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绝世名伶玛丽莲·梦露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英)基斯·巴德曼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世界上只有一个玛丽莲·梦露!在她以前,在她之后,再无人能与之齐肩!

英国传记作家基斯·巴德曼呕心沥血,历经5年深度专访、收集资料,还原一个真实的梦露!

花瓶还是野心?梦露与肯尼迪家族男人们的友情故事!银幕前的华丽风情,风光背后的勾心斗角!朋友的背叛,伙伴的离去,一代女神高处不胜寒的寂寞与悲凉!自杀?意外?他杀?阴谋?《绝世名伶玛丽莲·梦露传》揭露梦露最后几年不为人知的故事……

内容推荐

ONE & ONLY!

空前绝后·绝代风华!

她是最性感的女人。她的天真性感迷倒了世界,却一生风波不断,绯闻缠绕。

1962年8月15日,梦露在洛杉矶布莱登木寓所的卧室内被发现已经去世,终年36岁。死因是过量服用安眠药。

自杀?意外?还是卷入了政治圈的黑幕?然而,在她死亡44年后,大多数关于她的官方调查文件仍被列为高级机密……基斯·巴德曼的这本《绝世名伶玛丽莲·梦露传》揭露梦露最后几年不为人知的故事……

目录

序言

序曲——童年/成年

 从出生到1961年6月

挣扎

 1961年6月—1962年1月8日,礼拜一

转变

 1961年11月17日,礼拜五—1962年4月(第二周)

玛丽莲与肯尼迪——无法回避的真相

 1961年9月23日礼拜六及之后的故事

坠落

 1962年2月7日礼拜三—1962年4月22日礼拜日

《濒于崩溃》(一)

 1962年4月23日礼拜一—1962年5月19日礼拜六

《濒于崩溃》(二)

 1962年5月19日礼拜六—1962年6月12日礼拜二

绝望与再生

 1962年6月9日礼拜六—1962年7月30日礼拜一

离开之后

 1962年7月31日礼拜二—1962年8月4日礼拜六下午5点55分

试读章节

1962年4月23日礼拜一,经过5个月的拖延之后,玛丽莲·梦露的新片终于投拍,这是自《不合时宜的人》以来她拍摄的第一部影片。还不到上午7点,福克斯电影公司104个迫不及待的技师和助手已经忙得不亦乐乎。灯光准备就绪,摄像机各就各位,等着拍摄第一组镜头。14号摄影棚里人来人往,兴奋的心情在空气中弥漫。片中的男主角迪恩·马丁化完妆后已经来到片场,呲外还有导演丘克和制片人亨利。众人准备停当,恨不能马上开始——这众人当中唯独缺少影片的女主角玛丽莲·梦露。

难熬的时间一分一秒地消失,丘克开始在宽大的场内踱步,亨利围着游泳池转圈,好像要跳下去似的,马丁坐在椅子里一动不动,不知是练台词好,还是练打球好。剧本作者伯恩斯坦9点之后赶到片场。他发现梦露不在,其他人都在等待,就来到助理导演赫尔身旁,对方告诉他,女主角来不了了。赫尔用将信将疑的口气说:“她病了。她从斯特拉斯伯格那里传上了感冒。”

虽然亨利对这一出多少有所准备一玛丽莲过去拍电影也曾因为感冒或流感而姗姗来迟——但她的缺场还是令他措手不及;这倒不是因为事件的结果,而是因为事件的方式。疲惫的制片人对赫尔说:“我整个周末都没睡觉。我和她打电话,(打到)凌晨2点、3点、4点(请她对电影放心)。我的妻子都要和我打离婚。我问她的心理医生(格林森大夫)在哪里,她告诉我说,他正准备去欧洲。但现在还不到8月!”

星期六晚上梦露打来电话之后,亨利就派福克斯公司的大夫希格尔前往梦露家里探视,判断她病情的严重程度,希格尔被称为“明星的大夫”。他6年前就给玛丽莲看病,熟悉玛丽莲和她的病情。他曾经对好莱坞专栏作家康纳利说:“玛丽莲工作太投入。能拯救她是我们的幸运。”

那天夜里,医生发现玛丽莲犯了喉炎和头痛,造成视力模糊。他诊断后建议电影推迟一个月。但是,玛丽莲过去有装病的前科,所以公司的老板们马上开始怀疑希格尔的诊断。但希格尔坚持己见:玛丽莲真病了。公司的老板们想强迫玛丽莲来片场,不管她有病还是没病。希格尔听说后,他作为梦露医生的乐趣大打折扣。在接受作家佐罗托的采访中,希格尔说:“他们感兴趣的就是把片子拍完,越快越好。他们的态度好像是:‘我们拍完之后不管她的死活。’反正他们知道这是她为他们拍的最后一部片子。”

还没到上午7点30分梦露就打电话通知公司无法拍片。她多少又重复了希格尔医生的诊断,说自己确实嗓子疼,而且严重感染。导演丘克与玛丽莲拍摄《让我们相爱》,他们有过接触,他对玛丽莲的把戏再熟悉不过了。于是,他决定改变安排,先开机再说,他上一次与玛丽莲拍戏时就是这么做的。他宣布,先拍摄女主角之外的戏。

亨利接到梦露打来的电话后,赶紧往女演员赛德·查理斯家里打电话,请她马上来摄影棚。赛德一口答应,4个小时之后,《濒于崩溃》的第一组镜头开始拍摄。这组镜头要拍迪恩·马丁扮演的尼克和赛德扮演的比安卡,描写他们度完蜜月回家之后如何鼓励两个在后院搭树屋的孩子,扮演孩子的演员一个是亚历山大·黑尔维尔,一个是罗伯特·默雷。

不幸的是,一天之后的4月24日礼拜二,丘克再次被迫修改他的安排,因为玛丽莲捎来消息说病还没好。玛丽莲不在片场,结果没有见到来福克斯公司访问的伊朗国王和妻子法拉·巴列维王后,他们已经在美国访问了两周。原定他们要在14号摄影棚观看玛丽莲拍戏,玛丽莲才是他们真想与之见面的演员。然而,玛丽莲就是不想离开她自己的家。那天上午,亨利到玛丽莲的家里来了好几次,告诉她伊朗皇室将要造访福克斯,建议她在摄影棚与国王和他的妻子见面。玛丽莲的回答把亨利吓了回去:“我不知道能不能见他们。我不知道他与以色列的关系怎样。”

亨利想要弄个究竟,连忙给好莱坞的犹太教堂打电话,然后请玛丽莲与拉比麦克斯通话,后者被称为“明星的拉比”。麦克斯请她放心,说以色列与国王之间关系良好,如果她能在片场与国王和他的妻子互致问候,那必然是件好事。不幸的是,他的意见没有改变玛丽莲的态度,她决定继续把自己关在家里。亨利后来承认,梦露相信伊朗国王是“反以色列的”,这不过是个借口;他认为玛丽莲之所以不想与他们见面,真正的原因是,她与法拉皇后相比以为自己不够漂亮。

为了弥补梦露造成的遗憾,彼得决定陪同客人参观硕大的14号摄影棚。进去之后,彼得停下来,用手指着空无一人的游泳池,兴奋地宣布说:“玛丽莲在这里有一场戏,她要在月光下裸泳。”他说完之后其他人并未回应。国王和王后想见玛丽莲本人,不想看空空如也的游泳池,虽然她将来可能跳进去。为了打破这尴尬的局面,国王转换话题,问技师如何才能造成月光的效果。之后不久,国王和他的妻子与众人道别,驶离摄影棚,继续他们的友好访问。还好,这个插曲很快结束。福克斯的老板们又开始担心另一个人:玛丽莲·梦露。P142-144

序言

玛丽莲·梦露当然是史上被人写得最多、谈得最多的电影明星。在她短暂的、精彩的一生里,每一刻都是说不完的话题,图书、杂志文章和电视节目对她的逸闻趣事趋之若鹜。就连那些影迷之外的人士也能顺嘴说出她生命中那些关键的瞬间,对此自然不必惊诧。“生于1926年,死于1962年。很可能死于自杀。领衔饰演《巴士站》《不合时宜的人》《热情似火》等影片。与下面的男士结婚(又离婚):基姆·多尔蒂、剧作家亚瑟·米勒和棒球明星乔·迪马奥。据说有些男士与她同枕同衾,其中有约翰·F.肯尼迪和他的弟弟博比。”此外还有说不完的故事……

上述及其他众多所谓的事实在她的传说上深深地烙上了印迹。她拍摄的流行影片《七年之痒》里有个著名的镜头:她的裙子被风从下面撩起,她生活中的所有细节正如这一镜头都变成了她的故事。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再用一部专著来研究这位女演员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众多研究者顾此失彼、她从未与之见面的人满口胡言、八卦专栏作者所犯的错误和利益熏心的朋友的添枝加叶,这些人为了5位数的出版稿酬编造出庸俗的故事,结果我们现在所相信的玛丽莲几乎都是来自他们纯粹的不折不扣的无稽之谈。

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她个人的历史里充满了上述欺骗;尤其是从1960年到她逝世的1962年,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她经常与弗兰克·西纳特拉、肯尼迪兄弟和鼠群乐队的人频繁接触,而且她还与龌龊的、下流的、庸俗的小人物及龌龊的、下流的、庸俗的大人物频繁接触。她生前自然是绯闻缠身。1962年,有人就此向她提问,她的回答很简单:“那要判断消息来源。”

以此为准绳,2005年五六月间,我手边已经搜集到数不清的书信、采访、照片、剪报、文件、收据、发票——其中不少材料都是失而复得——还有为数不少铁一般的事实,这些都是一手的材料,可信度极高,有了这些材料之后我像探员一样开始剥茧抽丝,将她最后几年里的事实与虚构、神话与现实、真话与谎言分离开来。我的意图很简单:以专著的形式为读者送上梦露最后几年最诚实的、最准确的描述。

5年研究之后,专著终于出版。结果如何?我希望,书中收录的故事和事实就连梦露的铁杆影迷也未必知道。其他众多的故事之外,读者还将知道她的男朋友、她花钱的习惯、她放弃的电视剧《雨》、她最后拍摄的影片《濒于崩溃》、她对传奇人物伊莉莎白·泰勒的妒忌、她与西纳特拉的浪漫、她1962年6月到西纳特拉的加利一内华山林小屋的扫兴之旅、她的父亲(我在书中首次确认他的姓名,所以此后对他再也不必猜测)、她所谓最好的朋友(在她生前和死后)对她惊人的态度、乔·迪马奥对她的爱与他们破镜重圆的计划、她为总统唱歌的那一夜(她为那身著名的晚礼服到底付了多少钱)、传说中她1962年8月要揭开真相的记者招待会、她传奇式的告别语:“与总统告别”,她逝世那天夜里助手们经受的震惊,以及她死后好莱坞式的遮遮掩掩。

当然,凡是写梦露的书没有不提约翰和博比·肯尼迪及她的英年早逝,不然书里就少了东西。我的研究也不例外。至于肯尼迪兄弟,我将使用尚未公开的材料,以准确的语言揭开她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有多深,免得今后还有人对此再做无端猜测。至于她的死,历史上对此已经做出无数的推测,但推测终归是推测。我们不禁要问,她是自杀的吗?是一次意外?她是被管家谋杀的吗?她的大夫?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抑或是肯尼迪兄弟?到底谁是凶手?

对此争论至今不休。我对她的死提出了唯一合理的解释。我是怎么得出结论的?世界上一流的医生在此伸出了援手,此外就得借用福尔摩斯的那句名言:“把不可能的因素都排除之后,剩下的因素必然是真相,虽然表面上不大可能。”

到目前为止,以玛丽莲为传主的书将近700种,这一现象好像有些匪夷所思,然而写到她最后的岁月,无一不是语焉不详。我的这项研究有所不同。我真诚地希望读者能从阅读中得到乐趣。

我还希望,为了玛丽莲的安息,这项研究能作为善意的行为逐渐改变被扭曲的事实,将有关她的真相存入我们永恒的记忆。

基斯·巴德曼

英国伦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