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将军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本书形象地浓缩了20世纪中国历史波诡云谲的演变脉络,生动地再现了这位20世纪中国风云人物的独特风采。全书翔实地描写了张学良从1901年出生直至2001年10月14日告别人世,长达百年的军政生涯、幽禁岁月及赴美探亲定居的生活足迹,刻画了当年少帅的英姿风采和贯穿一生的豪爽宽厚、侠骨柔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张学良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刘长春//赵杰 |
出版社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学良将军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本书形象地浓缩了20世纪中国历史波诡云谲的演变脉络,生动地再现了这位20世纪中国风云人物的独特风采。全书翔实地描写了张学良从1901年出生直至2001年10月14日告别人世,长达百年的军政生涯、幽禁岁月及赴美探亲定居的生活足迹,刻画了当年少帅的英姿风采和贯穿一生的豪爽宽厚、侠骨柔肠。 内容推荐 这是一位叱咤风云的老将军感人至深的真实的百年传奇故事。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这位雄姿英发的将军义无反顾地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从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历史进程,伟人毛泽东称颂西安事变“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周恩来则赞誉他是名垂青史的“千古功臣”和“民族英雄”。这位爱国将军就是张学良。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辽宁电视台推出一部鸿篇巨制——十八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张学良》(每集五十分钟)。摄制组历时八年,远赴美国、台湾,并踏遍国内二十余省,追踪历史遗迹,采访大批历史名人和亲历者,瑰集了大量珍贵的鲜为人知的翔实史料。 张学良将军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作为,他所亲历的“九一八”国难痛史,他所发动的西安事变的真实内幕,他被囚禁了五十四年的命运,以及他晚年的心态,他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热望……这一切都为海内外深切关注。张学良所经历的百年沧桑和留给人们的世纪谜团,都将在本片中得以破解。 这部历史文献纪录片以张学良将军的口述历史为贯穿主线,实地拍摄,纵横考证,将气势恢弘的语言、章回式的结构、蒙太奇的全新叙事融为一体,第一次真实、完整而生动地记录了张学良将军悲壮传奇的一生,深入挖掘了这位民族功臣的心路历程,令人耳目一新。 揭开尘封的历史,解秘百年悬疑,回首世纪风云,评点千秋功罪。真实纪录伟大的爱国将军张学良的百年人生,深刻解读中华民族千古功臣的心路历程,口述历史,首度公开,世纪传奇,全面解秘。 目录 第一集 关东骄子 第二集 戎马少帅 第三集 东北易帜 第四集 主政东北 第五集 国难当头 第六集 彷徨求索 第七集 联共曙光 第八集 西安兵谏 第九集 送蒋被囚 第十集 溪口岁月 第十一集 流放湘赣 第十二集 辗转黔渝 第十三集 骗解台湾 第十四集 孤岛幽居 第十五集 走出幽禁 第十六集 美国之旅 第十七集 鹤梦还乡 第十八集 魂系故园 为千古功臣立传——历史文献纪录片《张学良》拍摄后记 职员表 千古功臣(主题歌) 试读章节 第一集 关东骄子 这是东北地区一个普通的县城——辽宁省台安县,一个世纪前这里被称作八角台。在这座县城的中心,两米多高的汉白玉基石上,矗立着一尊五米高的青铜塑像。这尊身着戎装的将军,面西屹立、直视前方,他在这里出生,从养育他的黑土地走出,为了抗日复土,救国救民,在民族危亡之际,毅然发动了改变中国命运的西安事变。这起震惊中外的兵谏及和平解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毛泽东说,“西安事变结束了内战,也就是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是划时代转变新阶段的开始”。”发动这起兵谏的将军,被周恩来誉为“千古功臣”,“民族英雄”;邓小平对这位民族功臣的历史功绩念念不忘,还派人远渡重洋去看望他;江泽民同志赞誉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其“卓越功勋和爱国风范,彪炳青史,为世人景仰”;而胡锦涛同志则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全局的高度,对发动西安事变的这位将军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他就是张学良将军。这位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以其辉煌壮丽的丰功伟绩,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操,以及被幽禁了54年之久的悲壮经历,成为20世纪世界关注的焦点人物,可以说,他的一生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让我们共同走进张学良将军那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和传奇人生。 [张学良] 我们是(河北省河间县)大城人,我们本来姓李,不姓张,本来姓李的,我们是姓张的姑娘,嫁给姓李的,姓张家的没男孩子,把这姓李的孩子,把姑娘的孩子抱一个来,所以我们姓张。我到东北大概是第六代了,已经第六代了。我们家真正在家乡是烧碱的,我们真正家乡的地方,很苦、很苦。 清朝道光年间,张学良的高祖张永贵挑着儿子张发“闯关东”,来到了辽西海城县驾掌寺西小洼屯(现属盘锦市大洼县)落脚,以烧碱务农为生。但是,富庶的关东大地并没有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反倒一代更比一代穷。光绪元年(1875年)张学良的祖父张有财有了第三个儿子,取名张作霖。张作霖20岁那年,1894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此后,关东大地便战乱频繁、灾祸不断。1900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个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的耻辱岁月,这一年,西方列强组成八国联军,攻进北京,烧杀抢掠,慈禧太后望风而逃;而沙皇俄国则趁机出兵侵占了中国东北的大片土地,清朝发祥地的盛京将军也做了俄军的俘虏。一时间,辽阔富饶的关东大地兵连祸结,满目疮痍,盗贼蜂起,绿林啸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在这动乱的岁月里,弱者转死沟壑,勇者铤而走险,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在辽西镇安县小黑山赵家庙和广宁县中安堡一带拉起了保险队。1901年除夕,张作霖突然遭到亲俄股匪金寿山的袭击。慌乱中,他的部下背着张作霖身怀六甲的妻子赵氏和长女首芳,张作霖亲自断后,他们逃出重围,向八角台一带奔去。 [杨景华 张氏帅府博物馆原馆长、研究馆员] 张作霖被金寿山给打散了以后,他们跑到雷家屯,有十来个人吧。然后到雷家屯避了几天以后,张作相带了三十多个人就投奔了张作霖,投奔张作霖以后,他们整休了几天以后就准备带着队伍去投奔冯麟阁,投奔冯麟阁必须路过八角台。他路过八角台的时候,八角台当时的保险队的队长是张景惠,在路过八角台的时候,张景惠和当时的八角台的豪绅张子云,认为张作霖这支队伍,特别看到张作霖这个人很可靠,他们就把张作霖的队伍就留在八角台了。特别张景惠把自己保险队队长的职务让给了张作霖,这样张作霖看到八角台张子云和张景惠这么诚意,也就留在了八角台,这样与八角台张景惠团练,留在一块儿,就成立了一个大团。张景惠就把张作霖的这两个夫人,就是张学良的妈和卢夫人就接到张景惠自己的家。按照东北的规矩,生孩子不能在外人家生孩子,张学良的母亲决定得离开张景惠家,就到八角台,也就是台安县九间房乡詹家窝堡,有个赵明德家,那就是张学良舅舅家,也就是赵氏夫人,就是张学良母亲的叔伯弟弟家。到他家去生孩子。 这一年的6月3日,农历四月十七,张学良的母亲赵氏夫人乘坐一挂辗转避难的马车,行至桑林子詹家窝堡的这段乡村土路时,生下了一个男婴,他就是后来威镇四方的关东少帅张学良。 [张学良] 我实在降生不是在地下降生的,我在车土生的,所以我的头都有缝,那时候逃难,我母亲生我在车上。我能活我都奇怪。那时候我母亲又有病,没奶吃,我小时候能活,他们都认为我不能活,现在活这么大岁数。那吃什么呢?我母亲没奶,把高粱米饭嚼碎了,就那么喂我。 张学良降生在苦难的岁月。1901年农历是辛丑年,这一年的7月25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竟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个条约规定,中国向列强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这个数额是列强们根据当时中国有4亿5千万人口而确定的,也就是说,张学良刚刚出生,就与中国劳苦大众一样,背上了一两白银的屈辱外债。 然而,张学良的降生却给其父张作霖带来了好运,他刚好打了胜仗,又喜得贵子,因此他给张学良起了个乳名叫双喜,大名叫张学良,字汉卿。他希望他的长子能像汉朝的张良一样成为国家的栋梁。但是,张学良的幼年却多灾多难。 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