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从小被捧在掌心,千人疼万人爱的小皇帝、小公主们,长大后却只能做一个袋鼠族;那些被媒体称之为“神童”者,被家长们引以为傲的有出息的孩子,却连系鞋带、洗澡这类日常生活自理的能力都没有:那些在父母面前耀武扬威、在家中唯我独尊的“小霸王”,走出家门之后,竟变成了四处碰壁、举步维艰的“可怜虫”;那些自称有“个性”的孩子,穿着奇装异服招摇过市的“帅哥靓妹们,被父母“吹捧”的小明星们,却是一些遇到屁大一点儿事就要死要活的主儿……
情商教育,让这些困扰父母的难题迎刃而解!
情商教育,让您的孩子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18岁前,也就是孩子成年以前,父母必须培养出他的高情商。因为到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理发育已经基本定型了,以后再想培养就比较困难了。对于一个即将独立进入社会生活的人来说,情商比智商要更加重要,它能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适应社会,以后不会出现心理和精神问题;它也能使你的孩子善于交际,富有人格魅力;它还能使孩子坚强勇敢、冷静沉着地去面对所有压力和困境……
本书的主旨正是要告诉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提高孩子的情商。针对当前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以及相应的情商教育问题,本书一一作了详细的讲解。
导论
第一章 情商决定孩子的将来
1.18岁是孩子的一道人生大关
2.我们要培养孩子什么样的情商
3.情商PK智商
4.情商成熟,孩子才真正成熟
第二章 孩子成长——芝麻开花节节高
1.0—3岁:开启孩子的心扉
2.3—7岁:性格培养正当时
3.7一13岁:塑造孩子健全人格
4.13—18岁:孩子青春谁做主
自我认知篇
第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
1.孩子的角色认知:我是谁
2.唤醒孩子沉睡的心
3.成长>成绩
4.孩子不认错,怎么办
第四章 教孩子说“我能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1.赞美孩子,做不吝啬的父母
2.肯定孩子须及时
3.“放大”孩子的优点
4.做个“笨”父母
5.自信,孩子成长的翅膀
第五章 孩子自尊心源于父母关心——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1.别用“语言暴力”伤害孩子
2.记住,那是孩子的抽屉
3.不做对孩子冷漠的父母
.4.保全孩子的“面子”
第六章 放手,让孩子自由奔跑——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1.爱他,就给他自由
2.孩子“畸形”,父母有罪
3.不当“拐杖”当“向导”
4.父母,别“包办”孩子的人生
5.收起你的“育儿袋”
自我调控篇
第七章 惜子情怀何时休——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1.教育孩子,观念先行
2.帮妈妈买瓶酱油,好吗
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4.学会对孩子说“不”
第八章 别把孩子的任性当个性——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1.任性孩子语录
2.任性≠个性
3.做不生气的父母
4.榜样的力量
第九章 行成于“律”,毁于随——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1.自律——孩子成长紧箍咒
2.身教胜于言传
3.作息表,帮孩子战胜惰性
4.培养经得起诱惑的孩子
第十章 专注,成就孩子梦想——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1.没有好奇,就没有专注
2.爱走神的孩子需留神
3.孩子“小马虎”,怎么办
4.孩子需要安静
5.给孩子“充电”了吗
第十一章 生命因执著而精彩——培养孩子的毅力
1.毅力,就是每天坚持一小步
2.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3.孩子要有“犟”劲儿
4.牵手,与孩子同行
第十二章 梅花香自苦寒来——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1.挫折,孩子成长必修课
2.倾听孩子的苦衷
3.适度减压,给孩子“松绑”
4.“温室”培养要不得
第十三章 点亮孩子成长的心灯——培养孩子的自我激励能力
1.你真棒≠我真棒
2.唤醒孩子心中的“我”
3.帮孩子打开失败旁边的窗子
4.只须一笑不须愁
道德情操篇
第十四章 爱,让孩子如此美丽——培养孩子的爱心
1.源于心心相印
2.爱在点滴间
3.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4.爱,让孩子像花儿一样绽放
第十五章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1.感恩是一种收获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4.强扭的瓜儿不甜
第十六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培养孩子的宽容心
1.退一步海阔天空
2.用父母真心换孩子宽容
3.消除孩子的嫉妒心理
第十七章 以信待人,天下信之——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
1.人无信不立
2.一诺值千金,父母须慎重
3.诚信,从家庭开始
4.诚信,撑起孩子成长的天空
第十八章 责任,孩子的成人礼——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万事贵在责任心
2.“我怕,但我是班长”
3.做个不“越位”的家长
4.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人际沟通篇
第十九章 给孩子戴一副发现美的眼镜——培养孩子的欣赏能力
1.世上无完人
2.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3.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第二十章 世上没有陌生人,只有还没认识的朋友——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1.朋友多了路好走
2.别让孩子做“笼中之鸟”
3.换位思考,良好沟通第一步
4.良言一句三冬暖
5.微笑的孩子最美丽
第二十一章 把自己的苹果分一半给别人——培养孩子与人分享的意识
1.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2.孩子小气怎么办
3.不要强孩子之所“难”
4.两只蚂蚁+一片树叶=彼岸
第二十二章 众人拾柴火焰高——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1.我是一只小“蚂蚁”
2.游戏能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3.你拍一,我拍一
第二十三章 我家有个芝麻官——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
1.激励孩子做个“出头鸟”
2.“剪枝”的学问
3.领导能力,成就孩子人生
18岁,孩子长大了。可是,这个长大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是一个称谓,它涵盖了更多的内容:孩子的性格是否已经成熟,孩子是否已经独立,孩子能否控制自己多变的情绪,孩子能不能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压力,孩子能不能担起社会和家庭赋予他的责任,孩子能不能与人很好的交往,孩子……
的确,有很多的内容值得每一个父母去思考。孩子的成长并非一朝一夕,然而,当他们长大成人的那一刻,作为父母曾给予了孩子什么?长大之后,孩子能不能依靠父母曾经给予的那些东西去生存?自己的孩子要做一个袋鼠族,整天依靠父母生活呢,还是独自去开创自己的人生?
有媒体报道,在南京有一个18岁的孩子,因为父母供不起他上学的学费,从而一纸诉状将父母告上了法庭。生活的困窘,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的确很不公平。可是,作为18岁的孩子,他没有资格这么做,因为父母已经把他养育成人,剩下的路就要靠自己去走。试想,如果你是那个孩子的父母,你的内心会怎么想。然而,更让人震惊的是,武汉某机构曾经举办过一期夏令营,一些父母竟然要求工作人员每天为自己的孩子洗衣服。殊不知,这些所谓的孩子大部分都已经成人了,可是他们竟然连自己的生活都照顾不了。而做父母的,不但不为自己的孩子感到痛心,也不为自己的过分溺爱导致孩子现在这种状况感到自责,还去要求别人。
的确,孩子是上天赐予每个家庭的精灵,需要父母的呵护才能茁壮成长。可是,父母培养孩子,是为了孩子能够独立,为了孩子有一天离开父母后能够更加坚强的生活,而不是让孩子依靠自己。
其实,说这些只是想告诉父母们,即使你能够给予孩子很多的物质资源,即使你能够让孩子一生无忧,或者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是个天才,或许将来会取得很大的成就,我想说的是,这些其实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的孩子能够拥有自己的人生,能够按自己的方式快快乐乐地生活。那么,在孩子18岁——也就是各项心理素质还未成型之前,一定要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
或许有父母很困惑,我的孩子能否健康成长,我的孩子能否拥有美好的未来,跟情商有什么关系呢?情商究竟是什么东西,还可以决定孩子的,未来呢?
所谓情商,就是指人的情绪智力,主要是指人在情感、情绪、意志力以及承受挫折等方面所具备的品质。过去人们常常认为,孩子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孩子的智商。可是,经过多年的检验证明,智商只是孩子成功的助推剂而已,而起着决定作用的还是孩子的情商。高情商的孩子,他们不仅有足够的自信去面对生活,同时还有很强的自制力,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很善于跟人交往,而且责任心非常强。高情商的孩子,他们不是靠一些身外之物取胜,而是靠自身所聚集的能量;他们走向社会之后,不仅能够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而且能够披荆斩棘,为自己的人生开道。
因此,在孩子18岁之前,将孩子培养成高情商的孩子,是父母们义不容辞的责任。18岁之后的孩子,不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已经成型了,已经不再具有可塑性了。那么,18岁之前,就是培养孩子的绝佳时期,也是孩子情商培养的最好时间。父母们应该抓住时机,培养孩子的情商,让孩子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成长、成熟,并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开拓自己的未来。 在上节中已经提到,情商对孩子的将来有很重要的影响,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必备要素。在报道中情商也曾被多次提及:美国一家报纸对700多位富翁的调查显示,对他们的成功起很大作用的主要是诚实待人、与人友好相处以及遵守纪律等情商因素;《广州日报》也曾提及,香港著名商人李嘉诚坦言,对他的成功起很大作用的是情商;而许多报纸的调查显示,有许多用人单位的老总在招聘过程中发现,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就是情商。当这些关于情商的话题闯入我们的生活,作为孩子的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情商究竟该怎么培养?究竟要让自己的孩子具备什么样的情商呢? 有很多父母由于对情商的了解不深,因此,对情商的认知有很多的误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一,有很多父母认为,情商是一种非常虚的东西,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操控它。有父母就曾提到,情商是什么他根本不理解,而且在他看来,只要孩子学习好,将来能够挣钱养活自己就行了,情商又不能当饭吃,具不具备都无所谓。
误区二,也有父母认为,情商是孩子长大以后的事情,孩子小的时候,最关键的还是培养孩子的智商,孩子能够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情商长大了以后可以慢慢培养。
误区三,有父母把智商与情商对立起来,在他们看来,培养了孩子的情商,就会影响到孩子智商的培养,如果整天教孩子怎么样为人处事,那孩子哪有时间学习啊。
误区四,不知道为什么,一些父母很片面地把情商理解为就是和人打交道,是人际交往能力,或者说是孩子的公关能力。在他们看来,教孩子情商就是教孩子如何与人交往。
当然,父母对孩子情商培养的误区还有很多,而以上几种属于认知上的错误,比较典型,因此罗列出来,希望能够引起父母们的注意。在此想告诉父母们的是,孩子的情商培养是一种做人的基本能力的培养,或许你实实在在的感觉不到它,但是它对孩子所产生的作用却是无法估量的。而且,智商与情商的培养并不矛盾,可以同时进行,二者之间还可以相互促进。还有就是,情商不完全是指孩子的交际能力,它还具备很多方面,比如说孩子的自我认知、自我激励等能力。P4-6
在冯小刚电影(饫下无贼》中,黎叔不无调侃地说了这样一句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才是人才?
那些从小被捧在掌心,千人疼万人爱的小皇帝、小公主们,长大后却只能做一个袋鼠族;那些被媒体称为之“神童”者,被家长们引以为傲的有出息孩子,却连系鞋带、洗澡这类日常生活自理的能力都没有;那些在父母面前耀武扬威、在家中唯我独尊的“小霸王”,走出家门之后,竟变成了举步不敢前的“小瘪三”;那些自称有“个性”、穿着奇装异服招摇过市的“帅哥靓妹”们,被父母“仰慕”的小明星们,却是遇到屁大一点儿事就要死要活的主儿……
试问,他们是人才吗?
的确,有些父母可以毫不掩饰地宣称:“我们家有的是钱,我想怎么宠孩子是我自己的事情。”也有父母会说:“我家孩子就是聪明,所以生活上的事情就不能让孩子自己操心,孩子只要管好自己的学习就行。”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都是最优秀的,可是,父母有没有问过自己,在别人眼中,自己的孩子也是最优秀的吗?
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眼中的优秀者,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人才,做父母的就不要“我行我素”,科学的教育方法,是教育孩子的关键。近些年,在智商教育甚嚣尘上,被一些家长们捧得天花乱坠的时候,情商这个对很多人来说还很陌生的词,已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千家万户,给许许多多家庭带来了福音。
所谓情商,又称为情绪智力,英文名称为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O。这一概念是心理学家们相对于智商所提出的,主要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情绪、情感、意志力、承受挫折以及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一些品质。在过去,人们都认为,智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一生,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智商多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而情商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培养。一个人情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他的将来。因此,孩子的情商教育不容忽视。
18岁,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18岁,人的性格、个性等已基本定型。因此,在18岁之前培养孩子的情商,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也是父母对孩子应尽的责任。
本书的主旨正是要告诉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提高孩子的情商。针对当前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以及相应的情商教育问题,本书一一作了详细的讲解。作者能做到的,就是希望通过这本书,为父母传达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希望在这种理念的教育下,能让孩子成为人才,成为别人眼中的优秀者。
也许,它只是一本很平凡的书,但它是一部能够给父母们指点迷津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