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九菊、姜卓、李飞廉、杜少静编著的《写给儿童的中国传统文化微读本(第2辑共4册)》是一套为儿童编写的中国传统文化微读本。其中十分注意突出内容的中国特色,特别是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涉及中华语言文字、文史典籍、龙图腾文化、中国古城古建、服饰文化、书法篆刻、传统绘画、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科技与发明等常识性知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目的在于帮助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常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开阔思维,拓展知识面,在帮助孩子们产生并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的自主性探索行为,进而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付九菊、姜卓、李飞廉、杜少静编著的《写给儿童的中国传统文化微读本(第2辑共4册)》是以“微读本”的形式向少年儿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全套书分别从古代民间工艺、古代图书、古代建筑、古代体育、古代绘画、古代饮食、古代服饰、古代兵器、古代科技、神话传说,以及图腾文化和汉字历史等方面,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嘿,小家伙……”我主动和他打招呼。
“我叫小笔头,不是小家伙!”它气呼呼地鼓起肚子,瞪起芝麻粒大小的眼睛,大概是因我突然吓它一跳而生气吧,不过此事不久就被它忘在脑后了。
“我是说,你画得真好!”我由衷赞叹。
“那是当然啦,我可是出自书画世家……”它神气活现地翘着自己的小辫子,得意扬扬,“我的家族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产生时候,人们在发明文字之前就开始学着用图画记录东西了。说到底,你们用好奇的眼睛来观察生活,然后发明出我们和后来的纸张家族,将看到的美好事物都保存下来。我们就是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搬运工,嘿嘿。”
“你该说‘大自然的搬运工’吧!”我听得津津有味,“不过,我只知道中国画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种方式,国画内容包含花鸟、人物、山水几个种类……”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小笔头愣在那里,脸上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等到确认我所言非虚后,它黑红的小脸蛋上突然闪烁出一种难以抑制的狂喜神色,扭着屁股激动地跳起来,嘴里念念有词:“一定是我穿越到这个新世界的原因,我不是最无知的人啦!”它一脸兴高采烈,我只能尴尬地站在一旁。
“一点都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我在心里愤愤不平,转身准备离开。
“嘿,等会儿……我是说遇到你很开心。”它立刻变得彬彬有礼起来,“你该不介意邀请我去喝杯茶,然后聊聊我家族里面的故事吧!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我们家族里有许多奇闻趣事呢!”
就这样,小笔头成了我的好朋友,从此,我的书桌也变成它不可侵犯的“私人领地”。作为回报,小笔头开始了漫长的国画史讲述。
国画起源
笔头说中国绘画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那是什么呢?”我好奇地问。
“当然是很久以前,一个远到笔爷爷都没有经历过的时代!”它口气里满是理所当然。
“那时的人们还没衣服穿,也不会盖房子,才学会用尖利的石头来切开东西。可就在这时,聪明的人们已经想到了用石头划痕来记事了。他们在石壁上划出简单的捕猎场景,或者庆祝节日的盛况,他们甚至还幻想出了自己脑海中神的样子,并将这些幻想出来的样貌勾勒在坚硬的石壁上,这些画在墙壁上的图案被称作‘岩画’,就是我们中国画的最早起源。”
“真的吗?”我半信半疑。一抬头,正对上笔头“抛”过来大大的白眼:“我来自书画世家,这么简单的问题我会弄错吗?”
它又开始喋喋不休。
岩画之后,可以作为古老绘画样式的,便是那些画在陶器上的图案了。 听着笔头滔滔不绝,我的脑海里波涛起伏,开始编织起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一个古老的部落里,住着一个小男孩。他整日在丛林里玩,一会儿捕鸟,一会儿追兔子。这一天,他偷偷绕到一只正在生蛋的野鸡后面,一个猛扑,将野鸡逮个正着。于是傍晚时分,部落的营地上就飘起了炖野鸡的香味儿。
P3-4
在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文化读物中,这套《写给儿童的中国传统文化微读本》是以“微读本”的形式向少年儿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编写者们的出发点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常识有一个基本了解,进而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孩子们自主性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因而在众多的文化出版物中,独具一格。
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传统文化形象地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活动和精神追求,代表了中华民族道德与审美的最高境界。中华民族正是靠着这“根”和“魂”的维系,才能够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不断发展,成为今天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民族。这在世界文化史和民族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其原因就在于其具有开放性与融合性,具有无可比拟的包容性与和谐性,具有强大的民族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文化价值是世界上其他文化所无法企及的。正因为如此,它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精神原动力。
尤其是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上,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民族基因。它特别强调人的个体价值,以及个人对社会的义务和担当。在社会规范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礼义廉耻,就是要人们注重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注重节俭和廉洁自律。总之,一句话,注重人的自我修养之完善与提高。这和我们今天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人们常常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中国传统文化。所谓“博大”,就是指它涵盖的文化层面非常广泛、构成的文化体系非常庞大;所谓“精深”,就是指其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不仅涵盖了中华民族全部的精神活动与道德追求,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直到今天,它依然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要把这样一种文化层面非常广泛、文化体系非常庞大、文化内涵又极其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完全呈现,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这套丛书的编写者们却化繁为简,用通俗易懂的叙事性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魅力。全套书共分为十二册,分别从古代民间工艺、古代图书、古代建筑、古代体育、古代绘画、古代饮食、古代服饰、古代兵器、古代科技、神话传说,以及图腾文化和汉字历史等方面,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少年儿童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而这套丛书作为文化启蒙读物,对于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广大少年儿童通过阅读这套丛书,既可以较全面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同时可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格、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这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