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清明(听王阳明讲心学智慧)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葛浩文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葛浩文编著的《清明(听王阳明讲心学智慧)》是体会“阳明心学”智慧的最佳读物,作者以雄健的笔力,由浅入深地探讨了王阳明的思想精髓,详尽地阐述了王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理念,旨在让读者得以轻松领悟“阳明心学”的智慧精髓,修炼自己强大的内心,开启内在巨大潜能,获得幸福完满的人生。

内容推荐

《清明(听王阳明讲心学智慧)》告诉我们何谓“心学”?王阳明认为“心即是理”,只要通过格物致知的实践功夫,将各种蒙蔽心体的闲思杂念拂去,便能认识“本心”中的“良知”,从而让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显露出来。以此应事接物,则能心定神明,洞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顺势而行,事半而功倍。葛浩文编著的《清明(听王阳明讲心学智慧)》以王阳明心学精髓为纲,阐述了王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理念,结合当下社会的浮躁心理,融入作者自己的心得感悟,希望读者从中找寻到强大内心、参透世事、走出困局从而成就辉煌之路。

目录

第一章 分辨善恶,感知外物——听王阳明讲心灵智慧

 心纯是天理

 知觉处便是心

 缺乏真诚不能成大事

 心之力量

 找寻本心的纯明

 遵循自己的心性生活

 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

 脱尽尘埃,发现心灵的智慧

第二章 常怀禅心,平常以待——听王阳明讲平常之心

 排除杂念,心平气和

 安贫乐道,独守内心的清净

 即使孤独,也心境悠然

 活在现在的时间里

 漫步人生路,体会随遇而安的惬意

 拥有平常心,如此方能镇定

 低调,一种深邃隽永的宁静

 摒除心浮气躁,谦逊处世

第三章 磨砺剑锋,静待梅香——听王阳明讲忍耐之心

 百经磨砺,修炼内心

 磨炼自己的本心

 人须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忍一时之气,方能见海阔天空

 常怀脱俗心,一切恩怨都随风

 面对诽谤和侮辱,要内心强大

 人生如璞玉,经打磨才能绽放光彩

第四章 于物于己,不悲不喜——听王阳明讲淡定之心

 遇过错,要处之泰然

 失败面前也从容

 要有不迁怒于人的修养

 淡泊名利看世间万物

 不悲不喜,安之若素

 不伤春悲秋,淡看岁月轮转

 面对流言蜚语,坦荡处之

第五章 反躬自省,成就自我——听王阳明讲自省之心

 战胜自己等于战胜一切

 懂得反省,让自己更完美

 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心灵,在自省后更加纯净明澈

 反省须持之以恒

 自我反省,不执迷于细节

 自省可以让人成长

第六章 上善若水,处下不争——听王阳明讲谦卑之心

 克制傲慢,祛除人生病垢

 不争,人生至境

 善于低头,拥有成熟的智慧

 坐而论道,作而行之

 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

 位高不自居,功高不自傲

 不露锋芒,方得安身

 处下有容,心境宽广

第七章 去留随意,喜乐随心——听王阳明讲喜乐之心

 心境愉快,能够预防疾病的侵袭

 享受人生的喜乐

 在心灵深处种满鲜花

 大道至简,简单就是幸福

 笑看人生起伏

 暮然回首,幸福紧紧跟随

 快乐是平常心态结出的圣果

第八章 以细微见之,以深远虑之——听王阳明讲精细之心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于细微处见真知

 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把握当下,做好每一件事

 坚持不懈地实践,步入佳境

 经过勤奋,才能博得荣誉

第九章 用出世心,做入世事——听王阳明讲彻悟之心

 坚定自我,保持内心的沉着安静

 淡泊人生,不为名利所累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要深谙处世之道,方圆并济

 于沉浮中仍不辱使命

 珍惜拥有,乐在其中

 云水随缘,生死由他

 浮华终究落幕,简单至上

第十章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听王阳明讲立志之心

 先立志,再成事

 锁定目标,全力以赴

 立志,要有正确的方向

 目标,人生的动力

 立志不移,坚持不懈

 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轨迹

 好高骛远,终会跌倒

第十一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听王阳明讲知行合一

 排除干扰,朝着锁定目标前进

 性格的磨砺,需要坚持

 外物勿扰,独立无惧

 抱定志向,全力以赴

 持恒守志,智慧无限

 成功就要身体力行

第十二章 不迁怒,亦无贰过——听王阳明讲改过之心

 自省,不贰过

 面对错误要坦然

 成全自己的幸福

 真心行善不留名

 一念改过,即得本心

第十三章 善念在心,真亦在心——听王阳明讲存善之心

 谦让仁和,受益的不只是自己

 容人之过心地宽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少一些责备,多一点赞美

 用善与爱,感受恶与恨

第十四章 持之恒心,付之耐心——听王阳明讲信念之心

 自信的力量

 带着信念飞跃荆棘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用心发掘自己的潜力

 摆脱欲望的控制

 圣贤不重虚名

试读章节

怎样做才算是顺应性情地生活呢?首先,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用心体会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痛苦和快乐。顺应性情生活的是让我们快乐的部分,违逆性情生活的便是那些让我们感到痛苦的事情。如此一来,当我们对生活和工作体会得越多,我们的心就会越明朗。

当我们的心变得明朗无比时,我们就不容易被引导到错误的位置上,这就是顺应性情生活。我们经常发现,从事衣食劳作的人都是性情沉着而踏实的人;从事商业贸易等活动的人都是性情灵活的人;从事精细的器具制造等工作的人都是性情细致的人;而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是性情温和且颇有耐心的人……这样的现象便是王阳明所倡导心学的核心——“致良知”的现实写照。

先生曰:“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因顾于中日:“尔胸中原是圣人。”于中起不敢当。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于中又日:“不敢。”先生曰:“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于中乃笑受。

王阳明曾和弟子于中、陈九川、谦之在虔州一起探讨学问。他说道:“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圣人,只因为自信不够,亲手将自己的圣人掩埋了。”他对弟子于中说道:“你心里原本有个圣人。”于中站起来连连说着不敢当、不敢当。先生接着说:“这本来就是你有的,为什么非要推脱?”于中回答道:“弟子不敢当啊。”王阳明说:“大家的心里都有圣人,何况你于中,为何要为此谦虚起来?这可谦虚不得啊!”此番话后,于中才笑着接受了他的观点。 从他们的对话里,我们看得出来,王阳明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位完美的圣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仅仅因为自己的不自信才让心里的圣人——真正的自我——藏了起来。

自信心于我们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品质。若是不够自信,就会失去自我。尽管我们常常被长辈教诲:“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可是往往在关键时刻,我们还是会怀疑自己,就在怀疑的过程中,很多机会便一闪而过,这样恶性循环,带来的只会是一个不完美的人生。

为什么我们会常常怀疑自己?原因如下: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本身就不是一个完美的世界,我们常常被一些负面因素影响着,在无法分辨的情况下,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将真实的自我遮蔽起来,展现出来的是为了迎合世界而并不真实完善的自我。久而久之,我们将会自己也看不明白自己。这样的不清不楚往往会导致人们变得心胸狭窄、自暴自弃、散漫懒惰、做事拖拉……最终,我们便会越来越不相信自己,自卑感也越发浓重起来。

假使我们用心生活,就很容易甄别出负面的因素,进而坦然地拒绝和屏蔽,让自己的内心清明、坦然。就像圣人孔子所说的“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一样,只要我们做到不忧、不惑、不惧,便能使我们的内心越来越强大,从而做到独立傲然于世间。

在一次世界级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就因为他强大的信心而一举成名。

在比赛的过程中,所有指挥家都按照评委会给出的乐谱指挥演奏。其他的指挥家都很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演奏,只有小泽征尔在演奏时兀自停了下来。因为,他在演奏中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音律和节奏,对此,他认为评委会给的乐谱有问题。当他对评委的乐谱表示质疑的时候,评委们都给予他否定的言辞,并让他继续指挥接下来的演奏。面对众多评委,小泽征尔斩钉截铁地说:“一定是乐谱出错了!”话音刚落,评委们不约而同地站起来为他鼓掌欢呼并祝贺他赢得了这次比赛。

其实,乐谱出错是评委们埋下的一个伏笔。面对来参赛的都是水平相当的指挥家,评委们只能从他们的自我肯定度来选择内心最强大的指挥家。一个内心强大的指挥家,是不会被权威人士的集体否定所吓倒的,也不会受任何言论的干扰。因此,小泽征尔作为当场比赛中内心最强大、最相信自己的人而胜出比赛。

萧伯纳曾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只要你对自己充满信心,便给了自己一个表现的机会。”我们应该相信王阳明所说的,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圣人,为你的“圣人”提供一条可以行走的路,他便会走得稳稳当当,与你一起,走向成功、快乐和幸福。

自信心固然重要,我们也要避免过于自信而变成不自量力的乌鸦,不要因为过于高估自己而得不偿失。

王阳明认为,若是经过一番学习后,仍然不知道心的本体本来是纯净无物的,并且固执、有意地去做某件事,人心的本体就不再坦荡平和、无一物了。《尚书》中说的“不要有意为善为恶”,才称得上是心的本体。

心的本体又是什么呢?王阳明认为,它就是“良知”。他亦认为,无论是谁,都是有良知的。不管是强盗、小偷、妓女、罪犯,还是高高在上的圣贤人、官员大臣,都是有良知的集合体。而圣凡贤愚的唯一区别只在于自己的良知有没有被物欲所蒙蔽,以及被蒙蔽的程度大小的不一样。

先天的良知本来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只是当良知被物欲蒙蔽后,人们才会对世上的善恶做出区分,开始将以善为美、以恶为丑作为判断标准,并开始有意行善,或故意行恶。

王阳明认为,不论是有意为善还是故意作恶,都违背了良知。就像他曾经说过的:“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些子能得几多,满眼便昏天黑地了。”“这一念不但是私念,便好的念头亦着不得些子。如眼中放些金玉屑,眼亦开不得了。”意思是,人心的本体留不得一点杂念,

几千年来,为什么这么美好的生活都没能实现呢?

原因是人们都没有顺应自己的性情来生活。在这个物欲横飞的世界里,人们很容易被物欲遮蔽,导致看不明事物的真相,更加看不清自己。人们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更无从谈起取长补短、为自己找到适合的位置了。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人们很容易迷失自我,成为他人谋权谋利的工具,更有甚者会为此而成为“物欲的囚徒”。

人们总是看着他人成功,便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也能获得这般成就,好高骛远,不求实际,最终带来的只有失败和不解,就像下面故事里的那只如飞蛾扑火般的乌鸦一样,丧失自我,丢掉尊严。

有一只乌鸦,原本过着快乐的属于自己的生活。尽管它天天都以食用腐烂的食物为生,但这顺应了乌鸦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乌鸦看到了威猛的老鹰从高崖上急速俯冲而下,将地上的一只羊羔轻松抓走。从那以后,乌鸦开始了对老鹰的盲目崇拜和模仿。它从早到晚练习急速飞翔和抓捕动作,盼望有一天也能吃到新鲜的羊羔。

终于,在多次练习后,它展开了对羊羔的捕猎。只见它俯冲而下,猛扑在一只羊身上,紧接着它开始拼命地拍打翅膀,试图飞起来。结果,它不但没有捉到羊,自己的脚还被羊毛缠住,怎么都拔不出来。牧羊人发现后,将乌鸦捉住并且剪掉了它翅膀上的羽毛带回家给孩子们玩儿。他对孩子们说:“孩子们,我们一定不能做不自量力的人,若是像这只乌鸦一样,盲目地模仿老鹰,下场就只有像它现在这样。”

这个故事充分地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按照自己的性情来做事做人,用心就像眼睛进不了一点沙子一般。不需要太多的沙子,就足以让双眼昏天暗地看不清东西。这个念头不单单针对行恶的念头,就连好的念头也残留不得。就像眼睛里放入一些金子和宝玉的碎末,眼睛也是无法睁开的。这两段话表明了王阳明关于良知的态度,即告诫人们若想获得纯真的良知,就一定不能被物欲沾染。

很少有人能做到无偿奉献和无偿为善。那些奉献和行善的人,有些是为了获得金钱的回报,有些是为了得到名誉的回报,有些是为了得到好的命运的回报。就如同有些信佛者一般,虽信仰为多行善少行恶,但在他们的本心中,渴望的是成仙成佛,或来世的幸福生活……所以,这并不是“真善”。何为“真善”?就如蒲松龄所说的“有心为善,虽善不赏”一样,真正的善是不奢求任何的赏赐和交换的。

至于“伪善”,蒲松龄在他的《聊斋·黎氏》中曾描写过一个人物——狼妖黎氏。刚被娶进门的黎氏“妇便操作。兼为儿女补缀,辛劳甚至”。俨然一副贤妻慈母的形象。但是,她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吃掉谢生的儿女,为了获得信任,她装模作样,这便是“伪善”。

然而,行恶就永远不能被谅解吗?对此,蒲松龄又说了:“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即无心犯错行恶,若及时改正,便可得到谅解。《聊斋·莲香》中的女鬼李氏与桑晓相好,但她身上的阴霾之气使桑生一病不起。而李氏并无谋害桑晓之心,即为“无心为恶”。对此,她并没受到惩罚,反而因为自己的真诚死而复活,与相爱之人共结连理,相爱终生。

因此,不管为善为恶,其实都是对生命的危害。无意犯错而被惩罚本身就是一种危害,为了名声而有意为善也会导致人性的虚伪和本性的背离。若想还原生命的“本真”,便只有将有意的“善”、“恶”都放下,方能达到。P14-17

序言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和军事家,是二程(程颢、程颐)、朱(朱熹)、陆(陆九渊)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一生平乱、抚民、立说、兴学,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于一身,堪称历史唯此一人。他创立了以“良知”为本体,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致良知”为实践目标,而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阳明心学”,其学说影响,不仅及于中国,而且波及日、韩等东亚国家,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如此险恶,怎样才能内心强大?现实如此浮躁,如何走出心灵迷茫?命运如此残酷,怎样收获幸福人生?

王阳明创立“阳明心学”,参透世事人心,终成一代圣哲。

王阳明心学能够帮助大众在现实社会中收获轻松、自由,让心灵抛开孤独、苦闷、烦躁,得以超然解脱。读懂“阳明心学”,就能掌控自己的内心世界,从此练就强大的内心,在纷繁扰杂的生活中平静悠然,在跌跌撞撞的人生路上超然前行。

本书是体会“阳明心学”智慧的最佳读物,作者以雄健的笔力,由浅入深地探讨了王阳明的思想精髓,详尽地阐述了王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理念,旨在让读者得以轻松领悟“阳明心学”的智慧精髓,修炼自己强大的内心,开启内在巨大潜能,获得幸福完满的人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