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风雨飘摇、战火纷飞,战争狂人希特勒疯狂地发出了作战的命令,并由此搅沸了整个世界。从欧洲到北非,从大西洋到太平洋,61个国家、17亿人被卷入这场世界大战之中,一场史无前例的空前劫难缓缓拉开了帷幕。
如果我们将时间作为纬线,人物作为经线,那么,学生探索者编委会编著的《二战风云录》将会成为一幅用经线、纬线编织而成的悲壮画卷。随着画卷的渐渐展开,我们将会沿着历史的足迹,探索那曾经弥漫着硝烟的年代,回忆战争中一次次生死交替的瞬间。让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宁生活吧,让战争远离我们的世界!
《二战风云录》——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死亡游戏,正义与邪恶在硝烟中短兵相接。
疯狂的法西斯分子在世界各地燃起战火,战事不断升级。希特勒想要成为欧洲霸主的野心不断地膨胀,在他的授意下,纳粹将领戈林、邓尼茨、古德里安、隆美尔等人将战场从欧洲拓展到了大西洋、太平洋甚至遥远的非洲。这时的日本也正用铁蹄践踏着东南亚,军国主义头目东条英机等犯下了触目惊心的反人类罪行。
在这场空前的“死亡游戏”中,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等各国首脑联袂出手,以超凡的军事才华和政治智慧与纳粹分子进行较量。各条战线各个战场上,不同国籍的战士手挽着手,联合作战。在经历了一番生死决战之后,希特勒最终饮弹自尽,各国战犯们也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学生探索者编委会编著的《二战风云录》中,200余幅弥足珍贵的图片,徐徐拉开那幅悲壮的战争画卷。
战争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旦开启,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与痛苦。1918年11月11日,持续四年零三个月、造成3600万人伤亡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落下了帷幕。第二年,战争中的胜利者——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协约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单方面制定并迫使德国、奥匈帝国等战败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据该和约的规定,德国割让了1/8的国土、1/10的人口和300万平方千米的全部殖民地,并承担10亿英镑的战争赔款。同时,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解散德军总参谋部,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不得超过1.5万人,舰只总数不得超过36艘……
《凡尔赛和约》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战胜国的要求,但在德国国内却被称做“耻辱的和约”,由此埋下了引发日后更大规模战争的种子。即使在战胜国内部,由于赔偿分配不均,使意大利等国对英、法两国非常不满意,认为受到了欺骗,从此怀恨在心。难怪法国的费迪南德·福煦元帅在《凡尔赛和约》签署之后这样说道:“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而巳。”
战后的德国虽然背上了繁重的战争债务,但由于英、法、美等国在对待德国问题上存在的巨大分歧而获益不少。英国出于保持欧洲大陆势力均衡的考虑,并不希望德国就此一蹶不振而让法国在欧洲大陆称王称霸。而且此时共产党已在俄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政权,英国十分担心它会在欧洲蔓延,而让德国保持强大则是阻隔其向西发展的有效保障。法国则与英国的做法相反,时刻都在想方设法置德国于死地,如此才能安享欧洲霸主的地位。另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赢家——美国,出于开拓欧洲市场尤其是德国市场的缘故,非常慷慨地给予德国巨额贷款,同时加大了对德投资的力度。就这样,德国在英、美两国的支持下,不仅逐步减少了战争赔款的支出,还获得了大量英镑、美元的投资,其国力开始迅速恢复,战争机器不断获得增强。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的德国国防军下士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希特勒于1889年出生在奥地利与德国接壤的边境小镇布劳瑙。少年时期的希特勒性格叛逆,中学没毕业就辍学了,以打零工为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已经25岁的希特勒加入了德国军队。1919年,德国的战败对于希特勒来说简直就是世界末日,他不能接受强大的德意志民族臣服于英、法等国的事实。在这一年,能言善辩的他加入了一个法西斯组织——“德国工人党”,并很快在这个组织中获得了领导地位。1920年2月,希特勒将该党更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并在不久后成为该党主席。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在慕尼黑的比格布劳凯勒啤酒馆发动了暴动,妄图以此推翻现政府并建立法西斯政权。很快,这次暴动就被镇压下去了,希特勒也被判入狱。在监狱服刑期间,希特勒口述、其党徒鲁道夫·赫斯执笔撰写下了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一书,详细阐述了征服全世界并建立由雅利安民族领导的社会的规划。在1932年7月的大选中,希特勒极力煽动德国人要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宣扬“强权国家是改善经济的前提”。这些激进主张赢得了许多希望德国能走出经济困境的选民的心,纳粹党最终获得了37.3%的选票,一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为总理。上台伊始,希特勒就加快了重整德国战争机器的步伐,1935年3月5日宣布建立国防军,随后不久就颁布了国防法令,并同时恢复普遍义务征兵制。这一系列措施已经从实质上废除了《凡尔赛和约》,战争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在意大利,贝尼托·墨索里尼同样在进行着庞大的扩军备战行动。墨索里尼于1883年出生在意大利普雷达皮奥的一个铁匠家庭,从小就崇尚以暴力解决问题的做事方式。1919年3月,墨索里尼在米兰组建了一个名为“战斗法西斯”的组织,开始在意大利国内推行法西斯主义。1921年11月,墨索里尼又组建了正式的法西斯政党,并广泛招揽法西斯党徒。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意大利国内经济极度困难,政局也动荡不安,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宣传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他们把墨索里尼当做能够带领意大利走出困境的大救星。很快,墨索里尼法西斯政党的党员规模就达到了150万人,另外还操纵控制了工会和其他社团的250万名成员。1922年10月15日,墨索里尼纠集4万名全副武装的法西斯党徒从那不勒斯出发,向首都罗马进军,企图以武力夺取政权。1922年10月29日,在经历了一场不流血的政变之后,墨索里尼成为意大利总理,法西斯专政开始在意大利确立。梦想成为恺撒大帝的墨索里尼一上台就显露出了赤裸裸的对外扩张野心,其侵略矛头直指地中海沿岸和非洲的广大地区,妄图建立“大罗马帝国”。
P6-9
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风雨飘摇、战火纷飞,战争狂人希特勒疯狂地发出了作战的命令,并由此搅沸了整个世界。从欧洲到北非,从大西洋到太平洋,61个国家、17亿人被卷入这场世界大战之中,一场史无前例的空前劫难缓缓拉开了帷幕。
疯狂的法西斯分子在世界各地燃起战火,战事不断升级。希特勒想要成为欧洲霸主的野心不断地膨胀,在他的授意下,纳粹将领戈林、邓尼茨、古德里安、隆美尔等人将战场从欧洲拓展到了大西洋、太平洋甚至遥远的非洲。这时的日本也正用铁蹄践踏着东南亚,军国主义头目东条英机等犯下了触目惊心的反人类罪行。
在这场空前的“死亡游戏”中,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等各国首脑联袂出手,以超凡的军事才华和政治智慧与纳粹分子进行较量。各条战线各个战场上,不同国籍的战士手挽着手,联合作战。在经历了一番生死决战之后,希特勒最终饮弹自尽,各国战犯们也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如果我们将时间作为纬线,人物作为经线,那么,本书将会成为一幅用经线、纬线编织而成的悲壮画卷。随着画卷的渐渐展开,我们将会沿着历史的足迹,探索那曾经弥漫着硝烟的年代,回忆战争中一次次生死交替的瞬间。让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宁生活吧,让战争远离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