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帝国的另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哲良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汉武帝刘彻,也算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有为之君,一向口碑很好。但再伟大的君王也有不伟大的瑕疵,他那闪光的正面,同时也正是他阴暗的负面。他的人性与政治、身份与嗜好,常常是交替纠缠和贴面冲撞的,二者很难得兼。

汉武帝说:“宁可三日不食,不可一日无妇人。”在他的情海爱河中,先后宠爱过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和赵钩弋。应当说,他既是一个好情人,又是一个坏丈夫。他的爱妾钩弋夫人怀孕14个月,生了个儿子。汉武帝很高兴,因为圣人尧就是在娘胎14个月中才生出来的。为此他决定立之为太子,但又担心小太子将来管不住他年轻的母亲,同时也怕母以子贵而篡权夺位,所以他决定将钩弋夫人杀了,以绝后患。这样,汉武帝就创建了“立子杀母”的残酷制度。此外陈皇后被汉武帝冷落后,十分寂寞,就叫一个女巫穿了男子的服装,扮成男人,然后与她同床共枕。其实她们搞的是女性同性恋,不久就被汉武帝知道了。他十分震怒,认为这是大逆不道,于是便杀了这个女巫,而且“相连及诛者三百余人”。同时废了陈皇后,将她打人冷宫。而他自己却大搞同性恋,就在他看上了能歌善舞,梨花带雨的李夫人时,他无意中卷进了与其兄李延年的同性恋的爱河里。

李延年本是汉宫中的一位乐师,因为他擅长于歌舞技艺,每当他唱起新曲时,听者都无不为他的歌声所感动。更兼他容貌清秀可人,再由于犯法被处以宫刑后越发女性化,因此“极得上意,与上卧起如夫妇”,最后成了汉武帝的男宠,李延年被宠之后,很快发现自己侍候的是一位好色的君王,是一位想阅尽人间春色的皇帝,于是便投其所好,准备将自己的妹妹弄进皇宫,成为汉武帝身边的红人,以好图谋大事。

这时,汉武帝正将宠爱的视线从已失去美貌光彩的卫子夫而转移到赵国王夫人身上。尤其是当她为汉武帝生了儿子齐王刘闳之后,对她更是宠爱有加。连卫子夫的哥哥卫青也要来巴结王夫人,还送给王夫人的家人很多黄金。但好景不长,正当王夫人最为得宠的时候,却花姿早天,不久尚未成年的齐王也死去了。李延年也正好抓住这个空档,不失时机地插了进去。

有一天,他向汉武帝演唱了一首新歌,曰: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歌词妙在没有具体描述佳人的容貌,而是只抬出佳人美的价位: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也就是说,只要看上两眼,就价值连城。给人以无限联想的空间,也给人留下无限的期待,足以使人想人非非,遐想联翩。这是“金屋藏娇”的狭小空间,远不能比拟的。难怪汉武帝听后,不无惆怅地说:这只是歌唱而已,世上哪有这样倾国倾城的美人啊!

早已与李延年串通好了的平阳公主在一旁听了汉武帝的感叹后,即对汉武帝说,其实李延年歌中所唱的美女,就是他的亲妹妹。陛下要是不信的话,何不召进宫来,一看便知呢。

汉武帝立即将她召进宫来,一看果然是天姿国色,倾国倾城。她不仅有如兄之清雅之容貌,而且更有清高绝世之气质。从此与她形影不离,朝夕相伴,有一天,汉武帝头痒,李夫人就拔下头上的玉簪为他搔痒,很得汉武帝的欢心,此消息不胫而走,宫中女子知道后都以佩戴玉簪为时尚,专等为武帝搔痒。只要搔到痒处,就能身价百倍,成为人上人。若无痒可搔,或搔不到痒处,那就只好自认倒霉了。

自古红颜多薄命。不久,李夫人病倒了。病中汉武帝要来看她,她却一再拒绝不见他,汉武帝说,只要你肯再让我见你一面,我就封你兄弟的高官。李夫人说,封不封官全凭皇帝你的心意,并不在乎见这一面。汉武帝听了气得火冒三丈,抽身就拂袖而去。陪侍她的李家姐妹都责怪李夫人,不该如此绝情,恐对李家不利。

李夫人这才说了以下一番令史家们赞不绝口的话,也可说是充满智慧与胆识的人生感悟和肺腑之言,她说:

我之所以不肯见皇上,正是为了要更好地托付兄弟儿子。我因为生得美貌,才能由微贱中得到皇帝的喜爱,世上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弛,爱弛则恩绝情断。皇帝喜欢我,完全是由于我的容貌,我重病之后,从前的美色尽失,如果真被皇帝看见我如今这个样子,他只会厌恶唾弃我,就连从前留给他的好印象都会一扫而光,他哪里还会肯念及旧情、照顾我的儿子和兄弟呢!

其实,见与不见,爱与不爱,对皇帝而言,都没有多少差别。李延年和李夫人兄妹以色事君,不论色的衰与不衰,都只不过是君王爱的补充和调节,爱的兴趣和转移。只不过花容姣好之时,这种转移来得缓慢一些罢了。因为君王都是泛爱主义者,难得有专一的情种,男宠也罢,女宠也罢,一旦年老色衰、玩腻之后,都会被一一抛弃。李家兄妹,也在劫难逃。

P64-66

后记

文无定式,史无定法。

历史原本就像一幅流动的长廊画卷,所以不一样的眼光,就有不一样的历史。因此,将历史通俗化也罢、娱乐化也罢,都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历史大都是供后人解读的“当代史”,似乎都含有“我注六经”的意味。

对芸芸众生而言,很少是从政治层面上去解读历史的,而大都是出于好奇,总是凭兴趣来关注历史,也总是把历史当成一种不用压力来消遣的娱乐活动。他们不像史学家们那样,非要从历史的“底本”中去挖出什么惊世骇俗的“理念”来不可,用自己的眼光和兴趣来解读历史,大抵就行了,正所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如此便形成一个社会面极为广泛的“市场需要”,连天王老子也阻止不了民众的这种闲情兴味。古今皆然,这也许就是当前“历史热”、“国学热”再度红火的主要原因吧?而且,这种热度恐怕还将继续“热”下去。

我原本是搞佛学文化的,对历史并无专门研究,现在却突然越界筑路,推出了这部历史通俗读物。尽管不是为了赶潮流、凑热闹,但多少还是受此热潮的影响。再说了,“中国皇帝的另类面孔”本身就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

这样自然便有意无意地走进“将历史通俗化”的潮流之中了。

不过,化雅为俗易,化俗为雅难。我写这部史书,并不是完全出于兴趣和赶潮流,而主要的用意,还是想从中探讨一下关于“将人性还原于历史”和“政治与文化”的实质问题。

皇帝是人,不是神。既然是人,他就有人的属性,只不过他与众不同罢了。与普通人相比,他更具有多张面孔,更具有多重性、多面性和虚伪性的特点。

照一般人看来,当皇帝就是好,要什么有什么,爱玩什么就玩什么,其实皇帝这一职业,完全是一份苦差事。尤其是当一个好皇帝,他活得比一般人都累、都苦。他的一言一行,都要受到种种限制,极不自由。就是微服私访出来逛一逛,也总是提心吊胆,即便是太平无事时,他也要提防别人会来抢他的皇位,连吃东西也要小心怕中毒,出门又怕有人会来暗杀自己。心里有话不敢随便对人讲,别人也不敢向他说真话。总之,皇帝是最孤独的人、最不自由的人、最不安全的人、最焦心多虑的人。尤其是当皇帝被彻底政治化、皇权化和异化之后,他更成了一个缺乏人情、人性和人趣的政治符号。要说是“牺牲”的话,这便是牺牲。也就是包括他们个人爱好、特长、个性、爱情和亲情在内的“人”的自由、“人”的尊严和“人”的乐趣。比如普通人的“天伦之乐”和“至爱亲朋”,皇帝未必就有。为了皇位,儿子可以毫不手软地杀掉他老子,老子也可以随时杀掉他的儿子。儿子可以和父亲的妃子通奸,继母也可以和他的儿子偷情。所以皇宫是最血腥、最不干净的地方。因此,不少皇帝都在报怨自己“为何生在帝王家”,并发誓说“生生世世”都不想当皇帝了。

明武宗朱厚照之所以不想当皇帝而想做一个自由自在之人,除了他的荒唐因素之外,就是他看中了做人的乐趣、单纯与尊严。

是耶?非耶?

我都写进书里了,仅供方家参考。

末了还想说明的一点是,本书虽然写的是24位中国皇帝的另类面孔,看似脱离了我一向坚持固守的禅文化的主航道,但实际上我仍然是按佛光禅影的“机缘”和“禅机”来观照他们的。

坦率地讲,我出版了这么多书,都是为有缘人而写的。

佛度有缘人。

凡与我有缘的读者,准能看透我的心路和人生轨迹,但愿我们能在心灵上撞击出火花。不过,即使难以沟通,或置我于可有可无的位置,我都同样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人人都是佛)。

李哲良

2007年秋于重庆“栖禅室”

目录

话头

第一篇 作个词人真绝代 可怜命薄作君王

“文化皇帝”后蜀主与“花蕊夫人”徐贵妃的爱情悲剧

绝代词人李后主为何成了亡国之君

“花鸟皇帝”宋徽宗钻进了青楼妓院

“木匠皇帝”明熹宗砍断了大明王朝的文脉

第二篇 乱伦皇帝同性恋 最不干净是皇家

“乱伦皇帝”:南朝宋废帝刘子业

汉家天子大多喜欢“同性恋”

“道士皇帝”明世宗的房中术

牡丹花下的风流天子:明光宗朱常洛

第三篇 龙相威仪甲天下 残疾朱家大明宫

朱元璋是个丑八怪

“龙骨不正”的明惠帝

“跛子皇帝”:明仁宗朱高炽

“口吃天子”明宪宗的难言之隐

第四篇 蛤蟆蟋蟀为天子 白痴酒鬼亦君王

“酒鬼皇帝”发酒疯——吴末帝孙皓与前赵帝刘曜

“白痴皇帝”晋惠帝傻得不能再傻了

“蟋蟀皇帝”明宣宗玩的是哪一出

“蛤蟆皇帝”南明弘光帝的蛤蟆功

第五篇 朕乃西方一衲子 如何落入帝王家

佛光下的君王梁武帝

这个女人真不赖

——既是东方女皇,又是西方佛祖的武则天

是谁把宋恭帝逼上断头台

生难作和尚,死亦为僧人的大清顺治皇帝

第六篇 徐娘半老恨独眼 麻子鸡蛋大玩家

“徐娘半老”徐昭佩与“独眼皇帝”梁元帝

明武宗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麻子罗汉”与“麻子皇帝”

——康熙大帝的另类面孔

“鸡蛋皇帝”清宣宗的理财之道

后记

序言

不一样的眼光,不一样的皇帝。

从近年来史家和作家们的“戏说”、“正说”和“趣说”中,即可看到形形色色、反差极大的中国皇帝形象。但好也罢,歹也罢,都不去说他了。

我现在要说的是中国皇帝的另类面孔,尽管他们与明君、昏君、暴君、庸君是同宗同类,但毕竟大相径庭,形象迥异,诸如:

“跛子皇帝”,

“口吃皇帝”,

“白痴皇帝”,

“麻子皇帝”,

“独眼皇帝”,

“道士皇帝”,

“和尚皇帝”,

“木匠皇帝”,

“蛤蟆皇帝”,

“蟋蟀皇帝”,

“酒鬼皇帝”,

“花鸟皇帝”,

“词人皇帝”,

“短命皇帝”,

“乱伦皇帝”,

“同性恋皇帝”,

……

我关注这些“另类”或“异端”皇帝,并非出于猎奇,而是想从中探索产生这些“另类”皇帝的历史和社会根源,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显而易见,另类皇帝的产生,恰是中国皇帝制度造成的后果,也是造成中国皇帝“异化”的根源。

不想当皇帝,不适合做皇帝,结果阴差阳错偏又做了皇帝。

当了皇帝之后,又不务正业,偏要固执地发展和放纵个人的爱好特长。

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乃至玩物丧志,嗜痂成癖,胡来一气,为所欲为。

如此种种,大都同“君权与人权”、“法性与人性”、“共性与个性”、“职务与爱好”的“错位”有关。再加上掌控不好二者的“机缘”,找不准平衡二者的“支点”,就会更加失控而闹出乱子来。所以这些皇帝大多失败得很惨,差不多都成了亡国之君,或者把江山搞得一塌糊涂。  当然,历史和个人的“错位”,并不意味着都是失败,因为历史的脾气有时也很怪,而且往往是歪打正着。如“跛子皇帝”明仁宗朱高炽,本不适合当皇帝,但他偏又做了皇帝,而且居然“跛”出了政绩,“跛”出了一片大好河山。

又如武则天,她是以“唯难养也”的女人身份挤进了由男人独霸的政治舞台,而且她既想当人间女皇,又想当西方的如来佛祖。这是她绝对的“错位”,但那又如何?结果是,她在绝对的“错位”中,取得了绝对的成功。试看,有几个彪形大汉皇帝能超过她的?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皇帝之所以成为人们绕不开的热门话题,不仅是皇帝具有另类面孔和特定的人性,而且更主要的还在于皇帝是“专制”的化身。倘能破译其中最核心的密码,也就不难发现中国文化特有的痼疾及其滋生“专制思想”的根源。

内容推荐

中国皇帝的另类面孔,一看就让人忍俊不禁、浮想联翩。“化鸟皇帝”,“词人皇帝”,“木匠皇帝”,“和尚皇帝”,“口吃皇帝”,“道士皇帝”……只要出生在帝王世家,哪怕是白痴,哪怕是跛子,也可以登上九五之尊。

编辑推荐

不一样的眼光,不一样的皇帝。“跛子皇帝”,“口吃皇帝”,“白痴皇帝”,“麻子皇帝”,“道士皇帝”,“和尚皇帝”,“木匠皇帝”,“花鸟皇帝”,“词人皇帝”,“乱伦皇帝”,“同性恋皇帝”……本书为你展示帝王家族的另类怪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2: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