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那些经典原著艰涩难懂的高门槛,把泡腾版德鲁克当作阅读的垫脚石,在虚拟博客中,与大师相约、同行……
彼得·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大师中的大师”。
本书不但完整、系统地集中了德鲁克的思想,更以东方式的思维,简洁轻松的方式把大师的精髓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德鲁克部落格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作者 | 冬霞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拆掉那些经典原著艰涩难懂的高门槛,把泡腾版德鲁克当作阅读的垫脚石,在虚拟博客中,与大师相约、同行…… 彼得·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大师中的大师”。 本书不但完整、系统地集中了德鲁克的思想,更以东方式的思维,简洁轻松的方式把大师的精髓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内容推荐 彼得·德鲁克一生之中写了30余部管理著作,这么多的书,都不知道从何读起呢!是啊,的确如此,管理学大师的经典,每一部都有其独到之处,真是让人难以取舍。而且,经过翻译之后的大师的经典,晦涩难懂,啃起来真是费时又费力。 不过,现下已经没有这种烦恼。因为,《德鲁克部落格》面世了。此书不但完整、系统地集中了德鲁克的思想,更以东方式的思维,简洁轻松的方式把大师的精髓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德鲁克是管理者心目中的英雄。如何从德鲁克等身的著作中快速汲取营养?想象过与管理大师互动交流的场面吗?想象过聆听大师的谆谆教导吗?《德鲁克部落格》就做到了。在这个虚拟的博客里,凝结了大师的所有管理精髓。天天都可以相约管理大师,你还等什么?赶快来浏览“德鲁克部落格”吧! 目录 企业的使命 管理学 卓有成效的管理 管理实践 管理的必要性 人性定理 管理是一种人文艺术 管理者 创建团队 组织协调 自由的性质 错误管理 管理者态度 什么是组织 组织与个人 新的多元主义组织 组织性质 组织原则 稳定的破坏因素 稳定的破坏者 多国公司 跨国公司 信息化组织 时间管理 高效率使用时间 工作时间 利用时间的方法 企业的日标 支配零碎的时间 企业愿景 H标管理 自我控制 社会拯救 组织目标 社会目标与个人日标 短期和长期目标 管理审计 找出长处 做事的方式 个人价值观 自我改造 自我更新 知识要服务现实 自我实现 精神价值 享受工作 边界条件 管理者的决定 决策制定 正确的妥协 必要的决策 仃效决策 资源分配决策 如何挑选领导 管理者要人品正直 领导地位由什么决定 领导才能 管理者的个人品德 领导能力 领导者的社会责任 后经济理论 危机管理能力 组织是否产生了绩效 我能有什么贡献 有绩效的组织 绩效是试金石 绩效衡量标准 绩效精神 真正的管理人员 等级制度的误导 要避免“盲人摸象” 不恰当的薪酬体制 制胜的战略 失败的战略 战略性计划 长期计划 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的法则 定位顾客 资产剥离 满足顾客 顾客导向 市场主导因素 营销目标 创造顾客的价值 知识工作的细分 知识型员工 知识社会 知识员工的政治整合 值得做的事情 知识和技术 自主性和责任感 教学型组织 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 知识产出 等级与贡献 善用电脑 非传统型员工 从数据到信息 战略依赖的信息 成本与价值信息 信息沟通 公共关系 信息诊断工具 人力资源 用人之道 用人之长 扬长避短 谨防“领袖气质” 人事决策 人事决策时间 人事决策能力 量才录用 关键性的晋升 继任人选的决策 吸引并留住人才 社会生态学家 创新理念 创新的定义 寻求变革 管理技术 有计划地放弃 直截了当放弃 创新的机遇 刨新与风险 变革的引导者 企业外部的力量 变革的伙伴关系 持续变革 利润的功能 努力刨造未来 事业理论 事业理论的特点 孤注一掷策略 刨造性模仿策略 市场领先企业的弱点 抢滩登陆 收费站策略 专门技术策略 专门市场策略 无限式扩张 顾客刨造策略 敏锐察觉民众的认知态度 企业家精神 利用意外事件创新 应对不协调 满足程序需要 适应产业及市场结构变化 把握人口资源 知识刨新 已经发生的未来 跨越“分界线” 面对现实 动荡的机遇 未来社会 信息革命 恐怖主义和社会基本趋势 电子商务 新的公司角色 年轻人口的减少 工业工程 知识型员工的生产效率 服务工作的生产效率 界定脑力劳动的任务 界定脑力劳动的品质 界定脑力劳动的成果 重塑政府 恢复私有化 管理与经济发展 强有力的政府 国际层面上的政府 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的规则 商业伦理 商业情报系统 后记 试读章节 企业的使命 到比萨店吃比萨,你得乖乖地等着,因为比萨要慢慢烘焙。即使你嘴馋得不行,也只能直勾勾地盯着海报或菜单望梅止渴。如果实在熬不住的人,肯定就不上比萨店,而直接上便利店买面包去了。 使命就是比萨,是一个组织存在的原因、目的。在这一点上,它与目的、宗旨是同义词。使命给企业提供了方向,而非具体工作。方向,是企业要思考的实实在在的目标,也就是“组织将成为什么”的问题。如果一个组织没有使命,只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何时做”,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做”,就无法使组织里的人产生内有驱动力,无法使人内心产生激情。使命和方向都确定之后,企业就要思考“组织如何采取行动”这一问题了。 管理学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众多科学。管理学研究的对象,更是一个典型的复杂性系统。 病人去医院,希望医生赶快对症下药,让自己药到病除。管理学却非常年轻,想从中寻找灵丹妙药并不现实。德鲁克并不愿意把管理当成科学,而将管理创立为一门学科。 管理学太复杂,就像一种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的怪病,还做不到药到病除。此时不想坐以待毙,应该怎么办呢?德鲁克开的药方就是——“管理实践”,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医生治病,总有一些大的规律、原则可循。依据这些原则,医生开始观察、试验,再试验、再观察……于是,人类的许多疾病便有了治愈之道。 卓有成效的管理 所谓卓有成效,推敲起来,就是使某项工作产生效益,身为管理者,不管是企业主管、医院主管、政府机构主管、工会主席、学校领导,还是军事机构主管,必须要按时做完该做的事情,他们只有对组织真正有贡献,才算是有效。 如今,在所有发达国家,社会已经成为一个由各种组织构成的社会,个人的成效越来越取决于其在组织中的工作是否能取得成效。 事实上,一个人的有效性,与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识几乎没有太大的关联。智力、想象力和知识是我们的重要资源,但资源一定有其局限性,只有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有才能的人往往没有认识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他们也不知道,一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地工作,才能产生效益。 一般人常误以为忙碌就是有干劲的表现,可是忙了很久,却发现没有一点儿成果,这就是无效的表现;相反,那些有效的勤勉人士却像龟兔赛跑故事中的乌龟一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却能率先到达目的地。 管理实践 学了不用,就难领悟所学的真谛;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用以改变生活、工作;生活感悟、工作经验,又会反过来促进知识的增长。 一场对经理人的演讲中,德鲁克问:“在座各位,有谁认为健康很重要?”几乎所有人都举了手。“再请问各位,有谁每天把这件事列为重要工作,且有所作为?”这次全场只有一个人举手——彼得·德鲁克! 德鲁克的工作量大得惊人,教书、当顾问、为刊物撰稿、写作、到世界各地演讲、学习新事物……但竟然还有时间照顾一群羊,每天坚持游泳1小时。 管理的必要性 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像用鼠标选中一张美元,然后不断按Ctrl+C,充分发挥资源效率,为企业带来高利润。但是,复制时,电脑有时候也会死机,好管理不完全等于高利润,管理者还应该平衡组织的短期和长期利益,还应该关注组织的社会责任。 管理部门,作为特定的社会组织,承担着使资源更有利用效率的重任,亦即承担着实现经济在组织下进步的重任,为此体现了当今的时代精神。事实上,管理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它一旦产生就迅猛发展,而且没有遇到任何阻力的原因。 人性定理 你的同事中是否有让你深恶痛绝的呢?你会采取什么对策呢? 管理通常都在一个组织内存在、运行和实践,并为这个组织服务。 管理的对象是一个由共同工作目标维系着的人类社会群体,因此通常就要涉及到人的本性,而且包括善与恶。 人本质是复杂的,每个人都为自己考虑,再好的政策都不能让所有人满意,建立秩序就要严刑峻法,就要借助外部力量来约束人的行为。 从如来佛祖那里偷来的真经,也许并不合适你,很可能是无字真经哦。照搬成功企业的经验,想通过这种方法快速成功,思想肯定过于天真。 承认“人性定理”,直面人性的复杂和多变,管理者可以自己去体会和实践。 管理是一种人文艺术 管理是一种“人文”,因为它涉及知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艺术等基本要素;管理又是一种“艺术”,因为它涉及实践和应用。 管理者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如心理学和哲学、经济学和历史学、自然科学和伦理学中汲取所有的知识和见识。但他们必须将这些知识集中到效益与成果上——集中到如何治愈一个病人,培养一名学生,架设一座桥梁,设计并销售一套“用户满意”的软件上来。 一个力求上进的管理者,总会走进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殿堂。不过,神圣的殿堂像一把双刃剑,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在管理理论的迷宫中,如何走出来,管理者要靠自己。 不如这样吧,埋头苦读理论的时候,抬头想想自己走进圣殿的目的,究竟是为了“效益与成果”,还是走马观花、得过且过。 管理者 对于管理者,德鲁克曾这样说道:有下属的人业绩依赖于下属的业绩,是管理者:没有下属的人,如果他的工作业绩依赖于组织中的其他人,那也应该是管理者。 组织中的绝大多数成员都该是管理者,都处在组织这个“生态系统”中,各个管理者就是一个物种,管理者们互相管理,形成群落,“互相依赖”就是他们的“食物链”。 所以,管理上司也是管理者的职责,以前没想到过吧? 然而,拥有下属的人,并非都是管理者。比如,在一家制造工厂里的领班,只负责监工,却没有对组织的经营能力产生重要影响,所以领班不是管理者。 没有下属的人,也可能是管理者。比如,知识工作者尽管没有下属,但做出的决策极大地影响企业或公司的前途。 创建团队 创建一支单一有机体的团队,是管理者的第一项要务。 1加于1其实并不等于2,而是大于2。团队,不仅仅是个体成员能力的简单集合。良好的团队,能使全体成员的能力倍增。早餐吃一块全麦面包和一只苹果,效果肯定好过你啃~堆全麦面包。如果两个人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工作绩效还有可能超过10个单打独斗的人。 1.棒球型团队。团队的成员都在这个队伍里行动,但都各司其职。棒球队里,大家都坚守自己的位置,二垒手不会帮助投手。 2.足球型团队。在足球队里,队员和棒球队的一样,也有固定位置,但他们可以相互协助。 3.网球双打型团队。这种团队里,成员们都被假设为要“包含”他们的队友,所以要适应队友的长处和弱点,在“比赛”中,还要根据变化的需要作出调整。这种团队容纳的成员不能太多,最多5至7个人。成员必须一起培训,共同工作一段时间,才能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 组织协调 在对员工培训、激励的理论和方法上,大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然而,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为这个问题发愁——怎样提高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怎样才能使员工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甚至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工作。 企业还要协调股东、客户、社会、员工和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而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创造出一个大于各个组成部分总和的整体。就是说,把投入于其中的各项资源,转化为比各项资源的总和还多的东西。因此,协调是管理的精要所在。这样,企业才会真正富有活力。 自由的性质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离开了生命和爱情,抽象的自由没有任何意义。自由不是放纵,自由是一种有责任的选择,是人所背负的最沉重的枷锁,因为个人要决定自己的行为和社会行为,并对两者负责。 羡慕Google的工作氛围吗?——上班穿短裤、可以迟到早退、有20%的个人支配时间、公司提供的美食等。不过,想想这自由的背后,是Google的高门槛——马拉松式招聘。 自由,与其说是一种权利,不如说是一种义务,真正的自由其实并不是摆脱,而是抉择——在做与不做、如何做以及持何种观念上进行抉择。 水泥地坚实,才可在上面奔跑、跳跃;沼泽地松软,陷在里面就寸步难行。自由和约束,就是手心手背。因此,塑造一个坚固的舞台,支撑一个自由的空间,是管理者的责任。 P1-11 序言 几年前,听到有人评论:“如果管理学是一座森林,德鲁克只是一棵大树。”后来又听到一种论调:“如果说德鲁克是棵大树,那他是大树的时候,管理学这片森林还不存在。”就连比尔·盖茨都说:“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这种评价实在是无出其右,于是,我接触了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德鲁克的研究,都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生态学。应该说,他的文字不是很难懂,写书又是基于实践,是写给我们广大管理者尤其是职业经理人的。德鲁克的书,没有太多的术语,却有很多很准确的案例,但是,像我们这些几乎没有自己时间的管理者,根本没有时间去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德鲁克的书,更不用说读完他的书。 因此我们这些编辑们决定将大师的作品泡腾化一下,让大师30余部作品的内容在我们手中变成一杯酸酸甜甜的可口饮料,便于读者们能轻松阅读。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书中,德鲁克的理论收罗比较全面,书的体系也比较系统完整,阅读起来不费劲。最重要的,书的叙述方式如话家常,令人觉得像在读餐桌边的故事。漫画中可爱的卡巴拉的美丽小老婆和凶恶大老婆之间的纠缠;还有卡巴拉那些看似愚蠢却意蕴无限的搞笑对话,那单纯、奸诈的表情,都惹得我发笑。发笑后,是深思。 书中没有繁复的理论,没有永远正确但却永远没用的大道理,但是其启发性的理念却让我大有收获。对想读德鲁克的书籍却无从下手的人,对立志创业的雄心勃勃的经理人,对在管理上遇到苦恼的管理者来说,这本书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后记 2008年,对中国来说,特别具有纪念意义——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管理从无到有,而且正在逐步完善、逐步与国际接轨。 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体系的形成,所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是30年来的伟大见证。为它献上一份薄礼,是我们的一点小小心愿。《德鲁克部落格》即将付梓之际,我们的内心,喜悦无比。 《德鲁克部落格》不是灵丹妙药,只是我们一些发自肺腑的文字和灵感触发的漫画。管理者的思维如果能据此发散:思考过去、现在、未来,思考企业、市场、管理,思考员工、自己,或许,我们的小小愿望也就达成了。 书中有我们品读大师经典的心得体会,或重申大师观点,或延伸大师论点,或借题发挥;书中还有正子女士的匠心独运,她绞尽脑汁,想象卡巴拉酋长的可爱、滑稽事迹,于搞笑娱乐之中诠释了大师的经典。我们力求准确、生动和有效地给管理者们酿出芬芳的蜜糖,但能力有限,缺陷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和同仁不吝赐教,以便再版时修正。 本书是在学习和借鉴德鲁克的原著及众多解读德鲁克的著作的基础上完成的,在此一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冬霞 书评(媒体评论) 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这一点。 ——通用电所前首席执行 杰克·韦尔奇 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 ——微软前总裁 比尔·盖茨 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狂热追求时髦思想的人群中独树一帜。 ——英特尔主席 安迪·格鲁夫 我也成了德鲁克迷,到处搜集他的著作。读他的书是一种享受,因为常常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 ——海尔集团总裁 张瑞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