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多多著,王剑冰主编的《银饰的马鞍/乡愁文丛》彰显对亲人故土的真挚情怀和对世态人生的深切感慨,给我们带来亲近,带来回味,带来启迪,让我们感受到温馨而深挚、苍郁而辽阔的文字力量。在世界的尽头,距离给予人足够的清醒。多年来,本书作者一次次地远行,一次次地抵达,无论走得多远,都会本能地回过头来,从遥远的地方,仔细地端详着自己生活的土地。以女性的眼光解读乡愁,文字细腻,可读性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银饰的马鞍/乡愁文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叶多多 |
出版社 | 大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叶多多著,王剑冰主编的《银饰的马鞍/乡愁文丛》彰显对亲人故土的真挚情怀和对世态人生的深切感慨,给我们带来亲近,带来回味,带来启迪,让我们感受到温馨而深挚、苍郁而辽阔的文字力量。在世界的尽头,距离给予人足够的清醒。多年来,本书作者一次次地远行,一次次地抵达,无论走得多远,都会本能地回过头来,从遥远的地方,仔细地端详着自己生活的土地。以女性的眼光解读乡愁,文字细腻,可读性强。 内容推荐 叶多多著,王剑冰主编的《银饰的马鞍/乡愁文丛》通过《在昆明居》《银饰的马鞍》《行走的乡村》等篇章的生动叙述,描绘了作者故乡的风土人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作者出生并一直生活在云南,多情的山水养育了这片土地上的生灵。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片草地,每一汪碧水和每一块散碎的石头,讲述着一个个生命的故事,一段段乡村的历史,作者用形象的文字予以呈现,带给读者深深的思考和启迪。 目录 在昆明居 母亲的村庄 银饰的马鞍 穿过那片丛林 种花记 三日记 过年 我与娜咪 黑色、纺织及其他 佤山的事情 热带雨林中的曼峦回 漾濞:春分时节 在大理 高原在上 行走的乡村 后记 试读章节 在昆明居 很多人都知道昆明是一个地处西南边陲的边疆城市,不太陈旧,也不太张扬。阳光充足,节奏得当。我喜欢昆明的理由其实很简单,温和的气候,饱满的蓝天,不紧不慢的日子。没有大的起伏,像清晨的风,飘浮着一股淡淡的阳光味道。 我是一个速度缓慢、害怕紧张的人,多年前便辞去了工作,开始过一种漫游和写字的生活,其中的窘迫和困顿也是有过的,并曾使我多次黯然。 每每那时,我便穿过漫长的街道去省图书馆看书,或者从塘子巷一直走一直走,走到很远的广场邮局去给朋友寄信。至今,我还保留着写信和寄信的习惯。 黄昏,从书中出来,再沿着翠湖不紧不慢地走回城南的家中。我一直认为翠湖是昆明最美丽的地方。大学读书时,我和小俭、杨子几个文学青年,经常人手一瓶汽水,围坐在湖边柳树下的草地上,热血沸腾地谈论着艺术。我属于话不多的那类,于是,当他们说得口干舌燥时,便不停地派我去买汽水。现在,那片草地上被安置了一个木头的小亭子,成了老头老太们唱花灯、打麻将的乐园。 那时,回家的路要先穿过小店林立的五成路再到忠爱坊,然后顺着金碧路一直往东走。金碧路上有我喜欢的高大的梧桐树,再往下就是盘龙江,离家不远了。日子便又在平静中悄无声息地延续下去。于是,读书,看碟,写字,然后走到窗前,浏览一下形形色色的绿色,纯净蓝天,阳光灿烂,所有的街道因了温暖而活色生香。确实,昆明就是这样一个绝不会让你走投无路的地方。 昆明的春天是我最为钟情的季节,伴随着纷繁的花朵,我的思维会变得异常活跃,千奇百怪的念头与想法像茂密的热带植物一样在我的脑海里缠绕,各种缤纷的语言脱颖而出,纷至沓来。昆明的春天,也是一个写作者的春天,我开始在这种斑斓中释放我的文字,可以说,我所有的篇章几乎都是从春天开始的。随着文字的不断蔓延,昆明也进入了夏天。 热烈的天气有时也伴随着绵绵的细雨,我的思维也会随着雨季进入一种缠绵状态。这时候,我会放下笔,摆弄花花草草。我耐心地翻土、施肥,认真地浇水、修剪,不定期地迁移它们的方位,好让它们享受到更加纯正饱满的阳光。 我是奢侈的,家里一年四季都有丰盛的花朵绽放。栀子,白得纯粹;鸢尾,蓝得肆虐;玫瑰,红得妖娆。那些妖孽般的色泽和姿态,带给我一种经久不息的热烈和激情。 然后,我会在某个明媚的午后,沏上一杯茶水,重新翻开那些使我百看不厌的书籍。在弥漫的书香中,凉爽的秋天如约而至。 秋天的昆明看不出明显的季节变化,仅仅是早晚的温差增大而已,天空更加湛蓝,湖水更加清澈,抬眼望去,树木依然绿得养眼,花事却更加丰饶。 昆明是一座鲜花环绕的城市,且不说那些花枝绿叶装点的角落,就是以鲜花为料的食品也比比皆是,玫瑰糖、玫瑰酱、玫瑰花茶、玫瑰花酒、鲜花饼、鲜花宴,等等,种类之多,不胜枚举。然而较之食物,我更喜欢鲜花,各种各样的鲜花。其中尤爱玫瑰,我的书桌上从来没有断过玫瑰。这些美丽妖冶的高原玫瑰有着世界上最为高贵、最为神秘的香气,它们若隐若现地萦绕着我,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柔软和妩媚。 除了鲜花,我还喜欢昆明那些弯弯曲曲的小巷子,恬淡、舒适,夹杂着些许的神秘和慵懒。走累了,随便找一间小店坐下,要一个烧饵块,抹上香香的芝麻酱,再来一碗玫瑰木瓜水,加冰的,又香又凉快。 不经意间,会邂逅一两间另类的小店,里面摆满了异族的饰品,如果细心搜寻,仍然不难找到那些已经穿越了亘古时光的老银、木器,它们携带着古老的秘密,被藏于柜台,藏于时光。(P1-3) 序言 找得到灵魂家园,记得住美丽乡愁——“乡愁文丛”总序 王剑冰 我们强调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当中就有乡愁。乡愁是中国人热爱家乡、牵念故里的独特情结,是一种美好自然的文化观念。社会越是变化、越是浮躁,这种情结就越显珍贵。乡愁也是一种寻根意识,记住乡愁,记住美好的童年,记住美好的向往,也便是铭记我们的根本。 我们每个人都是故乡的一片叶子,这片叶子无论飘落多远,都无法摆脱大树对于叶子的意义。一个人的身上总有着故乡的脉络,流着故乡的血,带着永远不可改变的DNA。一个个的人也可以说是一个个村子的化身,他们走出去,分散得到处都是,却不会把村子走失。 说起乡愁,那是一种与生俱在的情怀,住在心中的故乡常常鲜活在那里。故乡是安放你的灵魂、温暖你的寂冷的地方,是接纳你的疲惫、抚慰你的忧伤的地方。翻开一页页被繁忙弄乱的过往,记忆中的余香总在儿时的故乡。那里有我们最亲密的玩伴、最爱吃的食物、最漂亮的衣衫、最天真的憧憬。而芬芳入梦的,多是亲人亲切的面容与温馨的相聚场面。那些亲人或已故去,或还在乡里。现在多数人对故乡的感觉同对年节的感觉一样,那种热闹团圆、香气弥漫的味道是乡情中最重要的部分。“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归乡最多的时刻是年节,带着满满的怀想、满满的辛苦,万水千山相携于途,构成最为壮阔的乡愁景观。古往今来,人们因为各种缘由漂泊在外,但总是要找机会赶回故里。金圣叹曾列举“不亦快哉”之事,其一即是“久客得归,望见郭门,两岸童妇,皆作故乡之声”。然而他们的欢喜中又带着那种“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复杂心理。漫长的时光已然流逝,乡愁的话题始终没有停息,情怀早已渗透于诗歌典章,直至后来,还有余光中、三毛、席慕蓉不约而同地同题《乡愁》。 诚然,远在故乡之外的游子,生发的多为眷念之情,即使老杜有“漫卷诗书喜欲狂”“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返乡之举,回到家乡也还是要再出去,因“莼鲈之思”而辞官归返的张季鹰毕竟是少数。还有,余光中的《乡愁》或代表了一些人对于故乡的认知,那就是故乡即是母亲(或双亲)的代名,对于故乡的怀念即是对于母亲的怀念,回故乡即是为了看母亲,母亲不在了,故乡的概念便模糊起来。随着生活的变化,有人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回乡的矛盾,记忆与现实发生了冲突,那种期待值与仪式感渐渐折损,许多美好已然变成了永久的追忆。所以有人会说:“我是真的爱家乡,不过爱的可能是记忆里的家乡。”确实,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这是时间所带来的不可逆转的事实。然而不可逆转的还有那份强烈的牵绊,永恒的顾念并未因此而中辍,情感的执拗还是同那些疏离与怨怼扯断了关联。生生不息地以文字表达出来的乡愁,也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特有的传统。 作家们大都已离开生养自己的故土,但我们却能看出那种深深的乡愁情结,这其中有写生养自己的故乡的,也有写生活过的第二、第三故乡的,还有赞美如故知的他乡的。文丛中,地域山水皆有代表,民俗风情各具特色,多方位地展现出人与历史、人与环境的关系,彰显对亲人故土的真挚情怀以及对世态人生的深切感慨,给我们带来亲近,带来回味,带来启迪,让我们感受到温馨而深挚、苍郁而辽阔的文字力量。 我们说,在意乡俗年节,提倡尊崇温情,爱护碧水蓝天,留住美好记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之一,也是复兴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这样会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和建设得愈加贴近期待与理想,也会使我们愈加容易找得到灵魂家园、记得住美丽乡愁。大象出版社倾心打造这样一套阵容壮观的“乡愁文丛”,就是带有这样的初衷。该文丛是具有欣赏性、研究性、珍藏性的文学工程,也是一种文化的记忆与期望。“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随着时间的挥手远去,这种记忆与期望会愈加显现出它的意义。 2017年初春 后记 这些文字是我与故乡一次次心灵的聚首。 我出生并一直生活在云南,即使在经济和交通高度发达的今天,这里的大部分地方依然是遥远和蛮荒的代名词,要从一个山头赶往另外一个山头,花上三五天也是常有的事。由此,我想到了地理。山,养育了这片土地上的生灵,也挡住了外面的世界。可以说,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片草地、每一汪碧水和每一块散碎的石头都在告诉我,生命就是从这些看起来既原始又贫瘠的地方长出来的,即使没有灾难,生命也还是在慢慢流逝。当我希望讲述一个个生命故事、一段段乡村历史的时候,他们就在我的眼前,他们的生死悲欢、爱恨伤痛都与我有关。在我看来,只有一个个人物的命运、一个个族群的集合,才能成其为文化,而每一种文化都是大地上的珍品。从写作的意义上说,阅历让我看到更多,懂得更多,学习更多。尽可能地表达一些有用的东西,更多地在乎土地,在乎他人,一直是我努力的动力。 于是,这片土地上的山川与河流,传奇与命运,生与死,那些我爱和爱我的人们,便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带着我的体温,以文字的方式脱颖而出。 失望,衰老,痛苦,悲伤,爱,悲悯,善良,当然还有希望,我一直感觉到它们深深地埋藏在土地的深处,并给了我一种人的东西:生命从来都不是盲目的,唯愿自己能够坚持与努力。 2017年3月16日于昆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