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盗物语(织田信长共2册)(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司马辽太郎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国盗物语(织田信长共2册)(精)》日本历史小说巨匠司马辽太郎代表作,菊池宽奖获奖作品,织田信长与明智光秀的宿命对决!

以一介油商之身盗取一国的枭雄斋藤道三,以霸道统一乱世的革新者织田信长,以复兴足利幕府为己任的奔走家明智光秀,日本战国三个渊源深厚、野心勃勃的英雄,谱写乱世国盗物语。

内容推荐

司马辽太郎著的《国盗物语(织田信长共2册)(精)》讲述的是:征服美浓后的斋藤道三倒在养子义龙反叛的刀刃之下,他将自己统一天下的美梦寄托于女婿织田信长。奇袭今川义元初崭头角的信长伺机为岳父道三报仇,得到贤臣木下藤吉郎和竹中半兵卫的相肋智取美浓。志在上京的信长接着又准备称霸京都地区……此篇描写了信长的革新战术与用人技巧,通过谋臣明智光秀展现其怒涛般的强烈个性。

目录

【前编】

 三助

 相思草

 华烛

 蝮蛇之子

 掷香粉

 美浓的使者

 油菜花

 清洲攻略

 猴子问世

 阿胜风波

 秘事

 石破天惊

 战端

 南泉寺之月

 奔赴长良川

 血战

 万阿之庵

 朽木谷

 林中之妖

 桶狭间

 风雨

 须贺口

 一乘谷

 六角之死

 堺与京城

 沉浮

 美浓攻略

 光秀奔走

 剑与将军

 奈良一乘院

 奈良坂

 去甲贺

 和田馆

 半兵卫

 藤吉郎

【后编】

 探索

 花笼

 夕阳

 渡湖

 转身

 豹皮

 桔梗花

 谒见

 道三樱

 天下布武

 挥师上京

 京城人

 大愿终成

 洛中交战

 九片贝壳

 叶樱

 秀吉

 时运

 一枝梅

 游乐

 敦贺

 退却

 清水坂

 千种越

 私语乡

 姊川

 战尘

 孙八郎

 变报

 雪

 烈火

 唐崎之松

 信玄

 山崎之雪

 槙岛

 箔浓

 日向守

 丹波

 伊丹城

 竹生岛

 甲斐

 去备中

 祈福

 时机

 叛旗

 本能寺

 幽斋

 小栗栖

 后记

 解说

试读章节

三助

真是个奇怪的年轻人。

幼名唤作吉法师,大名为信长,本人却毫不中意这些名字,而是自称为“三助”。一听就是生龙活虎的、碰到打架则擤了鼻涕卷起裤腿就要冲上去的感觉。非常轻快,生动形象。

“我是三助,你们也要叫我做三助公子。”

他命令道。

我就是三助。他豪迈地宣布,在城外召集村童们打石仗或是打水仗。

实际上,“三助”一词的语感中,包含了这个少年“我想这样”的不明所以的美感。对于他自取的名字,一天,父亲信秀问道:

“吉法师,听说你让大家都叫你三助。”

嗯,少年翻了翻白眼,算是回答了。信秀笑着又问:

“三助怎么写?”

少年蹲在地上默默地想了一会儿后,拿起枯树枝写了“三助”两个字。恐怕就连士兵们都不会起这种名字吧。顶多也就是个下人的名字。

“你喜欢这个名字?”

“喜欢。”

他点点头。这个年轻人好像极其喜爱这个名字,后来生下老二信雄(后来的尾张清洲城主、内大臣)时,给他起名叫三介。信长对自己孩子的名字都带有自己的喜好。长子信忠叫做“奇妙”,老三信孝则为“三七”,老九信贞干脆就叫做“人”。

他的美感区别于常人,带有某种偏爱。

他的穿着、行动和所有的日常生活都不同于常人。衣服也都是自己考虑,这个三助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世上一般是这样”、“这是惯例、习惯”等这种常识概念,从来不按照习惯穿衣,平时看上去就像是土匪的儿子。和服总是露出半边,下身穿着小厮们常穿的半截裙裤,腰上挂着五六个布袋装着小石子和打火石,横插着粗糙的红色刀鞘,梳着冲天辫,用红发带系着。作为织田的少主确实是奇装异服,行动起来却是异常方便。刀鞘也好发带也好,之所以喜欢火红的颜色,也是这个少年无处发泄的郁闷情绪的表现。应该怎么来表达他的精神世界呢?找不到恰当的词语。如果实在要表达的话,也许只有用前卫精神这种暖昧的词来体现。

然而,这名少年并不是要用奇装异服来炫耀自己。他的出身显贵,还不至于要刻意去炫耀自己。仅凭他出自尾张织田家这一堂堂的贵族名门,即使穿着再平凡,身边的人也会阿谀奉承。

他到野外玩耍时,会和村里的孩子们一样弄得满身都是泥。他的贴身小厮们自然也会沾得一身泥。

城下的市民和百姓们,每逢他经过时便会悄悄议论:

三助公子,鸭子?还是水鸟?  三番五次,掉在了河滩。

甚至编成了小曲。

他在城下行走时也与众不同。几乎是靠在侍卫们的肩膀上走路,一边走还一边啃着香瓜和柿子。有时候独自一人站在城里,忘我地啃着糯米团。

于是,家里人和城下的人们,都把他称作“呆瓜公子”。在他们看来,此人不是傻子就是疯子。辅佐他的家臣平手政秀不禁认真地思考:

这位少主继位之时,织田家就要完蛋了。

他之所以请求“美浓的蝮蛇”将爱女许配给信长,并不仅仅意图让织田信秀与斋藤道三和睦相处,而是出自利用蝮蛇的实力来保护信长的长远打算。

信长的愚钝到了如此程度。

又一年,这名少年突然从尾张消失了踪迹。估计他也考虑到平手政秀的心境,留下一封信写道,“大叔,我出外上香便归”,便离家出走了。

政秀发觉后几乎气绝身亡,悄悄汇报了主君信秀。信秀听后虽略有吃惊,很快就笑道:

“是吗?这个家伙又在想什么奇怪的事情吧。多看看外面也没什么不好。别让家里人知道,包括贴身的侍卫们。”

少主只身出走。这一消息一旦传到邻国,便有生命危险。

“这次他回来后,请主公大人好好说说他吧!”

“我又不是吉法师的辅佐,只不过是父亲而已。”

“只是……”

“他的任务都交给你了,好好管教吧。”

信秀并不理会。这名父亲也是颇有个性,然而要说有一些理解这个呆瓜的人,这个偌大的世界上恐怕唯有信秀一人。

也可能是天才。

信秀心中暗想。

信长正朝着京都方向赶路。

他只带了一名随从,让他背着一张草席和一个草筐,看上去就像是流浪的少年。

逛完京都后,他又去了摄津。

摄津有一处叫做浪华的地方有不少人家,还有规模巨大的寺院。

四天王寺。

信长到了四天王寺,看见殿前的房檐下聚集了四五名浪人,正一边往墙上写字,一边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什么名堂?)

信上凑上去一看,才知道他们在议论武士的名字用哪个更好。他们都想给自己起个满意的名字。

“名字很重要。”

一个为首的蓄着胡须的人说道。他好像懂得不少文字,在墙上写了一片。有赖定、义政、清之、兴长、公明、道正、宗晴、忠之什么的。  P7-10

后记

光秀死时,本能寺仍是一片烧毁的废墟。幽斋细川藤孝出了丹后宫津的居城来到此地,临时搭建了房子,邀请洛中的文人墨客举行连歌大会,追悼信长。要想在乱世中明哲保身,这无疑是最华丽的手段。

“真不愧是幽斋殿下啊。”

洛中的人们无不另眼相看,秀吉麾下的猛将们也赞赏有加,有头脑的人果然就是不一样。幽斋这个人物,不禁让人联想到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政权期间一直处于权力中枢的约瑟夫·富歇。

幽斋与秀吉并不是至交。自从幽斋来到织田家后,身份一直是旧友明智光秀麾下的大名。而这一经历不利于幽斋在新时代中的生存。于是,他采取了在废墟上举办连歌追悼大会这一富有戏剧性却又不带有丝毫政治色彩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心境的清白。幽斋的表演总是那么典雅。

秀吉对待幽斋的态度,自始至终都不失殷勤。不但仍保留了织田时代的领地,秀吉又奏请朝廷将幽斋的官位提到了二位法印。丰臣家中的大名,无人能享有如此高的官位。

秀吉对幽斋的风雅尤为欣赏。不仅让他修改自己作的诗歌,还邀请幽斋陪伴他出席气氛紧张的筵席聚会。秀吉与家康议和的宴席上幽斋也相伴左右,使得杀气腾腾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秀吉晚年计划出兵朝鲜时,幽斋作歌赞颂道:

遥望日本之曙光

春至唐土

然而,敏锐的幽斋,内心应该猜到了丰臣政权将会因为此次出兵而失去人心。而且,秀吉膝下无子。幽斋应该是洞察到了这一点。从这时起,幽斋就频繁地接触前田利家与德川家康二人。与前田家结成亲家,和家康则私交甚笃。之后,家康也不断拉拢幽斋。明智事件发生后,光秀的女儿即忠兴之妻一直分离蛰居,家康恳求秀吉使他们得以复合。经过这件事,两人的交情更加深厚了。在幽斋看来,秀吉死后的天下无论是前田氏还是德川家。秀吉尚在世时就已经为自己的生存打下了足够的基础。

秀吉死后,天下局势不明。此时,利家看穿了家康的野心,与其举兵对峙。幽斋的嫡子细川忠兴大惊失色,奔波在两人之间调和。忠兴认定家康将是下一任主公,竭力在背后劝说丰臣家的诸侯们投靠家康。不久就发生了关原之战。

忠兴率领细川家的主力部队投奔了家康,幽斋独自守在丹后宫津的居城中。西军的大军包围了宫津城并发起了进攻。幽斋手下只有五百将士。他下令收起城门大桥退守城中,连续七天展开了激战。在那个时候,幽斋的武略也可谓是天下第一流。

敌人也觉得无可奈何,七天后进入了长期包围战。这件事传到京都后,支持幽斋的后阳成天皇和公卿们都千方百计想救出幽斋,以“幽斋一死便断绝了歌道之源”为由,数次派出敕使劝其开城。幽斋却一一拒绝了。朝廷又向西军派出敕使,要求丹后宫津的局域战议和,终于得以实现。公卿们自然不会有这等指挥,恐怕这也是幽斋自己设计好的途径。幽斋在世人的赞声中开了城门。不过总而言之,面对一万五千大敌,仅靠区区五百人竞然抵挡了六十多天,可见他的战术非同寻常。

幽斋在德川政权时代仍然鼎盛,细川家作为肥后熊本享禄五十四万石的大藩,占据了巍然不倒的地位。菊池宽曾说过,无法在两个时代中生存。幽斋这一代,却经历了足利、织田、丰臣和德川四个时代,而且在每一个时代都占据了特殊的地位。只能说,他在如何生存的问题上已经将本领发挥到了极致。

完稿后,我又重新回顾了写作的内容,体会到这部小说中登场的人物们生活在一个多么苛刻残酷的环境里,不免为之动容。这一点也让我联想到幽斋。道三、信长和光秀三人都命赴黄泉,配角幽斋却活了下来。这也是我在“后记”中,为何要从幽斋开始下笔的原因。

这部长篇小说在《suNDAY每日》上连载,起初并未打算写得太长。只想描绘斋藤道三这一人物,书名也定为《国盗物语))o中途,编辑部不断建议道:

“再接着往下写吧!”

可以接着写。道三在中世的瓦解时期去了美浓,并尝试着打破中世体制,撒下进入近世的火种,女婿信长、道三在稻叶山城的贴身侍卫、道三之妻小见方的外甥光秀继承了这颗火种。而信长和光秀这两名道三眼中的师兄弟在本能寺决一胜负,使道三这一人物描写的主题得以完结。因此,道三死后,我又重新起稿写了后半部分。如今终于完稿,我自认为自己已经充分地呼应了主题,虽然感觉疲惫,却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快感。

这些人物全都死于非命。道三和光秀甚至死后也被世人唾骂。我在岐阜县收集材料时,听说道三的后代住在静冈。然而,从德川时代至今,他的后代们似乎不愿意透露出这段身世。

光秀的后人亦然如此。如今男丁已经绝后。他的女儿伽罗奢则归入了细川家族。

江户时代,大名、武士和地方乡士们流行制作族谱。甚至有人收买别人家的族谱或是盗用,或是请来御用学者制作。由此,人们多奉各种英雄豪杰作为先祖,道三和光秀却不在考虑之列。顺带说一句,制作族谱的潮流来自幕府下令由政府出资编纂各家的族谱。完成后命名为《宽政重修诸家谱》。原以大名和旗本为主要对象,各藩也纷纷效仿,让藩士们撰写族谱。由于多半为战国乱世时期的家系,其先祖已经无从考究。据说幕府的御用学者林道春等人就受到各方大名的委托制作了一大批。族谱盛极一时,甚至被编入了落语,当中。就连在这一全盛时期,斋藤道三与明智光秀两人也为世人所忌讳。

再扯远一些,幕府末期的坂本龙马据说是明智左马助(弥平次)光春(秀满)的后代。左马助在光秀死后一直据守在近江坂本城中,战败后自杀身亡。乳母带着他的女儿流落到土佐,之后在长冈郡植田乡才谷村落下脚来。

当然,这种族谱之说大多是牵强附会之谈,或是胡编乱造,龙马本人似乎从未公开说过此事,看来连他自己都不相信。不过,坂本家的家徽继承了光秀的桔梗图案,也就是说坂本家对外表明自己是左马助的后代。光秀虽然让人有所忌讳,他的部将左马助估计没什么大碍吧。

连载期间,收到了四方的诸多来信,成为我完成这部长篇小说的坚实动力。在此谨表谢意。

昭和四十一年六月

司马辽太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2: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