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智退秦兵
鲁僖公三十年,秦穆公和晋文公要联合起来攻打郑国。他们的理由是郑国国君曾经对晋文公没有礼貌,并且违背了晋郑友好关系——和楚国亲近。
当时,秦、晋大军团团包围了郑国的国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县),城里的官员和老百姓都很恐慌。这个时候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文公说:“现在国家很危险了,得想个解决办法呀!”
“唉!”郑文公叹了一口气说,“日前情况这样危急,谁能有好办法解救呢?”
佚之狐回答说:“现在只有烛之武才能说服秦国退兵。”
郑文公采用这个建议,立刻把烛之武请进宫来,讲述了这件事。可是烛之武却婉言拒绝说:“我年纪大了,不中用啦。我年轻的时候就不如别人,现在更无用啦。”
郑文公听出烛之武话中有牢骚,就抱歉地说:“过去我没有重用你,这是我的过错,可是现在我们郑国情况十分危急,恳求你帮帮忙。如果郑国真的灭亡了,对你也不利呀!”
烛之武看到郑文公诚恳的态度,又想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就答应去见秦穆公。
秦、晋大军紧紧包围着郑国国都,烛之武趁着黑夜,叫人用绳索把他吊下城去。
他到了秦国见到了秦穆公,说道:“你们秦国和晋国联合起来攻打我们郑国,城里的老百姓都知国家要灭亡了,本来不该再打扰您了。可是郑国灭亡了对你有什么好处。你们秦国在西方,我们郑国在东方,中间隔着个晋国。你们越过晋国来进攻郑国,而后把郑国土地收为己有,这是很难办到的呀!郑国灭亡后,得到好处的实际上是晋国。晋国实力增强了,秦国的力量相对也就削弱了。”
这时秦穆公很耐心地听着,听着。
烛之武继续说:“如果你能留下郑国作为您东行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者来往于此,万一需要什么,郑国就可供应什么,这对您百利无一害。”
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这番话,仔细盘算一下,觉得很有道理。烛之武觉察到秦穆公有点动心,就接着说:“大王应该知道,晋国是个贪得无厌的国家,一向不讲信用。请您不要忘掉历史的教训,当时晋国发生内乱,晋惠公逃到贵国避难,您帮助他获得君位。晋惠公亲口答应将焦、瑕两城送给秦国。可是结果怎样?他们还在焦、瑕修筑防御工事,把一切许诺都忘掉了。”
秦穆公听到这件事,非常恼火。
烛之武紧追不放,说:“现在的晋国国君跟过去一样,贪得无厌,野心勃勃。如果他们获得了东面郑国的一部分土地,就会设法扩大西面的疆界。”烛之武歇了一口气又说:“请大王还是看到这一点吧!”
“说得有理。”秦王听了烛之武的话非常高兴。
几天后,秦穆公将大军调回国内,只派两员大将留守,并与郑国订立了盟约。晋文公失去了同盟军,也灰溜溜地撤走军队。烛之武用智慧和勇敢,保全了自己的国家。
李广抗击匈奴
李广(前183~前119)西汉陇西成纪(甘肃静宁)人。
祖先是秦朝将军李信,曾率军战败燕太子丹。李广接受世传弓法,射得一手好箭。
当时,汉朝主要的边患是北方胡地匈奴的入侵。李广为抗击匈奴,张弓搭箭,几乎一生都在疆场上度过。他热爱祖国,英勇杀敌,为保卫边疆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
汉文帝14年,匈奴又一次大规模入侵边疆,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攻打匈奴。因为他精通骑马射箭,杀死和俘虏了很多敌人,被选拔出来做汉朝皇帝的卫兵。汉景帝即位时,派李广做陇西都尉,后来调做骑郎将。吴楚等七国叛乱的时候,李广担任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去平叛乱。在昌邑城下夺得了敌军的帅旗,李广立了功,出了名。
匈奴有一次大规模地侵入上郡,皇帝派亲信的宦官到李广部下受军事训练,参加抗击匈奴的战争。有一天,这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去刺探军情,忽然遇见3个匈奴人,就与他们打起来。
P1-3
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始终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本源泉,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力量。这种精神,寄托着对民族命运的拳拳之心,倾注了对中华大地的兹兹之念,凝聚了对国家富强的殷殷之望。国家强盛,百姓幸福,这是爱国主义最为朴素的价值指向,也是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每个人都应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努力。
热爱祖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是世界各国民族兴旺的关键。
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世界各个民族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人类文明壮丽辉煌的发展史篇。
爱国主义既有历史的继承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性。如今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深入的时代,是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前景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需要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爱国主义的当代价值更加凸显。一个民族只有保持特性,才能在国际交流中保持独立的自我,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找到精神支柱。本书所列举的爱国故事,既有中国人民的爱国经典,也包括国外名人的爱国传奇,希望广大青少年立足中国展望世界,树立新世纪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弘扬爱国主义,就要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奠定我们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基础。
爱国主义虽然在每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特点,但是也具有共同点,这就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在外敌入侵面前,团结对外,英勇抵抗,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
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广大青少年要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名人的爱国故事,他们中有帝王将相,也有平民百姓,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祖国。通过这些不得不读的故事,希望广大青少年,从中感受前人的爱国之心,继承前人的爱国传统,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中小学生学会热爱祖国的故事》:如今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深入的时代,是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前景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需要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爱国主义的当代价值更加凸显。一个民族只有保持特性,才能在国际交流中保持独立的自我,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找到精神支柱。《让中小学生学会热爱祖国的故事》所列举的爱国故事,既有中国人民的爱国经典,也包括国外名人的爱国传奇,希望广大青少年立足中国展望世界,树立新世纪的爱国主义精神。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广大青少年要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让中小学生学会热爱祖国的故事》收集了古今中外名人的爱国故事,他们中有帝王将相,也有平民百姓,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祖国。通过这些不得不读的故事,希望广大青少年,从中感受前人的爱国之心,继承前人的爱国传统,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