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到南极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蔡景晖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阿蒙森的南极点之旅

5个多月的南极冬天过去了,阿蒙森焦急地等待着春天的第一道阳光。10月19日,阿蒙森终于出发。这次他们5个人,带了50条狗和4架雪橇。他们行进得相当顺利,顺着东经163。线南下,4天后便到达南纬80。的补给站。他们休假一天——这已经是阿蒙森的老习惯了。11月2日,他们来到南纬82。的补给站。他们把雪橇上的东西装载到最大限度,因为从这里开始,今后的任何必需品都得靠雪橇随带,维持90天往返行程的消耗,全依仗于这些狗和雪橇。

从南纬82°起,他们每隔5公里便堆一座圆锥形的雪堆作为回程的路标。由于天气晴朗,几乎无风,阿蒙森把速度提高到每天38公里。选择训练有素、吃苦耐劳的爱斯基摩犬确实是最明智的。阿蒙森的队员时常坐在雪橇上,一边欣赏极地的奇异风光,一边嚼着暖瓶里的热饭,而且还有休假:星期天哪怕再适于行路,阿蒙森也不肯改变习惯。

阿蒙森计划,为回程的需要,每隔1纬度设一个补给站。11月8日,在南纬83。设第一个补给站;11月11日,在南纬84。设了第二个;11月15日,他们爬上了一座92米高的冰崖,在顶上设了第三个补给站。

现在他们站在陆地上了。在这之前,也就是自他们离开挪威的15个月以来,都是在海浪和冰雪世界中度过的,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红褐色裸露的岩石。这里海拔270米,前面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岭,冰川满山。

几番努力,他们终于登上了海拔3340米的极地高原顶部。从这里开始,再没有更多的高山,但也绝不是一马平川。看似平坦的冰原崎岖起伏,中间还暗藏着许多冰缝,稍不小心就会酿成灭顶之灾。

在这里,阿蒙森和队员们痛苦地选择了宰狗。他们在狗群里磨蹭了整整一天,才选出24条较弱的狗含泪杀掉——后来他们杀狗取食的行为还是遭到了很多非议。他们把这地方称为“屠宰营”。喂饱其他的狗,剩下的狗肉埋起来做临时补给。11月21日是个好天,阿蒙森宣布休假。半夜起了风暴,休息一直延长了4天。11月25日,天转晴了,他们起程,临行前,他们把一根滑雪杖插在“屠宰营”上,以示纪念。其后的12天,他们都是在坎坷不平的冰川面上行走,稍不慎便会落到冰隙里去。他们5个人用绳子系住腰部,穿成一线。这样,如一人陷落,众人就能迅速把他救起来。  12月7日,阿蒙森到达南纬88°23'——这是沙克尔顿创造的南进纪录,从这里往南,每一步留下的都是人类崭新的脚印。1911年12月14日,走在前头的阿蒙森从雪橇跳下来,大声喊道:“停下,我们胜利了!”为以防万一,他再次进行精确的测定,确认他们真正到达了南极极点!这里是地球自转轴的最南端,是南半球所有经线的会聚之点,位于极地高原的中央,海拔3360米。他们欣喜若狂地支起了帐篷,在极点插上了挪威国旗和“前进”号的三角旗。

阿蒙森探险队在南极点度过了3天。他们堆了个圆锥体作为标记,顶上放着一架雪橇。在连续进行24小时的太阳运行观察之后,于12月18日离开。离开南极点时,阿蒙森在帐篷里留下了一封给挪威国王哈康的信,并给斯科特写了一张便条,请他把信转送到挪威。一年前,他对彭内尔说的关于要给斯科特一封信的话,在南极点兑现了。

回程非常顺利,1912年1月25日,阿蒙森等5人全都返回营地。这个日子和他3年前计划的归程一天不差,是巧合也是奇迹。后来有人评价阿蒙森的成功是因为好运,他的回答是:“最重要的因素是探险的准备如何,你必须要预见可能出现的困难,遇到了该如何处理或者如何避免。成功等待那些井井有条的人——人们管这个叫做好运气。对于那些不能预见困难并做出及时应对的人来说,失败是难以避免的——人们称这个为坏运气。”

1月30日,阿蒙森登上“前进”号离开了南极。3月初,“前进”号抵达澳大利亚的霍巴特。电讯把他的壮举传到了全世界。同年夏,他回到了挪威,受到了独立不久的挪威全国上下前所未有的热烈欢迎。他把11条与他共同患难的“南极老狗”送到他的别墅里,让它们安享天年。1928年6月18日,阿蒙森在一次前往北极的飞行中失事身亡。

斯科特的悲剧

1911年11月1日,斯科特的探险队从营地出发。这支探险队开始有30人,然后是20人、10人,所有人都是为了支持最后的小组冲刺南极点。而谁也不知道最后哪几个人会被选中加入这个小组。

尽管计划制订得非常周密,甚至连可能发生的种种意外都考虑到了,但状况还是出现了。经过两天的行程,机动雪橇全都出了毛病,变成一堆无用的累赘;西伯利亚矮种马的状况也不像预期的那么好。不过,在这里它们总算要比机械工具略胜一筹,因为,即使这些病马不得不在中途被杀死,它们也还可以给狗留下几顿热乎的美餐,增加狗的体力。

每天冒着呼啸的风雪,越过冰障,翻过冰川,登上冰原,艰苦跋涉。1912年初,应该是南极夏季最暖和的时候,可是意外的坏天气却不断困扰着斯科特一行,他们遇到了“平生见到的最大暴风雪”,风雪中举步维艰的他们只得加长每天行军的时间,全力以赴向终点突击。

1912年1月4日,最后两个4人小组来到南纬87。43’。在这里,斯科特宣布了最后冲击极点的小组成员。出乎意料的是,原计划的4人组变成了5人组。

1912年1月16日,斯科特等5人忍着暴风雪、饥饿和冻伤的折磨,以惊人的毅力终于逼近了南极点。接近最后的征服使斯科特一行心情焦急,突然间,洁白的雪地上,一个小小的黑点引起了他们的不安:已经有人来过了?没走多久,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是一面黑旗,周围都是扎营的残迹和狗的足印。显然,阿蒙森已经捷足先登。千万年来人迹未至的地球南极点,竞在一个多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

P42-45

书评(媒体评论)

不要相信任何世界上必须要去的多少多少个地方的推荐,因为没有必须要去的,只有尽早要去的。什么地方是尽早要去的,我觉得,对全世界来说,只有一个标准:人类活动少的地方。南极即是其中之一。所以我们要到南极,要看《到南极》。

——旅游卫视总制片人 刘航

我唱过一首歌叫《有多远就走多远》,但我知道,我不可能永远在路上。幸运的是,总有些人在出发;幸运的是,这可是一次真正没有尽头的旅程。翻开这本书的那一刻,我听到了南极的声音。

——著名音乐人 老狼

《到南极》最吸引我的,不是那些壮丽的景色和可爱的动物,而是那些到南极“追梦的人们”。生命的种种可能性在世界尽头呈现,那灿烂的景象让人难忘。

——21世纪传媒执行总裁 陈东阳

我是徒步“到南极”且到了极点的,这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100年前阿蒙森和斯科特的探路历程是何等艰难、伟大。每个人都渴望到达自己的“极点”,相信自己能,你就一定能。

——探路者联合创始人、董事 王静

若有幸到南极,那应当不仅只是单纯旅行,而应是心灵探索。在地球最后一片净土上,沿途可以体会到自然的壮美和宁静、温柔与无情,更能激发人们反思生活状态和前行方向。最重要的不是实现梦想到达南极,而是要带着责任和承诺从南极回来。对地球最大的威胁,就是你认为会有别人来拯救它!Welcome on Board! Ready to Attack!

——2041创始人,历史上第一位徒步到达南北极的人 罗伯特·斯万(Robert Swan)

从这本《到南极》中,可以看到一次由普通人完成的探险,蔡景晖,一个来自你我他之间的普通人,平和地完成了一次负责任的南极旅行。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探险,不是少数人的选择,南极探险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它是生活的实践,可以成为现代精神的一部分,回归到你我真正的生活中去。

——《户外探险》主编 何亦红

一本关于南极的难得的好书,我愿意负责任地告诉千万穷游网网内网外的驴友们和“旅行梦想计划”曾经和即将帮助到的孩子们——有梦想,就有未来,“穷游”也可以“到南极”。

——穷游网创始人 肖异(方便面)

后记

2011年12月14日,距离人类首次到达南极点,整整100年。

100年前,茫茫风雪中,是什么支持着阿蒙森、斯科特们在冰天雪地里义无反顾地砥砺前行?抛开荣誉、梦想、勇气或骄傲,内心深处的原动力,恐怕是人类最单纯的渴求未知之心:门打开会怎样?山后面是什么?地平线有多远?

正是这种对未知的好奇,让我们走出家门,让我们踏上旅途,让我们一直在路上。

从英雄时代开始,库克、别林斯高晋、沙克尔顿等人都曾带着这种好奇心一次次踏上探索南极的旅途,这种探索曾经代表着人类最远的足迹。今天,我们当中最无畏的探险家已经将目光投向外太空,他们内心的驱动与百年前的前辈息息相通。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南极也是一个象征。在这个星球上,南极意味着遥远,意味着神秘,意味着未知,也意味着梦想。普通人去南极的渴望和好奇心的冲动,与当年的英雄并无二致。

1966年,林德布拉德(Lars-Eric Lindblad)开创的教育探险旅行,让南极不再仅属于探险家,大众也可以有机会圆自己的南极梦。林德布拉德曾因倡导生态旅行获得瑞典“皇家北极星骑士勋章”等多项荣誉,也曾被Travel & Leisure杂志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20名探险家之一。很多人认为,南极是最后一片净土、人类的圣地,要严格保护起来,不容许一个人来;而林德布拉德则认为,“我们无法去保护一个我们根本一无所知的东西。”他坚信,人们的亲身经历才是最好的教育,这种教育可以让人们真切地体察南极环境的特殊性,才有可能进一步认识到南极在全球生态系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如今,他所开创的由专家组成的探险队已经成为南极邮轮的标配,这种富于教育性的探险旅行也演变为南极游的主流。

1991年,为了更好地协调互助,7家倡导环保及负责任旅行的南极旅游运营商联合成立了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IAATO。至今,全球超过100家机构参与其中。它的一个主要职责就是为从业者提供一个平台,一起探讨如何协调配合,如何监督,如何提高标准以更好地保护南极。IAATO最初为游客和运营商制定的准则也已成为《南极公约》的部分条款,指导来南极的旅行者和非政府旅游机构。

由于林德布拉德们和IAATO的存在,从一开始,南极旅行就和教育、环保密不可分。旅行一直被认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地方之间彼此沟通、了解的最好方式。科学家将南极面临的问题以数据的形式理性地呈现给大家,旅行者则会以感性去切身体会并与大众分享这个全世界绝大多数人还十分陌生的地方,让我们不由得思考,南极和保护南极,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于来过和将要来到这片大陆的每一个人,置身此地是一种幸运。然而,与此同时,来到这里也就意味着你将肩负责任。相信聪明善良的你一定会心怀尊重,以一种对旅行目的地的环境、文化、社会都有益的方式展开旅行。在南极这个极为特殊的地方,尊重和负责又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是对环境的保护

环境污染和垃圾处理,当前已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因此,不留下任何垃圾是最基本的责任。实际上,不仅不能主动扔垃圾或杂物,无意遗失东西也是要尽力避免的。登陆的时候,带的东西越少越好。如果一定要用轻薄的塑料袋、防水袋,或者戴容易被风吹走的遮阳帽,那么你就更要小心谨慎地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在南极的大风下,丢了东西事小,污染环境事大。此外,IAATO规定,所有登陆人员不得在野外排泄,禁止燃烧任何物品,不得在石头或建筑上涂鸦或“到此一游”。

还要注意的是,不要带走任何东西,哪怕一块石头。

来南极之前,甚至身在南极的时候,我个人就接到很多朋友的短信,拜托我从南极带石头回去。而根据IAATO的要求,游客是不能带走诸如石头、化石等等在内的任何东西的。实际上,南极大陆裸露的地方本来就少,石头是很多种企鹅筑巢求偶的必需品。和那么可爱的动物抢石头,从感情上也很难说服自己吧。

第二,对当地文化给予尊重

尊重来自了解和理解。在去南极之前,最好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当地的情况,历史、环境、地质、天文……多多益善。在船上的时候,也不妨聆听各种讲座,帮你认识南极。

事实上,南极的原住民是动物,是企鹅,是海豹,是鲸。到了这里,就要牢记自己客人的身份。如何和动物们相处?原则上就是把主动权交给这些主人。上了岸,你不能挡在企鹅们的路径上,离企鹅的距离不能短于5米。如果你想更近,守株待兔是唯一的办法:在偏离企鹅行动路径的地方坐下来,不一会儿,几只企鹅就会走到离你不到一米的地方,疑惑地看看你,开个小会,然后施施然视人于无物款款晃开。当然,高声喧哗,投喂动物,甚至熊抱企鹅,这些都是绝对不容许的。关于如何与动物打交道,船上会有具体的讲座和说明,让游客有章可循。  第三,选择对环境保护更尽心尽责的机构合作

目前,经营南极线路的船不少,其中很多都是IAATO的成员。

IAATO在环保方面有很多严格而具体的要求:比如,船上污水和废物的处理,除了部分生活污水可以排在南纬60。以北,其余所有垃圾都要带回南美洲的乌斯怀亚。违规的机构不能保持会籍。IAATO成员还有责任汇报自己看到的破坏环境的行为,比如,看到某些科考站有人在海滩乱扔烟头,看到有人自己驾船来南极放狗抓企鹅,看到从事非法捕捞的渔船,看到山体滑坡等环境变化,又或者企鹅数量急剧减少等,他们都有义务报告。另外,关于登陆的情况,包括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多少人登陆,都要被准确地记录,然后书面报告IAATO,而每次登陆的旅客人数都不能超过100人。IAATO会据此评估某一登陆地点是否人流过多而影响环境的可持续性。

即使是IAATO的会员,每个公司在满足最低要求之外,在环保等方面也有可能有自己更高水准的额外要求。我们乘坐的邮轮在环保方面就走得更远——他们在船上给游客配备的水杯都使用了钢制水瓶,而不是普通标配的塑料水瓶。

选择这样的公司出行,你对环境的影响就可以在相对科学的基础上降到最低,而你的选择也会有助于鼓励环保的优胜劣汰。

第四,做南极的大使

南极,是一片神奇的地方,来的人都会被它震撼,或许是被它纯粹的美,或许是被这里生命和自然的关系,或许是被自己在彼时彼刻遇到的自己和那些触动。

获得这样的感受如同天赐。每一个来过的人,每一个被南极打动的人,都会珍惜这样的感受和这样的联系。对于来过的人,南极,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地名,一个虚无的梦想,一个笼罩着光环却面目不清的圣地;它,就在和你相遇的一刻,变得实实在在。它博大坚强,美丽脆弱,大美无言,大音希声,让每一个有幸体会的人都心甘情愿、责无旁贷地成为它的大使、它的发言人。

今天,南极最大的威胁确实来自人类,但或许不是来自游客对天堂般美景的渴望,而是来自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气候变化以及臭氧层空洞,来自我们对于获取无主资源的贪婪。

2041年,是一个在南极会被经常提起的年份。那一年,有关环境保护和限制各国在南极采矿的《南极洲条约环境保护协议》(马德里条约)将要失效。到那时,人们将会决定是否延续这份条约。如果这个限制被打破,那么可以想见,各国、各利益集团对于能源财富的贪欲和攫取才是圣地真正的梦魇。

“2041”也是第一个徒步南北极点的探险家罗伯特·斯万(Robert Swan)成立的组织。在过去20多年中,这个组织一直希望通过自身行动,尽可能地影响今天的年轻人和未来的决策者们,让他们意识到南极的壮美和独特,激发他们真正投入精力和时间去寻找更清洁的能源策略,去影响政策制定;希望通过民间的努力和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在2041年的时候,这股力量能够推动马德里条约继续维持下去。

自上世纪90年代初,罗伯特·斯万自己筹资并说服相关政府提供协助,耗费近7年的时间,清理了南极乔治王岛别林斯高晋站周围共计1500吨的垃圾。2003年,204l发起了南极极地领袖项目。2008年,2041又在南极建立了第一个完全由清洁能源支持运行的南极教育站点E-Base。同年,该组织还发起了以“清洁能源之旅”为主题的环球航行项目,激发各大洲企业家和学生的环保行动。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00多名有影响力的商业领袖、教师、学生和青年领袖参与到极地领袖项目中。从南极回来之后,项目参与者无一不成为积极推动南极保护的环保公益分子。更有很大一部分人将南极保护和环境改善与自己的事业紧密结合,从商业、政策和教育等各方面带来更大的影响。

事实上,每一个去过南极的旅行者在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后,往往会更积极地宣传低碳生活,并且更积极地推动可替代清洁能源的进展。新生活方式加上新能源,这可能才是解决南极问题的那把钥匙。

对于南极这样的目的地来说,行程结束,负责任的旅行却未竟于此。实际上,它往往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这是责任,也是荣幸。

对于真正去过南极的人来说,也许不需要说这么多,他们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因为,南极不仅仅是另一个地方,它更像是一个载体——你将自己置身其上,它就会将你慢慢淹没,然后,它会改变你、你的思想和你对生活的看法。而从你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天起,这改变,就已经悄然开始了。

目录

第一章

 梦想南极

第二章

 百年前的南极点竞赛

第三章

 最伟大的失败

第四章

 穿越德雷克海峡

第五章

 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六章

 南极的精灵

第七章

 天涯海角的幸福生活

第八章

 追梦的人们

 到过65次南极的探险队队长

 在南极结婚的海军船长

 热爱旅行的拉脱维亚厨子

 吸烟室里的科学家:李栓科

 地图册引发的漫游癖:林建勋

 探自己的路:王静

第九章

 我们登陆

 两个人的水船站

 南极最热门的目的地:拉克罗港

 迷失在迷幻岛

第十章

 在世界尽头相遇

第十一章

 世界上最南的城市

后记

 负责任旅行@南极

序言

对于我来说,南极的野生动物是令人难忘的。那场景,那色彩,那数量,都让人难忘。南极的一切都极富戏剧性,你所看到的那些纯粹的简单让它更加令人难忘。南极没有含蓄和微妙,这里的色彩也没有阴影,它的选择简单而直白:蓝色的海水和天空,白色的冰,黑色的岩石。这里的动物也一样激动人心:黑色的鲸和海豹,白色的海鸟,还有把两种最基本颜色一一黑和白——穿在身上的企鹅们。再有,就是它们的数量,它们的种类或许有限,但数量可真是庞大。一只企鹅让人高兴,一群在一起非常美妙,而上万只穿着黑白礼服的演员在一起,绝对会让人震撼得眩晕。

莫琳·惠勒

Lonely Planet创始人

内容推荐

《到南极》不是一本画册、游记,也不是一本科考故事书,更不是南极旅游指南。它是一个“天上掉馅饼”引发的奇遇,全球最大的旅行指南公司Lonely Planet中国市场代表蔡景晖,因一条似乎玩笑的短信,得到了一张到南极的“最后一分钟船票”,此时距出发日期只有两星期。他眼里的南极,究竟什么样子?他笔下的《到南极》会写些什么?究竟,我们为什么要到南极?

可能没想过,为什么到南极;或许没机会,不知怎样到南极;甚至没觉得,南极和自己有什么关系。百年前南极探险最伟大的失败者沙克尔顿说,“探索未知之地是人类的天性。唯一真正的失败,是我们不再去探索。”《到南极》会告诉你,每个极点,都和梦想有关,有梦想,就有实现。

编辑推荐

南极公益组织2041创始人罗伯特·斯万、旅游卫视总制片人刘航、21世纪传媒集团执行总裁陈东阳、探路者联合创始人王静、著名音乐人老狼、《户外探险》主编何亦红、穷游网创始人肖异等强阵推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点,梦想南极,就是梦想生命的怒放。

第一本由中国人写就的南极私旅行图文书,让人一读上瘾;作者蔡景晖是全球最大的旅行指南公司Lonely Planet中国市场代表;第一本普通人亲历南极旅行的图文书,故事和图片都令人惊叹;强大的推荐阵容和媒体宣传配合以及作者讲演、分享、签售等等;精彩有趣的线下和线上互动促销活动;随书随机赠送《到南极》精美明信片,集齐一套四张,拼齐南极地图,按址回寄,即可获得来自南极的邮戳,更有神秘活动和奖品在召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6: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