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老师给青少年最珍贵的人生礼物。
蔡老师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紧紧围绕“孝亲尊师”“敬老尊贤”“兄友弟恭”这三大主题,为青少年指出人生成就和幸福的关键!
青少年的素质,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明天与未来,青少年时期培养的道德品行,是人生成就和幸福的关键……
《福田心耕(青少年要上的十二堂国学课)》由蔡礼旭所著,通过这本书,能让我们从五年年的传统智慧中找到幸福人生的钥匙,让圣贤文化能够滋润更多的民族之花……
从小懂得孝亲尊师,长大能够学业有成从小懂得敬老尊贤,长大会得贵人相助从小懂得兄友弟恭,长大会有幸福人生!
这是蔡礼旭老师讲给青少年的人生教诲,也是值得每个成年人阅读的人生宝典!
《福田心耕(青少年要上的十二堂国学课)》由蔡礼旭所著,本书内容源自蔡礼旭老师2011年在马来西亚中华文化中心的青少年生活学习营的讲课实录,我们特地将其整理成书,以供青少年朋友学习。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青少年的素质,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明天与未来;青少年时期培养的道德品行,是成就人生和幸福的关键。《福田心耕(青少年要上的十二堂国学课)》中的三大主题:“孝亲尊师”、“敬老尊贤”、“兄友弟恭”是我们中国人一直固有的美德和传统。然而,“人不学,不知道”,若没有老师给我们详细开解,我们哪里知道这十二个字的背后有着这么深刻的内涵和不可估量的价值、受用。老师的课虽然是讲给青少年的,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补这些课。我们希望这本小书,能让我们从五千年的传统智慧中找到幸福人生的钥匙,更希望更多的青少年读到此书,让圣贤文化滋润我们的民族之花。
人生要幸福,一定要有福报,人没有福报连三餐都吃不饱,人没有福报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有一年十月份非洲发生了六十年来最严重的旱灾,谷物、农作物都长不好,所以没东西吃,饿死了多少人呢?饿死的儿童超过三万人。你看人没有福报的时候连东西都吃不上了,有福气,人生活才没有忧虑。
大家都希望有福气,人的福气是怎么来的呢?福气是结果,你没有种瓜,怎么得瓜?你没有种豆,怎么得豆?什么才是福分的种子、福分的因呢?福分的因叫“福田心耕”,它是自己的心耕耘出来的。什么心能增长自己的福分?存什么心的人有福?是每天讲人家坏话的会有福,还是每天看人不顺眼的会有福,还是每天笑脸对人的会有福?佛家寺庙一进去就会看到一尊布袋和尚的佛像,他长什么样子?肚子很大,笑口常开。他度量很大,“大肚能容”。度量很大的人福就大,跟人家什么事都计较的、那个心量很小的人福就小。大家看什么样的人最有福?大舜孝顺最有福,你看他因为孝顺最后当了天子,而且他的福,四千多年之后的子孙还在受他的庇荫。
福田分三种,叫“恩田”、“悲田”、“敬田”。这个“恩田”,就是要懂得知恩报恩,我们俗话讲“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有这种感恩之心的人就最有福气。有一句话叫“人在福中不知福”,想想昨天谁在家里照顾你的?还是妈妈、爸爸。
不断积累福报,以后生活就没有忧虑,而且越来越有福,还可以拿着福报去帮助困难的人,这样的人生很有意义。帮助人有没有意义?有。假如一个人很需要帮助,他的父母病得严重,没有钱、没有办法看医生,他需要金钱上的帮助,非常急,你会不会帮他?要不要帮忙?要。你没钱遗不遗憾?很遗憾,你有福报的时候可以帮助他。你的同学考试成绩不好,他很痛苦,他很需要人家指导,结果你也不会,那是不是很遗憾?可是你如果会就可以马上教他,他得到你的帮助成绩可以得到提升,他就会很欢喜,他父母也会很安心。朋友之间,都要有这种情谊。人跟人这一辈子遇到都是很难得的,全世界有多少人口,大家知不知道?七十亿。全世界七十亿人当中有两个人能坐在一起,这个机率、这个机会是非常难得的。不只坐在一起,你们还同在一个寝室住在一起,这是很难得的缘分,应当互相珍惜,互相帮忙。
所以你有福,你可以帮助别人;你有福,你可以孝养父母。人生很快乐的一件事情就是报恩,父母把我们养大了,我们可以回报父母,我们的心将会非常欢喜、非常安慰。假如人没这个心,比不上畜生。我们常说乌鸦会反哺,它的母亲老了,它的儿子会孝养它的老母亲,会反哺。连动物都有这种知恩报恩的心,更何况我们人是万物之灵,灵是什么?灵是有智慧、有德行。不如畜生那就不叫灵,不叫万物之灵,叫万物之害。你看,现在整个大自然是被哪一种动物破坏得快要不能住了,被谁破坏的?人类。万物之灵怎么活成这样?活成万物的凶手。很多野生动物,很多生命现在都绝迹了,都是被人给杀害、害死的,把它们生存的地方都给它破坏掉,它就灭绝了。
大家知不知道癌细胞?当病人身上的癌细胞在某个部位一直长大,大到去压迫其他地方,最后那个人就死了。现在地球上也有许多癌细胞,有些人肆意破坏环境,杀害生命。人要不要做这种癌细胞?不要!天、地、人三才,万物之灵怎么能做成这样?所以人不受圣贤教诲,就是放纵欲望,最后害了万物,还伤害了自己的父母。所以人一定要接受圣贤教育,不然就不知道怎样做人,怎样尽自己的本分。
P9-11
这本书的内容,源自蔡礼旭老师2011年在马来西亚中华文化中心的青少年生活学习营的讲课实录。我们特地将其整理成书,供青少年朋友学习。这也让末学回忆起与老师相遇的点点滴滴,特在此地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次知道蔡老师的名字,大约是2005年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络上看到了老师所讲的“幸福人生讲座”的文字稿,老师的一句话,“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而是抉择”,让学生如同大梦初醒。回想自幼读书到走上社会,耳边最常听到的话就是“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而那个时候的我,正在开公司、努力赚钱。老师的话如同醍醐灌顶,让我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所在。于是,又在网上找到老师的讲座,看到老师温文尔雅的形象,听到老师温馨而又幽默的言辞,方才明白幸福美满的人生该从何而来,才明白做一个中国人是如此幸福。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富的人生宝藏,我们却身在宝山不识宝。当时,就在心中升起一个愿望,希望自己也能够学习老师,做一个点亮人们心灯的人。然而,这个刚刚萌芽的善念很快就被深厚的习气所掩盖。直到几年后,得以有机会亲自聆听老师讲课,不断熏习,才日渐对老祖宗的教诲有了新的体会和感悟。之后,一路学习,一路实践,虽然遇到种种的挫折,却从未言弃。几年的学习、落实,虽然学得很肤浅,行得很不够,却从传统文化中得到了诸多的受用。深深感念老祖宗的智慧,感恩老师的慈悲教诲,正是他们的智慧和教诲点亮了我的心灯,滋养了我的慧命。这十多年来,像学生这样得到老师法水滋养、改写人生的人又何止百万千万。
常有人在听完蔡老师的课后感叹,如果我们早一点学习《弟子规》,早一点得闻老祖宗的教诲,我们的人生该少犯多少过失,少走多少弯路?然而,人生不会重来。我们只有把目光放到未来一代,让圣贤教育涵养我们的青少年。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青少年的素质,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明天与未来,青少年时期培养的道德品行,是人生成就和幸福的关键。本书中的三大主题:“孝亲尊师”、“敬老尊贤”、“兄友弟恭”是我们中国人一直固有的传统美德。然而,“人不学,不知道”,若没有老师给我们详细开解,我们哪里知道这十二个字的背后有着多么深刻的内涵和不可估量的价值呢?老师的课虽然是讲给青少年的,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补习这些课。我们希望这本小书,能让我们从五千年的传统智慧中找到幸福人生的钥匙,更希望更多的青少年读到此书,让圣贤文化滋润我们的民族之花。
——编者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