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传奇
系出名门
大西庇阿出身于西庇阿家族,该家族是古罗马著名贵族氏族科尔内利乌斯氏族的一个支系,他的祖先中有好几位担任过执政官职务。他的曾祖父,卢基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是公元前280年的贵族监察官。科尔内利乌斯氏族是古罗马六个显赫的贵族氏族之一(其他五个是曼利乌斯氏族、费边氏族、埃米利乌斯氏族、克劳狄氏族和瓦莱里乌斯氏族),而在大西庇阿生活的时代,西庇阿家族正处于其权势的颠峰,是科尔内利乌斯氏族中最有实力的分支。
大西庇阿是公元前218年的执政官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的长子,与父亲同名。他的母亲庞波尼娅出身于罗马的一个著名平民氏族,可能属于骑士等级。
大西庇阿很早就卷入了罗马的军事活动。当时罗马与迦太基的斗争正达到最高潮(第二次布匿战争),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率军侵人了意大利本土。公元前218年,年轻的西庇阿在提基努斯河战役中第一次参加战斗。这次战役中罗马军的指挥官是西庇阿的父亲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迦太基军的指挥官是汉尼拔。结果罗马人被击败,按照传统说法,西庇阿救了他父亲一命。接下来西庇阿又参加了特雷比亚战役(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16年,西庇阿在关键的坎尼战役中担任军团长。坎尼战役的结果是罗马人再次遭到惨败,他们的统帅、执政官卢基乌斯·埃米利乌斯·鲍路斯阵亡。埃米利乌斯·鲍路斯的女儿埃米利娅·保拉后来成为西庇阿之妻。
坎尼战役之后,以卢基乌斯·卡埃基利乌斯·梅特鲁斯为首的一些贵族青年对形势感到悲观失望,企图逃离罗马。西庇阿做出惊人的举动,他召集支持者手持武器闯人这些青年的集会场所,胁迫他们发誓决不背叛罗马,并继续为罗马服役。这次事件可能对元老院也产生了震动。由于在与汉尼拔的战斗中已经损失了五分之一的成年公民(仅坎尼战役的损失就可能高达70 000人),罗马人心动摇,主张向敌人让步者大有人在。但最终,元老院中的主要势力都坚持要继续对迦太基作战,而主张与迦太基妥协者没有产生任何重要影响。
公元前212年,西庇阿宣布竞选市政官。由于他未达到法定年龄(担任市政官者自动成为元老,而元老要求年满30岁),保民官否决了他的竞选资格。但此时的西庇阿已因其勇敢和爱国名声大噪,支持者众多,遂以毫无异议的票数当选。保民官最后也收回了他们的反对意见。就这样,西庇阿在24岁时成为市政官,进入了罗马的晋升体系。
西班牙建功
公元前211年,西庇阿失去了两个亲人一一父亲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和叔叔格奈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卡尔弗斯。他们在西班牙作战时,双双死于汉尼拔的弟弟之手。第二年,西庇阿主动请缨要求指挥即将派往西班牙的新的罗马军队。尽管年轻,西庇阿凭借高贵的举止和充满激情的语言说服了元老院及民众,成功地当选为派往伊比利亚半岛的资深执政官。按照李维的说法,当时实际上只有西庇阿一个人谋求这个职务,其他人认为前往西班牙作战无异于送死。在西庇阿于公元前210年抵达西班牙时,整个埃布罗河以南的地区已经全被迦太基控制。迦太基在西班牙的将领是汉尼拔的两个弟弟哈斯德鲁巴尔·巴卡和马戈·巴卡,以及哈斯德鲁巴尔·吉斯科。这三人无法协调一致,从而使罗马人可能从中获利。
西庇阿在埃布罗河河口处登陆,并立即发动奇袭攻取了迦太基人在当地的一个基地新迦太基(今卡塔赫纳),获取了大批战略物资,包括城外的巨大银矿。由于约束军队、善待俘虏、释放被迦太基人囚禁在新迦太基城内的当地人质等措施,他成功地给当地人留下了“罗马人是解放者”的印象。
有这样一个故事:西庇阿手下的士兵抓到了一名美丽的女子,并把她献给他们的指挥官。但西庇阿得知这名女子已经与一个凯尔特人酋长订婚后,就立刻释放了她,没有伤害她的贞洁。显然,西庇阿希望通过这些手段使西班牙居民支持罗马,反对迦太基。因为罗马与迦太基的主战场在意大利(在那里汉尼拔仍处于绝对优势),西庇阿不可能指望从罗马获得足够增援;因此他与当地人民建立良好关系是十分明智的决策。例如,那名被释放的女子的未婚夫就率领他的部落来帮助罗马人。
P2-4
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社会的发展,矛盾的激化,战争的难以停歇,欧洲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断地上演着一幕幕的战争悲剧,不仅使罗马帝国解体,还因为地区的差异而分化。经过长期的战争演变,逐渐形成了以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大国为主体的局面。
而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我寻觅了许久,叹息着人类的发展与人类间的斗争。在写完这本书的同时,我所能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历史一幕幕的画面,更是那些有血有肉的真实景象。这不仅让我心寒,更让我悲愤。我从中得到的,不仅是一份历史知识,更是一份为维护和平而努力的振奋。
我感怀着历史中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献出生命的将士们,他们将生命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他们为了人类的和平不惜牺牲自己,他们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但我也痛惜着那些为了个人利益不惜发动战争的侵略者,他们为了一己私欲,不惜动员自己国家的百姓,用蛊惑的言语让他们相信自己的侵略行为是多么的有意义。而最终换来的,只是战争过后的惨痛,无数的生灵丧失生命。
为了警示这一惨痛,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在讲述欧洲各个时期建立过丰功伟绩的将领的同时,让读者不仅能体会到将领们在经历过苦难与拼搏后最终功成名就的人生价值,还能够让读者学到一种精神,那便是坚定信念、自强不息、勇往直前,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一段辉煌。
人类可以追溯的历史长河。很难寻其源头。而所能探索到的久远,便是最野蛮的生存斗争与最血腥的战争。在人类作为战争主宰的同时,总有少数人领导着人类所组成的庞大军队,他们不仅操纵着战争的局势,还因为相互间的争斗,引导着战争的趋势,这就是所谓的“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太多的士兵在将领的指挥下丧失了生命,有一些是出于正义的维护国家利益,有些又是出于邪恶的侵略意图。归根结底,战争是惨痛的,是值得警醒的。
随着人类的繁衍,群体的庞大,人类不仅成为自然界的主导。也成为了自然界的主宰。从群体的生活。发展到了阶级的阶段,从盲目的生存发展到有组织的生存斗争。
因为地理的差异,种群的差别。物质的需求。战争不断地爆发,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直到近代,硝烟总是弥漫着人类共有的家园。而欧洲地缘辽阔,物资丰富,人口众多,战争史更是久远,其间所出现的风流人物、英雄豪杰更是数不胜数。
历史值得回味和思考,而那些在战争中改写历史的人物,更值得人们去寻觅,虽为成功而欣喜,但更要为战争而沉思。
其实这些人物并不让读者感到陌生,古罗马的神奇与神秘,是因为这些人物的出现。使古罗马帝国强大无比的恺撒,虽然出身于贵族,却不养尊处优,而是具备了一颗王者之心,不仅胸怀广阔。而且年少好学,对军事更加仔细钻研,还练就了一身的本事。如骑马、剑术等,为其以后的征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其后来征服了高卢全境,打败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公元前49年,恺撒率军占领罗马,塑造了打败庞培的战史传奇。
恺撒虽然被刺杀,但屋大维延续了恺撒的生命。在政治混乱中,屋大维不仅巩固了罗马的统治,还在对外扩张的征战中,使罗马帝国进一步强大起来,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强国。
天才的指挥家威灵顿,在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半岛战役中,带领军队以少胜多,击败了拿破仑的六个元帅。在1813年维多利亚之战中,指挥联军再次击败法军,并被授予了陆军元帅军衔,他的军事天才不仅让自己的事迹能够载入史册,他的功绩与贡献更值得人们去敬仰。
随着烽烟的不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使战火蔓延到了欧、亚、非三大洲。参战国家达34个,受战祸波及的人口达15亿以上,约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75%。双方的兵力达889个师,共计7 400万人,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 100万人受伤。而欧洲便是这场空前战役的策源地。这场战役使全世界的人民为之沉痛,但同时也拉近了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每个国家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起来。同时,也为更加惨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了一个相当大的铺垫,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殃及的国家与无辜生命更加众多。
在欧洲的战争长河中,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在千百年中为战争付出了太多的代价,而涌现出来的战争指挥人才,以及争衡的战争王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好地去了解历史,了解历史的人与事,了解战争的惨痛与辉煌,罗列出了欧洲各个时期的代表性将领进行编撰与深度阐释,通过对人物的追述与发掘,对欧洲各阶段的历史时期进行细腻的揣摩,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在欧洲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期间涌现出来的战争指挥人才和争衡的王者不可胜数。
那些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发动战争的侵略者,他们的行为令人发指。而那些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勇于献身的将士,他们的精神则令人敬仰。
《世界名将(第2卷欧陆将星)》罗列出了欧洲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将领,通过对他们生平的追述,对经典战役和欧洲各历史时期的情况进行了细腻的分析和揣摩,让读者在品味历史大餐的同时,更好地了解欧洲历史中的人与事,体会战争带来的的惨痛与辉煌,感受将星的魅力和风采。
《世界名将(第2卷欧陆将星)》由《将典丛书》编写组编著。
《将典丛书》编写组编著的《世界名将(第2卷欧陆将星)》是由哈尔滨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一本军事类图书。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的版图在分分合合中不断地变化着,每位帝王都希望在当权的时候能够为自己的子孙留下一份宏图伟业。在这伟业的建立过程中,纵横沙场的英雄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他们的奋力拼搏、血染沙场,也有没有帝王们的尊崇与荣耀。
《世界名将(第2卷欧陆将星)》一书介绍了多位戎马一生的欧洲战将,他们曾经在属于自己的时代叱咤风云,他们建立的丰功伟绩让今天的我们仍铭记于心。相信读者能从他们的事迹中体味到成功的来之不易,并汲取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