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成就标志(人民大会堂设计施工与落成)/共和国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丽丽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全套丛书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教育、政策、外交、民生等方面。本书为“共和国故事”之《成就标志》。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每一重大事件单独构成一本书。在选题上,我们选取每一年中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事件;在内容上,详细讲述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本书为“共和国故事”之《成就标志》。

目录

一、中央决策与落实行动

 中央北戴河会议决定修建“国庆工程”

 万里强调为国庆十周年献上厚礼

 北京市各设计单位立即传达动员令

 建筑师云集北京数易设计方案

二、设计审定与意见统一

 周恩来、刘仁初选设计方案

 周恩来主持召开专家扩大会议

 城市建设委员会再次组织会商

 周恩来、彭真召集专家定夺方案

三、破土动工与三边建设

 北京市委宣布大会堂工程动工

 挖土方和浇灌混凝土战役

 万里强调要节约材料和控制造价

 总指挥部“三边建设”赶进度

 工程部设计大礼堂内部结构

 科技委员会助阵施工

 总指挥部实行生产责任制

 赵鹏飞协调大兵团作战

四、改进设计与通过方案

 工程办组织人员改进设计方案

 建筑审查组正式向周恩来提交报告

 中央书记处、政治局通过设计方案

 周恩来强调安全问题

 用恩来观看大会堂模型

 周恩来决定缓建一些工程

五、进行施工与解决难题

 彭真要求东门廊柱搬家

 吊装大礼堂钢梁

 沈勃监督解决采暖难题

 大礼堂、宴会厅的巧妙装修

 声学专家科学解决大会堂的音效

 五路大军对工程进行全面大检查

六、厅室装修与竣工验收

 舞台设计与主厅室装修

 大兵团作战突击装修

 毛泽东为大会堂命名

 庄严宏伟的人民大会堂建成

 人民大会堂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梅兰芳登台试音效

 关山月和傅抱右为大会堂作画

 人民大会堂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创举

七、正式启用与发挥职能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建国十周年庆典

 人民大会堂成为中国政治活动中心

 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入住人民大会堂

 首次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人代会

试读章节

建筑师云集北京数易设计方案

1958年9月20日,在北京市规划局的五楼,陈列着来自全国的建筑专家设计的100多张图纸,规划局邀请所有专家前来参观。之后,又组织他们举行设计座谈会,希望专家多提设计方案的具体修改意见。

早在9月10日,为了参加这次设计方案座谈会,各省、市、自治区的建筑专家便陆续抵京。参加这次设计工作的有上海的建筑专家赵琛、金经昌、黄作燊;江苏的建筑专家江一麟、杨廷宝;湖北的建筑专家鲍鼎、殷海云、王秉忱;广东的建筑专家林克明、陈伯奇、黄远强;辽宁的建筑专家毛梓尧;吉林的建筑专家郑炳文;浙江的建筑专家陈植;河北的建筑专家徐中、邬天柱;陕西的建筑专家洪青;甘肃的建筑专家杨耀;北京的建筑专家梁思成、张镈、张开济、杨锡锣、林乐义、王华彬、陈登鳌、吴良镛、赵冬日等人。

各参会专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献计献策,都想为国庆工程贡献自己的一份心意。有的专家甚至比会议时间提前一天到京。当天晚上,这些专家被安排在和平宾馆住宿。

9月11日晚间,北京市规划局局长冯佩之、北京市建筑设计院院长沈勃来到和平宾馆,向各位专家详细介绍了有关情况,明确具体任务,并要求大家在5天内设计出第一稿方案。建筑设计院考虑得很周到,他们特意搬来画板和画架,方便专家们讨论。专家们非常兴奋,有些专家当即行动起来,开始进行方案设计。

9月15日,第一稿方案如期完成。方案送到市委,请刘仁、郑天翔、万里等审查。市委没有发表什么意见,要求各位专家一定要解放思想。在听取有关领导的审查意见后,专家们很快又完成了第二稿设计。外地有些老专家,还打电话给北京市,要求年轻助手帮助设计第二稿方案。

有关部门还把邀请的专家分为三个组:由梁思成先生牵头做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设计方案;由杨廷宝先生牵头做大会堂的设计方案;由赵琛先生、陈植先生牵头做国家剧院的设计方案。

许多专家虽然做过不少工程设计工作,但是从来没有设计过如此规模宏大和高质量的建筑物,所以第三稿出来后,大家仍觉得保守和呆板。再加上老专家们都不好意思相互提意见,所以设计方案进展效果并不明显。

9月26日,刘仁、万里邀请全国文联主席周扬和文化部部长钱俊瑞来审查三稿设计图纸和模型,力图打破老专家们都碍于情面不愿相互提意见的局面,加快设计进度。与此同时,冯佩之、沈勃、金瓯卜、李正冠、刘小石五人组成领导小组,支持国庆工程的设计工作。

全国文联主席周扬和文化部部长钱俊瑞看完后,一致认为,这些设计方案都需要修改,思想不够解放,需要更广泛地发动群众参与创作。设计方案一时定不下来,各方面都很着急。

周恩来在9月底指示: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除了老专家之外,发动青年设计师参加方案设计。

这个指示提醒了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等领导同志。刘仁亲赴清华大学,动员建筑系的青年教师参加方案设计工作。与此同时,市规划局长冯佩之也在局里进行动员,号召青年建筑师都参加这一设计行动。

当晚,刘仁来到清华大学,要求校党委在帮助老专家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同时,组织一批青年建筑专家大胆提出自己的设计意见。很快,一批年轻的建筑专家便被召集到规划局,开始了新一轮的设计工作。

年轻人思维活跃,老框框少。他们受到周恩来总理指示精神的鼓舞,针对老专家们的设计方案,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使设计工作获得很大进展。不到三天时间,第四稿的设计方案就放在了北京市委的办公桌上。

但是,新老专家并没有完全达成一致意见,在许多点上都存在争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会堂的地基是在天安门前正阳门部位,还是在天安门广场西侧;二是大会堂的高度是否可以超过天安门;三是大会堂和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距离是350米、400米,还是500米;四是大会堂要不要大屋顶;五是纪念碑左右是摆两个建筑物还是摆4个。

在通过市委审定的同时,专家组在四稿的基础上作出如下决定:

一是大会堂的位置在广场西侧,包括宴会厅、会议室等辅助设施;二是大会堂的高度可以超过天安门,但要注意协调;三是大会堂和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距离为500米;四是纪念碑左右各摆一个建筑物;五是在形式上要尽量发挥大家的创造积极性。

根据市委指示,专家组随即又拿出第五稿方案。上级对专家组提出的“大会堂正门中心是否正对纪念碑的中心”、“宴会厅的位置在大会堂南边还是北边”、“大会堂和革命历史博物馆是否完全对称”三个问题予以答复:“大会堂正门中心不要正对纪念碑,其余问题可发动建筑专家们进一步研究。”

此后,专家组又在10月4日拿出了第六稿方案。

10月6日,国庆工程设计总指挥部将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国家剧院的第六稿方案送到中南海总理办公室,请周恩来审定。

周恩来听了汇报后,又认真地看了各个方案,然后指着北京建筑设计院的方案,用商量的口气说:“大会堂是不是这个方案比较好一些?”同时又指着一个设计有大屋顶的方案说:“这个可以作美术馆的建筑形式。”接着又说:“革命历史博物馆可以和大会堂基本对称,但建筑面积要小一些,做成一实一虚。”

关于万人大会堂内部的形式,设计方案有圆形、方形、六角形、扇形和椭圆形等形状。周恩来审视了一会儿又说:“大会堂要看得好,听得好,是不是可以采用这种形式?”说着,他用笔在纸上画了一个近似马蹄的图形,“你们研究一下,是不是这样好一些?”

从中南海回来后,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专家组又做出了第七稿方案。

10月9日,当第七稿方案送交总理同意后,专家组选取七稿中较有特点的8个方案,制成照片,向全国27个省及一些大城市进一步征求意见。

经过探讨,专家组共做出84个平面图,189个立体图。之后又请清华大学、北京建筑设计院和北京市规划局分别组织有经验的建筑师,在发往全国的8个方案的基础上各做一个综合方案,以便最后提请总理审定。

至此,来北京参加国庆工程设计的外地专家也陆续离京。

P8-12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