法普度众生,就是收了,也是想引渡他们,感化他们,叫他们多做善事,有何不可呀?可惜他忽略了这些东西极难管教,而且容易挑拨是非,所以封神榜上挂名要清除的,大多是通天教主的截教门人。 说起“封神榜”,这可是《封神演义》的关键道具,可到底为什么会出现封神榜呢?且看书中第2十四回所记述的内容:- 这三大教人也良莠不齐。有些人丧心病狂,变了态了,都不是人了,那纣王他还是人吗?他已不是人,像野兽一样。这神仙当中也有不才的人,别看是神仙,年头太多了,懒惰成性,也做了许多不是神仙干的事,需要进行一次大清洗,得淘汰下去一大批,补充进来一大批。怎么补充,怎么淘汰?这就是劫难,神仙也难免有掉头之罪呀!不称职就只好淘汰,永远不得翻身,由别人取代。这个劫难交替,封神榜上都有名,那是三教的圣人坐到一起研究的,谁该死,由谁替换,怎么替换……2位教主都商量好了,请示了玉帝批准的。 原本《封神演义》中也借用鸿钧老祖之口记述道:“当时只因周家国运将兴,汤数当尽,神仙逢此杀运,故命你三人共立‘封神榜’,以观众仙根行浅深,或仙,或神,各成其品。不料通天弟子轻信门徒,致生事端,虽是劫数难逃,终是你不守清净,自背盟言,不能善为众仙解脱,以致俱遭屠戮,罪诚在你,非是我为师的有偏向,这是公论。” 可见,神仙也是要淘汰的,尤其是截教,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要淘汰的神仙呢?恩师在书中提到了“一千五百年前,神仙曾犯下杀戒”,但到底是什么杀戒,书中并未提及。 一千五百年前的杀戒,可能是指黄帝对蚩尤那场涿鹿大战,三清门人有不少都参与其中,由于杀戮太重,种下祸根。同时,为了打败蚩尤,有不少自然界的鸟虫人兽也立下了功劳,所以逐个封官。由于部分神仙小人乍富,腆胸叠肚,做出不少不齿的事情,所以三教圣人才合作签押封神榜,清洗队伍。按现在的说法,也许这三位也是“高级黑”吧?如果照此继续推论,由于新提拔上了一批神仙,日久天长,是不是又会出现问题,再开次会,研究下一次的封神榜呢? 《封神演义》穿插了人间历史和神仙斗法,恩师更赋予它传奇的评书味道,想要初步了解中国的神仙历史,请看恩师这部《封神演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