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情编写的这本《黄花风里话清愁》中的所有作品都是以作品赏析+人物传记+延伸阅读的方式进行写作,是一种轻松自如,兴趣盎然的自由式解读,而不是苍白直译、晦涩僵化的学院派解读。自由解读的赏析文字,读起来让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霖,温馨浪漫的感觉可以令人身心舒畅,在清丽的文字阅读中陶冶我们的性情。古典诗词的格律美、意境美、辞采美和含蓄美,历经千年,依旧令我们怦然心动。
翻开此书,让我们来一次浪漫的穿越,感受乐府的淳朴,品味唐诗的意境,洞悉宋词的幽邃,于纷攘红尘中让我们重新体验一种超脱凡尘俗世的宁静与大美。
鱼玄机,历史上第一个以桃花为笺的浪漫才女,看破红尘爱红尘是她璀璨生命中最美的注释。飞雪情编写的这本《黄花风里话清愁》收录的就是首届华语古典诗词赏析大奖赛获奖作品中对鱼玄机的诗词赏析文。
阅读《黄花风里话清愁》,可以在文字的余香中重温古人的浪漫情怀。
第一节 君家何处住(1)
昨夜下了一场雨,静坐在暮色中,倾听雨打胡杨叶的声音,远山一片寂静,城市已经休眠,独独我夜不能寐。
秋天过早的来了,阵阵凉风袭来,飘渺的箫声呜咽着,像一个妇人思念着远方的良人。
许是,一面与寂寞有染,一面心底百般不甘,一面仅存希望,一面又是绝望后的木然。
似雕塑一般地端坐,心底却是阵阵厮杀,最终柔弱的我退到谷底,仰望着圆月,呻吟着舔舐伤口。
紧握着的,是你旧时留下的锦帕,绣着烟雨江南,绣着江山如画,绣着美人如媚,却独独绣不下我的片片相思。
你听,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可是离人如泣如诉的哀叹,可是梦中遗落的红豆,可是萦绕在唇齿间的酸涩。
撑着一把油纸画伞,循着历史留下的脚印,一步步找寻,直寻到千年前的长安城中。便见花红柳绿下,站着一位娇娇弱弱的女子,正拿着画笔,描绘一幅彩色的人生画卷。
清冽入骨的女子,娇羞的容颜,直醉了三月的长安城。
她,便是晚唐万花丛中最娇艳的那朵雅荷——鱼幼薇。
曾一度和友人调侃,如果能亲眼目睹大唐如画的江山,那该是怎样一种情愫。
眼见得发髻高挽、酥胸微露的盛唐女子,挽着娇俏的女伴,撑着花伞,在荷池旁缓行。
亦或者邀三五好友,在树荫下摆一桌花酒,你来我往的,充一回雅士,释放豪情万丈。
情书,暧昧又旖旎的字眼。
与情人口中是: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与离人口中是: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与思人口中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与她却是:
《情书》
饮冰食檗志无功,晋水壶关在梦中。秦镜欲分愁堕鹊,
舜琴将弄怨飞鸿。井边桐叶鸣秋雨,窗下银灯暗晓风。
书信茫茫何处问,持竿尽日碧江空。
随着这首清婉的情诗,画面扭转,时空倒流。沿着翠色无边的历史长堤缓缓前行,便寻到若干年前的那条青衣小巷。浓妆艳抹的女子,正扬着芊芊素手迎来送往。
轻声笑语、锦衣华服,亦未能掩饰眼底那一抹灰色的绝望。身旁相伴的人儿,一脸贪婪地张望。
偏偏有个失聪的孩童,端坐在石阶上,痴吟着华美的诗句,艳丽的双眸里多是茫然。
这,便是鱼幼薇了。
只是此时的幼薇,已经失去了父亲的庇佑,随着母亲住在烟花柳巷的深处,耳熏目染的皆是风情万种。
想必,此时幼薇懵懂的心里,更期待一场毫无缘由的刻骨铭心吧!
就那样轰轰烈烈的爱一场,随你走遍天涯海角,还说什么门当户对,世俗伦理,粉身碎骨又如何?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这便是女子初时对爱情的向往吧!与烟花柳巷的污俗格格不入,就像一朵青莲,在满是污浊的池水中幽幽雅雅地绽放。
然后轻吐暗香,期待有那么一个人儿,不早不晚的从远方赶来。只需四目交流,再无需笔触去描写那一份柔情万种。
这时,就会想起一首钟爱了许久的诗: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崔颢的这首《长干曲》,描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初相识的情景。
时值盛夏黄昏,横塘村林家小姐与婢女泛舟湖上。眼见得波光粼粼,湖光水色,不禁低声调笑,嬉戏不已。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清雅的琴音,迎面驶来一艘游船,船头端坐着一位白衣月衫的公子,正低头抚琴,暗自陶醉。
只瞧了一眼便觉得似曾相识,顾不得女儿家的娇羞,引着游船靠近:“这位公子好生眼熟,不知仙乡何处?”
这首《长干曲》便是一见钟情的典范之作了,想必诗中女子对爱情的渴求,并没有被森严的家规所扼杀干净。
而是埋在心底悄悄孕育,等待春天破土而出。
那该是一汪碧水,点点滴滴汇集而成,早已不堪重负,只等那个人的出现。
韦庄的《春日游》:“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与这首《长干曲》异曲同工。
但窃以为同类题材的诗词里面,白居易的那首《井底引银瓶》尤为突出: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
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
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银瓶泛指珍贵器具,这里喻美好的少女。
青梅竹马话字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指两小无猜的亲密。
合双鬟,古代少女的发式为双鬟,只有结婚以后才合二为一。
苹蘩,苹与蘩两种水草名,古人以当祭品。 痴小,指痴情而年少的少女。
《礼记》:“奔者为妾,父母国人皆贱之”、“良贱不婚”。那就是说,假如小儿女们自由恋爱受阻,相约私奔的话,则女方没有资格为妻,双方家族都只认为她不过是一个妾而已。
古人以三媒六聘为妻,私奔却只能做妾。女子不是不知,只是誓言太美,容不得她有半点动摇。
不顾一切的追随在你身后,换来的只是:“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
这是一首遭封建礼教欺压迫害的女子的怨歌。从相识的懵懂,到相知的喜悦,以及大胆私奔、以身相许后时对爱情的憧憬。以为等待她的是海枯石烂的甜蜜,却不知只是瓶沉簪折的不堪。
男子的誓约如镜花水月,初时美丽耀眼,时过境迁,原来那誓言竟然脆弱地不堪一击。
P2-6
青芒散尽又经年
一本书,一个人,在花开花谢的春秋里,缓缓逼近眼帘。
鱼玄机,一朵盛开在世间的玫瑰,与一个暮雨黄昏,借一首诗词,谛听雨打芭蕉时的所思。
我不知道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行走的旅人,是否也如我这般,踏遍弥漫青苔的石板路,与回眸中张望你渐行渐远的倩影。
疏影横斜,一层秋雨一层凉。
我不是千年的她,固然不能诠释当年的真实。
但是逾越千年的守望,在相思河畔绽放成一束花朵。守着你不来,我不敢老去的誓言,捧着岁月的流光,任由它从指缝中悄然滑落。
千年前那个萧瑟的秋,那个名叫鱼玄机的女子,安静地走上了断头台。
一袭红装纤弱地伫立在冷风中,秀美的眸子中没有泪水、亦没有绝望。有的只是不甘,唯留下一声长叹让后来人揣摩。
回眸侧首,遥遥地望着远方,轻启朱唇痴吟一声:“我爱的那个人,他叫温庭筠。”
然后决绝地留下“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人”的千古名句,在众人的瞩目中,从容赴死。
那决绝的背影,留给后人多少惋惜与揣测。
一直很喜欢温庭筠的几首词,比如这首《望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一句“山月不知心里事”,那是多少欲说还休的婉约、惆怅。
他,是花间词派的代表词人,有着细腻的情思和感情。
仅从“花间词”这样的名字中我们就可以猜得到,这种词,应当有清新唯美的意境,华丽的辞藻,暧昧的情愫。
鱼玄机,是从温庭筠《女冠子》里走出的绝代女子。
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窕。鬓如蝉,寒玉簪秋水,轻纱卷碧烟。
雪胸鸾镜里,琪树凤楼前,寄语青娥伴,早求仙。
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帏。
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早晚乘鸾去,莫相遗。
鱼玄机,是唐代著名的女冠诗人。她原名鱼幼薇,字蕙兰,幼年便因聪慧过人被温庭筠收为徒。
他们年纪相距甚远,她却对他生了情愫。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已经忘了这样的句子最早是从哪里得来。所以,也已经忘记,到底是哪一对恋人之间有过如此无奈地慨叹。
如今,看鱼玄机,她和温庭筠之间,就足当得起这一句。
对于自己聪慧美丽的徒儿,温庭筠自是喜爱的,所以,他们之间,本是两情相悦。
我看到他们之间有许多往来诗作,忍不住再次心神摇曳。
在给他的诗里,她称呼的是他的字:飞卿。
诗以言志,真的可以从诗中读出他们之间深藏的情意。
冬夜寄温飞卿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
不是所有的感情,都能如此美好、如此恬静。
不是所有的文字,都能够将感情表达地含蓄又透明。
诗,是怎样一种奇妙的文字!
如同一条幽径,引我们穿过美丽繁茂的花丛,闻到花的馨香,看到花的颜色。
如果,你不知道鱼玄机的故事,就无法读懂她的寂寞,她的相思。
黄花风里话清愁
故事到这里结束,我和你一样也感觉意犹未尽。
但,或许这就是人生,总是残缺着我们最迫切想得到的那些。
当然,这并不是我故意卖关子,抑或因了词穷的缘故,写不下去。
只因了心中的一份不忍,牵动着心底的那份柔软,无力再现鱼玄机杀害绿翘的那一幕。
连日来查阅了关于鱼玄机的许多资料,她的诗词更是在夜间,不知道研读了多少遍,落笔之时,竟觉心底隐隐作痛,再也不忍心赋予她那样一个血淋淋的结局。
关于后记,删减了很多遍。就像关于鱼玄机最终的去处,我查阅了许多资料,终没有找到我认为完美的那一种。
又或者,这世间本就没有完美,诚如鱼玄机的一生。
那看似情深义重的温庭筠,却把她推向了绝望的深渊。那看似柔情脉脉的李亿,却胆小懦弱,置她于不顾,这才造就了鱼玄机悲剧的一生。
但我终非史学家,不能完全再现鱼玄机的一生,期间也不乏杜撰、臆想出来的情节,只因了喜爱,便不顾一切。
想来古往今来的女子,但凡因了喜爱,都会变得耳聋心盲,就如张爱玲所说的那样:“喜欢一个人就是在他面前自己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欢喜的心却开出一朵花来。”
我终不是鱼玄机的知己,无法从她的字里行间,读懂她真正想要表达的心情。
想来,那个年代离我们太过遥远,我们也只是透过史书,再现那样一场繁华、迤逦的旧梦。
就像观看一场华丽的演出,戏子倾尽毕生的心血,在别人的故事里,却流着自己的眼泪。
海棠无香终是缺憾,我们却读不懂,海棠究竟为了谁隐去那醉人的芬芳,又为了谁一年年绽放,直留给后人无穷尽的猜想。
鱼玄机一生太过短暂,只风风雨雨走过了二十五年。生命对于鱼玄机只是磨难,也唯有儿时的梦境中,还残存着一丝温暖。
只是那梦境太过遥远,远抵不过现实的残酷。一个弱女子接二连三遭遇变故,要如何才能活下去?成了首先面对的问题。
后人对鱼玄机的评价褒贬不一,我则只是带着微笑,用心底的温暖,去研读那些隔着千年光阴的诗句。去品味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子,用一生心血演绎的爱情故事。
一场用生命做赌注的恋情,演绎到最后,我们还能分得清孰是孰非吗?
如果非要评个对错,那我说,这世间薄幸之人太多,真正能承担的却又少之又少。
想起不久前看过的一句话,不由得感触颇深:“在这世上有那么一个人,他宁可死,也不会对你出尔反尔。”
想必这世间,必有这样敢于担当的男子,只是鱼玄机没有遇到,所以她感慨:“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人。”
艳帜高张的咸宜观写下“鱼玄机诗文候教”的广告,吸引了不少才子。曾和鱼玄机交游的文士有:李郢、温庭筠、李近仁、李骘等。鱼玄机的生动鲜活迷倒了整个长安城,男人都俯在她的石榴裙下,听候她的差遣。那一刻,她是隋欲世界的女皇。
——侯虹斌
这样才情的女子却有着不堪评说的人生。也许温的若即若离,已在她心中打开了深深的情感裂痕。而李亿的懦弱无用,打碎了少女时代对婚姻的憧憬,粉碎了她心底还对爱情的期望。走向了情欲的死胡同。 ——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