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籍文献浩如大海,而警句格言是经过历史反复筛选与提炼的思想瑰宝。肖复新编著的《名家美文话格言(智慧)》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智慧”为主要内容编排格言,或突出哲理,或重在叙事,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本书可作中学生升学考试的精彩范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名家美文话格言(智慧)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肖复新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籍文献浩如大海,而警句格言是经过历史反复筛选与提炼的思想瑰宝。肖复新编著的《名家美文话格言(智慧)》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智慧”为主要内容编排格言,或突出哲理,或重在叙事,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本书可作中学生升学考试的精彩范文。 内容推荐 肖复新编著的《名家美文话格言(智慧)》显现的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道、德、智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大构成要素。《名家美文话格言(智慧)》尽可能显示分散的警句格言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揭示这些古老格言的现实警世与启迪意义。 本书力求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对每一条警句格言中的疑难文字,编者都作出明确的注释,并将古文翻译成白话文。在阐述讲解时,尽可能引用相应的历史典故与现代案例,同时配以精美的插图,以适应“读图时代”广大读者的需要。 目录 思辨智慧 曲则全,枉则直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困难于易,为大于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处世智慧 不怨天,不尤人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小不忍则乱大谋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欲速则不迭,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为政智慧 君仁,莫不仁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法度行则国治,私意行则国乱 与时变,与俗化 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宁以事胜人,无以人胜事 公生明,廉生威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财之不足,国之先务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生态智慧 天人合一 弋不射宿 繁而息之者,天地之仇 相生相克 不蕲畜乎樊中 地德为首 制天命而用之 少私寡欲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无为而物成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木茂则鸟集 用兵智慧 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附赠中外名人名言 试读章节 古时候关于“曲则全”的故事很多。史书记载,说汉武帝有个奶妈,经常在外面做些犯法的事情。汉武帝知道了,要依法严办。奶妈知道汉武帝和东方朔很亲近,就向他求救。东方朔听完奶妈的话后,给她支了一招。说等皇帝下令要法办你,在把你拉下去的时候,你什么都不要说,给皇帝吃奶的事,更是万万提不得。否则,你就真的会人头落地,必死无疑。但你要记住,走两步就回一下头,看看皇帝。这样的话,或许还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可以保全你。 等到汉武帝叫左右把奶妈拉下去法办时,奶妈就按照东方朔的吩咐,走两步就回头看看皇帝,涕泪直流。站在旁边的东方朔顺势吼道:“你这个老太婆简直是神经病!皇帝已经长大了,还需要你喂奶吃吗?你就快滚下去吧!” 东方朔这么一骂,倒把汉武帝给骂醒了。他在心里反问自己,自己从小就是吃这个奶妈的奶长大的,现在要把她绑去砍头,或者坐牢,还有点人性吗?想到这里,他的心里就十分不安,便挥了挥手,说道:“算了吧,这次就免你一死吧!以后可不要再犯错了。” 还有一则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齐国,说的是有一个人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就叫人把这个人抓来绑在殿下,要把他一节节地砍了。还下令说,谁都不要谏阻这件事,如果有人谏阻,就要和这个人一样被肢解。宰相晏婴听了以后,作出一副要杀了此人,为皇上泄怒的样子。他上前把袖子一挽,一手揪住那人的头发,一手在鞋底上霍霍磨刀,然后慢慢仰起头,一本正经地问齐景公:“好像历史上记载尧、舜、禹、汤、周文王等这些明君圣主,没有说明肢解杀人时,应该先砍下哪一部分?我应该先从哪里下手呢?” 齐景公听了晏婴的话,一下子醒悟了,知道古代的明君圣主是没有用这样残酷的方法去杀人的,就对晏子说:“放了他吧!是我错了!” 在古代帝王专政的时代,皇上一旦发脾气了,要想从正面直接谏言,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皇上的怒气反而会更大。因此,只能顺应其势,“曲”中求“全”。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一定要讲究策略、讲究艺术,千万不能以为自己正确、有理,就可以直来直去,不给对方面子和台阶,还自己给自己打气,说是在捍卫真理。这样的话,往往要把事情搞砸。如果当时东方朔和晏婴跳出来直接向皇上求情,或者论理,虽然理在自己一边,但结果肯定是不但救不了人,还可能祸及于己。 我们很多人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只看到其表象,却不知道它的本质,往往只看到事物的正面,却不去思考事物的反面。 老子“曲则全,枉则直”的智慧,在于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他善于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观察事物。所以老子认为:在“曲”里存在着“全”,在“枉”里存在着“直”,在“洼”里存在着“盈”,在“敝”里存在着“新”……老子的这些观点,看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认为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主张以否定的方法来达到肯定的目的。这种观点深刻地揭示了矛盾双方统一性的含义与特点,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一深刻的思想,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的范畴。 老子要人守柔、居下、无为、无知,并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只是老子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法。在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应该从古人那里汲取智慧的营养,讲究方式方法去争取成功。 P2-4 序言 我历来认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考证与讦估虽然重要,但毕竟只是手段,“古为今用”,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振兴发挥积极有益的精神作用,才是目的。这就好比祖宗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固然首先要加以清理,但清理只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不但要用好,还要尽可能把它“盘活”,使之在现实中生发和增值。惟其如此,也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贴近广大群众,尤其是贴近青少年而利于久远的流传与弘扬。我们编撰这套《名家美文话格言》,就是想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与传承弘扬上做一点尝试与探索。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籍文献浩如大海,而警句格言则是经过历史反复筛选与提炼的思想瑰宝,由此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入门容易,且可深窥诸子百家思想之精华。现在,各种中外名人名言选本已出版不少,并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我们这套丛书具有与众不同的编撰特点: 一是尽可能显示分散的警句格言之间的内在联系。现在编成的六个分册,前三个分册中,《明道》揭示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范畴,《尚德》展示的是中华文化的主导价值,《智慧》显现的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道、德、智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大构成要素。后三个分册中,《立志》为成事之首,《劝学》是成才之基,《践行》是成功之本,志、学、行正是人生不可缺一的三大构成环节。当前我们正在构建社会王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价值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传承弘扬。全面把握道、德、智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大构成要素与志、学、行这人生成长的三大构成环节,将有助于我们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添砖加瓦。 二是充分揭示这些古老格言的现实警世与启迪意义。传统文化,只有取其精华,引申诠释,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才能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彰显历史智慧的现实生命力。为此,我们在讲解中既介绍每条格言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又联系现实的国情、世情、人情,阐述它的警世意义及对人生的启迪作用。例如老子、庄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就蕴涵了极其深刻的生态智慧,对化解全球性生态危机具有现实警世意义。孔子、孟子讲的“仁者爱人”“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名言,对我们抵制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弘扬“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仍有激励作用。《立志》《劝学》《践行》中所选编的那些警世格言,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更有直接的启示意义。 三是力求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对每一条警句格言中的疑难文字,我们都作出明确的注释,并将古文翻译成白话文。在阐述讲解时,尽可能引用相应的历史典故与现代案例,同时配以精美的插图,以适应“读图时代”广大读者的需要。各个分册,按照所编格言的不同内涵特色,或突出哲理,或重在叙事,或夹叙夹议。其中相当一部分千字文,可以作为语文中考、高考的参考范文。 在编撰本丛书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格言内涵丰富,限于我们的认识水平,对它们的理解与诠释是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的。对于书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尚望读者朋友给予批评指正。 金开诚 2008年3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