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个地主的早晨/插图版托尔斯泰小说全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俄)列夫·托尔斯泰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由俄语文学翻译大家草婴1960年起翻译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中的小说集《一个地主的早晨》,包括《袭击——一个志愿军的故事》、《弹子房记分员笔记》、《伐木——一个士官生的故事》等10篇小说。主要是想让我国读者更多地了解他的人格,欣赏他的艺术,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其中有多幅精美插图,全都出自俄国名画家之手。

内容推荐

托尔斯泰的小说大都反映了十九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真实生活,描写了俄罗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子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俄国环境,真可说是身历其境;接触各种身份和个性的人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同时随同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自然而然地对他们的遭遇产生强烈的共鸣。

文艺作品主要是以情动人,阅读优秀的文艺作品,也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有益的熏陶,并由此产生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

托尔斯泰的一生主要是关心人,同情不幸人们的苦难,思索怎样使人间充满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爱,也就是宣扬人道主义精神。正是这种伟大的人格感动了并在不断感动着全世界一切正直人的心。难怪他的作品在全世界被译成最多种文字,在经典著作中印数始终占据首位。

这套《托尔斯泰小说全集》在中国只此一套,真正称得上是海内孤本,其中大部分插图在中国都没有介绍过。现在,《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中译本出版,这些精美的插图都用在这套译文集里。

目录

译者前言

袭击——一个志愿军的故事

弹子房记分员笔记

伐木——一个士官生的故事

十二月的塞瓦斯托波尔

五月的塞瓦斯托波尔

一八五五年八月的塞瓦斯托波尔

暴风雪

两个骠骑兵——献给玛·尼·托尔斯泰糟糕拍爵小姐

高加索回忆片段:一个被贬谪的军官

一个地主的早晨

试读章节

灿烂的太阳刚从山后升起,照亮我们所走的山谷,波浪般的浓雾就消散了,天也热了。士兵们扛着枪,掮着口袋,循着灰沙飞扬的大路前进;队伍里偶尔传出乌克兰话和笑声。几个穿直领白军服的老兵(大部分是军士),嘴里含着烟斗,在大路旁边一面走,一面庄重地谈话。三匹马拉的大车,装得沉甸甸的,慢吞吞地前进,把浓密的尘埃扬得直悬在空中。军官们骑马走在前头,有几个在马上显本领:他们把马鞭打得连跳三四下,然后陡地掉转马头停下来。另外有几个兴致勃勃地听歌手们唱歌,尽管天气又热又闷,歌手们却一曲又一曲地唱个不停。

步兵前面两百米外的地方,有个高大漂亮的军官,一副亚洲人打扮,骑着一匹大白马,跟几个骑马的鞑靼人走在一起。他是团里有名的不顾死活的好汉,并且在任何人面前都敢直言不讳。他穿着镶金边的紧身黑上衣,配上同样的裹腿,崭新的镶金边平底软鞋,黄色的契尔克斯外套和帽顶向后倒的羊皮高帽。他胸前和背上束着几条银色带子,带子上挂着一个火药瓶和一支手枪;腰带上另外插着一支手枪和一把银柄短剑。此外,腰里还佩着一把插在镶金红皮鞘里的军刀,肩上还挂着一支装在黑套子里的步枪。从他的服装、举动和骑马姿势上都可以看出,他是在竭力模仿鞑靼人。他甚至用一种我听不懂的语言同旁边的鞑靼人说话。那些鞑靼人却困惑而又好笑地交换着眼色。就凭这一点,我相信他们也听不懂他的话。我们那儿有些青年军官,他们精通骑术,勇敢无畏,受马尔林斯基和莱蒙托夫作品的影响很深,往往按照《当代英雄》和《摩拉·奴尔》来看待高加索,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是凭他们自己的习性,而是竭力模仿书中人物。他就是其中的一个。

就说这位中尉吧,他也许喜欢结交贵妇人和将军、上校、副官之类的要人(我甚至敢断定他很喜欢这种上流社会,因为他这人十分虚荣),但他认为对待一切要人都应该粗声粗气,虽然他的粗鲁还是很有分寸的。要是有什么贵妇人来到要塞里,他准会光穿一件红衬衫,赤脚套上一双软鞋,同几个朋友徘徊在她的窗下,并且拉开嗓门大叫大骂。但他这样胡闹,并不是存心得罪她,而是让她看看他那双白净好看的脚,并且让她明白,要是能取得他的欢心,就可以跟他谈情说爱。他还常常带着两三个归顺的鞑靼人,夜里上山打埋伏,杀害路过的不肯归顺的鞑靼人。虽然心里也常常想到,这种行为根本谈不上勇敢,可他还是认为必须折磨那些鞑靼人,因为不知怎的他对他们十分反感,总是很鄙夷和憎恨他们。他有两件东西从不离身:一件是挂在脖子上的大圣像,另一件是佩在衬衫外面连睡觉也不摘下的短剑。他确实认为他有仇人。他必须向什么人报复,用鲜血来洗仇雪恨。他认为怀有这样一种想法是莫大的乐趣。他深信对人类的憎恨、复仇和轻蔑是最崇高而富有诗意的感情。但他的情妇(当然是个契尔克斯女人,我后来碰到过她)却说他这人极其温柔善良,他天天晚上都在日记本里记下忧郁的思想,在方格纸上记账,并且跪着向上帝祷告。为了使他的行动合乎他自己的心意,他真是受够了罪,因为他的同伴和士兵们总是不能像他所希望的那样理解他。有一次,他跟几个同伴夜行军,在路上开枪把一个不肯归顺的车臣人的腿打伤,并且把他俘虏了。结果那车臣人在他家里住了七个星期,他亲自给他治伤,像最亲密的朋友那样照顾他,等那车臣人的腿伤痊愈,他就放了他,还送了他一些东西。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中尉正随着散兵线后撤,同时开枪向敌人还击,忽然听见敌方阵营中有人唤他的名字,接着上次被他打伤的车臣人骑马跑到阵前,并且做做手势要中尉跑出来。中尉就驰到他跟前,跟他握了握手。山民们站在一旁,并不开枪,可是等中尉拨转马头往后跑时,就有几个敌人向他开枪,有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臀部。再有一次,要塞半夜失火,有两连士兵赶来救火。在人群中间,忽然出现一个骑黑马的高大汉子,全身被火光照得通红。他分开人群,向着火的地方驰去。他驰到熊熊的大火前面,翻身下马,冲进一座被火焰吞没一边的房子。五分钟后,这位中尉,头发烧焦,臂肘炙伤,从房子里走出来,怀里抱着两只从烈火中抢救出的小鸽子。

这位中尉姓罗森克兰兹,但他常说他是瓦利亚基人出身,并且有根有据地证明他和他的祖先都是道地的俄罗斯人。

4

太阳走了半天的路程,透过炙热的空气,把火辣辣的光芒投射在干燥的地面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只有雪山的山麓开始渐渐裹上淡紫色的云雾。空气纹丝不动,空中仿佛弥漫着透明的尘埃,天气热得难受。半路上,部队遇到一条小溪,歇了下来。士兵们架好枪,都向小溪奔去。营长在树阴下的军鼓上坐下,他那张胖脸上露出职高位大、与众不同的神气。他跟另外几位军官一起,准备吃点心。大尉躺在辎重车下的青草上。勇敢的罗森克兰兹中尉同几个年轻的军官一起坐在地上,身下铺着斗篷,旁边摆着各种酒瓶,歌手们也唱得特别起劲。这景象说明他们准备痛饮一番。那些歌手在他们面前排成半圆形,吹着口哨,唱着一支高加索舞曲:

沙米里想起来造反,

在以往的年月里……

嗒啦啦呀,啦嗒嗒……

在以往的年月里。

在这些人中间,有一个就是早晨赶上我们的那个青年军官。他的模样怪有趣:眼睛闪闪发亮,说话颠二倒四,他想同每个人接吻,向每个人表示他的热情……真是个可怜的孩子!他不知道在这种场合他的样子有多么可笑;他不知道对每个人表示直爽和热情,并不能像他所渴望的那样博得人家的欢心,反而会引起嘲笑。他也不知道,当他热情冲动地扑在斗篷上,用臂肘支住头,把又浓又黑的头发往后一甩时,他那副模样又是那么可爱。有两个军官坐在辎重车底下,在食物箱上玩着“捉傻瓜”。

我好奇地听着士兵们和军官们的谈话,留神地瞧着他们脸上的神色,但丝毫也看不出我自己所感受到的那种惊惶不安的心情:他们有说有笑,互相戏谑,对当前的危险漠不关心,满不在乎,仿佛根本没想到其中准有几个人不能从这条路上回去。P8-12

序言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一生创作浩如烟海,他的俄文版全集初版九十卷,后又扩大为一百卷。全集包括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自传体小说、剧本、哲学论文、文艺论文、寓言故事、政论、书信、日记,以及大量作品的异稿。

在托尔斯泰作品中,小说无疑占主要地位。而托尔斯泰成为世界文化巨人,影响最大的也是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三部长篇小说不仅是俄罗斯文学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除了三部长篇小说,托尔斯泰还写了大量中短篇小说,和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青年》。这些小说,即使不包括以民间故事形式出现的作品,至少也有六七十篇。

托尔斯泰的小说大都反映了十九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真实生活,描写了俄罗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俄国环境,真可说是身历其境;接触各种身份和个性的人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同时随同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自然而然地对他们的遭遇产生强烈的共鸣。

文艺作品主要是以情动人,阅读优秀的文艺作品,也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有益的熏陶,并由此产生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

托尔斯泰的一生主要是关心人,同情不幸人们的苦难,思索怎样使人间充满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爱,也就是宣扬人道主义精神。正是这种伟大的人格感动了并在不断感动着全世界一切正直人的心。难怪他的作品在全世界被译成最多种文字,在经典著作中印数始终占据首位。

中国在二十世纪初就开始介绍托尔斯泰的作品。《复活》早在一九一三年就出版了中译本,改名《心狱》;接着在一九一七年又出版了《安娜·卡列尼娜》的中译本,译名《安娜小史》。这两本书都由林纾译出,但林氏不懂原文,完全靠别人用中文口述,再由他用中文写出。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种译本不能算翻译,只能说编写。

以后我国陆续有人翻译托尔斯泰的作品,但大多由英文和日文转译,直接从俄文翻译的很少。新中国成立后,托尔斯泰的作品介绍过来的多了,而由俄文直接翻译的也增加了不少,但通常都是你翻译一本,他翻译一本,很难保留托尔斯泰作品的风格的一致性。

我从一九四二年起开始翻译俄罗斯文学作品,五十年代主要翻译肖洛霍夫小说。我的翻译工作因“文革”中断了十年。“文革”结束后,我开始系统翻译托尔斯泰的小说,从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九八年,前后花了二十年工夫把他的三个长篇、六十多个中短篇和自传体小说翻译过来。我翻译托尔斯泰作品,主要是想让我国读者更多地了解他的人格,欣赏他的艺术,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

巴金极其崇敬托尔斯泰,称他为十九世纪世界的良心。他多次鼓励我翻译托尔斯泰作品,还把他珍藏的俄文版豪华插图本提供给我。这套托尔斯泰作品集出版于一九一六年,也就是十月革命之前,其中有两百幅精美插图,全都出自俄国名画家之手。这套作品集在中国只此一套,真正称得上是海内孤本,其中大部分插图在中国都没有介绍过。现在,《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中译本出版,这些精美的插图都用在这套译文集里。我想,中国读者一定会跟我一样对巴金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草婴

二○○四年三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6: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