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孙悟空漫游科学世界/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郭以实//骆忍石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与一般童话相比,科学童话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它是以科学知识为内容的,所表现的主题也与自然科学有关。郭以实、骆忍石编著的《孙悟空漫游科学世界》正是一本科学童话,科学童话与一般文学童话的区别在于,它把科学内涵和童话构思结合起来,即把科学的理性概念化作为幻想的感性形象,科学童话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一般较为单纯,它并不负有普及科学的任务。本书包含了《鸟儿的侦察报告》、《孙悟空大闹原子世界》、《孙悟空遨游现代武器世界》等童话作品。

内容推荐

郭以实、骆忍石编著的《孙悟空漫游科学世界》是一本有趣的科学童话集,《孙悟空漫游科学世界》作品构思巧妙,故事生动,科学知识丰富。科学童话融科学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小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不但可以得到文学的陶冶,而且还能得到丰富的科学知识营养,有利于增长知识,培养想象力,激发起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目录

太阳请假了

鸟儿的侦察报告

孙悟空漫游大海

孙悟空大闹原子世界

悟空重游花果山(节选)

孙悟空遨游现代武器世界

试读章节

孙悟空漫游大海

1.在海边

有一天,孙悟空在天上发现一个闪光的大球,那球身上长了几根大刺,绕着地球打转。孙悟空想:“只听说月亮绕着地球转,这是什么法宝,等我追它去。”

这东西原来是人造地球卫星。它一边转,一边从高空自动拍摄地面和海面的照片。根据这些照片,地面上哪里有火箭发射场,哪里有多少新式飞机,哪里有石油等地下资源,海面上哪里会发生风暴、潮汐、海啸等海洋灾害,都可以看得出来。孙悟空虽然是“火眼金睛”,也难和它相比了。孙悟空跟着卫星转了几圈以后,发现空中的卫星不少,来来去去可真热闹,他才知道这地球是个大圆球。他那花果山在哪里,简直看不出来,因为大陆在地球上只不过占十分之三,其余的全是一片汪洋大海。孙悟空想:“我把海龙王低估了。想不到他那水晶富有这么大。那些虾兵蟹将现在怎样了?我倒想再去瞧瞧。”

想着想着,孙悟空一个筋斗就翻了下来,落在海岸上。

在海边的沙滩上,正好有一只大海龟趴在那里。孙悟空向它打招呼,它也不理。原来它正在使劲下蛋呢。孙悟空仔细一瞧:它下的蛋有乒乓球那么大,一大堆呢,大概有一百多个吧。

“嘿!我来尝尝。”孙悟空捡起一个用口一咬,“嗯!不错,不错。再来一个!”

他正吃得起劲,忽听得一个小孩大叫起来:“孙悟空来了!孙悟空来了!”

孙悟空一看,来了一群人,他怕是来抓他的,便一个筋斗,落在海边一个大花园里面。

“这花园怎么没有游人呢?”孙悟空正奇怪的时候,发现树木丛中还有一幢一幢的小房子。房子里面有人。

“等我进去看看!”孙悟空怕惊动别人,就变成一只蜜蜂飞了进去。

原来这是海洋科学院。有人拿了一滴海水放在显微镜底下,通过一个反射机,把那水滴里的东西放大在墙上了。

孙悟空一看,那是什么东西?有的扁,有的圆,有的像针……还动来动去。孙悟空从没见过。他怎么知道这是科学家在研究海水里的浮游生物呢。别小看这些浮游生物,它们营养丰富,繁殖力又强,没有它们,海里的生物可要连着遭殃。

孙悟空也不知道,就是这些浮游生物养活了海里的大量海藻,而海藻又养活了小鱼,小鱼养活了大鱼,大鱼养活了更大的鲸。这一切都没有引起他的兴趣,他就现了原形,一个筋斗翻到天上去了。

孙悟空在天上看见,那蓝色的大海,正翻腾着滚滚的海浪。这一片海潮,好像要奔到岸上,把岸上的建筑物全吞下去似的。  可是,那岸边早已有一个大口等着海潮呢。原来这个大口是潮汐发电站设立的。海潮来的时候,它就打开闸,让潮水进来,冲得水轮机飞快地打转。这水轮机的轴是连着发电机的轴的。发电机轴一转,就发出电来。等海潮冲过去以后,它那大口(闸)就闭起来了。退潮后,又可以张开大口,放出海水来发电了。

这个发电站也没引起孙悟空的兴趣。奇怪的是在这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还有船在向前航行。那是什么船呢?要知道大海浪是可以把1.7万吨的大轮船推上岸的啊!

原来那是个气垫船,它底下喷着气,根本不接触水面,船上面又有喷气推着它前进。

“妙!妙!”孙悟空在海面上飞着,叫着。

忽然,他发现离海岸几千米远的海面上,矗立着几个大铁塔。

2.海中铁塔

“这铁塔我好像见过。”孙悟空一想,“啊!记不起来了。待我下去瞧瞧!”

他猛的一下往海里俯冲下去,把海里的鱼群吓了一跳,以为是海燕来捕食它们,一下子全逃开了。

孙悟空到了海里,上下.游了游:“不深!不深!”

原来这是浅海区,约200米深,叫做“大陆架”。

那里有几根大铁柱笔直地立在海里,孙悟空看见了,不由得想:“这倒是变作如意金箍棒的好材料。”“小!小!小!”孙悟空念了一遍,而那铁柱动也不动。孙悟空又念了一遍:“小!小!小!”可是那铁柱仍然丝毫不动。孙悟空的法术失灵了。他一生气,便动手去拔那铁柱。拔也拔不动,他就使劲拔,只见那铁柱有点儿晃动了……

原来这是在大陆架开采石油的钻井平台的支柱。支柱一晃动,平台上的自动报警器就亮起了红灯,警铃也响了。

“是不是地震?”钻井平台的值班员立即按动键盘询问电子计算机。

“不是!”

他又按了一下:“是不是地下核爆炸?”

“不是!”

值班员再按一下:“什么原因?”

这一次多等了几秒钟,电子计算机才作出回答:“可能是什么动物在捣乱。”

这个答案不太准确。因为人们给电子计算机存储的数据材料,没有孙悟空这个项目。

值班员立即派潜水员下去侦察。

潜水员带上氧气瓶下去了。他下到100米深的地方,没有检查出结果。再往下,他就不行了。因为水深每增加10米,就增加一个大气压。现在已经有10个大气压,压得他实在不好受,潜水员只好上岸来。  看来还得往深处侦察,值班员又派了深水潜水员下海侦察。他钻进合金钢做的深水潜水衣,透过有机玻璃的圆形观察窗,在海底发现原来是孙悟空在捣乱。那孙悟空还在使劲拔呢。

潜水员立即打电话向上面报告。

“咕噜!咕噜!”潜水员发出的水泡声惊动了孙悟空。孙悟空抬头一看,以为来了个什么怪物。只见那怪物行动不便,孙悟空就一把将那怪物头上的电线抓住。

“别抓!别抓!把电线抓断了可不得了。”潜水员叫了起来。

孙悟空透过有机玻璃仔细一看,原来是个人在里面。P10-13

序言

我国的白话文自然科学知识童话(以下简称“科学童话”),是从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

1920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第8卷第1期上,刊登了陈衡哲写的科学童话《小雨点》。这是至今所能看到的最早公开发表的白话文科学童话作品之一。

1936年至1937年,《中学生》杂志上连续发表了我国科学文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高士其写的《菌儿自传》。这是我国第一部中篇科学童话,也是一部科学性、思想性和文艺性完美统一的经典之作。

从1920年到1949年,我国从事科学童话创作的作家有陈衡哲、韩襄、贺宜、吕梦周、董纯才、高士其、郭以实、何公超、金近、施雁冰等。其中尤以董纯才创作的《凤蝶外传》和《狐狸夫妇历险记》最为著名,被人誉为中国科学童话的“奠基之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20世纪50年代中叶,党中央先后发出了“繁荣儿童文学创作”和“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于是,科学童话创作犹如注射了兴奋剂,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

经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之后,1978年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和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座谈会、科普创作座谈会,更多的科学家和作家投身到科学童话的创作中来,从事科学童话写作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起来,发表科学童话的阵地遍地开花,中央及各省市的科技报刊纷纷刊登科学童话,《我们爱科学》、《智慧树》、《少年科学画报》、《少年科学》、《儿童时代》等杂志,还专门辟出专栏。更有影响的是,《人民日报》、《新观察》都开始注意和提倡科学童话创作,先后发表了老作家袁静等写的科学童话。

人们欣喜地看到,这一时期作者的视野开阔了,跳出了从生物世界撷取题材的小圈子,开始注意到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质、电子、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基础科学和新科技知识方面的题材,作家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了当代科学童话的风格和写作特点。这些科学童话,不但传播了科学知识,启迪了智慧,发展了想象力,也对广大读者进行了心灵美的教育。

科学童话具有双重魅力。它是童话,充满幻想,十分迷人;它又传播科学,给人智慧,十分诱人。孩子们读了它,就如著名科普作家郑文光说的那样;“会锻炼出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头脑,一种力图窥探物质世界奥秘的意志;他会逐渐学会观察他周围的丰富世界;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爱学习、爱思索、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人。”

我们将近百年来我国原创科学童话的精品力作选人这部丛书中,它似一个百花园,可以让小读者们尽情地欣赏品味;又似一个科学宫,可以让小朋友们穿越时空,上天人地,漫步遨游;当然,它也是一个资料库,对于家长、童话作者和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来说,可以到这里来学习、借鉴和研究,为繁荣科学童话创作添砖加瓦。

祝我国的科学童话创作更加兴旺!

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高端编委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2: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