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教育我有话要说(一个教师对教育的深度反思)
分类
作者 邱广欣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教育,我有话要说》,说出的是中小学教师在教育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说出的是中小学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反思和不断探索,说出的是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理想的执着坚定、永不放弃。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于是,《教育,我有话要说》就以一种生动形象的“呐喊”方式,宣告教师在教育的场域中永远“心灵在场”,教育永远是教师“生命的家”。

内容推荐

《教育,我有话要说》是一本精彩的教育随笔集,共9辑,72篇文章。每一篇随笔都是作者对自己教育人生的反思,是作者教育智慧的言说。他反思“校园中值得商榷的非主流话题”,他提出“教育无痕是一种智慧”,他呼唤教育的“生命在场”。全书分析精辟,见解独到,行文流畅,文字优美,对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来说颇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目录

第一辑 教育无痕是一种智慧

 教育无痕是一种智慧

 老师,要为每一朵生命之花的盛开创生希望

 学习过程,要让学生心灵在场

 错误是一种教育资源

 老师,学生能感受到您的爱吗?

 中小学教育:对优秀学生也要说“不”

 总有一种情感会让学生感动不已

 留下足够的思考时空给学生

第二辑 校园中值得商榷的非主流话题

 校园中值得商榷的非主流话题

 教室是个什么地方?

 对一起“违纪”事件的理性思考

 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十大不道德因素

 “辱师事件”到底侮辱了谁?

 学校,为什么对学生魅力不再?

 中小学教育把人才变成庸才的N种方法

 教育,不需要“旋风”

第三辑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精彩的自己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精彩的自己

 学生中差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让学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失败

 让学生活出生命的本色

 让“庄稼”长好是铲除“野草”的最好方法

 老师,请小心呵护学生的尊严

 教育,应该从空中回归地面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第四辑 精彩教师的三面镜子

 精彩教师的三面镜子

 中小学教师的人生希望中缺失些什么?

 有感于“美国校长的爬行”和“英国教师的吻猪”

 尊重存在于细节之中

 点亮属于自己的那盏心灯

 教师应该借鉴的另类思维方式

 莫让“经验之门”阻碍自己前进

 老师,新课程提请您“目中有人”

第五辑 您是在踩着刹车前进吗?

 您是在踩着刹车前进吗?

 不跪着教书,您做到了吗?

 “差师”是如何炼成的?

 老师的不懂装懂和学生的懂装不懂

 要么重复自己,要么重复别人

 老师,您到底对学生有多少了解?

 “老师,您是谁?”

 是谁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六辑 也说“以人的为本”

 也说“以人的为本”

 学校管理,勿以学生为假想敌

 从瑟洛克小学的招聘启事看中美学校用人理念的差异

 也说“三好学生”评选之当废止

 “让学生像人一样地活着”

 就教师的评价问题与周彬博士商榷

 洋思vs杜郎口:不同的学校,相同的启迪

 反思问题背后的问题

第七辑 一个教育思想者的内心冲突

 一个教育思想者的内心冲突

 缺乏情感教育,使道德教育失去基础

 我与李镇西的最大差别在哪里?

 我和教育家的距离差1950元

 关于中国教育的9个不懂

 是谁在窒息着中国的教育?

 一个下午,我的心被两度刺痛

 那块“遮羞布”真的那么重要吗?

第八辑 “锻炼思维”,就一定得“打劫银行”吗?

 “锻炼思维”,就一定得“打劫银行”吗?

 不将手机摔坏,如何?

 检察官的三问引发的思考

 让邪恶的目光从孩子身上移开

 由毕淑敏的遭遇所想到的

 女儿给母亲的“最后通牒”引起的思考

 橘生淮南与王楠子在中国

 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如何?

第九辑 李镇西的语文课堂教学为何“好看难学”?

 李镇西的语文课堂教学为何“好看难学”?

 关注课堂上的“隐形学生

 如何创造适合学生需要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课堂,为什么对学生魅力不再?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几种作假现象

 课堂教学评价,谁最有发言权?

 课堂上,教师该如何应对学生的突然“发难”?

试读章节

二、空洞说教,忽视学生情感体验

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说:“教育不能只是说教,尤其是对于孩子,如果老师能够抓住契机,置教育于创设的特定情境之中,那效果是远在说教之上的。”我想“教育不能只是说教”的道理几乎所有老师都深深懂得,但是,空洞说教又是绝大多数老师最常用的教育方法。如果需要,这些教师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无需准备都可以不假思索地对学生说出个“一二三四”或者“甲乙丙丁”。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说教是最简单易行、操作性最强的一种方法,尽管它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我们不是说说教对任何人都没有作用,但是.事实表明:说教对于学生,特别是对于中学生,尤其是对于中学生中的问题学生,其效果几乎是零,甚至是负效的,因为它除了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外,几乎别无它用。

三、假大虚空,忽视道德底线标准的要求

有人曾对我们的道德教育作出如下的总结:幼儿园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小学进行国际主义教育,中学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大学进行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教育。说法虽然夸张,但是一方面表现了道德教育的严重错位,另一方面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道德教育中的假大虚空现象。不少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以及它们那“高大全”式的校训也反映了这一点。那么我们的学校应该如何开展德育活动呢?世界著名的具有“学校教育实验室”之称的帕夫雷什中学的校训是“热爱你的妈妈”,这对于我们来说应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讲述自己所受到的最好教育是在幼儿园学到的“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等等,这两个案例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所启迪。

四、处处设限,致使学生动辄得咎

只要查阅一下中小学的规章制度我们就可发现,几乎所有的制度和规范都是“不许学生如何如何”、“要求学生如何如如何”,很少是“允许学生如何如何”、“希望学生如何如何”。少则几十条、多则数百条的制度规范,几乎每一条都是束缚学生的一道藩篱。这样处处设限,目的在于能够牢牢地把学生“规范”到划定的轨道上来,不出现任何的意外问题。岂不知其结果非但不能使学生不出问题,反而致使学生动辄得咎,甚至在逆反心理的驱使下,一些学生更是故意去冲撞那些制度和规范,从而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后果和问题,更何况希望学生不出任何问题本身就是教育理念上的最大问题。任何一个学生都是在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和成熟起来的,如果道德教育的结果是每一个学生都不出现任何问题,那才是道德教育的最大问题。“道德教育不仅要使人感受到掌握和遵循某种道德规范对自身来说是一种约束、一种限制、一种牺牲、一种奉献,而且应当使他们从内心体验到,从中可以得到愉快、幸福和满足,得到自我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唯独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

五、贼喊捉贼,制造心理障碍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在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上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希望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要用贼喊捉贼的方法进行。许多老师和家长正在不断地给学生制造心理问题,而回过头来,还是这些家长和老师又来研究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方法。”的确如此,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一方面,我们的老师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正如清华大学教授樊富民所说:“心理健康教育在发达国家是必需品,在中等国家是补品,在落后国家是奢侈品”;另一方面,我们的老师缺乏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尤其是一些老师对学生缺乏关爱,不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和人格,致使教育过程中“语言暴力”、“心灵施暴’’现象相当普遍,那些对学生进行体罚、辱骂乃至殴打所造成的身心伤害,问题更严重了。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根本途径在于切实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素质水平,切断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源头。P36-37

序言

《教育,我有话要说》,说出的是中小学教师在教育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说出的是中小学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反思和不断探索,说出的是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理想的执着坚定、永不放弃。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于是,《教育,我有话要说》就以一种生动形象的“呐喊”方式,宣告教师在教育的场域中永远“心灵在场”,教育永远是教师“生命的家”。

在当今社会,几乎任何人群都会对现行的教育“有话可说”,或善意的批评和建议,或恶意的谩骂与诅咒。但由于社会人士大多对现实教育的了解不够透彻、体会不够深切,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不够准确、阐释不够完整,于是其“话说”就难免失之偏颇、失之激烈,甚至失之理想与完美。这是我们所能理解和谅解的,因为他们没有教学中“心灵在场”的感受,没有教育中“生命在场”的体验。对于教育,应该说,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最有发言权。只有他们,才能真正触摸到教育的艰难、艰苦、艰辛与艰涩;只有他们才能真正感觉到教育的痛苦、沮丧、失望与悲哀;也只有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教育的快乐、兴奋、希望与幸福。中小学教师与教育的“零距离”,是以“生命”的方式存在于教育的场域中,是他们“有话说”的基础,他们脚踩在真实的教育大地上,他们有权利、有义务、有能力说出他们对教育想说的话。

但有些奇怪的是,当社会人士对教育指指点点、指手画脚的时候,真正对教育有发言权的那些深浸其中的中小学教师却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大多满足于,或者说,麻木于教育的现状,大多数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似乎已“无话可说”。原因很复杂,其一在于教师太忙、太累。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劳动强度过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教师们是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到头来却是“两手空空,脑袋空空”。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忙碌得没有时间思考教学的意义,劳累得无法厘清教育的本质。教师的这种生存状态损害了教师的身体健康,危害了教师的精神健康,妨碍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忙碌是一种病毒,它使得我们的教师变得麻木、平庸和琐屑。劳累则使教师产生对教育的倦怠,它使他们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得过且过。而当今“应试教育”的愈演愈烈,其不可动摇之势犹如鲁迅当年比喻的“铁屋子”。当今教育改革的艰难直接导致了教师对教育的缄口不言。教师对教育的“无话可说”,预示着教师正在丧失教育的兴趣与信心,正在丧失教育的敏感与细腻。这是一种麻木、冷漠、沮丧、失望,以至绝望的情绪。教师中“沉默的大多数”正使得我们的教学失落了使命与责任,使得我们的教育失却了理想与信念,使得我们的教师失去了“生命在场”的灵魂。

因此,《教育,我有话要说》的首要意义在于呼唤教师“生命”的苏醒。它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感,显示的是对教育的热爱之情,展示的是对教育理想的永恒追求。在教育的场域中,作者呼吁“老师,要为每一朵生命之花的盛开创生希望”;主张“学习过程,要让学生心灵在场”;宣称“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精彩的自己”,“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精彩的自己”。他的每一次“说话”都饱含着对教育的挚爱,都显露着对教育的忠诚。在“一个教育思想者的内心冲突”的文章里,我们能触摸到他对教育的拳拳之心和凿凿之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因为热爱,才“有话要说”;因为追求,才“生命在场”。《教育,我有话要说》是教师以“生命在场”的方式对教育作出的誓言。

《教育,我有话要说》其实是教师对自己教育人生的反思与反省。教育需要反思,特别需要反思那些我们平时熟视无睹、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是不是潜存着某种契机和可利用的资源,或者是潜伏着危险与可怕的毒化?作者反思“校园中值得商榷的非主流话题”“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十大不道德因素”;他反省“学校,为什么对学生魅力不再”“课堂,为什么对学生魅力不再”;他反复追问“是谁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谁在窒息着中国的教育”;他反复提醒“老师,你到底对学生有多少了解”“让学生像人一样地活着”“关注课堂上的隐形学生”。他的每一次反思与反省后的“说话”都是为了彰显那些被日常生活的琐屑和平庸遮蔽了的事情的本真面目,都是为了突出那些日益困扰我们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锤炼语言其实就是锤炼思想,锤炼思想其实也就是深化生命。《教育,我有话要说》是一种探索,是一种批判,更是一种创造,它是以教师的“生命在场”追寻教育的真正意蕴,是教师“生命成长”的重要标志。

因此,《教育,我有话要说》也一定是智慧的言说。教师的“有话说”不应该是简单的诉苦、单纯的牢骚,更不应该是非理性的谩骂和诅咒,它应该是对教育的思考、对教育的建议、对教育的完善,就像本书的作者那样。教师在反思中得到教育的智慧,在反省中得到生命的润泽。当作者意识到“错误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时候,当他学会了“留下足够的思考时空给学生”的时候,当他领悟到“教育无痕是一种智慧”的时候,他的教育智慧得到了积累,他的生命意蕴得到了升华。

《教育,我有话要说》还一定是有意味的言说。教师有充分言说的权利,但不是喋喋不休的苍白的说教;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言说的功能,但不能是“满堂灌”的无比盛行。教师的“有话说”不是教材教参的“传声筒”,不是他人言说的“同声翻译”。教师的“有话说”要有思想、有意蕴、有意味。教师的“有话说”应该是一种新的语言、新的思想,新的文化,它展示的是一个新的世界。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进行有意味的言说,遂成就了世界教育史上优美、深刻、魅力无限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煌煌巨著。本书作者对教育有意味的言说,就有了这本反映作者的教育理想,传达作者的教育反思,表现作者的教育智慧,象征作者的“生命在场”的《教育,我有话要说》。

《教育,我有话要说》是从当今沉闷的似乎牢不可破的“应试教育”的“铁屋子”里传出的“呐喊”。它惊天动地,掷地有声,势必唤醒更多“沉睡着”的人们一起来打破这“铁屋子”,把中国的基础教育“解放”出来。《教育,我有话要说》更是教师“生命在场”的宣言,它热情奔放、活力四射,势必感动、感染那些在内心深处怀有永不泯灭的教育理想的中小学教师一起努力,一起成长,一起把中国的教育引向光明的希望之路!

肖川

(肖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中心“优秀教师与教育专家合作论坛”首席专家。)

书评(媒体评论)

“教育,我有话要说”是从当今沉闷的似乎牢不可破的“应试教育”的“铁屋子”里传出的“呐喊”。它惊天动地,掷地有声,争必唤醒更多“沉睡着”的人们,一起来打破这“铁屋子”,把中国的基础教育“解放”出来。“教育,我有话要说”更是教师“生命在场”的宣言,它热情奔放、活力四射,势必感动、感染那在内心深处怀有永不泯灭的教育理想的中的小学教师,—起努力,一起成长,一起把中国的教育引向光明的希望之路!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肖川

《教育,我有话要说》,说出的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深层思考。其间既有对教育发展的展望,也有对教育现状的剖析,更有对师生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的眷注和期盼。读之不忍释卷、发人深思;思之启迪智慧、润泽生命。

——山东教育社编审、《新世纪文学选刊·教育文学》执行总编 陶继新

我深深地被感动了:有一个年轻人对教育问题进行了那么多深刻的思考,发出了那么多精辟的、发人深思的、振聋发聩的呼吁和呐喊。从中可以看到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可以看到他对教育事业全身心的投入。

——原新华社机关党委宣传部长 关君蘅

我们的校长要成为教育家,就必须要冲破狭隘的功利主义的羁绊,剔除身上的浮躁和虚假,静下心来实践、学习和思考。本书作者在《教育,我有话要说》的“麦田”中守望着教育,留下了自己对教育现状的深刻思考,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信念与思想。无论是从事中小学管理工作的领导,还是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只要你打开此书,“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都不会空手而归。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教师进修学校 孙金仙

相信每一个关心教育、渴望成功的教师堵了这里的文章,都会像我一样产生一种强烈的与作者交流的愿望,分享作者深邃的思考,求解自己心中的困惑。

——《中国教师报》网友 薄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8: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