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是哲理或是虚幻(中华宗教)/中国历史知识读本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时利英//曾令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时利英、曾令编写的《是哲理或是虚幻(中华宗教)》讲述中国人不会忘记的历史。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今天,学习历史,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铭记中华民族的深刻历史教训,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基础。

内容推荐

时利英、曾令编写的《是哲理或是虚幻(中华宗教)》内容简介: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拥有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的史前历史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也经历过漫长的洪荒时代(母系氏族阶段),而从黄帝时代开始,至今最少也有五千年之久了。《是哲理或是虚幻(中华宗教)》从宗教史、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宗教人物、民间宗教等方面展现中国宗教的哲思。

目录

宗教史

 三皇神话传说

 占卜

 祭祀

 佛教传入中国的故事

 印度求法的传说和白马寺

 三武一宗之难

 鉴真东渡日本

 韩愈谏迎佛骨

 金瓶掣签

 本教与佛本之争

 老子的神化过程

 最早迷恋神仙的皇帝——秦始皇

 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茅山的传说

 狂热迷信道教的帝王——唐玄宗

 宋徽宗与道教

中国的佛教

 太虚的“佛教复兴运动”

 盂兰盆节

 藏传佛教的主要节日

 云南地区的上座部佛教

 中国佛教八大宗派

 中国佛教石窟

 因果报应和六道轮N

 佛、菩萨、罗汉

 傣族小乘佛教

中国的道教

 道教

 新天师道

 王重阳与全真道

 道教的中心——北京白云观

 道教圣地——武当山

中国的伊斯兰教

 元代以前的伊斯兰教

 元朝时的伊斯兰教

宗教人物

 东晋一代名僧道安

 慧远大师

 玄奘取经和《大唐西域记》

 六祖慧能

 元代八思巴事迹

 八指头陀——敬安

 东晋道教领袖——葛洪

 胡登洲

 王岱舆

 马注

民间宗教

 女真萨满教神话

 佤族的原始宗教

 白族的“本主”崇拜

 彝族毕摩、苏尼的巫术活动

 纳西族东巴教

 白莲教

 罗梦鸿与罗教

 三一教

 八卦教

试读章节

三皇神话传说

三皇有时被称为“天皇”、“地皇”和“人皇”,又被叫做“伏羲”、“燧人”和“神农”。《尚书大传》中说:“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三皇可能是中国古代文化三个发展阶段的拟人化,在后来的文献里他们又被歌颂为创造文化的英雄。

伏羲氏

伏羲,亦称庖牺氏,是传说中人类文明的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相传,他的母亲名叫华胥氏,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有一天,她去雷泽郊游,在游玩途中发现了一个大大的脚印。出于好奇,她将自己的脚踏在大脚印上,当下就觉得有种被蛇缠身的感觉,于是就有了身孕。而令人奇怪的是,这一怀孕就怀了12年。后来就生下了一个人首蛇身的孩子,这就是伏羲。当地的人为了纪念伏羲的诞生,特将地名改为成纪,因为在古代,人们把12年作为一纪。据史学家考证,古成纪就是今天的天水。《汉书》中说道:“成纪属汉阳郡,汉阳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所以,天水历来被称为“羲皇故里”。

根据传说和史籍记载,作为人类文明始祖,伏羲的主要功绩是教民作网用于渔猎,大大地提高了当时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他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他始造书契,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落后形式。他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人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他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了借鉴。

另外,伏羲还创立了八卦。

在天水麦积区(原叫做北道区)渭南乡西部,有一卦台山,相传这里就是伏羲画八卦的地方。传说在伏羲生活的远古年代,人们对于大自然一无所知。当下雨刮风、电闪雷鸣时,人们既害怕又困惑。天生聪慧的伏羲想把这一切都搞清楚,于是他经常站在卦台山上,仰观天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周围的地形方位,有时还研究飞禽走兽的脚印和身上的花纹。

有一天,他又来到了卦台山上,苦苦地思索长期以来观察的现象。突然,他听到一声奇怪的吼声,只见卦台山对面的山洞里跃出一匹龙马。说它是龙马,那是因为这个动物长着龙头马身,身上还有非常奇特的花纹。这匹龙马一跃就跃到了卦台山下渭水河中的一块大石上。这块石头形如太极,配合龙马身上的花纹,顿时让伏羲有所了悟,于是他画出了八卦。

燧人氏

在远古蛮荒时期,人们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到了黑夜,四处一片漆黑,野兽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人们蜷缩在一起,又冷又怕。由于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的食物,经常生病,寿命也很短。

伏羲看到人间生活得这样艰难,心里很难过,他想让人们知道火的用处,于是伏羲大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场雷雨。随着“咔”的一声,雷电劈在树木上,树木燃烧起来,很快就变成了熊熊大火。人们被雷电和大火吓着了,到处奔逃。不久,雷雨停了,夜幕降临,雨后的大地更加湿冷。逃散的人们又聚到了一起,他们惊恐地看着燃烧的树木。这时候有个年轻人发现,原来经常在周围出现的野兽的嚎叫声没有了,他想:“难道野兽怕这个发亮的东西?”于是,他勇敢地走到火边,发现身上很暖和。他兴奋地招呼大家:“快来呀,这一点不可怕,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这时候,人们又发现不远处烧死的野兽,发出了阵阵香味。人们聚到火边,分吃烧过的野兽肉,觉得自己从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人们感到了火的可贵,他们拣来树枝,点燃火,保留起来。每天都有人轮流守着火种,不让它熄灭。可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着了,火燃尽了树枝,熄灭了。人们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痛苦极了。

伏羲在天上看到了这一切,他来到最先发现火的用处的那个年轻人的梦里,告诉他:“在遥远的西方有个遂明国,那里有火种,你可以去那里把火种取回来。”年轻人醒了,想起梦里伏羲说的话,决心到遂明国去寻找火种。

年轻人翻过高山,涉过大河,穿过森林,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遂明国。可是这里没有阳光,不分昼夜,四处一片黑暗,根本没有火。年轻人非常失望,就坐在一棵叫“遂木”的大树下休息。突然,年轻人眼前亮光一闪又一闪,把周围照得很明亮。年轻人立刻站起来,四处寻找光源。这时候他发现就在遂木树上,有几只大鸟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树上的虫子。只要它们一啄,树上就闪出明亮的火花。年轻人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他立刻折了一些遂木的树枝,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树枝上果然闪出火光,可是却着不起火来。年轻人不灰心,他找来各种树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树枝进行摩擦。终于,树枝上冒烟了,然后出火了。年轻人高兴地流下了眼泪。

年轻人回到家乡,为人们带来了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钻木取火的办法,从此人们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惧中了。人们被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和智慧折服,推举他做首领,并称他为“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商丘市城西南的燧皇陵,相传就是燧人氏的葬地。其冢高约7米,周围松柏环绕。冢前有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先生的手书碑刻及后世刻的石像生,这是人们为纪念燧人氏而立的。

神农氏

神农氏,即炎帝,就是我们所说的“炎黄子孙”中的“炎”,是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传说炎帝神农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龙颜大唇。他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他曾建都山东曲阜,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

传说,神农时种庄稼,用石片在地里敲着、走着、喊着:“草死,苗长。”后来,人们变懒了。天热时,用绳子把石片吊树上,人们坐在树下敲着,喊着。草也不死了,没办法,人们拿铲子铲草。地晒干了,铲草费力气。有的劲使猛了,铲子也弯了,翻过来扒,比铲着省劲,从此有了锄。

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天伤之命。

一次,神农氏在深山老林采药,被一群毒蛇围住。毒蛇一起向神农氏扑去,有的缠腰,有的缠腿,有的缠脖子,想致神农氏于死地。神农氏寡不敌众,终被咬伤倒地,血流不止,浑身发肿。他忍痛高喊:“西王母,快来救我。”王母娘娘闻听呼声后,立即派青鸟衔着她的一颗救命解毒仙丹在天空中盘旋窥瞰,终于在一片森林里找到了神农氏。毒蛇见到了王母的使者青鸟,都吓得纷纷逃散。P2-5

序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拥有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的史前历史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也经历过漫长的洪荒时代(母系氏族阶段),而从黄帝时代开始,至今最少也有五千年之久了。

中国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年之前,甲骨文的发现可为确证。而从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时期开始,中国的信史记录就一天也没有中断,也为世界各民族所钦羡。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不但是前人留给中华子孙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化作出的巨大贡献。

现在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这56个民族是在中华5000年历史过程中经过不断地融合逐步形成的。现在的汉族实际上是由古代华夏族和许多少数民族融合而成的。历史上和现存的许多少数民族也都认为华夏族是自己的祖先,如匈奴出于夏、羌出于姜氏、鲜卑出于黄帝、氐出于夏时的有扈氏,这都是史有所据的。

5000年的历史是中华各民族共同进步的历史。

中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有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00多万平方千米。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不但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影响了整个世界。

中国的文化和经济在历史上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但从近代开始却经历了备受欺凌、丧权辱国的百年之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中国人不会忘记历史。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今天,学习历史,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铭记中华民族的深刻历史教训,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基础。

在此感谢本系列书的主编金强、周卫华、于永玉以及编委陈余齐、高阶顺、高志强、李国芳、魏巍、张少鹏、郭鑫、张萌萌、卢冬林、刘佳、权娜、石欢欢、时利英、曾令、杨春枝等同志对本系列书的编写所作出的贡献。

编者

2012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