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回溯了过去80年间涌现的主要城市空间设计理论,如西特和霍华德的设计原理、功能主义运动的回应和影响、由第十小组、罗伯特·文丘里、克里尔兄弟及稹文彦等完成的设计等。
本书除了对历史范例进行探讨外,还研究了当代城市空间设计的方法。通过对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美国首都华盛顿,瑞典哥德堡以及英格兰纽卡斯尔的拜克社区等案例的详细研究,阐述了对整合的设计方法的需求——这是一种将城市空间设计的图一底理论、连接理论及场所理论都纳入考虑范围的设计方法。这些理论及其各自的优缺点都在案例中得到界定和分析,以此论证它们在不同环境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本书对建筑学、景观建筑学以及城市规划领域的学生和专业人员的价值无法估量。
本书介绍了城市空间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当前的议题。第一章引入了失落城市空间的问题及其形成因素;第二章全面论述了功能主义理念的哲学、演变及其反响,并讨论了蚕食城市空间传统形式的其他因素;第三章介绍了城市空间重要的历史范例和现代的一些做法,对“硬质空间”和“柔质空间”的适宜性进行了描述;第四章将针对现代城市危机的主要理论和批评观点归纳为图一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并阐述其各自的优缺点,说明只有三者整合才有益于城市空间设计;第五章通过对美国波士顿市和华盛顿特区、瑞典哥德堡市及英国纽卡斯尔的拜克地区的城市设计问题实例研究阐述了空间结构的不同形态、相互联系及其环境背景;最后一章则总结了实现整合设计目标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