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受益一生的北大人文课(精)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刘国生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首先,对这个题目作一下解释。所谓《故事新编》,首先是“故事”。鲁迅说得很清楚,“故事”是中国古代的一些神话、传说以及古代典籍里的部分记载,这实际上表现了古代人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一种理解,一种想象。所谓“新编”,就是鲁迅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里重新编写、改写,某种程度上这是鲁迅和古人的一次对话,一次相遇。既然是重写,是重新相遇,鲁迅在写《故事新编》时就要在古代神话、传说、典籍里注入自己所处时代的精神,注入个人生命体验。——我们读《故事新编》,就是要了解他在里面注入了什么东西。

那么,这到底是部什么样的小说呢?又怎样去理解它呢?我有一个简单的理解:它是鲁迅奇思怪想的产物。我想每一个作家写作时都有一定的灵感,会有所谓神来之笔,而《故事新编》恰是鲁迅的一个灵感,是他的奇特想象。小说里讲的故事的主人公,有古代神话里的英雄,比如射日的后羿、造人的女娲、治水的大禹,还有一些古代的圣人、贤人,比如孔子、老子、墨子、庄子,他们身上都有一些神圣的光圈。鲁迅突发异想:这样一些身上有着神圣光圈的英雄、圣贤,如果有一天走到百姓当中,成了普通人,神变成人,圣人变成常人,这个时候他们会有什么奇怪的遭遇、奇怪的命运呢?他的整本《故事新编》就是围绕这个多少有些古怪的想象展开的。

最能体现鲁迅构思的是《奔月》。这篇小说写的是后羿的故事,但写得很特别。后羿的故事本来是说:天上有十个太阳,老百姓被晒得受不了了,这时后羿出来,把九个太阳射了下来,留着最后一个保证人们的生存发展。对于这样一个英雄,鲁迅并没有从正面描写他当年怎么射日,怎样创造丰功伟绩,而是描写英雄业绩完成以后,后羿有什么遭遇。

“以后”,这才是鲁迅所关注的。鲁迅对很多问题都喜欢追问“以后怎么样”。可以随便举个例子,在“五四”时期谈到女子解放,有一个共同的命题,是从易卜生《傀儡之家》那里拿来的,就是“娜拉走出家门”——这是“五四”很有名的一个命题。大家都这么说,鲁迅却要问:“娜拉出走后会怎么样?”他回答说:“要么堕落,要么回来。”他的思考就是这样彻底而特别,老是追问“以后”。现在同样的,鲁迅也要追问:后羿完成其英雄业绩以后,会怎么样,有什么遭遇。

后羿射下九个太阳之后,同时也把天下的奇禽异兽都射死了,这就出现了一个生存问题。尤其是他的夫人嫦娥,是天下的美女。作为一个丈夫,拿什么来给这样一个美女夫人吃呢?天下所有的奇禽异兽都被射死了,找不到吃的东西了,所以每天只有请他的夫人吃“乌鸦炸酱面”。这样,夫人就大发脾气了。于是,这天一大早,嫦娥起来就娥眉直竖,对后羿说:“今天你给我什么吃?还是乌鸦炸酱面?那不行,我吃腻了,必须给我找到别的东西,否则不准回家。”这就是所谓“妻管严”,是普通老百姓生活里很常见的事。就像天下所有的丈夫一样,后羿也只得听夫人的话,骑马到了几百里之外。他远远看见一只肥鸡,非常高兴,心想:这回有鸡吃,回家就好交代了。他一箭射去,那鸡应声落下。但就在他赶过去想拿鸡的时候,被一个老太婆一把抓住。这是谁?鸡的主人。

“赔我鸡来!”

“这鸡我已经射死了。”

“那不管,你得赔。”

后羿没办法了,就把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给她了。

“不行,还不够。”后羿万般无奈只有亮了相,说:“你知道我是谁吗?”“我管你是谁!”“我是后羿呀!”“后羿是什么东西?”人们已经把他给忘了。他没办法,最后只得说:“明天这个时候我准时来,拿更好的东西给你。”就这样,后羿好不容易才脱了身。

刚走没多远,只见远处一支箭飞过来,后羿“啊”的应声倒地。这箭从哪儿来呢?这是他当年的学生逢蒙射的。所以你看现在的后羿,人们都把他遗忘了,他的学生也背叛他了。逢蒙看到他倒下去,就赶来想杀害自己的老师。后羿却从地上翻身而起,说:“你小子,幸亏我留了一手!”这一手又是什么呢?——原来,箭飞过来以后,“啊”一声倒地不是真的倒,而是用嘴把箭衔住了。这样逢蒙就很狼狈,逃走了。但后羿到家后,仆人过来报告说:“不好了,先生,夫人跑了!”嫦娥奔月,到天上去了,连老婆都背弃了自己。后羿就发怒了,说“拿箭来”——他要重新“射日”,这次是射月亮。这里鲁迅先生有一段很精彩的描写:

他一手拈弓,一手捏着三枝箭,都搭上去,拉了一个满弓,正对着月亮。身子是岩石一般挺立着,眼光直射,闪闪如岩下电,须发开张飘动,像黑色火,这一瞬息,使人仿佛想见他当年射日的雄姿。

这一段描写是非常精彩的。后羿虽说已经落魄了,但雄姿仍在,可这仍然不能改变他的命运。因为当所有的奇禽异兽被射死以后,他就没有施展自己才能的对象,面临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而且连基本生存都难以维持,整天纠缠在日常生活的琐事当中,这就导致了他自身精神的平庸化,使他无法摆脱内心的那种无聊和疲倦感。这里写的不仅是一个被遗忘、遭背叛、被遗弃的外在的悲剧,更有一种内心世界的变化所导致的内在生命弱化的悲剧。鲁迅在这里,实际上是讨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先驱者的命运问题,不只是指后羿,实际也渗透了鲁迅自己的生命体验。“五四”过去之后,先驱者都面临类似后羿一样的遭遇与命运。

另外还有一篇叫《补天》,是写女娲造人的故事。这篇开头非常漂亮,用笔很华丽,在鲁迅的作品中很少见。我们看其中一段,大家要注意他用的色彩。

粉色的天空中,曲曲折折的漂着许多条石绿色的浮云,星便在那后面忽明忽灭的映眼。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那一边,却是一个生铁一般的冷而且白的月亮。P3-5

书评(媒体评论)

我到过世界上很多大学,美国的、欧洲的、日本的、俄罗斯的,可以说,你们学生的水平是最高的,你们应该为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自豪。过去经常说,北大是中国的哈佛,现在我还要说,哈佛也是美国的北大。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北京大学是一个名声显赫的学术中心,长期以来,她对中国的科学、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众多杰出学者正是从北大起步进而对高等教育、全球觉悟以及社会进步做出重大贡献,这种贡献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

——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

北大浓厚的学术氛围、严谨的科学作风、创新的精神和兼容并包的传统直接影响了方正的发展。我本人常常被人说成是“喜欢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是受了北大这种风格的影响。现在方正一批优秀的年轻人也是在北大这种精神的熏陶下,力图在一个领域内成为“龙头老大”。

——王选院士

目录

文学镜像

 钱理群 《故事新编》漫谈

 张祥龙 从《诗经·大雅·生民》中读解周文化的特征

 胡文彬 谈《红楼梦》与中国文化

 纪连海 正说吴三桂

追根溯源

 王 娟 民间节日与文化传承

 张 半 中庸之道与礼乐文明

 孙开泰 传统文化与中医

点亮心灵

 丛 中 远离精神障碍,保持心理健康

 吴 青 爱的哲学

 高 天 音乐审美与心理健康

探寻人生

 金正昆 有效沟通漫谈

 韩嘉玲 托起明天的希望——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

法度精神

 刘爱明 当代维权之法律解析

 王海明 公正与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

 马忆南 个人自由与中国的婚姻家庭法制

企业关怀

 周建波 成败晋商——明清商帮的崛起与衰落

 袁 岳 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市场调研与决策

 范庆南 广告、传播与顾客关系行销

 茅于轼 从民企国企差别到交换和价值

名家传递

 茅理翔 企业传承梦想——民企的八大难题及其对策

 宗庆后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娃哈哈寻找企业持续增长能力

 赵 民 合伙制创业在中国——新华信的十二年

 俞尧昌 有效商战幕后的故事

放眼世界

 劳伦斯·萨默斯 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程恩富 经济全球化与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理论和战略

 刘 涛 多元世界中的中国国际关系

序言

北京大学是一所屹立百年的高等学府,在中国乃至世界,北大都享有极高的声誉。人是精神的载体,说到北大,自然要说起北大的人和北大的人文精神。北大的人文气息仿佛少女脸颊上的红晕,历经岁月的渲染,愈加有韵味。从清末开始,这里诞生了无数的思想巨子、文化大家。

作为中国最具精神魅力的学府,北大英才辈出,堪称大师之园。百余年来,从北大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者、教授。早期的北大涌现出的杰出人物有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蒋梦麟等,这些人是北大的先驱,也是北大精神的奠基者。之后,北大又培养了冯友兰、季羡林、梁漱溟、林语堂、朱光潜、张岱年等学者。他们以各自的思想和行动,共同为我们构造了一个独属于北大的人文体系。

北大的人文气质不是物质的留传,而是一种灵魂的塑造和远播。一代又一代北大人传承和发扬着北大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也彰显着自身与众不同的人生经验与生活智慧。他们广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与庄严无畏的思想,像一盏盏明灯,点亮我们的心灵,也照亮我们未来的道路。他们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勤奋、宽容、克己,等等。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北大人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思考而归纳出来的人生哲理。

当我们困惑迷茫之时,鲁迅会告诉我们希望总在前方;当我们缺乏信念之时,冯友兰会告诉我们各人的历史由各人写就;当我们陷入悲观之时,季羡林会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各有其意义;当我们总是匆匆地生活,无暇顾及身边的事物之时,朱光潜会提醒我们慢慢走,要懂得欣赏生活之美……有一种光芒永不消逝,有一种精神永远留存。无数北大人以其博大的胸襟,为我们提供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不管我们处于何种精神状态,我们都能从他们所散发的智慧之光中,摘取一片我们需要的光芒,以驱散积存于我们内心的阴影,并且以另外一种眼光看待世界,看待现实生活带给我们的不如意。  因此,即使我们没有进入北大学习,即使很多先哲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探寻大师们行走的足迹,倾听他们永恒的人文精神,我们就可以从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经营自己的人生,从而能够拥有一份成熟、稳重和练达,悦纳世间百态,笑看人生风云。

《受益一生的北大人文课》借助大师的智慧,深入探寻社会各个领域,让读者把握社会脉搏,沐浴人文气息,修养人生智慧。或许你无法抵达大师的思想境界,但是你却能从中寻找一盏指引你前行的明灯,抵达人生的豁然之境。

阅读本书,聆听大师们的谆谆教诲,汲取其人生经验和智慧,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内容推荐

北京大学是一所屹立百年的高等学府,也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大学”身份和名称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在中国乃至世界,北大都享有极高的声誉。作为中国最具精神魅力的学府,北大英才辈出,堪称大师之园。百余年来,从北大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者、教授。

早期的北大涌现出的杰出人物有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蒋梦麟等,这些人是北大的先驱,也是北大精神的奠基者。之后,北大又培养了冯友兰、季羡林、梁漱溟、林语堂、朱光潜、张岱年等学者。他们以各自的思想和行动,共同为我们构造了一个独属于北大的人文体系。

北大的人文气质不是物质的留传,而是一种灵魂的塑造和传播。一代又一代北大人传承和发扬着北大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也彰显着自身与众不同的人生经验与生活智慧。他们广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与庄严无畏的思想,像一盏盏明灯,点亮我们的心灵,也照亮我们未来的道路。

《受益一生的北大人文课》借助大师的智慧,深入探寻社会各个领域,让读者把握社会脉搏,沐浴人文气息,修养人生智慧。或许你无法抵达大师的思想境界,但是你却能从中寻找一盏指引你前行的明灯,抵达人生的豁然之境。

阅读《受益一生的北大人文课》,聆听大师们的谆谆教诲,汲取其人生经验和智慧,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本书由刘国生主编。

编辑推荐

每天一堂北大人文课,每天汲取一点人生智慧,帮助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

探寻知名学者、教授行走的足迹,品味他们的人文精神,我们就可以从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拥有愈加圆满的人生。

阅读《受益一生的北大人文课(精)》,聆听大师们的谆谆教诲,在其智慧之光的引导下,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更好地经营自已的人生。本书由刘国生主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6: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