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苦雪烹茶(诗词里的无为心与清凉境)
分类
作者 顾楠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诗歌中有许多通过人生体验来感悟禅意的佳作,它们将淡淡的美与微微的禅,揉碎于山水间,拾起尘世的离散,带你踩过江南翠微、枫竹湖畔,踏遍山径磐石、禅涯古道。顾楠编著的这本《苦雪烹茶(诗词里的无为心与清凉境)》是精诚所至的启迪,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

内容推荐

顾楠编著的《苦雪烹茶(诗词里的无为心与清凉境)》选取了100首意境优美、蕴含哲理的养心诗,读之令人心驰神往。在如今紧张不已的生活节奏下,细细品味这些优美的诗句,解答心灵的疑问,启迪心智,收获智慧。跳出方寸天地宽,在更广阔的世界里,不急不躁,不急不徐,领略永恒鲜活的情感世界。《苦雪烹茶(诗词里的无为心与清凉境)》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永恒鲜活的情感世界,静静聆听来自心灵的声音。那是诗的意趣,禅的境界。

目录

常忆西湖处士家

菩提本无树

清风楼上赴官斋

金屑眼中翳

雨在时时黑

春着湖烟腻

白云深处拥雷峰

春雨楼头尺八箫

九年面壁成空相

炉熏细细烧禅房

身是菩提树

南去北来休便休

心地随时说

吾心似秋月

孤云将野鹤

我有一方便

南台静坐一炉香

黄梅席上数如麻

溪声便是广长舌

他人骑大马

三间茅屋从来住

祖师遗下一只履

嗔是心中火

独坐清谈久亦劳

碧涧泉水清

花开满树红

眼入毫端写竹真

亭亭菊一支

团团秋月印天心

岁月人间促

众星罗列夜明深

城外土馒头

步步穿篱入境幽

尽日寻春不见春

终南最佳处

蝇爱寻光纸上钴

君不见

自笑老夫筋力败

木末芙蓉花

一念心清净

千尺丝纶直下垂

玉在池中莲出水

一年春尽又一春

尘劳迥脱事非常

庐陵米价逐年新

千峰顶上一间屋

海门瘦月远无斜

万境万机俱寝息

过去事已过去了

赤旃坛塔六七级

残年不复徙他邦

云痕变灭一兴亡

鸟舍凌波肌似雪

刀斧斫不开

白牛常在白云中

年老心闲无外事

狂心歇处幻身融

山头禅室挂僧衣

香苞冷透波心月

千年苔树不成春

一度林前见远公

世事纷纷如闪电

放出沩山水牯牛

枿坐云游出世尘

四大由来造化工

松竹青青古涧深

手把青秧插满田

空门寂寂淡吾身

一叶扁舟泛渺茫

金鸭香消锦绣帷

溪水清涟树老苍

滔滔不持戒

大梅梅子熟

欲悟色空为佛事

我有一布袋

藏身无迹更无藏

桶底脱时大地阔

不是风幡不是心

师资缘会有来由

终日看天不举头

花落花开百鸟悲

六祖当年不丈夫

磨砖作镜不为难

庐陵米价播诸方

是风是幡君莫疑

孤猿叫落中岩月

空门不肯出

众生诸佛不相侵

不是风兮不是幡

山前一片闲田地

三十年来寻剑客

焰里寒冰结

几年个事挂胸怀

扬子江头浪最深

见时如不见

湖上春光已破悭

人生到处知何似

忆着当年未悟时

契阔死生君莫问

处处逢归路

试读章节

003清风楼上赴官斋

清风楼上赴官斋,此日平生眼豁开。

方信普通年事远,不从葱岭带将来。

(越山师鼐开悟诗)

顿悟是讲究机缘的。一个人一生难得有一次顿悟的机缘,若真碰上了,那就是有福的,是值得欣喜恭贺的人。

每一位智者开悟的机缘各不相同,看到水中的倒影而顿悟,或者被别人一声大喝而顿悟,还有因为丢石块,敲在竹子上顿悟的。顿悟的机缘形貌各异,但本质却如佛法大意一样,是相同的。

这各种顿悟时刻汇成了禅的奇妙景象,它吸引着我们步入禅的世界,领悟人类思想的奇妙境界。我们思考,我们沉吟,只为解读那依赖心心相传的秘密。唐代的师鼐智者,出家多年都还不能彻悟。谁也想不到,他的顿悟机缘在于官斋,在于一抹阳光上。

那一日,师鼐接受闽王的邀请,前往清风楼赴斋。坐在楼上,清风徐徐,师鼐禅师举目四望,忽然看到窗外日光融融,霎时心下大悟。他写下偈子并把偈子呈送给智者义存,请他印证自己。

“清风楼上赴官斋,此日平生眼豁开。方信普通年事远,不从葱岭带将来。”义存读着师鼐的偈子,不断点头。对这首开悟诗,义存表示认可,禅林中就又多了一则奇妙的顿悟故事。不知道我们已经看过多少次日光,看过多少情景下的日光月影,但我们却未能如师鼐智者一样开悟。他的顿悟真是奇特,真是不可思议。然而,他从日光里究竟悟到了什么真谛呢?

“方信普通年事远,不从葱岭带将来”,这就是师鼐智者悟到的深意了。“普通”是梁武帝的年号,那正是达摩远道而来,带来禅宗的时候。师鼐相信那久远以前的事情,相信达摩祖师东土传法的事实。可是,师鼐却说禅的智慧并不是达摩等人从葱岭那边带来的。佛教千里迢迢从西域传入中华,历经无数智者的努力才在中华大地上扎根开花,师鼐怎么就说禅不是从葱岭那边带过来的呢?

这些疑问汇聚在一起,简直要让人怀疑禅的存在和意义了。可是不要着急,不要急于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些真正解悟的人都明白,这一切问题的答案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佛所追求的本心和智慧原本就在我们的身上,我们的心里,它不是从外带来,也不是凝驻在我们身上不变的,它随形变化,但又是根本不变的绝对。师鼐看到日光,恍悟的就是触目皆菩提,一切现成即心即佛,都在当下而已。

智者反复启悟我们的,正是这当下的意义。我们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都不重要,也不可感知。我们可感可知,可把握的,只有当下。达摩带来的不是佛,不是本心,因为这原本就存在于我们自身,他带来的只是开悟我们本有心性的方法,就像他带来的只是火种,燃烧的却是我们自己一样。

关注自我,开启自我的内心,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千千万万的道理讲遍,最后我们才发现,原来自己懂得的道理最重要;千千万万的麻烦都经历,我们还是发现,自己靠自己,自己救自己才是正道。禅法真意,反复来说的就是让我们回归自我的内心,发现我们本有的真性而已。

没有人能替代我们成长,也没有人能替代我们来领悟这整个人生,我们需要自己努力,自己跋涉,才能走到人生的最高境。师鼐圆寂之时口占偈语日:“眼光随色尽,耳识逐声消。还源无别旨,今日与明朝。”所谓声色犬马,早晚都会消失殆尽。一旦深归尘土,唯一留存的只有时间,今日复今日,明日复明日,而我们的跋涉永无停止。唯有在这时间的流逝之中,唯有在这不断的跋涉旅途上,我们才能够得到人生的真谛。

一切的努力都不会白费,我们终究有一天,会像那些勤奋修行的智者们一样得到证悟,得到我们该得的人生领悟。P6-8

序言

干百年来,我们中国人内心深处都向往一种诗意与禅意交融的生活:以洒脱不羁的率性,闲云野鹤般来往于人世,从容入世,清淡出尘,宁静淡雅,不沾俗世尘埃。这是多么美的意境,这是多么诗意的向往。

当然,这种的诗意生活并非人人都能体验,更多人是身不由己于浮世间,身未动而心远之。于是,无数表达如此心愿的偈诗便诞生了。这些偈诗意境绝美,蕴含丰富的哲理,表达最明澈的体悟,仿佛是开在我们心里的那朵莲花,带给我们一个清爽的禅意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念一清静,心是莲花开。生命中,我们需要与诗意相逢,需要等待顿悟的时刻降临。展卷闲读,心灵的碰触也许让我们一念花开,一念花落。不经意间,我们发现快乐和幸福并不遥远,它近在身边,只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呵护,去展现。

苍山空寂,明月清朗,野花自开自落,浮云时聚时散。大自然处处充满诗意和禅意,深悟此境的人,会将自由的心与天地相融,会获得大自然最深藏的秘密。明心见性,无垢无净,当心灵没有了任何障碍,人生又怎会有痛苦?

行走在滚滚红尘里,我们心灵最深最柔软的一隅,应该植一株净莲以洗涤心灵的尘埃。人生的这条路,终究是要靠自己走下去的,人生的领悟,也是需要自己的心去体验的。不管人世如何沧海桑田地变化,最真的人生体验只能来自我们的内心深处。

人生机缘往往发生在一刹那问。拿起这本书的时候,也许你心中的那朵莲花就已经等待绽放,所需的不过是这些诗的雨露滋润。

那就让我们且缓一缓紧张的生活节奏,慢下来,静下来,坐下来,泡一壶茶,选一个安静的角落,细细品味这些美不胜收的诗句吧。人生需要解答心灵的疑问,生命需要美丽的理由。这些诗句是精诚所至的启迪,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它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永恒鲜活的情感世界,静静聆听来自心灵的声音。那是诗的意趣,禅的境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