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水陆两栖人(彩绘本)/世界儿童文学名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苏)亚历山大·别利亚耶夫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水陆两栖人》是亚历山大·别利亚耶夫的代表作,故事讲的是:阿根廷沿海水域突然出现了一个半人半鱼的怪物,搅得人心惶惶,渔民们都不敢出海打渔。贪婪的采珠船主佐利达却想捉住这个怪物,让它为自己采珍珠。他挖空心思,终将怪物捕获,这才弄清楚,怪物不过是医生萨里瓦托尔的杰作……

内容推荐

《水陆两栖人》是前苏联作家亚历山大·别利亚耶夫(1884-1942)的作品。《水陆两栖人》的作者与英国的威尔斯、法国的凡尔纳都是中国读者难忘的名字。他们的优秀科幻小说影响了我国的几代人,丰富了亿万小读者的童年生活。这部作品的主题是“完善人类”,使人具有更多更强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作者将深奥的医学知识、大胆的科学想象、生动紧张的故事情节和朴实淳美的语言文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一场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激烈斗争,讴歌了正义和善良,也剖析了复杂的人性,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和道德力量。

目录

一、奇怪的“海魔”

二、捕捉“海魔”

三、“海魔”是谁

四、水陆两栖人

五、比珍珠更珍贵的

六、灾难来临了

七、法庭的判决

八、尾声

试读章节

阿根廷的夏夜,天空星星闪烁,“水母号”帆船像婴儿般安详地睡在大海的怀抱里,大海静悄悄的,好像也在酣睡。

这是一艘小帆船,甲板上许多半裸的采珠工人在酣睡。在这些没有风、炎热的日子,他们采完珍珠后,累得连把划子搬上甲板的力气都没有了。天气总是那么好,没有丝毫迹象表明天气会变,所以他们把采来的珍珠、贝壳和珊瑚石碎片一堆堆地放在船头,没有谁去收拾好。

有时,一个采珠工人爬起来,迷迷糊糊地摇着身子,走到水桶前闭着眼喝一口水。早晨干活前他们是不吃东西的,因为人在水中受到的压力太大了,吃饱喝足了会伤身体。所以他们经常是整天都空着肚子干活,临睡时才能吃东西。

在这群采珠工人中,有个叫巴里达札尔的人,他年轻时是很有名的采珠能手。他十岁左右时,就跟着一个师傅学潜水,师傅很严厉,想尽办法让他在水底停留得久些。师傅有时会亲自潜下海底,把一只篮子或一个网缚在锚上,然后让巴里达札尔潜到水里去把它解开,要是没解开上来,师傅就要用鞭子或细麻绳抽打他。巴里达札尔没少挨师傅的鞭打,他成了这一带最厉害的采珠人,钱也挣得最多。

巴里达札尔的右脚被鲨鱼咬成了残废,他的肋部也被锚链刮伤过。年纪大了,巴里达札尔不再采珍珠,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开了家铺子,专门卖珍珠、珊瑚、贝壳和海上珍奇物品。可是在岸上待久了,他就感到无聊,于是常常去采珍珠。珍珠老板们都很看重巴里达札尔,采珠工人们也很敬重他。他常常教那些年轻的采珠人如何屏住呼吸,如何与鲨鱼搏斗,如何瞒着主人将采到的稀有珍珠收藏起来。

现在,巴里达札尔坐在一只小木桶上,非常悠闲自得地吸着一支粗雪茄。他有着英俊的相貌,一张长方形的脸,颧骨不高,鼻梁端正,天生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让人一见难忘。巴里达札尔眼皮垂下来,他在打盹。不过他的耳朵可没睡,即使在沉睡时,两只耳朵也仍然提防着危险。

这天夜里,就在他睡醒以前,从海洋远处传来两种声音。这声音在近一些的地方又响了一次。仿佛有人在吹号角,随后,似乎有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人提着嗓子在“啊”地喊了一声,接着,他又听到了更高的“啊——啊”声。

这喊声一点儿不像刺耳的轮船汽笛声,和溺水者的呼救声也截然不同。这是一种新的、不熟悉的声音。巴里达札尔站起身,他走到船边,海面非常平静,一个人也没有。巴里达札尔用脚推推躺在甲板上的一个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爬起来时,他轻轻地说道:“有人在喊叫,这恐怕是他……”

“我没听见,”印第安人一面跪着侧耳倾听,一面也同样轻声地回答。

突然,沉寂又被号角声和喊声冲破了:“啊——啊!”

那人一听见这声音,弯下身子像挨了鞭打似的:“对,这恐怕是他。”

其他的采珠工人也都醒了。他们爬到灯笼照亮的地方,精神紧张地聆听着。号角声和人声在远处又响了一次,接着一切沉寂下来。

“一定是海魔……”一位渔民小声地说。

“把老板请来吧!”

就在他们议论时,伴随着啪哒啪哒的声音,老板佐利达走了过来。佐利达走上甲板。他只穿一条麻布短裤,宽皮带上挂着手枪套。佐利达走到人群跟前,灯笼照着他那两道浓眉、微微向上翘的唇鬓和一撮不多的花白胡子。

“出了什么事?”

大家七嘴八舌地讲起来。

巴里达札尔举起手,对大家说:“咱们听见了吗?这是海魔的声音。”佐利达过来打断了他的话,他让大家不要瞎猜,快去睡,明天一早还要出海。

采珠工人们嚷了起来,他们觉得老板有点儿不讲道理。

佐利达不想和工人们争,更不想返航。可是这些印第安人很激动,他们威胁说,如果佐利达不拔锚,明天他们就上岸。他只好答应他们天亮就起锚,然后他一路唠叨着回自己舱房里去了。他心里对“海魔”很恼火,就是它吓得渔民和采珠人不听使唤。“海魔”对一些人有害,对另一些人却给予帮助,年老的印第安人说它是海神,它一千年才从海底出来一次,在海面上打抱不平。

所有这些谣言一传十、十传百。如果帆船、渔船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沉没,或者渔网被弄坏、捕到的鱼失踪,他们就归罪于“海魔”。但据说“海魔”也做好事,有时会偷偷把大鱼放进渔船,据说还有一回救起了一个溺水的人。最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见过“海魔”,谁也描述不出这神秘怪物的模样。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政府官员们起初认为这些传说是无聊的假想,不当回事。可是渔民们愈来愈激动,不少渔民已经不敢出海打鱼了,海鲜缺乏,于是地方当局决心调查这一事件。警察队在海湾及其沿岸搜索了两星期,根本没有发现什么“海魔”,于是,警察局长发表公报说“海魔”根本不存在,不过是一些无知粗人瞎说的。

一天夜里,几个离岸相当远的渔民被山羊叫声吵醒,有的渔民发现拉上来的网割破了。

“海魔”的重新出现使人们期待科学家的解释。科学家认为,海洋里不存在科学不知道的海怪,这种海怪不可能做出只有人才办得到的事。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这样想。有些科学家引用德国著名博物学家孔拉特·盖司纳的话,他曾经记述过海女神、海魔。有几个老科学家写道,古代和中世纪的学者们所写的东西有很多是正确的,上帝的创造无穷无尽,对我们研究学问的人来说,下结论时应该虚心谨慎。

最后,为了解决争执,决定派出一个科学考察队。考察队没有福气遇见“海魔”,但是他们知道了它的许多新资料。

考察队发表的报告书里写道:

在沙滩上的几个地方,我们发现了人的狭窄的脚掌踏出来的脚印。这些脚印从海那一边来,又回到海里去。不过,这些脚印可能是乘小船到岸上来的人所留下的。、

我们检查过的渔网都有切口,这些切口可能是锋利的刀子切的。也许是,渔网钩着了尖锐的暗礁或沉没船只的碎铁片因而被撕破。

根据目击者叙述,一条被暴风雨卷到离海很远的岸上的海豚夜间被人拖回水里,沙滩上发现了脚印,好像长着长趾甲。大概有个软心肠的渔民把海豚拉回海里了。大家知道,海豚追猎鱼类,帮助渔民把鱼群赶到浅水滩。所以渔民们常常解救海豚的危难。脚爪的痕迹可能由人的手指弄成。

羊羔可能是被一个爱开玩笑的人带上小船,偷偷地放在那儿的。

科学家们得出结论是:没有一个海怪能够做出如此复杂的行动。可是这些解释不能使人人都满意。比如彼得罗·佐利达。

到天亮,他听见甲板上传来惊惶的喊叫声。P1-5

序言

童年需要读名著

对于童年时期的孩子来说,课外阅读是很重要的,但到底应该读些什么书呢?我个人的看法,小学阶段最好给孩子读三类书:一是中外名著。但是,中国文学名著里,真正适合儿童阅读的不太多。因此以欧美儿童文学名著为主。二是最新的优秀儿童读物。这类书包括一些畅销儿童书,还包括一些新作家写的很生动活泼的儿童小说、童话、散文、诗歌和寓言等。三是一些思想内容健康,知识和趣味兼备的杂书。杂书的面很广,只要适合儿童阅读,只要知识准确,有一定的趣味性,文字也流畅,都可以拿过来读一读。我小时候的阅读,就是以前两者为主的。那时候条件有限,只能接触少量的中外文学名著,只能从儿童报刊上读到一些文学新作,在书店买到几本儿童图书,其他适合儿童阅读的好书则涉猎不到。现在想起来,也是一个遗憾。但也正是因为读了一些经典名著,才有了今天我对文学的一些理解,才会在写作和研究上取得一些成绩。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一部经典名著,就像一个高尚的人。接触它,认真阅读它,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在谈话。不但可以学到文学知识,还可以懂得很多生活的道理,而且还能学会做人。这次,我与北京燕山出版社合作,专心致志地组织、翻译和改写了一套外国儿童文学名著,是想给儿童读者提供一个好书的菜单。我个人觉得,经典就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和众多读者或数代读者的检验而公认是好的作品。如《小王子》《吹牛大王历险记》《列那狐的故事》《克雷洛夫寓言》等等,是可以跨越时空接受新的审读的。

这套名著共20种,包括上面提到的几种,它们大多数家喻户晓,滋养了几代读者。这次集中推出是用心安排的。现在的书店里,各类名著改编、改写和翻译的很多,但其质量却不敢恭维。有些版本,因为是名家翻译的,质量当然是没问题的。但有些图书的质量的确让人担忧。我们这一套外国儿童文学名著,为了方便小学生阅读,文字保持在6万字左右,同时配以精美的插图,无论翻译还是改写,都忠实于原著,而且做到文字优美,内涵集中,不流失最精华的部分。

读名著、读经典,是纯正的阅读。读新作品、读新书,属于流行的阅读。童年时期的阅读,还是要以纯正阅读为主,以名篇佳作增长自己的文学知识,以精美的名著引领自己的成长。读名著犹如登高高的山峰,一旦登临绝顶你就能体验到“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快慰,能从美好的词句里找到方向、获得力量!

(谭旭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已出版童诗集、童话集和散文集20多部。2010年获得中国童书金奖,同年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谭旭东

2013年7月30日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儿童是成长的生命。如何让儿童的成长变得顺利,变得符合儿童的天性,并且也符合成年人的文化期待,是每一位家长都用心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一位关心儿童、爱护儿童的出版人和教育工作者所用心思考的课题。我多次撰文专门论述了儿童图书出版的主流应该是人文主义的,即儿童图书出版应该以经典的文学作品来打造儿童的阅读文化,让儿童在经典的书香中学会感悟世界,学会理解生活,学会为人处世,学会感受美与爱。——谭旭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6: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