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一种把握真理的能力,在人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智慧,因为智慧是人们生活的基础,没有智慧,人们就没办法在社会中生存。
智慧,是一种创新的能力,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是由智慧推动的。没有了智慧,人类将会止足不前,文明将会陷入黑暗。
智慧,是人类思维力量的结晶,自从人类开始动用自己的大脑创造美好生活的那一刻起,智慧就在人类社会中不断地积累着,所有的思维精华都将在人类社会中流传。
智慧是人类拥有的最伟大财富,靳国英主编的《智慧人生(白金珍藏版)》虽然不能穷尽人类文明中古今中外的所有智慧,但还是在浩如烟海的智慧资料中,撷取最精华的一部分呈现给读者。通过本书,你也许不能成为通古博今的学者,但一定能知晓更多的人生哲理;也许你不能变成富于创新的发明家,但一定能懂得更多理性的知识;也许你不能成为拥有大智慧的哲人,但一定能点燃内心中智慧的火花。
智慧,就像大海一样博大,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只能见到很小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是人们停止探索智慧的借口,这智慧之海充满迷人的色彩,吸引着人类去不断前进。靳国英主编的《智慧人生(白金珍藏版)》只是在这智慧的大海之中撷取一些经典的智慧故事呈现给读者,通过鞭辟入里的说理、生动活泼的描述来向读者呈现智慧之海概貌。明晰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字里行间都体现着智慧的光芒。流畅的行文、易懂的文字、鲜明的观点。相信读者在读过《智慧人生(白金珍藏版)》之后,定会从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15.话要适时而说
三国时期的杨修,在曹营内任主簿,思维敏捷,甚有才名。由于为人恃才自负,屡犯曹操之忌。曹操曾营造一所花园,竣工后,曹操观看,不置可否,只提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手下人都不解其意,杨修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围墙,改造完毕又请曹操前往观看,曹操大喜,问是谁解此意,左右回答是杨修,曹操嘴上虽赞美几句,心里却很不舒服。又有一天,塞北送来一盒酥,曹操在盒子上写了“一盒酥”三字。正巧杨修进来,看了盒子上的字,竟不待曹操说话自取来汤匙与众人分而食之。曹操问是何故,杨修说:“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曹操听了,虽然面带笑容,可心里十分厌恶。
曹操性格多疑,深怕有人暗中谋害自己,谎称自己在梦中好杀人,告诫侍从在他睡着时切勿靠近他,并因此而故意杀死了一个替他拾被子的侍从。可是当埋葬这个侍者时,杨修喟然叹道:“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曹操听了之后,心里愈加厌恶杨修,便想找机会除之。
曹操率大军迎战刘备打汉中时,在汉水一带对峙很久,曹操由于长时屯兵,到了进退两难的处境。此时恰逢厨子端来一碗鸡汤,曹操见碗中有根鸡肋,感慨万千。这时夏侯淳入帐内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道:“鸡肋!鸡肋!”于是人们便把这句话当作号令传了出去。行军主簿杨修即叫随军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淳见了,惊恐万分,把杨修叫到帐内询问详情。杨修解释道:“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何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夏侯淳听了非常佩服他说的话,营中各位将士便都打点起行装。曹操得知这种情况,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罪,把他杀了。
俗话说得好:“聪明反被聪明误。”应该肯定,杨修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问题在于他被聪明所误,处处都要露一手,所谓“恃才放狂”,不顾及别人受不受得了,不考虑别人讨厌不讨厌,而这个别人,却是曹操这个恃才傲物的顶头上司。于是,针尖儿对麦芒,杨修终于送掉了自己的小命。
杨修智慧超人,却因过于自负,不给曹操留一点面子,而丧了性命。这是每一个想以“聪明”博得上司欢心的下属应该吸取的一条教训。曹操的“鸡肋”“一盒酥”及门中的“活”字等,都是一种普通的智力测验,是一种文字游戏。他的出发点并不是真为了给大家出题测试,而是为了卖弄自己的超人才智,因此,他主观上猜着了,也只能含而不露,甚至还要以某种意义上的“愚笨”去衬托上司的“才智”。但是,杨修却毫不隐讳地屡屡点破了曹操的谜局。杨修锋芒外露,好逞才能,因此而赔上了自己的性命,未免太可惜了。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故事告诉我们:欲利用上司的下属,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素养,处处想表现自己,放任自己,无视上司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必然会招来上司的忌恨,引火烧身。
16.难得糊涂
战国时期,魏王的异母弟弟信陵君,名列当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知名度极高,因仰慕信陵君之名而前往的门客,达三千人之多。
有一天,信陵君正和魏王在宫中下棋,忽然接到报告,说是北方边境升起了狼烟,可能是敌人来袭了。听到这个消息,魏王立刻放下棋子,就要召集群臣共商退敌事宜。而信陵君却一点儿也不惊慌,他阻止魏王道:“大王先别着急,也许是邻国君主行围打猎,我们的边境哨兵不知道,误以为敌人来袭,所以升起狼烟,以示警戒。”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报,说刚才升起狼烟报告敌人来袭是个误会,事实上是邻国君主在打猎。
于是魏王很惊讶地问信陵君:“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情?”信陵君非常得意地回答:“我在邻国布有眼线,所以早就知道邻国君王今天会去打猎。”
从此,魏王对信陵君逐渐疏远了。后来,信陵君被别人诬陷,失去了魏王的信赖,一直郁郁不得志,晚年耽溺于酒色,终致病死。
任何人知道了别人都不晓得的事,难免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对于这种别人不及的优点,我们必须隐藏起来,以免招来不必要的灾祸,像信陵君这样有才能的人,因一时不知收敛而导致终身遗憾,岂不可惜?
还有一个和信陵君情形刚好相反的故事。
齐国一位名叫隰斯弥的大臣,住宅正巧和齐国权贵田常的府邸相邻。田常为人城府极深,野心极大,后来欺君叛国,挟持君王,自任宰相执掌大权。隰斯弥虽然怀疑田常居心叵测,不过依然保持常态,丝毫不露声色。
一天,隰斯弥前往田府进行礼节性的拜访。田常接待他之后,破例带他到府中的高楼上观赏风景。隰斯弥站在高楼上向四面嘹望,东、西、北三面的景致都能够一览无遗,唯独南面视线被隰斯弥院中的大树所阻挡。于是隰斯弥清楚了田常带他上高楼的真实用意。
隰斯弥一回到家中,就立刻命人砍掉那棵阻挡视线的大树。
正当家丁开始砍伐那棵树的时候,隰斯弥突然又命令家丁立刻停止砍树。家人感觉非常奇怪,就问他为什么。隰斯弥回答道:“俗话说‘知渊中鱼者不祥’,意思就是能看透他人的秘密并不是好事。现在田常正在密谋大事,最怕别人看穿他的心事。如果我按照田常的暗示,砍掉那棵树,就会让田常感觉我机智过人,对我自身的安危有害而无益。不砍树的话,他最多对我有些埋怨,嫌我不能善解人意,但还不致招来杀身大祸。所以,我还是装一下糊涂,保全性命要紧。”
17.只有智慧是永恒的
有一艘船在海上航行,船上坐着多位腰缠万贯的大富翁和一位穷困潦倒的拉比。在聊天中,富翁们情不自禁地炫耀起自己的巨额财富,互相争执得不可开交。这时,贫穷的拉比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要论财富,还是我最富有,只是现在我还无法证明这一点。”
冥冥之中果真有上帝在做安排,航行途中,一群海盗无情地打劫了这艘船,富翁们引以自豪的财富被洗劫一空,每个都成了身无分文的穷光蛋。海盗离去之后,这艘船因为缺乏继续航行的资金而不得不停泊在一个港口。船上的乘客都下了船,自谋生路。这位拉比因为拥有智慧而被人们所器重,被当地的居民请去当了教师,在他们的眼里只有高尚的人才能从事这一职业。而那些昔日与拉比同行互相攀比的富翁却朝不保夕,艰难度日。
后来,富翁们由衷地告诉拉比说:“还是你说的话对,拥有财富的人会一时之间失去一切,而一个有学问的人会永远富有,你拥有智慧就等于拥有了一切。”
犹太父母经常给孩子讲这个故事说明智慧的重要性。他们非常重视学问,但与智慧相比,他们认为学问也略低一筹。他们把仅有知识而没智慧的人,比喻成“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
这种人即使有一肚子知识,也丝毫派不上用场。还有,知识必须为善,如果用知识做坏事,知识反而有害了。为此,犹太人认为,知识是为磨炼智慧而存在的。假如只是单纯地收集很多知识而不消化,就同堆积许多书本而不用一样。
犹太人只重视个人的智慧力量,而不看重出身门第的高低。出身贵族,或出身富贵的人,并不一定都有学问。因此犹太人当中,穷人遇到富豪子弟时不会自卑,更不会觉得有什么可怕,但是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遇到有知识的人时,都会对他们非常敬重,这是因为犹太人只重个人的智慧和才华,而不会看他的家庭出身。
有这样一则犹太故事:
以色列某贵人有两个儿子。一个追求财富,一个研究学问。后来,一个成了大富翁,一个成为当代的博士。这富贵腾达的儿子很瞧不起他那有学问的兄弟。他说:“我富可敌国,你却依然一无所有。”那博士回答说:“兄弟!我应当感谢至尊至贵的上帝,给了我这样大的恩惠。因为,我得到的是先知的遗产——智慧。”
犹太人经常对孩子说,我们不能选择家庭出身,也没有必要重新选择,因为那不重要,不能代表我们的实力。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并最终变为自己的智慧。
事实上,很多著名的犹太人出身都很卑微,如石工、木匠或牧羊人等,比如希勒尔是木匠,亚基巴是牧羊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犹太人中的杰出人物,就是因为他们自身具有超强的能力,民族中“智慧重于门第出身”的观念为他们的脱颖而出,提供了一个大环境。
看重个人智慧,而不重门第出身。这一观念体现在人际交往中,犹太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门第观念。在人与人交往中,犹太人很少有趋炎附势之举,出身高贵的人也难以依靠出身攫取社会地位。或者取得其他什么优势,人们都是依靠智慧和勤劳获得个人地位。“个人智慧重于门第出身”是犹太人处世的重要理念,它激励了许多出身低贱的人去积极进取,也体现了社会公平竞争的原则。
犹太人没有家园,居无定所,四处流浪,没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保障。他们所到之处,唯一的支撑就是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他们用知识创造财富,自己争得一条求生道路,一方生存发展空间。
P16-19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也日趋激烈,来自四面八方的诱惑也是纷至沓来……面对如此之趋势,人们陷入了迷茫之中,我们如何才能紧跟时代的脚步,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才能摆脱各种诱惑走向卓越呢?
本书将告诉你:是什么决定着人生的成败!如何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细读本书,它将帮你指出走向成功的正确方向,增强你应对各种人生挑战的心理承受能力,激发你成功的潜能,使你在成功路上无往而不胜!
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哲理,每一次震撼都来自心灵的感动。细细品味,你会发现书中博大精深的哲理,就像一条河流,左岸是深入人心的真理,右岸是对每个心灵的唤醒,中间流淌的是值得你紧紧握在手中的璀璨年华!用心去感悟吧!去享受这充满真理的精神盛宴!
本书是为每一个人写的,它以一种令人感到惊奇诧异的冷峻、客观的态度,极其深刻地描述了人生的处世经验,为读者提供了战胜生活中的迷茫与困顿的各种妙计。通过这些具有深刻意义的人生道理,人们不仅获得了克服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逆境的良方,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洞察力。
人人都憧憬成功,人人都渴望成就梦想,人人都希望找到梦想成真的捷径和秘诀。然而,什么样的人才能成就梦想?怎样才能成就梦想?读完这本书,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成功的大门都是虚掩着的,成功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成功也不是完美者的专利,只要你想成功,只要你能处理好每一个细节,那么,你也能成功!成功的人生从你发现自己的那一天开始。
愿这里的每篇文章似暖暖春风,在你的心田徐徐吹拂,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渗入生命的每个脚步,让你的心灵获得全新的洗礼,在品味中得到智慧启迪和愉悦感悟,认清人生真正的价值和快乐,创造出斑斓的五彩人生!
囿于编者水平,加之时间仓促,难免有挂一漏万之憾,敬请读者朋友们指正,在此我们深表谢意!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