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演进的制度分析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唐未兵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以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据,总结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进而通过考察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演进的过程与绩效,揭示了所有制结构演进的内在规律,从制度分析的独特视角对所有制结构的演进做了制度诠释。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所有制关系是一切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社会经济现象归根结底要由它来说明,所有制关系的变动,支配和制约着整个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动。正因为如此,自所有制关系产生和存在以来,人们对于它的关注及其研究就始终没有停止过。

马克思特别重视所有制的研究,所有制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之后,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马克思并没有做具体的设计。其实,对于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人们而言,问题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从马克思那里寻找现成的答案,而在于我们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来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所有制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仿照前苏联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下,片面地追求所有制的“一大二公三纯”,大搞集体所有制的升级过渡,排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模式。由于这一模式严重脱离实际,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经济学界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就展开了对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的讨论。但真正有针对性地探讨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改革问题是在中国的经济转轨开始以后。

本书对中国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演进的制度分析,就是要将所有制结构的演进融人中国经济转轨的总体制度变迁之中,从制度变迁这一独特视角之内,揭示所有制结构演进的内在规律,并据此回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形成的真实原因。本书选题至少有以下三点意义:

第一,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揭示所有制结构演进的内在规律,才能更好地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目标和方向。

第二,中国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的演进对已有的理论模式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同时也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从制度分析的视角研究中国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的演进,将有助于推进经济学理论尤其是所有制理论创新的进程。

第三,中国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演进过程中的社会制度安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公有制为主体、文化传统、宪政秩序)与渐进式改革道路的错综复杂(诱致性与强制性相结合、多层次、多方位、多元化)都是十分独特的,这既为制度分析增添了难度,又为制度分析的理论研究和新的理论突破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这表明,对中国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演进的制度分析,既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又有着深远的实践意义。

本书除导论外,共6章。

第一章制度变迁理论概述。既然本书要在制度分析的视角内考察中国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的演进,那么,对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梳理和回顾,就显得非常的必要。但制度经济学的理论非常宽广,相关文献资料浩如烟海,笔者只好把目光锁定在马克思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之上,并从本书研究的需要出发,仅从制度的内涵与制度的构成、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制度变迁方式的比较分析等方面对其作一简要的概括。其中,对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分析又构成了本章的重点。

第二章研究所有制及其结构的一般理论。首先,笔者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在直接生产开始前和进行中发生的社会经济过程,是通过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而实现的人与人的一定生产关系。而所有制的性质是由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方式决定的。其次,笔者认为,所有制结构是指一定社会内存在的各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之间的性质、数量、比例、空间排列及时序组合,以及各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内部各种权利(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之间的性质、数量、比例、空间排列及时序组合的总称。前者是所有制的总体结构,后者是所有制的内在结构。本章侧重考察中国转轨时期所有制总体结构的变迁,也适当涉及到所有制内部结构变迁的考察。再次,从整体优化、对外开放和与环境互动三个方面归纳概括了所有制结构演进的内在机制。最后,着重指出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等制度因素是所有制结构演进的重要内生变量,以此为后续的章节提供理论上的铺垫。

第三章考察渐进式改革中所有制结构的演进。这是本书最重要的部分。中国的经济转轨选择了渐进式改革的道路,而所有制改革正是渐进式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中国转轨时期的所有制改革是以单一的公有制模式为起点,以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的形成为目标的。中国在所有制问题上的最大创新,就是突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所有制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提出了所有制结构概念,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并存、共同发展。因此,对中国所有制结构的演进及其结果——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存在的客观依据的研究,是中国学者所有制理论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论阐释,比较流行的观点是“生产力说”和“市场说”。这两种观点都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又都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或片面性。因此,笔者不完全同意这两种观点。笔者主要以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据,总结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进而通过考察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演进的过程与绩效,揭示了所有制结构演进的内在规律,从制度分析的独特视角对所有制结构的演进做了制度诠释:一方面,在诱致性与强制性相结合的所有制结构演进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公众不断重复的博弈促成了非公有制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目标决定了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的演进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正是这种内在于中国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变迁之中的制度变迁规律,决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生成。

第四章研究所有制结构演进中的制度创新。所有制结构演进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制度创新过程。所有制结构演进中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是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而这一制度创新又是建立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制度创新的基础之上的,或者说,是以下四个方面的制度创新的结果。首先是在所有制结构演进中实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为在所有制结构演进中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奠定了现实基础。其次是将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与存在形式区别开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证明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为实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开辟了更为宽广的道路。再次是揭示了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新的内涵,为坚持和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最后是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将非公有制经济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扫清了理论上的障碍。在本章的研究中,笔者既就上述四个方面的制度创新提出了自己独立的见解,又对公有制和私有制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析。

第五章研究所有制结构演进中的制度构建。所有制结构演进作为一个制度创新过程,有赖于其他制度创新的协同支持或提供保障。根据制度变迁理论,特别是马克思的制度变迁模型,结合所有制结构演进的客观实际,笔者认为,在所有制结构的演进中,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制度构建是至关重要的:一是现代产权制度的构建;二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构建;三是现代法律制度的构建;四是市场经济文化的构建;五是推进市场化改革。这五个方面的制度构建既是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制度变迁模型的生动再现,又是中国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演进过程的现实反映。事实上,上述五个方面的制度构建极大地推进了所有制结构的演进,而随着所有制结构的继续演进,又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上述制度构建的进程。

第六章研究我国所有制结构演进的目标和趋势。我国所有制结构演进的目标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但也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为此,笔者在指出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所有制结构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和完善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对策与建议:一是要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二是要消除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障碍;三是要进一步促进外资经济的发展;四是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最后,笔者对我国所有制结构演进的趋势进行了展望:第一,公有制经济的比重继续下降,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继续上升;第二,公有制经济比重的下降将会有一个限度,以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但这个限度难以人为地规定;第三,不同经济成分共同投资形成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目录

内容提要

导论

 一、主题及意义

 二、概念和方法

 三、内容与结构

第一章 制度变迁理论概述

 第一节 制度的内涵与制度的构成

一、制度的内涵

二、制度的构成

三、制度兼容与经济绩效

 第二节 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

一、制度变迁的界定和内在机制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三、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

 第三节 制度变迁方式的比较分析

一、制度变迁方式的分类

二、诱致性制度变迁

三、强制性制度变迁

四、比较和综合

第二章 所有制及其结构

 第一节 所有制的内涵与J性质

一、所有制的内涵

二、所有制的性质及其决定

三、所有制是目的还是手段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及其演进的内在机制

一、所有制结构的重新表述

二、所有制结构演进的内在机制

 第三节 所有制结构演进中制度因素的重要性

一、制度的回顾

二、制度是所有制结构演进的重要内生变量

第三章 渐进式改革中所有制结构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经验:渐进式改革

一、经济转轨及其方式选择

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依据

三、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绩效分析

 第二节 所有制改革是渐进式改革的关键

一、所有制改革的特殊意义

二、对所有制问题的重新认识

 第三节 所有制结构的演进及其制度解释

一、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演进的起点

二、所有制结构演进的绩效:结构多元化

三、结构多元化的制度诠释

第四章 所有制结构演进中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

一、公有制的基本规定性

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够兼容

 第二节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一、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含义

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必然性

 第三节 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一、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

二、正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第四节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认识过程

二、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历史地位

 第五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界定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

第五章 所有制结构演进中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产权制度安排

一、产权与产权制度

二、现代产权制度的构建

 第二节 政府职能的转变与构建

一、政府的作用

二、重构政府的职能

 第三节 构建和完善现代法律制度

一、法制的重要性

二、现代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第四节 市场经济文化的构建

一、社会文化的作用

二、构建市场经济文化

 第五节 推进市场化改革

一、市场化与所有制结构的演进

二、加快市场化进程

第六章 我国所有制结构演进的目标和趋势

 第一节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现状

一、目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的主要特征

二、当前我国所有制结构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调整和完善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一、调整和完善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基本原则

二、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三、消除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障碍

四、进一步促进外资经济的发展 

五、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第三节 我国所有制结构演进的目标和趋势

一、我国所有制结构演进的目标选择

二、我国所有制结构演进的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