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那些爱与哀愁(秦汉红颜)》由阿零著,内容包括:爱情不过是一场记忆、佳人难再得、织一张秘密而哀伤的网、不做攀援的凌宵花等。
云裳。花容。红颜。笑靥层层,愈来愈远。
前世今生,美人如花。落在过去,飘向未来,掉进眼里就流出泪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那些爱与哀愁(秦汉红颜)/阅读大中国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阿零 |
出版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本《那些爱与哀愁(秦汉红颜)》由阿零著,内容包括:爱情不过是一场记忆、佳人难再得、织一张秘密而哀伤的网、不做攀援的凌宵花等。 云裳。花容。红颜。笑靥层层,愈来愈远。 前世今生,美人如花。落在过去,飘向未来,掉进眼里就流出泪来。 内容推荐 这本《那些爱与哀愁(秦汉红颜)》由阿零著。书中记录的这些秦汉的女子,虽然在那遥远的时代,但她们的一颦一笑,一痴一念,其实也连带着我们这世代各色女子的命一还。前朝往事是一片淡薄的云,烘托着浮生不尽的美人。 《那些爱与哀愁(秦汉红颜)》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爱情不过是一场记忆 爱情不过是一场记忆(李夫人) 文艺青年的悲催爱情(徐淑) 私奔是门艺术(卓文君) 扇子里藏着秘密(班婕妤 桃叶) 佳人难再得 她比窦娥还冤(褒姒) 孤独,如水中的空舟(庄姜) 与孔子传绯闻的女人(南子) 乱世女子,乱世情(蔡文姬) 王昭君幸福吗?(王昭君) 缪斯女神没有好结局(甄洛) 最是女人香(西施 孙亮宠姬) 织一张秘密而哀伤的网 诗人与弃妇(陈阿娇) 一位非美女诗人的后宫生活(左芬) 织一张秘密而哀伤的网(苏伯玉妻 苏惠) 冷暴力与半面妆(徐昭佩) 一位才女的非正常死亡(侯夫人) 她们的痛,谁人能懂(息夫人 陈宣华) 痴男怨女上演蓝色生死恋(荀粲妻 潘安妻) 被离婚的伤与痛(刘兰芝 郗道茂) 婚姻,怎么过都是错 看圣人们如何休妻 美少女嫁老头,后果很严重(蔡姬) 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位苦逼的女人(百里奚妻) 男人们会爱樊姬吗?(樊姬) 如此 戏妻. 为哪般?(秋胡妻 庄子妻) 她的情敌是男人(窦漪房) 人生还有第二春(羊献容 王娡) A女配C男,才女恨嫁(谢道韫) 熟女的尴尬(张贵人) 一桩恶性情杀案(薛贵妃) 不做攀援的凌霄花 不做攀援的凌霄花(妇好) 不做怨妇,做英雄(许穆夫人) 休夫者的命运(朱买臣妻 姜子牙妻) 丑女不愁嫁(钟离春 孟光) 后花园里有私情(君王后 贾午) 麻辣人妻(王浑妻 谢安妻等) 公主有“面首”三十(刘楚玉) 胡太后的另类选择(胡太后) 皇后要搞一夫一妻制(独孤皇后) 越堕落越虚无 真真一尤物(夏姬) 媚惑教主的时尚宝典(孙寿) 她的生命是一出闹剧(贾南风) 一场虐恋,一场空(潘玉儿) 身体难抵虚无(冯小怜) 那一场减肥运动(丽娟 赵飞燕) 性,绯闻和政治 第一名妓的政治风范(田倩) 被误读的“情色”诗人(刘令娴)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班昭) 如果虞姬遇上吕雉 看汉代女性如何拒绝性骚扰(秦罗敷胡姬) 小乔和曹操闹绯闻? 贞洁的厄运(绿珠 姚玉京) 在床笫与朝堂之间(秦宣太后 冯太后) 试读章节 爱情不过是一场记忆(李夫人)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很多人都曾被杜拉斯《情人》的这个开头震撼。因为它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超出了常理,而显得如此具有吸引力。“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恐怕这样的话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哪个女人会相信,也没有哪个男人会说吧。 爱情是什么,从某种程度上说,不过是荷尔蒙分泌,谁会为一张备受摧残的脸分泌荷尔蒙呢。“色衰爱驰,爱驰恩绝”,汉代的李夫人就因为深谙所谓爱情的玄机,而拒绝让汉武帝见最后一面。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当汉武帝刘彻听到这首曼妙的歌曲时,不禁问道:“世上真有这样的佳人吗?”唱歌的李延年说:“有,这歌唱的正是我的妹妹。”于是,李夫人被送到帝王面前。妙丽善舞的绝色佳人自然是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 刘彻一向多情,在此之前,陈阿娇、卫子夫都曾经集百般宠爱于一身。刘彻也一向绝情,陈阿娇已被软禁于长门宫之内,卫子夫也成了昨日黄花。李夫人出现得正是时候,适时填补了空缺,很快便就成为宠妃,并生下一名皇子。 但红颜薄命,年纪轻轻的李夫人却在最好的时候,病倒了。病情严重之时,刘彻前去探望,李夫人用被子蒙住脸,不相见。她说,因为自己长久卧病,形貌毁坏,所以不能见皇上。刘彻非常心疼,央求让他见上一面,但李夫人坚持不见,“臣妾没有化妆修饰,不敢以素颜见君王。” 汉武帝又说,只要让他见上一面,就加赐千金,并封她兄弟为官。但李夫人依然坚持不见。武帝用手揭被子,李夫人便转身向内,掩面而泣,即便武帝再三呼唤,李夫人也不露脸一见。武帝心里不爽,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前来探望的姐妹,好奇地问李夫人:“你既要托付兄弟的事情,和皇帝见面不更好说吗?”而李夫人竟回答道:“正是因为要托付兄弟的事,所以才不能和皇帝见面。我出身卑微,皇帝之所以爱我,是因为我的容貌。大凡以色事人,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今天我已病人膏肓,他若见我容颜衰败,大不如前,必然心生嫌恶,惟恐弃之不及,又怎么会在我死后照顾我的兄弟?” 李夫人的一番话,像一盆冷水一样,泼得人直打寒战,但却道出了最简单直白的道理。爱情就是这么脆弱的东西,像漂亮的易碎品一样不堪一击。参透了这点的李夫人,不想看到她和刘彻的感情被一锤击碎,选择了“不见”。不见,爱还在那里;见,爱不见得还在那里。李夫人直到死去,都坚持不见刘彻,为的只是把最好的时光留下,留在刘彻的回忆里。 失去李夫人的刘彻果然爱意更浓,思念日笃。他让画师画了李夫人的画像,以解相思之苦。他常常想起李夫人的美好,并做《落叶哀蝉曲》:“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扃。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 有一回,汉武帝在似睡非睡之时,见李夫人袅袅走来,把一信物送到自己手中,说道:“这是蘅芜香。”皇帝惊醒,梦境却历历在目,又似闻到一香气,一时竟不知是幻是真。为纪念这场梦,他把做梦的房间命名为“遗芳梦室”。 为解思念之苦,汉武帝还找了一个方士在宫中招魂,以盼与李夫人见上一面。方士在晚上点上蜡烛,请皇帝在帐帷里观望。摇曳烛影中,似有李夫人朦胧的身影翩然而至,但未曾看清就已渐逝渐远。汉武帝看得发呆,“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不管那方士耍了什么花招,汉武帝的痴情却让人动容。 此情此景,不免让人感叹,李夫人的心机果然了得。所谓至死不渝的爱情,果真需要死亡来成全,而且须在最美之时死去,竞不能慢慢枯萎、凋谢而死。所谓昙花之美,正是如此。 看看失宠的陈阿娇和卫子夫,早逝的李夫人又何尝不是幸运的呢?依据刘彻过往情史,大可做个猜测:如果李夫人不是在最美的时候香消玉殒,而是慢慢变老,眼睛不再明亮,脸色不再雪白红润,皱纹一条一条爬上眼角、额头,刘彻还会如此痴恋这样的李夫人吗?其实都不必等到变老的一天,只需再相处些日子,等爱情变淡,变得索然无味,谁说李夫人就不会看着让人生厌,就不会重复阿娇和卫子夫的悲剧呢?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些什么?美国作家雷蒙德·卡弗说,爱情不过是一种记忆。显然李夫人看穿了这点,并终于让他们的爱情永远只留在刘彻的记忆里。而这种爱情记忆需要悲剧来成全,所谓生死恋,所谓失去的爱情就是记忆的再现。P2-5 序言 记得大概是16岁生日时,我一位很要好的女朋友送了我一本书,冰心的散文集《关于女人》。冰心的作品,我看得很少,基本就是课本上《小桔灯》、《寄小读者》这样的文章。但当时16岁的我觉得这本《关于女人》,写得真挺有意思。它集结了作者身边各种各样的女性,她们或是追求独立生活的知识女性,或是美丽而勇敢的新潮女子,或是婉约而坚忍的旧派女子,或是朴实真挚的家中仆人,按冰心自己的话说是“写了十四个女人的事,连带着也呈露了我的一生,我这一生只是一片淡薄的云,烘托着这一天的晶莹的月!” 记得当时看过这本小书后,我就想,要是有一天能把自己身边的女性也写一写,也定是有意思的吧。没想到多年后的今日,自己也写了一本薄薄的关于女人的书,虽然书中的女性并非是身边女子,而是几千年前的女性,但也多少算是部分实现了当年的念想。 其实,我不是研究历史的,也无意抱着求证历史真相的意图去写作。记得奥威尔的《1984》里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我们知道,历史往往不过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谓历史的真相,追究起来是一头雾水的。另外,我的这本小书,自然是与什么“大历史”不相干的,因为在中国的古代史中,女性往往不过沦为“注脚”,称不上历史的风向标。和《关于女人》一样,它所关心的是女性的生活、感情和命运,是她们的心路历程。 最初我就是抱着这样一种探究古代女性细微生活的好奇心开始的。而大抵因为同是女性的缘故,写着写着,虽时空不同,也会常常“移情”,竟有点感同身受起来,或悲愤,或不平,或拍案叫绝,或心有戚戚。套句时髦的话,竟也有穿越之感。但我也很清楚,我的眼光,我的价值观,我的男女观念,毕竟都是现代的。所以,当我面对这些女性的命运和爱恨之时,只能是以我自己的“心”去关照,所以,其实我又是很难和她们“感同身受”的。 同时,我也是有一点小小野心的,关于这些古代女性,对她们的描写和评议其实从未间断过,所以我希望自己的角度是不同的,是可以另辟蹊径的。也许,我做到了。当然,这还有待读者的检验。 提起这本小书,还得追溯到四五年前。最初,一些文章是为《新世纪》周刊而写的专栏。当时,收到一些读者还算不错的反馈,这才让我有信心坚持写下去。而没想到一写竞有三年之久。当然,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本书并不完全是专栏之集合,一部分是专栏文章的重新整合和补充,而大部分的文章还是后来才动笔写就的。我想说的是,如有读者读到某些文章时,觉得似曾相识,那估计你曾经读过我的那批专栏文章。这种重逢,也算是有缘了。 阿零 2011年10月于北京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贡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及许多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张力、谭平、张信兴、张秦川、陈黎明、周小舞、黄跃东、曾雪琼、陈娅文、唐菊红、付小燕、袁婷婷、李茜、曾薇、黄马荣、吴松、郭凤兰、唐雪芹、陈佳、张姚、王键、马天浩、李东贵、邱洋洋、杨姝、林晶、陈小佳、宋超、何力、易雪梅、周玲、王仙菊、陈俊丽、杨燕云、杨秀平、伍烁婷、孙祖昊、杨晓宇、鲁韶菲、郑阳、雒明鑫、刘昱含、李星辰和苗淼。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悟,也汲取了其中的智慧菁华,谨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