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恒河的神性--古印度诱惑(世界文明故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陈春锋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当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这两座伟大的城市在20世纪20年代被发现时,印度次大陆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程。这些早期在印度河文明中心的发现是一项重大的考古成就。在这些文明为人所知以前,印度-雅利安人被认为是次大陆上第一个早期文化的创造者。据信,他们是在公元前2000年间来到印度平原的……

古印度的种种文明奇迹,都值得人们去探索了解,本书将引领大家进入远古的印度奇妙世界。

内容推荐

在距今50万年以前,印度次大陆就已有了远古先民,他们同样是刀耕火种、渔猎采集,在此一代代地繁衍生息。到了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印度境内遍布了居民点,人们已开始从事农业,驯养家畜,制造精美的生活用具。

在南亚次大陆,有一个头枕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脚濯浩瀚的印度洋,恢恢然陈躺,又生机无限的古老国度。这就是被人们称作“月亮之国”的印度,因其国土形状宛若牛首,也有人称之为“牛颅之国”。

恒河,从喜马拉雅山起步,流经一个被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环抱的印度半岛,滋润了这一方土地,也孕育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文明,成为一个国度的“圣河”。

古印度的种种文明奇迹,都值得人们去探索了解,本书将引领大家进入远古的印度奇妙世界。

目录

第一章 史前时期与印度河文明

 印度河文明的起源

 印度河文明的内部演化

 印度河文明衰落的秘密

第二章 印度——雅利安人的迁徒和定居

 历史舞台上的雅利安人

 历史经验之境的吠陀经典

 社会分化和种姓制度的出现

 国王的角色

 《摩诃婆罗多》中的世界

 印度哲学的出现

第三章 恒河文化的兴起和东方的伟大帝国

 恒河流域文明之谜

 佛教的兴起

 早期国家的起源

 印度半岛的“大一统”

 来自中亚的新入侵者——赛卡王朝

 短命的亚洲复合体——贵霜帝国

 “黑暗时代”的辉煌

 笈多王朝的古典时代

 赛卡王朝和瓦卡塔卡王朝

第四章 南印度的崛起

 南印度的地缘政治

 奥里萨的卡拉维拉和安德拉的沙塔瓦哈那王朝

 朱罗王朝、潘迪亚王朝和车腊王朝

 国际贸易和与罗马的联系

第五章 印度中世纪早期的地区王国

 哈尔沙和印度中世纪的黎明

 拉其普特族的兴起

 东印度的帕拉王朝

 巴达米的遮娄其王朝

 坎奇普拉姆的帕拉瓦王朝

 朱罗王朝的复兴

第六章 中世纪印度教王国的基本结构特征

 哈尔沙和萨蒙塔:一种新的印度封建主义模式

 一项关于中世纪政体演变的个案研究

 控制萨蒙塔的艺术

 婆罗门和国王的礼仪主权

第七章 神祇、庙宇和诗人,地区文化的成长

 印度哲学的新体系

 巴克提运动

 印度神庙城市的形成

 诸神和他们的萨蒙塔

 克里希纳和湿婆崇拜

 文学和语言

第八章 印度对东南亚的影响

 谁在东南亚传播印度文化

 文化输入的机制

 佛教僧倡的贡献

 东南亚和南印度之间的联系

第九章 中世纪晚期的宗教共同体和军事封建主义

 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碰撞

 加兹尼的马茂德的破坏战争

 古尔的穆罕默德和对北印度的征服

 一个新的印度帝国——德里苏丹国

 阿拉-乌德-丁的行政改革

 穆罕默德·图格卢克的雄图大略

 德里苏丹国的黄昏

第十章 德里苏丹国时期印度中部和南部的国家

 德干的巴马尼苏丹国

 奥里萨的噶加帕提王朝

 维查耶那加尔帝国的建立

 舸玛拉纳雅卡和军事封建主义

第十一章 莫卧儿帝国的兴衰

 大莫卧儿皇帝及其敌手

 文武双全的开国之君

 可与阿育王媲美的盛世之君

 奥朗则布与希瓦吉——为南方而斗争

 欧洲列强与江河日下的莫卧儿帝国

试读章节

当哈拉帕和摩亨佐一达罗这两座伟大的城市在20世纪20年代被发现时,印度次大陆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程。这些早期在印度河文明中心的发现是一项重大的考古成就。在这些中心为人所知以前,印度一雅利安人被认为是次大陆上第一个早期文化的创造者。据信,他们是在公元前2000年间来到印度平原的。但是,这些印度河文明的城市证明它们比前者还要古老得多,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4000年间。在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之后,印度河文明作为人类的第三大文明出现了。

虽然两者相距约350英里,但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还是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性。在这两个城市,考古学家都发现了一座卫城和一座较矮的城,两者都单独修有堡垒。卫城坐落在每座城市的西部,矗立在一座用砖块修筑而成的高台上,里面建有议事厅和大厦。这些显然是为宗教崇拜而修建的。在摩亨佐一达罗,卫城中心修建了一座“大浴池”(宽23英尺,长39英尺,深8英尺),可能是用来举行(宗教)仪式的。这个浴池与一个精心设计的供水系统和排水管网连接在一起。在这个浴池的东边,建有一座高大的建筑(大约宽78英尺,长230英尺),据推测是某位国王或高级祭司的宫殿。

这些城市共有的一个特征就是它们的那些巨大的平台。考古人员认为这些大平台是谷仓的地基。在摩亨佐一达罗,大平台位于卫城当中;在哈拉帕,大平台则与卫城紧紧相连。在摩亨佐一达罗,这个建筑群紧邻“大浴池”而建,更加引人注目。它的地基呈东西走向,有150英尺长和75英尺宽。在这个地基上,27间库房呈3行排列。15英尺高的墙壁至今仍然保存完整。这些库房有着良好的通风设施。当它们用作谷仓时,粮食可能来自卫城以外的地方。在哈拉帕有一些小房子,应该是工人或奴隶们的住所。在卫城和这些建筑之间有一块宽广的空地。

那些巨大的矮城被分割为几个矩形区域。在摩亨佐一达罗,有9个这样的区域,每个区域约为1200英尺长,800英尺宽。宽阔的主干道,约30英尺宽,将城市中的这些区域分割开来。所有这些房屋都直接与遍布无数大街小巷的相当完善的排水系统相连通。许多住宅都有一个宽敞的内部庭院和几口私家水井。所有房屋都是用标准化的砖块修建而成。每块砖的宽度都是高度的两倍,而其长度则是宽度的两倍。

然而,并非只是这种卓越的城市规划给考古学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雕塑和数以干计的雕刻精美的皂石印章。这些印章展示了这个早期文化民族在宗教生活中使用的许多人物形象和符号。它们当中有数位树神,还有那位著名的“原始湿婆神”。他坐在那里,像是一位古典的玄思学者。他有三个头,一根勃起的阴茎,而且他的四周环绕着那些受后世印度教徒崇拜的动物。这些印章也刻有一些迄今尚未解读成功的文字符号。

这两座城市共用一套统一的以二进制数和小数系统为基础的度量衡制。铜质器物和宝石饰物表明当时存在着发达的国际贸易,属于印度河文化的印章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发现和美索不达米亚印章在印度河畔城市中的发现进一步证明,当时确实可能存在着一种国际贸易。

在印度河文明早期阶段的遗址被发掘出来以前,人们相信哈拉帕和摩亨佐一达罗只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外围而已。它们或者是由移民建立起来的,或者至少是根据后者的样式进行设计的。由于美索不达米亚文献中提到了迪尔姆恩、玛甘和迈卢哈这样的国家,这些推测的可靠性就更高了。迪尔姆恩被认为是巴林,而玛甘看来就是现在的阿曼。迈卢哈可能就是印度河谷,美索不达米亚的木材、铜、金、银、玛瑙和棉花就来自这里。

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启发下,人们认为印度河文化也是建立在一个神权国家的基础上的,而它的两座双胞胎都城——哈拉帕和摩亨佐一达罗则清楚地显示出一个高度中央集权化组织的痕迹。学者们对这些城市突然衰落的原因也表现出相当的自信,因为在摩亨佐一达罗遗址的最上层发掘出了一些四散分布的骸骨,死者看来是死于非命。

这里的男女老少看来是在征服者的“最后大屠杀”中被灭绝的。这些征服者被认为是约在公元前2000年间侵入印度的雅利安人。毕竟,他们的战神——因陀罗在许多吠陀赞诗中被传唱为城堡的克星。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进行的大量考古学研究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印度河文明历史演化和地域分布的认识。对该文明兴起和衰落的早期推测必须加以修正。新的发掘成果表明,在它的鼎盛时期,即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个文明涵盖的区域之广已超过了西欧。P10-12

序言

“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印度位居其一。古代印度先民创造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成为全世界的财富。

印度是我国的近邻,但由于连绵高耸的喜马拉雅山的阻隔,很多年以来我们对于这位邻居的情况知之甚少,“去西天取经”在中国人的耳朵里成了艰难的代名词。在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对这位近邻的现状了解得越来越多,而对其古代的辉煌我们也应该加以了解.尤其是青少年,更应该了解文明古国的过去,了解人类先民的智慧与功绩。

在距今50万年以前,印度次大陆就已有了远古先民,他们同样是刀耕火种、渔猎采集,在此一代代地繁衍生息。到了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印度境内遍布了居民点,人们已开始从事农业,驯养家畜,制造精美的生活用具。这一切,为一个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的诞生提供了沃土。在南亚次大陆,有一个头枕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脚濯浩瀚的印度洋,恢恢然陈躺,又生机无限的古老国度。这就是被人们称作“月亮之国”的印度,因其国土形状宛若牛首,也有人称之为“牛颅之国”。

恒河,从喜马拉雅山起步,流经一个被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环抱的印度半岛,滋润了这一方土地,也孕育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文明,成为一个国度的“圣河”。而这个幸运的国度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印度。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人类文明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在文学方面,创作了不朽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哲学方面,创立了“因明学”,相当于今天的逻辑学。在自然科学方面,最杰出的贡献是发明了目前世界通用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O”在内的1O个数字符号。所谓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只是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而已。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还产生了佛教,后来佛都被先后传入中国、朝鲜、日本,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印度是神话之邦,宗教、哲学异常发达。因此印度古代的青铜造像往往是神话的象征、宗教的偶像和哲学的隐喻,融铸着诸神之灵。印度青铜造像的传统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2500一公元前1 500年印度河时代的青铜小雕像《舞女》。公元前9一公元前6世纪相继兴起的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佛教和耆那教,为古代印度艺术包括青铜造像提供了永恒的主题。中世纪(公元7—13世纪),印度青铜遣像达到鼎盛时期。

印度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这个国家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从远古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亚洲到欧洲等多种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个由五大民族构成的国家,本身就像一个大的文化博物馆。位于首都新德里西南岸的孟买曾是印度的文化的中心,而加尔各答则每天都有关于文化的新闻,多元化的音乐、舞蹈、舞剧和笑剧都令游人眼花缭乱,乐而忘返。

古印度的种种文明奇迹,都值得人们去探索了解,本书将引领大家进入远古印度的奇妙世界。

本书为了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精选了200多幅彩色图片,能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获得知识和趣味。

由于水平所限,在本书编写过程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及同仁批评指正,以使本丛书更加完善,从而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本书既可作为欲从事历史人物研究的人们的向导,也可作为普通老百姓了解古印度文明状况的参考,具有极高的珍藏价值。

编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4: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