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别人,为自己创造机会
我们都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问题是,当我们面对的人是比自己贫穷、愚钝或者不那么漂亮的人,甚至是不喜欢你的人,你还会像对待父母、朋友、领导那样尊重他吗?
没有人会拒绝别人对他的尊重,相反,大家都喜欢对人有礼貌,懂得尊重人的人。
约翰是名推销员,他经常到一家药品杂货店推销自家公司的产品。
每次进店找店主前,都必须先经过柜台。约翰总是面带微笑地和柜台的营业员——一个卖饮料的小男孩,主动打招呼。
有一天,约翰照例到店里推销。和小男孩寒暄几句之后,约翰去找店主。不料,店主对约翰说,以后不用再来推销了,因为他认为约翰公司的产品不适合自己的店。约翰只能悻悻离开。
约翰沮丧地开着车在街上转了很久。最后,他决定再回到店里,把情况说清楚。
到了店里时,他照常和柜台上的营业员打过招呼,不过这次,小男孩主动走出柜台,替约翰敲响办公室的门。店主见到约翰非常高兴,告诉他要购买他的商品,而且要与他们公司展开长期合作。约翰喜出望外,又疑惑不解。店主解释说,约翰走了之后,小男孩就到办公室里告诉他,约翰是唯一一个到店里后会跟他打招呼的推销员。这样的人人品肯定不会差,和他做生意,会放心得多。
从此以后,店主和约翰不仅成了彼此信任的生意伙伴,也成了亲密的好朋友。
约翰说:“我永远不会忘记,关心、尊重每一个人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特质。”
推销员用他的尊重之心赢得了别人的好感,继而为他打开机会之门。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必须具备高尚的情操和磊落的胸怀。
叔本华说:“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这种尊重,与对方的身份地位无关,而事关我们自身的修养。
要做到懂得尊重所有的人,内心一定要简单、善良。要摒弃世俗的标准,不用金钱、地位、权势这些东西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在简单的人眼中,对方值得尊重,仅仅是因为他和自己一样,都是有血有肉的人。面对他人的苛责,善良的人更容易体谅对方的处境,也更容易原谅对方。尊重别人,便是尊重自己。
当你用诚挚的心灵使对方在情感上感到温暖、愉悦,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和满足,你就会体验到一种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你就会拥有许多的朋友,并获得最终的成功。
要有放手一搏的勇气
人生就是来“搏”的,只要去拼一拼,就没有什么不可能。很多时候,阻碍我们前进的不是对手,也不是困难,而是我们自己。 一个樵夫上山砍柴不小心摔下山崖,危急之际揪住了半山腰处的一根树藤,人吊在半空上下两难,四处晃荡。
这时,一位老僧路过,给了他一个指点——“放手”。如果已经证实没有什么能够活命的途径了,与其等死,还不如放手一搏,那只有往下跳了——不一定能活下来,但也不一定死。也许可以顺着山势而下,缓和一点冲力,也许半路绊到一棵树可以侥幸活命。也许真的就这么死了,但至少还有一个可能性,也许不会死。
做人经常会遇到进退两难的局面,与其夹在中间等死,倒不如拿出全部精力放手一搏,就算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毕竟还有一线生机。
很多时候,我们总在犹豫不决的边缘徘徊,带着无奈的表情和多余的自我解释。生命是有期限的,你还能犹豫多久?如果你能把每一次机会都当成是最后的一线生机,就有可能完成许多无法想象的事情。
凌空摆荡,浪费时间不会有结果,还不如趁头脑还清醒、体力还足够的时候,勇敢付诸行动,好好把握自己的命运。跳下去,不一定就活不了!
理性的人,应该有充分的果断和勇气,凡是应做的事,不因有危险而退缩。
一念之差,可能会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成功,有时候真的需要放手一搏的勇气!
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提出一个成功学理念:“过桥抽板”。这个理念说的是:在某些时候,主动切断自己的退路,留一片悬崖在身后。当你无路可退的时候,反而能激发出最大的潜力,调动所有的激情,才能拿出放手一搏的勇气,坚持到底。
人生是一次没有退路的旅行。当我们没有退路,不能后退时,就只能放手一搏,开拓出一条路来。只有继续前行才能和成功相遇。退路常常被当成保留力量的借口,是冠冕堂皇的退缩理由。只有敢于切断后路,有破釜沉舟的勇气的人,才能全力以赴为自己创造一个向成功冲锋的机会。
P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