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们都是鲁迅的学生--巴金与黄源通信录/文汇纪实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秋石//黄明明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在中外文坛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他们都诞生于涌动着翻天覆地变革的上一世纪初。他们又一同携手步人了不再滋生封建专制和文化围剿的新世纪。他们亲眼看见了绵延两千余年封建王朝的被埋葬,尔后,在伟大的“五四”变革浪潮的召唤下,他们相继拿起了笔,并以此终生服务自己的人民。

从黄源组织创刊《文学》,共同为鲁迅而呐喊,到共同为鲁迅送行,以及晚年两位老人的美好约定,黄源和巴金的生命轨迹如同他们之间的伟大友情一样,相互缠绕。

内容推荐

在他们的百年人生中,经历了军阀混战和独夫民贼蒋介石推行的封建法西斯专制的文化围剿,经历了连绵不断的外来人侵和内战的炮火,奇迹般地毫发无损地生存了下来。在他们当年文学历程的启步地,他们肩并肩地迎来了古老民族的新生和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在他们的后半生,经历了人为发动的文化浩劫,也经历了新的变革时期带来的伟大文艺复兴。极为重要的是,当年他们都受到了伟人鲁迅的呵护与提携,这也是他们得以携手并肩迈人新一个世纪的原动办。他们长达七十四年的友谊,超越了生和死。

他们,就是文坛巨匠巴金,和一年前去世的鲁迅学生黄源。一个,在度过百岁华诞后,仍顽强地活着。一个,活了九十七岁。

本书为他们之间的通信录。他们之间的友谊,不仅是绚丽多彩的中外文坛而且更是盛开在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华夏大地上的一朵奇葩。

目录

巴金与黄源

巴金·黄源与我

巴金与黄源的书信往来

附录1:黄源日记中有关巴金的记录

附录2:黄源给楼适夷信中谈巴金

试读章节

这在中外文坛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他们都诞生于涌动着翻天覆地变革的上一世纪初。

他们又一同携手步人了不再滋生封建专制和文化围剿的新世纪。

他们亲眼看见了绵延两千余年封建王朝的被埋葬,尔后,在伟大的“五四”变革浪潮的召唤下,他们相继拿起了笔,并以此终生服务于自己的人民。

在他们的百年人生中,经历了军阀混战和独夫民贼蒋介石推行的封建法西斯专制的文化围剿,经历了连绵不断的外来人侵和内战的炮火,奇迹般地毫发无损地生存了下来。

在他们当年文学历程的启步地,他们肩并肩地迎来了古老民族的新生和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在他们的后半生,经历了人为发动的文化浩劫,也经历了新的变革时期带来的伟大文艺复兴。

极为重要的是,当年他们都受到了伟人鲁迅的呵护与提携,这也是他们得以携手并肩迈人新一个世纪的原动办。

他们长达七十四年的友谊,超越了生和死。

他们之间的友谊,不仅是绚丽多彩的中外文坛而且更是盛开在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华夏大地上的一朵奇葩。

他们,就是文坛巨匠巴金,和一年前去世的鲁迅学生黄源。

一个,在度过百岁华诞后,仍顽强地活着。

一个,活了九十七岁。

半个多世纪以来,除担任并不具体负责的全国政协及中国作协的工作外,巴金从来没有担任过任何实质意义上的“官”。他是新中国唯一一位担任作协领导工作而不领工资完全依靠写作收入过活的作家。但他处处、时时、事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清白人品,为我们树起了一面为人为文的旗帜。他的作品,尤其是以反思、检讨为主的晚年作品,影响着千千万万的读者。他以自己一生的实践推动了一代又一代作家的健康成长。尽管巴金与鲁迅之间仅仅是那么几次短暂的交往,但这并不影响他对鲁迅的崇敬与热爱之情。他的鲁迅情结是潜意识的,常常是画龙点睛式的一句话,一小段文字,道出了深藏于他内心深处对鲁迅的真情。他以自己一世的人品文品,不言声地向世人展示了他对鲁迅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他的近八十年的创作生涯及其作品,宛如矗立在读者心中的一座丰碑。

黄源与鲁迅交往几十年,数十次聆听鲁迅先生教诲,更使黄源深得教益。鲁迅逝世后,黄源走上了一条与巴金截然不同的道路。无论是在战争年代于新四军主管文化工作,还是在建国初随同陈毅元帅接管大上海协调文艺工作,乃至后来被打成“右派”的漫长岁月里,黄源每到一地,都以宣传鲁迅,弘扬民族魂为己任。晚年复出后,黄源一边以当年鲁迅扶持自己的实践为楷模善待文学青年,促进青年作家成长,一边笔耕不止,传承鲁迅精神,在撰写、发表上百篇回忆、怀念鲁迅文章的同时,还先后出版了《鲁迅书简漫忆》、《怀念鲁迅先生》、《在鲁迅身边》、《鲁迅致黄源手迹》,以及《黄源回忆录》等书。

巴金与黄源跨越一整个世纪的友谊表明:他们手拉手地守护在鲁迅的旗帜下。

文学翻译缔结真情

巴金与黄源的友谊长达七十四年,如果黄源不在2003年新年伊始早他一步仙逝的话,两人之间的这种亲密无间的友情还将延续下去。

两人友谊的缔结,源自于他们共同的爱好——文学翻译。

1994年10月16日,金秋的一个日子,在巴金女婿祝鸿生和儿子黄明明的陪同下,黄源来到巴金下榻的柳莺宾馆。两位老人相见显得格外高兴,有一种旧日挚友重逢的感觉。其实,从1981年以来,巴金常来杭州小憩,而黄源也总是要去探望、叙谈。这不,就在这一年,巴金已经是第二次来杭州了。

一见面,还没将沙发坐热,黄源便开门见山问起了巴金有关他全集出版的情况。巴金笑眯眯地看着黄源,带有一丝遗憾地回答说:“全集已出齐,我还要补你一半,因为出版社样书没有给全。”黄源听了不住地点着头,尔后笑着说道:“祝贺你,你的大功告成了。”接着,巴金又高兴地把出版社准备出版《巴金译文全集》的喜事告诉了老友。黄源听后,也喜气洋洋地接口说道:“这是你的另一半,出齐了译文全集,那就是一个完整的巴金了。”说到这里,黄源笑嘻嘻地用六十年前编《译文》杂志时的调皮口吻,向巴金请求道:“我来给你编好吗?”巴金一听乐了,他一边笑着一边用一种同样调侃的口吻回敬老友:“你要年轻二十岁就好喽!”

接下去,当听到巴金谈及想出版译文全集又担心精力不支时,黄源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给老友鼓气道:“你的翻译作品是你著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译文全集应该出,而且马上出!”黄源还提到,在中国,无论哪个进步作家,名望大的作家,都注意汲取外国文学的精华加以补充自己的营养,如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巴金听后实事求是地解释说:那时的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翻译这些外国文学著作有反封建的作用。顿了顿,他又说最近,我看了一些过去翻译的文章,也有错的地方,我不可能全部看一遍,看不动了。黄源听后,安慰老友:“那不是什么错误,那就让它保持原貌,让历史和后人去评说吧!历史就是这样发展过来的。你要保重身体,要多活几年,多来杭州几趟。”巴金听了,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的说法。黄源接着巴金的话头再一次强调道:“你的译文全集要搞出来,不读你的译文全集,很难全面了解巴金。”说话的工夫,黄源的儿子黄明明为谈兴正酣的两位老友拍了照片。几天后,黄明明又为正在撰写译文全集序言的巴金老人拍了照。尽管当年12月由于过度的写作和编校译文全集,造成胸椎压缩性骨折,经过顽强地与病魔抗争,10卷本的《巴金译文全集》终于在三年后问世。

就在这次会见时,两人由文学翻译这个话题深情地回顾了彼此间自相识到六十五年友情发展的过程。P1-4

序言

纪实文学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状态,是任何文学样式在任何年代的发展无法比拟的。这令人欣喜,也令人忧虑。

欣喜的是纪实文学无论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形式的创新和变化,出版的速度和规模以及读者的接受和反应都已经在文学界和出版界一马当先。忧虑的是过快和过度的膨胀容易形成泡沫,而泡沫是不会结出果实,留下种子的。

我们决定编辑出版这套丛书,是因为我们作为媒体集团旗下的出版社对这种介于新闻、历史和文学之间的样式有着“血缘”的关系,特殊的兴趣和资源的优势。

我们希望这套丛书将有丰富多样的题材和更丰富多样的色彩。传奇事变和热点探访,伟大人物和平民生活,历史追问和现实思考,文字特色和图像魅力,厚重分量和轻松感觉,能够熔于一炉,相得益彰。

一套丛书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在纪实文学这个领域里更其不易。我们的努力有待于读者的检验。

主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3: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