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传媒业产业组织研究--一个拓展的RC-SCP产业组织分析框架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柳旭波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本书的研究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传媒产业的界定及其产业特性

2.1 传媒与传媒的分类

2.2 传媒产业的内涵与产业属性

2.3 传媒产业的产业特性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媒产业政府规制模式和理论依据

3.1 政府规制理论及其发展

3.2 西方传媒业产业规制的模式

3.3 传媒产业政府规制的理论依据

3.4 传媒产业政府规制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媒业产业融合的机理与形式

4.1 产业融合类型和作用的一般分析

4.2 传媒业产业融合的机理

4.3 传媒业产业融合的具体形式

本章小结

第5章 传媒产业的:RC—SCP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框架

5.1 SCP产业组织范式的形成与发展

5.2 传媒产业的RC—SCP产业组织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6章 传媒产业的RC—SCP分析(I):市场结构

6.1 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的分类及其测度方法

6.2 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

6.3 影响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的网络技术经济因素

6.4 政府规制对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6.5 产业融合对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7章 传媒产业的RC—SCP分析(Ⅱ):市场行为

7.1 传媒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7.2 政府规制对传媒企业行为的影响

7.3 产业融合对传媒企业行为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8章 传媒产业的RC—SCP分析(Ⅲ):产业绩效

8.1 传媒产业的产业绩效分析

8.2 政府规制对传媒业产业绩效的影响

8.3 产业融合对传媒业产业绩效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9章 中国传媒产业的规制重建和政策调整

9.1 中国传媒产业的规制重建

9.2 促进中国传媒业产业融合的产业政策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0.1 基本结论

10.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媒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放松规制和全球化成为其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中国传媒产业也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我国传媒产业开始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转变,传媒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因此,传媒产业的发展和急速变革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并没有带来传媒经济理论研究应有的发展,特别是没有对传媒业产业组织进行深入的研究,即使对传媒业产业组织进行研究,也依然停留在对传统主流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的简单引用阶段。

传媒产品是精神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加之其外部性、准公共品性、信息不对称性、自然垄断性的产品属性,决定了大多数国家必然对传媒产业实行比一般产业更多的规制,规制是决定传媒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广泛运用,特别是互联网的形成与成熟,电信、广播电视和报纸期刊等部门出现固定化产业边界的模糊与消失的产业融合现象,在此背景下,产业融合作为一种产业创新的手段和方法,不仅改变了传媒产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关系,而且还将催生新型的产业组织形态,决定着产业组织变动的方向。而传统的“SCP”范式是建立在市场竞争和产业分立背景下的,因此,直接将“SCP”范式移植到现代的传媒产业,难以解释和说清现今传媒产业的产业组织特征和发展方向。

本书认为在研究传媒业产业组织的时候,规制和产业融合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而,应在传媒业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中,加入这两个重要的现代经济因素,这就需要一种新的理论作为指导。就经济理论的现状看,推翻原有的SCP理论框架,构建一种全新的理论来解释传媒业产业组织不是科学之举,更理性和现实的做法是将规制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和“SCP”范式相融合,建立一个“政府规制、产业融合一市场结构一市场行为一产业绩效”(RC—SCP)的理论框架,用这个理论框架来解释传媒业产业组织。

本书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第1章导论),主要明确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第2、3、4章),在说明传媒产业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传媒产业的经济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传媒产业规制的模式和主要理论依据,研究了传媒产业融合的机理和具体形式;第三部分(第5章),构建一个“政府规制、产业融合一市场结构一市场行为一产业绩效”(RC—SCP)的理论框架,对该理论框架的分析既是前面分析的概括,又为后面各章的分析提供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第四部分(第6、7、8章),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在“RC—SCP”分析框架下,分别考察了传媒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产业绩效,探讨了政府规制和产业融合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产业绩效的影响;第五部分(第9章),重点研究中国传媒产业规制的重建和促进产业融合的产业政策调整。

本书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具有创新性的地方在于:第一,产业组织分析范式的创新。本书将规制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和“SCP”范式相融合,建立了一个“政府规制、产业融合一市场结构一企业行为一市场绩效”(RC—SCP)的理论框架,并用该理论框架来解释传媒业产业组织的现状和发展,这是对哈佛学派“SCP”范式在传媒业产业组织分析的应用与扩展,丰富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第二,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分别对比分析了我国和美国报业、期刊业、广播业、电视业、互联网业的市场结构,揭示了传媒产业寡占型市场结构的特征。第三,运用网络产业经济的有关理论分析了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的内在成因。规制虽然会影响传媒产业市场结构,但并不是造成传媒市场集中的根本因素,规制只属于影响传媒市场结构的外部因素。传媒产业具有网络型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是造成传媒市场集中的根本原因。第四,把产业融合这一新的产业理论用于分析传媒产业,探索性地分析了产业融合对传媒业产业组织的影响。产业融合打破了传统的传媒产业各子产业之间以及传媒产业与电信产业之间的分立状况,改变了原有的市场结构,必将带来传媒产业市场结构、行为、绩效巨大变化。本书通过系统地分析产业融合对传媒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影响,揭示了未来传媒业产业组织的发展方向。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第1章导论),主要明确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第2、3、4章),在说明传媒产业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传媒产业的经济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传媒产业规制的模式和主要理论依据,研究了传媒产业融合的机理和具体形式;第三部分(第5章),构建一个“政府规制、产业融合一市场结构一市场行为一产业绩效”(RC—SCP)的理论框架,对该理论框架的分析既是前面分析的概括,又为后面各章的分析提供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第四部分(第6、7、8章),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在“RC—SCP”分析框架下,分别考察了传媒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产业绩效,探讨了政府规制和产业融合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产业绩效的影响;第五部分(第9章),重点研究中国传媒产业规制的重建和促进产业融合的产业政策调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