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现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居心叵测省作协副主席、山东省人大常委的马瑞芳女士的散文作品集,内中具体收录了:《煎饼花儿》、《家庭喜剧一箩筐》、《狄叔叔的火炉》、《唯愿身化光明烛》、《大学老校长和农村小保姆》、《“美猴王万岁万万岁”》等文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煎饼花儿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马瑞芳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现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居心叵测省作协副主席、山东省人大常委的马瑞芳女士的散文作品集,内中具体收录了:《煎饼花儿》、《家庭喜剧一箩筐》、《狄叔叔的火炉》、《唯愿身化光明烛》、《大学老校长和农村小保姆》、《“美猴王万岁万万岁”》等文章。 内容推荐 本书是曾获“八五”期间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首届全国女性文学创作奖、首届全国少数民族创作散文一等奖、全国纪实散文奖等的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马瑞芳女士的散文作品集。内中具体收录了:《唐柏·刺枣·红灯笼》、《家庭喜剧一箩筐》、《大智若愚的新例证》、《唯愿身化光明烛》、《大学老校长和农村小保姆》、《美国女博士和中国老太太》等文章。 目录 第一辑 岁月如歌 祖父 煎饼花儿 等 马老太语录 父亲的痕迹 遗产 看闲书 雨中行 家庭喜剧一箩筐 多绰号的大猫猫 第二辑 名士风采 余修老伯 狄叔叔的火炉 老舍赠书 痴情白羽 贺敬之爬山 沙叶新和沙叶芳 女学究轶闻 名士风采录 唯愿身化光明烛 高兰先生 名医的风格 偶遇吴组缃教授 大学老校长和农村小保姆 大智若愚的新例证 父执田仲济先生 第三辑 他山之石 面对外国青年的眼睛 “美猴王万岁万万岁” “假如我很有钱” 美国女博士和中国老太太 可爱的韩素音 骑鹤上扬州 第四辑 履痕处处 西宁清真寺 天山野炊 也过火焰山 雨中游天池 唐柏·刺枣·红灯笼 蒲松龄故居漫笔 故乡的柳丝· 第五辑 吉光片羽 神牛·头牛 女人和嫉妒 别字记趣 闲话传世 试读章节 我从小就恨祖父。 我依稀记得三岁时祖父去世的情景。 那天,在祖父的大院里,大人们突然都穿了白衣,团团席地而坐,嘤嘤啜泣。每当外边走进人来,他们便放声痛哭。我在人堆中跑来跑去,■着脸瞧一向正经八百的大爷叔叔捶胸顿足,哭得涕泗滂沱;瞅平日把_头梳得油亮可鉴的婶婶大娘披头散发,嚎得极有节奏。我觉得好玩极了。人们说着“无常”“无常”,我不懂。哥哥眼泪汪汪地告诉我:“爷爷死了,要埋进土里去了。” 人们把全身裹了白布的爷爷放进一顶蓝色的轿子中,清真寺的阿訇们音调铿锵地唱起了“古兰经”。我突然明白了:我那爷爷——那总是威严地板着睑的爷爷,要永远离开我们了。再从他窗下走过时,就不必小偷—般蹑手蹑脚了。这多好!我直想笑,刚咧开嘴——没笑成,反倒“哇”的一声哭了,因为母亲晕过去了。二哥在她怀中嚎啕:“我要爷爷……” 哥哥们是爷爷的心肝。爷爷的正房,男孩可以随意进出,嘴里还吃着爷爷屋里的好东西:香喷喷的牛口条,甜丝丝的蜜食,红艳艳的蜜桃,紫晶晶的葡萄。女孩只能远远地看着,噙着自己的手指头。 爷爷见了孙女也会“呵呵”笑。据长房的姐姐说,那是假笑。爷爷从不说他不喜欢女孩,怕有“五朵金花”的大娘脸上挂不住。可偶然的失语,愈见他立场的鲜明。 那是我三哥出生时。人说月婴丑似驴,未满月的三哥却谁见谁夸。祖父命人将三孙儿抱到书房,一见之下,大吃一惊!叹道:“这羔羔蛋!果真生得唇若涂朱,面似桃花!糟矣!桃花脸孩儿的下边,可全是闺女啦!” 第一个证明“糟矣”预言的,是我。此后是两个妹妹。祖父竟不近人情地吩咐,让两周岁的三哥继续吃奶,刚出生的小妞儿呢?喂米汤。听说我满月时,父亲愁眉苦脸地去见祖父,说:“小妮儿好像不长呢,爹,要不给三儿断奶?” 爷爷“嗨嗨”地笑了:“小闺女嘛,能活就不错。三儿吃了重奶才壮实哩,靠他们顶门立户啊,此吾家千里驹也。” 直到我和三哥一起上了大学,他还时时嘲笑我:“你那个脑袋不上砂轮上打一打,真有碍观瞻。也难怪呀,你小时的营养也只够长脑袋的……” 这位电子系学生多么神气活现、得意洋洋!可我难以反唇相讥,因为他相貌堂堂,高大匀称,风度翩翩。我常酸溜溜地想,肯定因为多吃多占了我那份母奶,他才长成这般宋玉之容、潘安之貌呢。 我之恨爷爷,还因为他害得我家永远不能过中秋节。中秋节是孩子们的天堂,可我们年年看着别人家吃月饼而干瞪眼。父亲执拗得很:咱们不过团圆节,因为爷爷是中秋节去世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是美好的佳节,我那爷爷却偏偏挑了这一天去进真主的天堂,实在可恼。 我之更恨爷爷,是“文化大革命”中判定他是“土豪劣绅”。我们这个家本已够戗了。父亲靠边站,厅局级干部烧茶炉;大哥是“走资派”,身为外科医生,自身的硬伤却此伏彼起:兄妹七人都是“文化大革命”前的大学生,臭老九。一家之中,该打倒的、该再教育的、该踏上一只脚的,无奇不有,再添上这么位“土豪劣绅”的爷爷,就更配套成龙啦。 1967年的一天,我住在中央卫生部副部长郭子化家,蒲辅周来看望郭老。 穷在街前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郭老靠边站,几个月来门可罗雀。清末名医蒲辅周却肯在郭老倒运时登门探望,已令我刮目而视,更何况他对郭老亲热如常。两位老人询问过牙齿情况、散步途程后,就肩并肩坐在会客室的长沙发上。郭老头顶上方,端端正正地悬挂着康生的一幅草书,龙飞凤舞;蒲老身后边,画家黄胄亲绘的毛驴,栩栩如生。老人交谈,后辈理当退席,可我好奇得很,坐在小沙发上故意磨蹭着,想听火名鼎鼎的清末名医说些什么。不料,他们倒先说起我来了。 “这姑娘是……”蒲老庄重地问。 “是青州马德甫的孙女啊,蒲老还记得那个回回医生吗?”郭老说,“可这孙女,却是中文系毕业的。” 蒲老点头。郭老又扭过头对我说:“你祖父是青州名医,和济南的王兰斋、阮大生齐名,你父亲大概不及他。到了你们这一代,干脆没有人学中医了。你父亲是怎么搞的!噢,我记得,你爷爷还是个同盟会会员呢。” “什么?”我诧异得很。 郭老直摇头:“这丫头,数典忘祖……” 我趁机调侃,对蒲老说:“蒲老,现在文章是没法子写啦,我随您去学徒,以承祖业吧?” 蒲老笑了:“好啊,秀才学医,鸡窝里抓鸡……” 蒲老走了,一边一位少女搀扶。正在郭老家的老孙——河北大学教师孙庆笃对我说:“多奇怪呀?咱们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倒亲眼看到了清王朝的御医!” 真是鹤立鸡群!这名医神奇幽眇,银髯轻拂,有飘然出世_之姿。这名医我行我素,在扫“四旧”巨浪中,公然身着长衫。我忽然想起,假如我那儒雅的祖父在世,没准儿国家也会派上两个“大辫子”跟他学徒,小心翼翼地扶着他,宛如保护出土文物呢。 每当想起两位当代中医泰斗的谈话,我对爷爷的身份便疑窦丛生,青州名医何以成了“土豪劣绅”? “四害”既除,云翳得消,我才明白了“土豪劣绅”的庐山真面目。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