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的个子、长长的外套、古怪的名字、没有零花钱、平时沉默寡言、总是独来独往、不屑屈尊学法语……在布里埃纳这所贵族军校里,以上任何一个特点都可能成为笑柄,而一个自称是贵族的男孩,一个人就把这些特点尽数囊括了。
这个男孩子经常在被划分成小块的花园里看书。这里的每位学生都有一块花园,但他用篱笆圈起了属于自己和另外两位同学的花园小块,创造了一个微型独立王国,除了他和另外两位同学,其他任何人不得入内。一次几个同学在被火焰灼伤后跑到了里面,马上就被他挥着锄头气势汹汹地赶了出去。对他这样充满了自我意识的举动,老师们无可奈何,只好睁只眼闭只眼。其中一位老师认为,这个孤僻而霸道的孩子是一块藏着火山的花岗岩。
男孩脸上很少有笑容,同学们把他视为野人,他也很少同他来往,书才是他最为忠实的伙伴。他涉猎驳杂,尤其对那位著作等身的普鲁塔克十分景仰。他惊讶于生活在遥远时代的普鲁塔克竟能在16—19世纪的欧洲依旧散发出无与伦比的魅力。这位伟大的古典作家曾写过一部《希腊罗马名人传》,书中那些战功赫赫的英雄、耿介忠直的立法者、为民请命的政治家、口若悬河的演说家无不特色鲜明,让人追慕。男孩尤其对罗马英雄的光辉事迹印象深刻,并为之热血沸腾。因此他在给父亲的信中说,自己宁愿在工厂中和工人们竞争,领袖群伦,也不愿意在科学院中,混迹于院士名单之末。
贫穷但孤傲的男孩总是被那些有钱有势的同学嘲讽。他的同学们认为,科西嘉贵族的头衔一钱不值。他们甚至认为,科西嘉之所以被法国征服,是因为科西嘉贵族们并不具备他们自诩的那些高贵品质。最要命的是,这些高傲的同学竟说男孩的父亲地位卑微,一个小小的中士不配称自己是贵族。
心高气傲的男孩因此怒火中烧,他无法令那些同学相信,科西嘉人是因为寡不敌众而失败的。因此他叫嚷着:“看着吧,总有一天我要惩罚你们这些傲慢的法国佬。”他胸中燃着的愤怒火焰,似乎立刻就要喷出躯体了。于是,他提出与这些同学决斗,但遭到了禁足。
悲愤的男孩在信中向父亲倾诉,认为自己不该向那些草包一样的纨绔子弟低头,因为这些人虽然有几个钱,却是精神上的乞丐,而自己才是精神上的胜利者。他不愿再忍受贫穷,更不想再被那些外国佬嘲笑……不过这些情绪一次次被父亲压制。父亲在信中告诉他,他必须待在那里,因为他们家并不富裕。
这位人穷志不短,一直蛰居待时的男孩就是拿破里奥尼,那个未来的复仇者。现在的人们,出于简洁考虑都叫他拿破仑。
孤傲如拿破仑,胸怀大志甚至有些离经叛道,但绝不是一个鲁莽之徒。家族的宗族观念让他心怀大局,而父亲细腻的想象力和沉稳的性格都影响了他。同时,他的母亲所具有的果敢、自豪、严于律己的品质也让他受益匪浅,所以他在坚持用审慎而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的时候,也脚踏实地,十分识时务。
因此拿破仑虽然对父亲投靠法国人的行为感到不齿,却不会因为所谓“尊严”而放弃在法国学校学习的机会,所以他接受了父亲的建议,留在学校,而且一待就是五年。
他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遇,利用每一个可能的好处,为将来对付法国做准备,而这些行为都来自一个预感——总有一天他要解放科西嘉。这一预感模糊而坚定,最后他已经暗地里决定以成为科西嘉解放者为目标,并以此来要求自己。
想创造未来,就必须对过去了若指掌,拿破仑让家人把所有能收集到关于科西嘉的著作和报告都寄给他。他精心研究伟大的普鲁士国王在世时所写的关于科西嘉的文字,不知疲倦地翻阅伏尔泰、卢梭等人论述科西嘉的文章。
在拿破仑专心学业的同时,那些贵族子弟的嘲笑依然继续,但他们并未在实质上伤害到拿破仑,反而让他的意志更加坚定同时更加自信,让他对革命的热忱与日俱增。而那些跟他关系还算好的几位修士老师,也认真教授他历史、数学以及各国地理。拿破仑渐渐培养了严谨的逻辑、探索的好奇还有反抗精神等。
虽然那时他才14岁,但少年老成的拿破仑在识人方面已经让人刮目相看,他曾对准备放弃神职转而投军的哥哥约瑟夫做过如下评价:
因为帅气、灵活,能够说些让人高兴的马屁话,所以八面玲珑的约瑟夫可以做一个后方的卫戍部队军官,但他怯懦的性格缺少勇敢的基因,注定没法冷静面对战场;他对数学一窍不通,同时受不了单调枯燥,这样不受约束的性格既不适合海军,也不适合炮兵:作为神职人员,他享受丰厚的薪水,在养家之外还绰绰有佘,现在投军已经不合时宜……
拿破仑对约瑟夫的分析实际上也是他对父亲的认识,经过观察对比,拿破仑认为自己跟父亲和哥哥约瑟夫都不一样,自己身上具有父兄们都缺少的品性。P5-8
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拿破仑是战争中的米开朗琪罗。他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是查理大帝、路易十一、亨利四世、黎塞留、路易十四的继承者,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有污点也有卓越的贡献,有罪恶也有雄才大略。
——雨果
本书的出版有赖于很多同行的真诚帮助,在此向张丹、赵陕君、杨阳、吕梦、席婷婷、张继霞、丁敏翔、孙琦、李洋、李敏、李娜、郭晨晨、黄萍、洪少群、马秋辰、李文杰、李倩、李丽、远红梅、姚帅帅、宗雪、黄萍、郭晨晨、胡连豪、郭婷、陈建明、涂志伟等表示由衷的感谢。
翻开厚厚的史册,不管什么时候,杰出的人物总是闪耀着夺目的光辉。他们品格卓越,成就卓然,既像银河的璀璨群星一样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又像润滑剂般让社会的运转更加和谐有序。
拿破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19世纪简直就是他一个人的世纪。
在斯维登堡看来,相同或相似的粒子是构成每个物体的元素,譬如:肝、肺、肾分别是由许多肝细胞、肺叶和肾小球构成。历史也是如此,在拿破仑生活的时代里,每个人的思想、气质和信仰都和拿破仑相同或相似,都和那个时代相同或相似,而拿破仑毫无掩饰地将这些全都表达了出来,因而成了誉高权重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拿破仑就像一面镜子,在他身上可以照见整个法兰西,甚至整个欧洲。他的情感就是人民的情感,他的力量就是群众的力量。
如果问那时的中产阶级,他们的榜样是谁。他们一定会回答:拿破仑。在这些乐观勇敢、敢想敢干的人眼中,拿破仑是他们的精神领袖,他是被先知派到人间来鼓励他们的。《古兰经》中有一句话:“对于每个民族,真主都会赐予一个用本民族语言传播真知的先知。”拿破仑就是这样的先知,他的“本民族语言”是一种“平民精神”。这种精神令他不惜一切代价去获取功名。
在普通人眼中,拿破仑与一个平民毫无二致,但他是平民中的英雄,他用自己超越常人的努力和优秀的品格获得了盛名和权势。这种奋斗精神就像心脏,跳动在每一个平凡人的胸腔内。正如拿破仑自己说的:“我绝对不是卡普秦修士。”的确,拿破仑不是虔诚的圣徒,他也称不上真正的慷慨赴国难的大英雄,因为他为的是自己的前程,但他成功了,因他的奋斗精神,他被贴上了现代人的标签。人们想要看清自己,因而一再地阅读拿破仑的传记、回忆录和野史趣闻。他们手不释卷,因为书本的字里行间有他们的影子。
人们对财富和权力怀有何种渴望,拿破仑皆洞若观火,而且,他不只是心知肚明而已,他不择手段地把这些思想全部变成了现实。从这个英雄口中说出的每一个字,实际上就是大众想说的每一个字,他的言论,他的著作,全都浸透着法兰西的智慧和力量。尽管拿破仑拥有的品质和力量常人也可拥有。他是平民的偶像,而且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成为第二个拿破仑。
这个赫赫有名的法兰西皇帝,几乎无所不能。他不仅是战场上智勇双全的大统帅,征服阿尔卑斯山,打了数不清的胜仗,他的麾下还云集了当时所有的专家、学者等各领域的精英,吸取他们有用的建议,统一了度量衡,制定了新的法典,修筑了绵延不绝的公路。每一个法条、每一个方案,未必都出自拿破仑,但最终都划归拿破仑的名下,而历史,也只记住了拿破仑。
拿破仑的能力和野心让人惊诧。如果一个思想家想要把一切问题都想清楚,那么,他的这个想法本身就荒唐可笑。丰塔内知晓拿破仑的宏大愿望,因而在1804年代表参议院向拿破仑致辞时,他说:“想要追求完美就像病入膏肓啊,陛下。”
拿破仑对成功的追逐的确无可救药。他不会在虚幻中想象成功,也不会在危急时盼望奇迹发生。他绝不会摆出柔弱的文人姿态,而更像一个严谨踏实地经营着自己事业的普通人。
他不懂魔术,却能将建筑、金钱、公路、武器和军队等玩得有模有样。他从不把战争看作一种神圣的艺术,那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一种游戏罢了。在不断的征伐中他懂得,只要自己的士兵比敌人多,不管是攻是守,他都不会战败。 但拿破仑绝不是一个愚顽的猛夫,他对事物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为常人所不能及。他简直不可复制,因为再没有一个人能像他一样将天赋异禀和后天智力结合得天衣无缝。他不会让自己的情感束缚和桎梏自己的行动,而更相信自己的理智和双手。他坚信,要想成功,就必须在某些时候摆脱宽容、感恩、真诚等单纯的情感的影响,就像一句意大利谚语所说:“善良是成功的大敌。”
夏天,人们难以跨越洪水过后漫涨的河流,而冬天来临了,人们就能在结冰的河面上行走自如。就像天气这样的外力有时会改变事物一样,拿破仑的成功除了和他先天的性格有关外,还与他幼年的经历和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
然而,还有一个角色无法在拿破仑的成功中缺席——大自然。仿佛真的有神存在,世界需要一个能吞吐宇宙的英雄,拿破仑就出生了。而这个人又是那样的与众不同,他可以连续几天不吃饭也不睡觉。他一跨上战马便精神百倍,甚至有时在马上连续作战十六七个小时也不跨下马背,饿了就随便吃点东西充饥,随后又恢复了雄风。不止是拿破仑,他手下的部将,也有像他一样不眠不休的精力,没有一点儿偷懒。
拿破仑的行动勇猛,头脑也像鹰隼一样敏锐。他坚信自己的铁拳和头脑紧紧相连。更重要的是,他从不刚愎自用地蔑视自然,而是将自己的成功归于自然的眷顾。因而,没有人会反对他是上帝的宠儿,是天之骄子。
连年征战,人们把其中的种种罪过都归在拿破仑身上。但是拿破仑却反对把这些罪名都安在他的头上,他说:“战争不是罪恶,也不是阴谋,我听的是先知的言语,行的是再崇高不过的事。我一直和人民迈着同样的步伐,在时代的路上并肩前行。伟大的功绩是时代和我的战斗共同浇灌出来的希望之花,再多的诽谤都是易折的箭头,会断在我的盾牌前。”
拿破仑的雄心、智慧和实现雄心的力量都让我钦佩不已。他是时势造就的英雄,他也造出了时势。他无可取代,就像他曾经说:“我的儿子不会替代我,我也不能替代前一秒的我自己。”
《拿破仑传--世界在我的马背上》是享誉世界的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的代表作,是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作品之一。
《拿破仑传--世界在我的马背上》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拿破仑代表一个时代,被称为一代“军事巨人”,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天才。
作者路德维希通过翔实的史料,将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真实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史实与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的完美结合使本书兼具文学性与可读性。
《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诚意推荐,送给青少年最好的彩插经典!
德国20世纪最伟大传记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成名作!
最精彩的拿破仑传记!
《拿破仑传--世界在我的马背上》描述了拿破仑皇帝辉煌壮阔的一生,通过详实的史料,细致地描绘了拿破仑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将这位伟人鲜活而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本书由埃米尔·路德维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