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营销人的自我营销》是总结作者汪中求丰富的营销实践经验而写成的第一部著作,提炼出了“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做人优先于做事”、“人最难掌握的规则是度,度源于素养”等人生格言,并给出了“阅历书写简历”、“做好营销功课”、“制作营销工具”等实用性的操作方法,影响远远超出了营销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营销人的自我营销/汪中求经典图书掌中宝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市场营销 |
作者 | 汪中求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营销人的自我营销》是总结作者汪中求丰富的营销实践经验而写成的第一部著作,提炼出了“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做人优先于做事”、“人最难掌握的规则是度,度源于素养”等人生格言,并给出了“阅历书写简历”、“做好营销功课”、“制作营销工具”等实用性的操作方法,影响远远超出了营销界。 内容推荐 《营销人的自我营销》是总结作者汪中求丰富的营销实践经验而写成的第一部著作,提炼出了“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做人优先于做事”、“人最难掌握的规则是度,度源于素养”等人生格言,并给出了“阅历书写简历”、“做好营销功课”、“制作营销工具”等实用性的操作方法,影响远远超出了营销界。自2003年7月出版以来,先后加印8次。现纳入作者对营销的新体验和新成果,对《营销人的自我营销》进行改版和全面的修订,希望能给广大读者以惊喜。 目录 上篇 营销人 一、营销别人,先营销自己/3 二、营销人的类别/15 三、营销人的过去/36 四、营销人的现在/45 五、营销人的未来/65 六、拒绝金牌业务员/79 下篇 自我营销 七、自我营销——人人不免,无时不在/119 八、自我营销从职业定位开始/138 九、自我营销的“四项基本原则”/155 十、自我营销无绝招/190 十一、自我营销的工具/221 十二、营销管理者的自我营销/245 十三、自我营销——做人优先于做事/271 十四、不要相信汪中求/300 试读章节 三、营销人的过去 营销人:散漫,出手大方,生活不检点。“世上没有比花钱更难的事,因为人格在此表露无遗。”把男人的坏事做完就成了哥们。 “惜衣惜食非为惜财原惜福,求名求利终须求己莫求人”。 200万元搞研发,6个亿投广告,广告以愚弄为本。 1.营销人的“三勤” 前面已经说了,过去的营销人员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所以社会对营销人有很多的误解。最早的误解是由推销员的特征带来的,认为做推销的人,就是一批善于撒开两条腿去跑路,并且嘴皮子很薄,很会说话的人。所以过去总说,营销人有“三勤”:腿勤,嘴勤,脑勤。其实脑勤不一定能做到。 这是改革开放早期对营销人的一个基本看法,认为销售人员就是嘴勤和腿勤。当时营销的概念还没有产生,只是一个单纯的推销概念。 2.营销人的三犬弱点 以前,人们认为推销人员就是会说话,会跑路。后来,在营销实践中,我慢慢认识到,中国的营销人还有一些其他的缺点。这些缺点,较为普遍的可概括为三大弱点:散漫,出手大方,生·活不检点。这也是很多社会成员对营销人的一个认识。 首先是散漫。营销人在企业中往往都不太受约束,不受管制,特别是不按点上下班,不坚持打卡。在我做咨询顾问的一家公司,实行上下班打卡制度,但又发布一个公告,宣布营销人例外:不用打卡。其实,营销人也是员工,员工就应该打卡。企业的这种做法实际上迁就了营销人的散漫,而我觉得散漫对营销人的危害很大。 大家知道,一个物体,它的比重越轻,所占的体积越大。人越散漫,越觉得自己了不起,也就越没有出息。真正有出息的人,应该对自己要求比较严谨。所以,作为营销人要想走上一条正路,走上一条有发展的路,一定要戒掉散漫这个习惯。 其次是出手大方。绝大部分企业营销人都是有提成的,这种提成跟你所付出的努力不一定成正比,有时你付出三倍的努力,可能得到了一倍的回报。但是相对于拿工资的工作人员来说,营销人的收入就显得来得比较容易,所以很多营销人平时用钱比较大方。用钱大方有时候可能是必要的,但不一定是好的,更多时候是有害的。我记得松下幸之助说过一句话,他说:“世上没有比花钱更难的事,因为人格在此表露无遗。”一个人怎么用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格。你用钱很大方,你的人格就会有残缺。这话是值得我们琢磨的。 美国商业银行的前总裁叫兰博,很有头脑,我认为他是个哲学家式的金融家、企业家。他曾经提到,从不借钱给别人,一定要借的话,他宁愿送。他很讨厌跟其他人发生太多的金钱往来。他是一个银行的总裁,他看透了钱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才用这种办法来杜绝金钱给他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但他自己生活是很节俭的。他在任期内,月薪将近5万美元,但他的午餐标准是4块多。近5万美元的月薪,只吃不到5块钱的午餐,这个标准是很低的。他并不是吃不起像样的午餐,只是认为没有必要。他是以比较严谨的用钱,来证明自己的人格。 很多有钱的人是有文化的有钱人。“企业家”跟“老板”是两个概念。真正的企业家在用钱的问题上是很谨慎的,甚至是很吝啬的。而有些老板在用钱的问题上就没有什么控制。他们花钱花得非常果断,这样看起来很潇洒,实际上是没有境界。所以说如何用钱对营销人来讲很容易看出这个人的人格境界。 P36-39 序言 汪中求先生嘱我写序。 其实,我最怕替人作序。事务繁忙,没有时间通读全书,书不读而“序”之,则未免太不负责任,此为怕之一;凡“序”者,多为德高望重、一言九鼎之人,自觉远没到那境界,难免有愧于作者的美意,此为怕之二。因此,对作序之请一般谢绝。然对汪中求先生的嘱托却无以推却,因为—— 汪先生的书是为中国营销人写的,有特色也很实在。 书中“营销人的功课”、“自我营销的工具”等篇章颇具实用性和操作性;与许多八股腔的营销书不同,作者的语言平实、生动且多有智慧和思想的火花闪烁,诸如:“营销是一种卖的艺术,是满足他人的策略,是提高性价比的智慧”;“将老板当做第一顾客,得老板者得舞台,没市场者没地位”;“服务,速度优先于力度”、“先求注意,后求满意”等。 作者思考的基点,一是营销人如何做人,二是怎么做事。他提出:“做人优先于做事”、“最难遵循的规则是度,度源于素养”、“成功=正确的定位+坚定的步伐+快乐的行进”等。虽然类似的书并不少见,但难得的是言之有物,切中时弊,而汪先生做到了。这和他多年工作在市场一线,并有心立言是分不开的。 汪先生从事营销工作10年有余。从业务员做起,历任商务部经理、市场部经理、企划部经理、营销总监、总经理、特聘营销管理顾问师、特聘营销培训师等职务。汪中求是一个有心人,从做营销那天起,就注意不断地积累资料,扎实地做着各种各样的“功课”,制造各种各样的营销“工具”,同时,又注意国际最前沿的营销理论动态,试图把国际先进的营销理论与中国的营销实际结合起来。本书应该是他10多年来不断积累、不断探索的结果。 读营销书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专业需求,家中营销类藏书逾千册。但有三类书我坚决不买不读:一是故作高深,实际是拾人牙慧的所谓理论书、教科书;二是东拼西凑、以偏概全的所谓案例汇编;三是自吹自擂、言过其实的所谓高人自传。另外有三类书是我必买必读的:一是建立概念和公式,充满逻辑力量的理论奠基之作;二是立足于专业细分、技术细分,甚至是概念细分,对实际操作极具指导意义的深研精品;第三类就是资深营销人士根据切身感受的经验之谈,视角独到,不拘一格,读这样的书常会有一种清风拂面、痛快淋漓的感觉。汪先生的书大致可以归于这一类。 这就是我觉得可以向读者推荐的理由。 最让我欣赏并感到欣慰的是,作者谈到了中国营销人的地位和自我认识,有一份为中国营销人“鼓”与“呼”的心。3年前,我们策划、推出了“中国杰出营销人金鼎奖暨中国营销论坛”,此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第三届召开在即,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全社会的掌声为中国营销人响起来——肯定和感谢他们为推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全球营销学之父菲利浦。科特勒来电祝贺说,这是“你们为加速中国营销发展所做的持续努力的又一见证”。如果汪先生同意,我愿意将本书的出版看做是这种努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期待着中国营销界、中国营销人更多的回应。 中国国情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销售与市场》总策划 2003年5月于杭州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