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闪亮的日子--献给尘封在我们记忆中的热血青春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金满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被誉为中国版《美国往事》的史诗级怀旧经典,唤醒我们心底埋藏已久的兄弟情结,2009年所有男人不应错过的一本书!——献给尘封在我们记忆中的热血青春!

引千万网友强烈共鸣、唏嘘相传的80年代血性怀旧力作!

上世纪80年代,对于一个年轻人,有两种选择。一是安稳地遵守着主流秩序,另一个是脱离主流秩序参与那秩序的惨烈更迭。于是。在每一座城市,都在上演着雪白风冷、喋血街头的惨烈故事。在一座南方小城一起长大的冷军、骆子建、张杰三人,便是因被人欺负,以暴制暴,走上好勇斗狠的混混生涯。

血性让三人脱离了主流秩序,凭身手和胆略在道上迅速崛起。结识了同样有血性的萧南。他们很快就赢得了尊重和地位。当然,他们善良、重情义的本性让他们不自禁地帮助很多的弱者。除暴安良的侠义行为,在那个混沌的年代,得以再次上演。

内容推荐

上世纪80年代,冷军、骆子建、张杰三人在一座南方小城一起长大,走上好勇斗狠的混混生涯,凭身手和胆略在道上迅速崛起。其问不意与同样冷峻的萧南结仇,萧南枪击走上正途的骆子建。萧南逃亡期间冷军、骆子建因杀人远走邵阳和哈尔滨,出于正义与当地黑道火并。骆子建为父送终自投罗网,冷军自首营救。几年后冷军出狱为义气再度伤人,遭张杰出卖,而同时冷军的爱人被仇人打死。冷、骆二人再次走上复仇之路,遭遇了同样回来复仇的萧南,惺惺相惜。张杰带着忏悔回归兄弟之间,四人共同走上四面楚歌的不归之路……

试读章节

1

冷军骑辆二八永久自行车从街头呼啸而过,前杠上坐着骆子建,后座带着张杰。三人刚从学校翻墙出来,他们已经连着一个星期早退,赶到七中门口等钟饶红放学。

隔了几十米冷军就看见赵德民一伙人或站或蹲地聚集在石桥头。赵德民披一件军呢大衣,的确良衬衫自得刺眼,肥大的公安蓝警裤被一根牛皮带扎紧,三节头皮鞋锃光瓦亮。当时这样的穿着是非常时髦且牛B的。赵德民本就长得白净挺拔,立在桥头显得异常英俊。过路的姑娘都飞快地瞟他一眼,赵德民对这样的效果很满意。

冷军骑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躲避。他都能想像现在捏下车闸,刹车皮和钢圈会摩擦出多么尖厉的声音。冷军低头狠踏几脚,希望赵德民一伙人没注意到他们的经过。

一根晾衣竹竿插进飞转的车轮里,自行车上三人摔了出去。冷军没来得及将掖在肥大军裤里的三八刺拔出来,就已被扑上来的几个大个拧住双手拖到桥洞下,被拖下来的还有骆子建和张杰。冷军三人还在读中学,相比赵德民这些二十多岁的成人来说。他们都还是些半大孩子。

三个少年拧巴着脑袋看人。赵德民笑笑,突然几个耳光抽在他们脸上,赵德民很不喜欢冷军瞪着他的目光,这个瘦弱少年的眼中透着冷漠和杀气。

“你和钟饶红好?”满脸青春痘的赖蛤蟆咬着烟屁股,贴着冷军的脸间,一张嘴满口黄牙。

冷军被他嘴里喷出的臭气熏得一阵干呕。赵德民早就派人传话给他,说他兄弟赖蛤蟆看上了钟饶红,让冷军识点儿相。

“我跟你娘好!”冷军一阵挣扎,没能挣脱。

赵德民靠在桥墩上,叼着烟,冷笑着斜瞅着赖蛤蟆。

赖蛤蟆脸一红,冲着冷军的脸连挥几拳,不能躲避的冷军顿时鼻血长流,眼眶乌黑。

“操你娘!你牛B我们单挑!”冷军像只被丢上岸的生猛海鲜,扭动弹跳着。试图挣开几双扭着他的粗壮胳膊。

“你妈的,我让你嘴硬!”赖蛤蟆作势找地上的砖头。

“当啷!”一把雪亮的西瓜刀甩到面前,赖蛤蟆抬头望去,赵德民斜着眼看着他。

“你妈的!不会是让我捅了这生蛋子吧?”赖蛤蟆心里骂一句,强忍着不让手抖,拾起了一尺半长的西瓜刀。

赖蛤蟆手提西瓜刀,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如果今天他怂了,以后在圈子里更是抬不起头来。“按住他的脚!老子挑了他脚筋!”赖蛤蟆心一横。

几个大个一使劲儿,把冷军按在地上。冰冷的水泥贴着脸,冷军心想完了。今天要栽这儿了,以后要当残疾人了。

“你服不服?”赵德民在冷军面前蹲下。

“我服你妈!今天要不把我弄死在这儿,让我留一口气,以后我弄死你们!”冷军脖子上鼓起青筋。

赵德民坚硬的三节头皮鞋蹬在冷军肚子上,三节头号称铁鞋,踢人很上路。冷军闷哼一声蜷起了身子,赖蛤蟆按住冷军脚脖子就要往下砍。赵德民一把握住刀柄,示意放开冷军。

“要不要跟我?”赵德民问。

“我从不喊人老大。”冷军摸一把脸上的血,神情还是那么冷漠。

赵德民突然有点儿欣赏这个嘴圈刚长绒毛的半大小孩,他觉得这小子很像五年前的他,像是一条行走在冰天雪地里,饥肠辘辘的孤狼。赵德民如果知道冷军以后会成为本市令人胆寒的老大,不知道还会不会放过他。

赵德民拍拍冷军的肩膀,往冷军上兜里插进几张钱,点根烟,晃着身子走出桥洞。  “谁以后欺负你,报我名字。”赵德民站在桥头对冷军说j

冷军用河水冲掉嵌进手臂伤口里的沙子,洗干净脸上的血,回头看张杰和骆子建耷拉着头靠在桥墩上。

“来根烟。”冷军对俩人说。

冷军和张杰坐在河边抽烟,骆子建不会抽烟,去桥上把驳断了几根车条的自行车扛了下来。

“军哥你说,要怎么报仇!”骆子建用腿夹住前钢圈双手去正自行车龙头。

冷军看着河对面的荒草枯树没有说话。

“我们找谭斌帮忙。”张杰说。

1983年严打,很多红极一时的大哥都被游街公审,最后被一颗子弹扑落黄沙。安静了两年后赵德民和谭斌、谭武俩兄弟崛起,成为了本市的两股对立势力。冷军见过谭斌一次,一个五短三粗满脸横肉的黑糙汉子,圆口布鞋的鞋底钉两块厚厚的轮胎皮,穿公安蓝警裤,勒一条足有四指宽的牛皮带,皮带前的铜扣大得吓人,上身敞一件泛着黑光的衣服,说不清是绸还是皮的料子,要再给他斜挎上一把驳壳枪,活脱脱的一个南霸天。冷军有些讨厌这个人,相比而言,他对阴鸷帅气的赵德民倒有些好感。

“找人干什么?要打也自己上!”冷军斜一眼张杰。

“子建,这几天你去找几把刀来。”冷军想起裤子里的军刺被赖蛤蟆搜走了。

钟饶红看见马路对面的冷军三人,侧头对身边的女伴说:“我有点儿事,你们先走。”

女伴望着马路对面的冷军说:“就是他吧,挺帅的啊。”

钟饶红跑过马路,冷军双手插在裤兜里,靠在树干上阴着脸。

“打架了?”钟饶红看见冷军脸上的淤青。

张杰刚张嘴,一句话还没说就被冷军瞪了回去。张杰讪讪地转过头去,看学校门口出来的女生。骆子建蹲在马路牙子上看一群蚂蚁拖苍蝇。

冷军插着兜往前走,张杰和骆子建一左一右地跟着,钟饶红拉开他们几米走在后面。大街上自行车铺天盖地,人们穿着藏蓝色或灰色的衣服汇成人流,你分不出他们,也分不出自己。血红的夕阳照着这座城市,拉长了几条年轻的身影。

一些故事正在结束,一些故事正在开始,一些人正在老去,而另一些人,热血在年轻的身体里奔涌,他们正在长大。

街上的饭馆很少,偶尔有几家也是国营的,没有粮票还不卖饭给你。冷军领着他们进到一家小店里坐下,要了馄饨和煎饺。小店油腻肮脏,几个人还是吃得很香,额头沁出了细小的汗珠。从小店出来,几个人跟着冷军漫无目的地游荡到河边,在河堤上坐下。

“我爸妈知道我们的事了。”河水折射灯火,映照着钟饶红好看的脸,“他们问我你家的情况。”

冷军将一块石头用力地掷向宽阔的河面,没有说话,张杰和骆子建在不远处嬉闹扭打。夹钱包骆子建只能帮张杰放风,可要是比打架摔跤,骆子建一只手就能把张杰摔个狗啃屎。骆子建的爷爷据说是一个还俗的和尚,有一身武艺,可没人见过这个和蔼清癯的老人和谁动过手。骆子建懂事起就被爷爷逼着压腿站桩,在被领着找一个老和尚相过面后,他爷爷就不怎么教他功夫了。老和尚说骆子建是“命犯天煞孤星”,长大以后不是个善茬儿。

“赖蛤蟆是不是还缠着你?”冷军问。

“我和他说过很多次了,说你是我男朋友,可他还老跑学校来找我。”钟饶红说。

冷军使劲儿喷出一口烟,清冷的单眼皮里掠过寒光?

那天晚上冷军头一次搂了钟饶红,那是他第一次如此近地接触一个异性。钟饶红靠在他肩上说:“我喜欢你。”发丝摩擦着冷军的耳垂和瘦削的脸颊,冷军听见自己的心突突地跳,手心里都是汗。

看着钟饶红踮着脚走进了黑洞洞的老屋,冷军几个人转身沿着有昏黄路灯的老街往回走。风吹打着电线杆上松动的锌皮灯罩,咣当咣当的声音在老街的黑夜里传出很远。

“我不想念书了。”冷军说。

“你不念我也不念了。念书有个毽用!我就不是那块料。”张杰接在冷军后头说。

冷军看一眼骆子建。骆子建和他们俩不一样,骆子建虽然也和他们一起逃学旷课,可每次考试他都能考高分。老师讨厌甚至有点儿恨冷军和张杰,他们喜欢骆子建,他们觉得骆子建是被冷军和张杰带坏的。

P2-5

序言

血性被毒杀在文明世界

[壹]

我们已经久违了血性。

街市安详,秩序井然,这是件幸福的事情。我们可以安享事业和家庭、物质与情感,美满也好,不满也罢,顶多几句牢骚而已,不会有身家性命之忧。

但凡事都有两面。血性的丧失,必然也有遗憾。比如,少了暴力美学的审美体验。缺了血性。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爽快没了,改成了对骂,用话语侮辱对方的长辈;缺了血性,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人少了,甚至连110都懒得帮着打;缺了血性,大家都没地方展现男人味,连怕老婆也都成了优点……

但这些无伤大雅。如果没有丢失了内心深处对不公规则的反抗,这些都算不了什么——遵守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即使对有血性的男人来说,也是一种美德。

如果上个世纪80年代,社会的发展规则是公平、公正的,那冷军、骆子建、萧南就是这样的一种有血性、有美德的好男人,而不会成为游离法外的“以武乱禁者”。

当然,那样就不会有《闪亮的日子》这样一本充满血性的书。

[贰]

秩序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东西。社会发展史上历来存在两种秩序,一种秩序是显性的,是公开的,是主流的——是“文明社会”催生的法制规则。还有一种秩序,是隐性的,是非公开的,或者说是局部的“潜规则”,但它更趋原始、更趋于自然——是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这种秩序,被很多人称之为黑社会。笼统,却有一定的道理。

这两种规则看似矛盾,却有着奇妙的联系,尤其是在时代发生巨大变迁的时候。本来游离于主流秩序之外的流氓混混,趁着主流秩序的脆弱,通过弱肉强食的原始规则壮大起来,然后一个狡猾的转身,改头换面甚至脱胎换骨,成了文明规则的制定者。当然,更多主流秩序之外的人,则在这个变迁的时代,经历了惨烈的淘汰,销声匿迹。

上世纪80年代就是一个这样的时代。对于一个年轻人,有两种选择。一是安稳地遵守着主流秩序,另一个是脱离主流秩序参与那秩序的惨烈更迭。于是。在每一座城市,都在上演着雪白风冷、喋血街头的惨烈故事。在一座南方小城一起长大的冷军、骆子建、张杰三人,便是因被人欺负,以暴制暴,走上好勇斗狠的混混生涯。

[叁]

血性让三人脱离了主流秩序,凭身手和胆略在道上迅速崛起。结识了同样有血性的萧南。他们很快就赢得了尊重和地位。当然,他们善良、重情义的本性让他们不自禁地帮助很多的弱者。除暴安良的侠义行为,在那个混沌的年代,得以再次上演。

但对于冷军和骆子建,这样就足够了。他们因血性而游离主流秩序之外。是率性而盲目的,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而张杰是有目的的,他要成为新的秩序的制定者。因而三兄弟后来的分裂就成了必然。

《闪亮的日子》最闪光的地方,就是冷军、骆子建以及萧南的率性。这是一种罕见而闪亮的东西。它因血性而发,却不因功利而灭。它不计后果,只为一个简单的原则,这个原则,是最原始的人性,包括善良、正直、重诺,包括兄弟情、爱情、亲情……这些都是人类最美好的东西。

他们是道德上的巨人,却成为法制和同类破坏者的公敌。他们打架、杀人、抢劫,破坏了主流秩序,而又没有和其他混混一起重新融入主流秩序——尽管他们有这样的机会。

注定,他们只能永远地游离,只能是个悲剧。甚至,他们只能是个棋子,被人利用,成为一个巨大棋局上的牺牲者。  “乃知豪客为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他们的朋友,高干子弟欧阳丹青如是说。

[肆]

正义+血性=侠。

有网友评论,如果冷军生在战国时代,就是一个荆轲;如果他生在宋代,就是一个武松;如果生在抗战时期,就是一个李云龙……但他生长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只能是冷军。

“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阮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司马迁如此评价“游侠”。

侠义气概让人尊敬。因为这种精神惩恶扬善,在局部维护着世间的道德体系。但,侠客终究只是个体,他们太原始,仅以武力改变世界;他们太不稳定,成不了规则,不能维护整个世界。而且,侠与匪在行为上经常是如出一辙,以武力取胜。谁是侠,谁是匪,凡人哪里分得清。

此时。我们宁愿相信法制。因为法制从来都比侠客能庇护更多的人,即使它经常并不完善,即使它偶尔并不公正。只有法制被少数人操纵,濒临崩溃的时候,我们才需要侠客。

不相信侠的时代。我们每个人丢弃了侠义气概。心怀正义,却缩手缩脚,患得患失。有法制,有文明,血性索性收起来,我们最终沦为正义的懦夫。

但是,我们不能忘了,法制也有它的命门。

一方面,虽然法制是平等的,但它是一个过于“精密”的武器,有些人善于利用,善于规避。而有些人则根本没有能力使用这个武器保护自己。而另一面,法制的底线,远在道德底线之下。因此,很多无耻的人,大摇大摆地活着。法制能约束的仅是行为的底线,而不是道德的底线。它可以惩罚犯法之人,却不能惩罚丧德之人。所以,我们有理由担心。法制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它越完善,人们越降低道德要求,人性沦落至法律底线的边界。

我们都不希望,会有这样的一天——人们无耻,却都不犯法。世间无侠,更不见君子。所以,对于血性的扬弃,我们仍然心存困惑。

时敬国

2008年11月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暮雨疏烟回复日期:2007—11—6 11:52:02

好像通过时空回到那斑斓岁月,弯曲的小巷,脱落墙皮的街角。工厂砖墙上颜色暗淡的标语,驮着三个人还在石板路上疾驰的28永久自行车,阴暗乌云下一群叼着无嘴烟卷,目光炯炯的毛头小子。定格的瞬间透着一种无以找回的单纯。一段一去不返的伴着些许迷茫的灿烂时光。

作者:ljfeng5340 回复日期:2007—11—7 16:40:16

喜欢的不止是金大笔下的热血深情,侠肝义胆,金大的文风更让我痴迷。精练,短短几句话,就能直指人心,让人欲罢不能。

作者:愤怒的足球虎 回复日期:2007—11—8 15:45:44

小说深刻,简洁地揭示了70年代的人成长的轨迹,社会,价值观,成长观。很有现实写实主义,是部能唤醒人性回忆一面的小说。让我们每个70年代的人看的血脉贲张,提心吊胆,非常成功。

人生价值的观念,取舍,不是谁能左右的,也不是非要有个所谓正义和公平的定义的,一定都在金满的心里,写吧,抒发吧,我们爱你,有这么好的小说看,夫复何求啊!

作者:陈击鼓 回复日期:2007—11—15 13:48:08

金老大的这个长篇写得真是越来越好,就因为你写得太好了,俺忍不住就得给你提点意见,《岁月》里面人的感情和江湖的故事都被金大写成了一流的,但是人物的思想和金大的思想俺却始终看不太明白,你到底要通过这么好个故事和你这么牛B的文笔表达什么?也许是俺没看懂,也许是金大也不想表达得太明确。如果是金大也没想好,现在想金大就该想想了,应该还不会影响《岁月》成为小说中的真正的杰作,否则,嘿嘿,想赶上《基督山伯爵》恐怕就来不及啦。

答:还真是没特别想过要在里边表达什么思想,我本就是没什么思想的人。兄弟喜欢看,看过后触动了、感动了、回忆了、想找人聊聊冷军、骆子建、萧南……我想,这就够了。这世上教化人的东西已经太多,我实在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如果一定要让我说一个,我也许是希望借这些字,表达一些我认为的真善美、假恶丑。看过一句话:小说结局未必是正义胜利。但我们不能不歌颂正义。冷军这些人未必所有举动都是正义,但他们很真诚。对朋友真诚、对兄弟真诚、对亲人真诚,这也许是现在的社会缺的。

作者:陈击鼓 回复日期:2007—11—23 16:12:02

金老大,俺不得不说一句——你实在是太有才了!

今天写的这段简直可以当成以后写小说的教科书,画面感太强了!环境的营造,气氛的烘托,人物的动作,我靠!谁说不服我都直接替你打他!《牛B岁月》要是一直这么写,我看中国一大半作家都可以改行了!

作者:skating回复日期:2007—11—17 15:49:01

一支黑瘦树枝从湿漉漉的杂草里斜出,几点桃花零星出粉色。光从窗上漏过,照亮王露的侧脸。有美丽,有凄伤。一切都是宿命。

——写得好!真好!也许不是文学家的调调。但,很酷很眩很硬。

这段好,很美,很美的意象,静态的安详的美,但是,有美让人忧伤,让人无可挽回的。

一个问题,楼主以前是做什么的?这样的文字,怕只属于很硬的人吧?

作者:爱好一2198回复日期:2007—11—26 11:04:08

赞一个先。

冷峻简洁的语言刻画出血性的壮美这是我读到的极致!

作者:qute263回复日期:2007—11—26 17:12:37

金大哥,你的文章太好了,不看则已,一看就放不下手。今天一天没干活,拜读了一大半,剩下一小半带回家去读了。再次感谢你带给我们的江湖恩怨和儿女情长!啥时出书告诉小弟一声,一定要珍藏一本。

作者:ljfeng5340回复日期:2007—11—28 21:06:31  金大,如果岁月出版了,你一定要通知兄弟们,我要买一套,让我对这个世间失去希望和信心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看一看这世间,除了亲情爱情,还有一种令男人刻骨铭心的兄弟情,好让我觉得来到人世不会是白走一趟,至少,我曾经拥有过的兄弟深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9: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