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色账簿(1921-1927全景展示中共革命史中的货币战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马祥林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战场上的厮杀,比起来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来毫不逊色;历史有如账簿,红色的历史就是红色的账簿;《红色账簿(1921-1927全景展示中共革命史中的货币战争)》(作者马祥林)以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全是红色历史,首次将一些隐秘的资料公示于众,可能会颠覆人们心目中的某些传统观念。

第一本运用财富思维、经济视角解读中共早期革命史的图书;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利益纠结的国际环境下解读的图书;第一本把红色革命的“财务账本”公示于众的图书。

内容推荐

弱小的在野党,如何打败了掌握国家资源的执政党?不拿薪饷的队伍,如何战胜了拿着高福利的正规军?全新的角度来诠释红色历史,隐秘资料首次公布,颠覆你的革命观!马祥林的《红色账簿(1921-1927全景展示中共革命史中的货币战争)》是一本极具特色的中共党史通俗性读物,作用运用较为通俗的语言,阐述革命与经济相互之间的联系。《红色账簿(1921-1927全景展示中共革命史中的货币战争)》运用财富与经济的视角,对我党从1921年到1927年的革命历程进行了纪实性的叙述,展示了真实的货币与战争之间那些曲折动人的故事。

目录

楔子 货币与战争:从美国独立战争说起

第一章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也送来了建党经费

第二章 输血与造血

第三章 工人运动的效益

第四章 金钱是一面镜子

第五章 殉道的代价

第六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第七章 没有外资也要干

第八章 第一记重拳出击

第九章 南下广东的生意经

第十章 战斗与非战斗消耗

第十一章 “只要有钱,不问政策”

第十二章 财尽人未散

第十三章 三河坝留下的本钱

第十四章 第二记重拳出击

第十五章 本钱一个师

第十六章 破财消灾

第十七章 代价高昂的“学费”

第十八章 谁来掌舵?

第十九章 井冈山的经济学

第二十章 第三记重拳出击

第二十一章 “红布指数”

第二十二章 中共中央否定了军队施行薪饷制

第二十三章 广州大逃杀

第二十四章 红色起跑线

附 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试读章节

蔡元培接任校长后,图书馆搬到了沙滩红楼的新校址,占了整个红楼的第一层。李大钊的主任办公室就设在图书馆东南角的两间大房里。此时的北大图书馆不仅面积扩大了’,新书、新报刊和接待的读者越来越多,尤其是增加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反映社会问题的书籍和报纸杂志,更是成了一些进步学生和教员研究马克思主义常去的地方。

如此一来,图书馆原有的人手不够用了,需要增添工作人员。

1918年的金秋十月,一位身材高挑、面目俊朗的青年来到图书馆,应聘助理员。

这位青年就是湖南的毛泽东,这一年他二十五岁。来北大图书馆打工也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需要有身份的人介绍,俗称殷实铺保。毛泽东的担保人是恋人杨开慧的父亲、北大教授杨昌济,两人有翁婿之谊,知根知底,经杨教授推荐,录用自无问题。

毛泽东在图书馆的主要工作是在报纸、新闻阅览室值班,负责夹夹报纸、摆摆杂志,给读者登记之类,活并不重,但工资也不高,每月仅有八元,跟北京拉包月的车夫差不多。在毛泽东的老家湖南长沙,当孤儿院的管理员每月也能挣十元,长沙楚怡小学(相当于现在的重点小学)的教师每月也能拿到二十四元的工资。

毛泽东来北京打工,并不是为了钱。

古人云“三十而立”,二十五岁的毛泽东算是大龄青年。他九岁才.开始启蒙,在韶山的私塾里学会了打珠算,为的是给家里记账。一般贫苦农民家里是用不着学珠算记账的,这证明毛泽东的家境还算富裕。按照他父亲的规划,长子毛泽东的职业已经定位于农村的管账先生,从此过上“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康生活。

素有远大抱负的毛泽东,如何肯做田舍郎了此终生?

自己未来究竟怎样发展,毛泽东有过多种考虑,如上警察学堂、法政学堂、商业学堂、公立高级商业学校,甚至肥皂制造学校,都列入过计划。他最先尝试的是公立高级商业学校,准备学习经商之道。不料考中之后,毛泽东仅学了一个月就自动退学了——他不想把时间都花在学习经商上。

为何没有选择学习商业?毛泽东曾向他的同学张昆弟私下透露过想法:“吾辈必想一最容易之方法,以解经济问题,而后求遂吾人理想之世界主义。”可见,毛泽东只是把经济当成了达成理想的手段,他并不以解决衣、食、住为满足,而是放在更高的追求上。

于是毛泽东又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即后来的湖南省立第一中学),考试成绩居然是第一名。精明但短视的父亲拒绝继续供给毛泽东生活费,卡断了儿子的经济来源。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啃老族”,毛泽东决定经济上自立,.报考不收学费、膳宿费低廉的师范学校。

这次也没有什么悬念,毛泽东一考即中,顺利当上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的学生。当个教书先生挺好,既有社会地位又有经济收入,还能带出一大帮弟子,桃李满天下,就像当年的孔圣人一样。

但毛泽东并没有当上老师,而是到北京甘当每月八块钱工资的打工仔,目的是为了探求革命的真理。北大名师云集,后来又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有着很好的人文环境,图书馆有大量的免费书可读,况且又守着李大钊这么一位好老师。

毛泽东工作的图书馆第二阅览室,与李大钊的主任办公室距离很近。阅览室每天只开放上午的半天,下午是管理员拆拣邮件、登记图书的时间。毛泽东总是把写给李大钊的信函亲自送到他办公室内,借这个机会向李大钊讨教,两人共同研究一些共产主义的问题。

实际上,李大钊比毛泽东大不了几岁,他总是身穿一件褪了色的蓝色长布袍子,外罩一件黑色马褂,戴一副圆圆的眼镜,面含着微笑诚朴与谦和,耐心地听着毛泽东畅谈自己的看法。毛泽东的湖南口音很重,北方人一般都听不太懂,跟其他人交流有谊定的困难。除了李大钊之外,荚他人很少有耐心听完毛泽东用湖南口音发表的高见。

李大钊不仅跟毛泽东相处很好,跟其他学生相处得也非常好,没有什么师道尊严。学生们给他起外号叫“老母鸡”,言其对“雏鸡”(学生)呵护备至。李大钊知道了自己的这个外号,并不以为忤。

李大钊还有一位弟子名叫罗章龙,是毛泽东老乡兼好友。罗章龙在北大预科读的是德文,他向李大钊建议,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战败马克贬值的机会,大量购进德文版的书籍充实馆藏。德国的古典哲学享誉世界,不仅有黑格尔、康德、尼采,而且有马克思。

李大钊不懂德文,经常请罗章龙介绍德国学术思想界的情况,于是采纳了罗章龙的意见,直接向德国出版机构定购了大量图书,其中主要是马克思的著作,也有康德、黑格尔等大哲学家的著作。当时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的马克思著作,在全国首屈一指,为各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P19-21

序言

如果有人让我把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共党史浓缩成一句话,我会说:那是相对弱小的在野党,打败了掌握国家资源的执政党的过程。

如果有人让我把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人民解放军战史浓缩成一句话,我会说:那是不拿薪饷的军队,打败拿薪饷的军队的过程。

那么,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夺取全国政权,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是怎样解决经费问题的呢?金钱和战争与革命的事业,又是怎么样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呢?

财富既是战争的因,也是战争的果;一切的纷争,归根结底都是利益之争;夺取国家政权的过程,同时就是夺取国家资源的过程;货币战场上的厮杀,比起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来毫不逊色。

历史有如账簿,红色的历史就是红色的账簿,历历在目。

本书从新角度诠释红色历史,力求使读者从多个侧面了解共产党创业的历史。

书评(媒体评论)

该书政治导向正确,是一本很有特色的中共党史通俗读物。作者以比较通俗的语言,阐述革命与经济相互之间的关系。过去的党史有关读物。讲党如何进行革命的过程比较多,而很少谈党曾在革命的过程中进行的一些经营、获得经费的事情。

——中央党史研究室专家审稿意见

这是一部中共党史故事书,其内容讲述的是中共建党及其早期领导的革命运动等历史事件,其中尤以革命活动中的经费问题(即红色货币)为主要线索,这正是本书的主要特色,也是它的出版价值所在,因为专门探讨革命活动中经费问题的著述尚不多见。

——三联书店资深编审田士章

作为对经济学和历史都充满浓厚兴趣的读者,马祥林老师的著作让我无法掩卷释怀,《红色账簿》以前所未有的角度解读我党革命史,客观地展现了大多数人闻所未闻的历史,给我们展现了一段全新的党的“创业史”。

——天涯网友评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8: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