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陪你走红尘》——风靡台湾的畅销书作家、医生出身的精神分析达人王溢嘉先生新作!一册在手,洞察人性幽暗。
体会深刻弥新的大智慧,挣脱感官与思维的重重枷锁;让庄子陪你逍遥走红尘,重新关照、定位自己的人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庄子陪你走红尘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王溢嘉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庄子陪你走红尘》——风靡台湾的畅销书作家、医生出身的精神分析达人王溢嘉先生新作!一册在手,洞察人性幽暗。 体会深刻弥新的大智慧,挣脱感官与思维的重重枷锁;让庄子陪你逍遥走红尘,重新关照、定位自己的人生。 内容推荐 从庄子的时代到此时现在,世界并没有太大不同,但人们却依旧在人与事的利害纠葛里,无法厘清眼前的路。在这本《庄子陪你走红尘》中,王溢嘉以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视角,从《庄子》中耙梳出与现代人诸般处境相对应的观点,用新颖、活泼的方式,重新归纳、整理庄子那深刻隽永、历久弥新,让你我逍遥自在的生命智慧。《庄子陪你走红尘》由王溢嘉所著。 目录 自序 红尘逍遥的生命智慧 第一篇 走出相对的世界 生命幻影:对滚滚红尘的重新观照 人间逍遥:让精神蜕变的生命神话 天差地别:世界因你的认知而改变 万物一齐:撕掉优劣、贵贱的标签 告别中心:你的北京是我的大别山 莫若以明:不再当摸象的瞎子 昭文鼓琴:听音乐而知得失荣辱 朝三暮四:莫受甘苦顺序的迷惑 拆解时光:兼容并蓄刹那与永恒 胸无成竹:摘下心灵的有色眼镜 第二篇 找到安适的位置 尘世罗网:在生命樊笼外的沉思 自由真谛:寻找一个笼子或一个林子 鱼与熊掌:彰显自己价值观的抉择 敝帚自珍:从“当别人”到“做自己” 保我本色:我是马,我不要伯乐 自适其适:完善自我就是珍惜自我 安时处顺:在逆境中的自我保存 达理明权:对改变做出最佳的反应 外化内不化:风雨飘摇中的变与不变 自赏孤芳:做个快乐的乡村维纳斯 第三篇 培养深广的见识 开拓眼界:让才情得到最大的发挥 书是糟粕:当一个有智慧的读书人 吾爱吾师:学习那看不见的精神 知也无涯:谦卑之必要与怀疑之必要 无知之知:不知者深奥,知者浅薄 离形去知:超越知识的局限性 破而后立:跳脱僵化功能的创意 无用之用:从安于无用到追求无用 乃为大用:苹果树下,牛顿问庄子 除旧布新:向过去的成功说再见 第四篇 认清实际的需要 寡欲清心: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不多 莫入歧途:不追求不必要的欲望 非关压抑:对欲望的重新定位与接纳 抛弃多余:在奢华、精致与简约之间 知足养志:让富贵成为浮云的四个步骤 静若木鸡:理想的社会竞逐之道 不入于心:酷酷凉凉地脱颖而出 终则有始:对得失成败的圆融观点 机事机心:坚守对科技文明的选择权 物而不物:如果乔布斯向庄子推销iPhone 第五篇 流露真挚的感情 吹万不同:情绪是我们发出的“人籁” 情绪管理:看似无情却有情 自事其心:做情绪的主人而非奴隶 真情流露:去除虚矫的情绪包装 至乐无乐:快乐就是“不追求快乐” 移情作用:培养与保有快乐的心境 缺而不陷:德有所长,形有所忘 不再逃避:面对与消除生命中的恐惧 亲情无限:自然而平凡,相爱又相忘 爱之以道:要适性,但不可随性 第六篇 建立圆融的关系 君子之交:乐于沟通,保持真性 游刃有余:为人处世不要硬碰硬 庖丁解牛:走阻力最小的自然之路 雁落鱼沉:扬弃对美丑的皮毛之见 名实之辨:不可让表象混淆了实质 化解对立:换个角度和心情看敌人 圣人与大盗:吹散仁义道德的迷雾 知人之明:看穿惑人的虚拟形象 八疵九征:从行动中观察与考验人性 乘物游心:批评与规劝他人的守则 第七篇 保持祥宁的心境 真心常安:找回你遗失的宁静 鉴于止水:恢复宁静的EQ 课程 用心若镜:如实反映外物,不迎不藏 海深水阔:吸收骚动而不随之骚动 交替流转:“这,也将过去!” 净化心灵:维持平静的心斋功夫 虚室生白:放空自己,吉祥跟着来 得意忘形:因痴迷与投入而忘怀 与时俱化:不偏滞于固定的观点 鼓盆而歌:让我们活得充实,死得快乐 第八篇 回归自然的大道 天人合一:从剥削、征服到尊重、爱护 文明指标:不扰乱常规,不违逆真情 以天待人:效法自然不要误入歧途 宇宙意识:如何让“天地与我并生”? 天下一气:“万物与我为一”不是梦 质能不灭:没有生死,只有变化 无为而为:既要行天道,也要尽人道 浑然为一:做个出神入化的工作达人 大道之行:成为悟道与得道的真人 天地有大美:宇宙是一首美妙的交响乐 试读章节 第一篇 走出相对的世界 “逍遥游”的现代含意是:挣脱感官与思维的锁链,走出柏拉图的洞穴,破除由大小、多寡、长短、对错、得失、顺序所衍生出来的贵贱、优劣、善恶、智愚、甘苦之别,从“相对论”进入“齐物论”,超越各种偏见和成见,以大视野、大胸襟、大格局来重新观照和定位自己的人生。 生命幻影:对滚滚红尘的重新观照 如果你对人生感到迷惑,而想做一番清理,那恐怕要先问你对人生、世界和自己有多少认识?这些认识又可以信赖到什么程度?庄子用“罔两问影”的寓言告诉我们,我们所认识的自己、世界和人生并非真实,而只是“真实”的影子。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环绕在我们惯称的影子周围还有一层影外微阴,它就叫“罔两”,也可说是我们的第二个影子。在《齐物论》里,罔两看影子一下子移动一下子又停止,问它为什么这么没有主见?影子回答说它也不知道,只觉得好像受什么东西摆布。在《寓言》篇,当罔两又提出同样的问题时,影子做了较详细的回答: 我如此活动,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就像蝉脱下来的壳、蛇蜕下来的皮,跟本体相似却又不是事物本身。火与阳光出现,我就显明;阴暗与黑夜来临,我随之隐息。……它们活动我就随之活动。① 罔两对影子的疑问,其实也是我们对自己的疑问:“我现在为什么会这样想?刚刚为什么会那样做?”而影子的回答让人想起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在一个洞穴里,有一群从小就被监禁的囚犯,双脚和脖子都被铁链缚住。他们身前有一堵白墙,身后则燃烧着一堆火;他们唯一能看到的是自己及身后事物在白墙上的投影。因为从未看过其他东西,他们很自然地以为那些影子就是唯一的真实,如果洞穴内有什么声响,也被认为那是影子所发出的声音。 庄子与柏拉图用类似的寓言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如果把人的感官和思维看做光,那我们对事物的观照就犹如光的照射,你所认识到的自己、世界和人生只是你感官和思维的投影,它们就像影子、蝉壳或蛇皮,跟本体相似却又不是事物本身。感官和思维较清晰(光线较强),看到的也许会清楚一些,但毕竟还是影子,只是模糊度不同罢了(就像影子与罔两的差别)。但多数人却认为那是唯一的真实,并对它们深信不疑。 《吕氏春秋》里有个故事说:某人丢了斧头,他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的,于是他看那孩子走路的样子、脸上的表情、说话的腔调,无一不像个偷了斧头的窃贼。后来,这个人在山谷里找到了他遗失的斧头。几天后,再看邻居的小孩,却发现他的动作、态度,没有一样是像小偷的。这个故事很生动地说明了庄子和柏拉图的观念:我们无法认识“真实的小孩”,我们所认识的只是自己感官、思维、知见与好恶在小孩身上的投影。对小孩的认识如此,对其他事物及自己的认识也无一不是如此。 在柏拉图的寓言里,有一个人后来挣脱锁链,逃出了洞穴,看到外面真实而又美丽的世界。庄子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将他的体验写成《庄子》这本书,想告诉那些依然被囚禁的人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什么是人生的大道。如果你对人生感到迷惑,而想为自己找到新的定位与方向,那庄子就是你想要找的人,他将告诉你如何挣脱自己感官与思维的锁链,用新的认知方式去观照红尘的一切,让你开始截然不同的人生。 人间逍遥:让精神蜕变的生命神话 世界是一个大舞台,人生是一场大戏。我们每个人不只游走于舞台上,扮演各种角色;还经常坐在舞台下,当个看戏的观众;更多时候则是边演边看、边看边演,而“怎么看”似乎比“如何演”来得重要,最少是个更基本的问题,因为我们总是先看别人如何演,然后从中得到自己演出的灵感;而且观念决定行动,我们对人生的看法左右了我们的演出。 要怎么看人生这场大戏?首先看格局。人生的格局要大,在中国过去的思想家中,为我们描绘的人生格局最大的,我想非庄子莫属。翻开《庄子》一书,第一段就气象恢弘: 北海有一条鱼,名字叫做鲲,鲲的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化而为鸟,名字叫做鹏,鹏的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好像垂天的云。这只鸟,在海动风起时,就迁往南海。那南海,就是天池。① 也许有人会说,格局很大没错,但未免太过神话!其实,巨鱼和大鸟的互相转化原本就是环北太平洋地区的远古共同神话。就像心理学大师荣格所说,在表达生命时,神话不仅比事实更迷人,甚至更精确,因为它们总是触及某些神秘、属于永恒的东西。用神话来比拟人生,可以说是我们从人类的精神遗产中撷取灵思,藉以感动及丰富自己生命的一种途径。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生命神话,在宇宙的伟大诗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寓言、图腾或者象征。 前面这则寓言,可以说是庄子为我们提供的一个理想的生命神话。在人生的旅途中,将自己视为由北海的巨鲲化生,振翅飞往南海天池的大鹏,正是我们需要的大格局。当然,这个大格局不是用魔棒一挥,呼之即来: 水的聚积不够深厚,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风的强度如果不大,承负巨大翅膀就没有力量。② P5-8 序言 红尘逍遥的生命智慧 四十多年前,我刚上台北念大学不久,就在商务印书馆买了一本李钟豫的《语体庄子》,认真研读,读到精彩处还频频在书里画红线、作眉批。有时读到深夜,从灯下抬起头来,望向窗外,一片静寂与昏暗,但我心中有灵光闪耀,密音呼唤。在那个渴望挣脱世俗罗网、追寻自我、探索生命奥义的青春年代,庄子成了我重要的精神导师之一。 大学毕业,在日渐以写作为业后,每当谈到跟人生视野或生命哲学有关的问题时,我就会想起庄子,而经常援引他的观点与读者分享。我受惠于庄子的,不只是写作而已,他还深深地影响我的人生观、知识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甚至我的弃医从文。一年多前,当许悔之忽然邀我写一本谈庄子的书时,我一时受宠若惊,但也欣然同意。受宠若惊的是历来谈庄解庄的都是哲学系或中文系的大师名家,不知悔之是“慧眼独具”还是“诗眼昏花”,居然看上我这个“化外之民”?欣然同意的是既然我对庄子情有独钟,而且深受其惠,我很乐意将我的一些心得作全盘性、有系统的整理,提供给有兴于想要做自己、参透生命奥义、逍遥红尘的人做参考。 也正因为如此,我对《庄子》一书不做学术上或文本方面的讨论,而纯粹从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角度来阅读与观想,谈的是《庄子》这本书或庄子这个人让我产生什么样的感触,以及能为现代人带来什么样的启发,好似他就是在你我身边,陪伴我们走过滚滚红尘的一个智慧老人。我甚至跨越时空,让庄子到苹果树下去回答牛顿的问题;想象乔布斯如果在另一个世界里向庄子推销iPhone,庄子会有什么反应?就像司马迁说庄子“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我也希望能以新颖而活泼的方式来谈论庄子。 当然,为了让读者对庄子哲学有较完整的理解与方便自己的陈述,我还是需要一个清晰有条理的结构与循序渐进的脉络,所以我将《庄子》一书作细部分解,将它们重新安置在《走出相对的世界》、《找到安适的位置》、《培养深广的见识》、《认清实际的需要》、《流露真挚的感情》、《建立圆融的关系》、《保持祥宁的心境》、《回归自然的大道》八个篇章、八十个子题里;每个子题都从现代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出发,譬如贵贱穷达、生涯抉择、学习深造、欲望满足、竞争成败、情绪管理、生态环保等等,然后借箸代筹,看看两千多年前的庄子能给我们什么建议,并佐以大家耳熟能详的王菲、成龙、梭罗、比尔·盖茨等名人的际遇,在古今辉映中,让他的建议更具现代性与说服力。当我从《庄子》书中耙梳出与现代人诸般处境相对应的观点,并与柏拉图、罗素、达尔文、列维·斯特劳斯等西方大哲的论点做对照时,我不得不佩服庄子的智慧,这些观点在与西方相较之下,不仅不遑多让,掷地依然铿锵有声(不会因时间而改变者,方能称为智慧),而且对迷惘的现代人更有提神醒脑、震聋启聩的作用。 这本书虽然为现代读者而写,但也可以说是为四十多年前,那个在灯下认真研读《庄子》的年轻时代的我而写。如今的我仿佛在对昔日的那个我说:“这些是你以后就会明白的道理,记得到时要说给另一些人听。” 王溢嘉 二○一二年二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