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东亚气候变化的影响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黄荣辉//陈文//马耀明//高晓清//吕世华等
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黄荣辉、陈文、马耀明、高晓清、吕世华等编著的《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东亚气候变化的影响》介绍了我国西北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以及有关分析和模拟研究的多项科学成果和许多干旱区陆面过程参数。全书分12章:第1章,中国西北干旱区的气候和环境状况;第2章,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在东亚季风气候系统的重要性及观测试验的科学意义;第3章,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敦煌观测试验概况与质量评价;第4章,中国西北干旱区戈壁下垫面的陆面过程观测分析;第5章,中国西北干旱区戈壁下垫面的地表参数特征;第6章,敦煌试验区沙尘暴发生时地表附近的气象特征与陆面过程;第7章,敦煌地区陆面参数及地表通量的卫星遥感反演;第8章,中国西北干旱区戈壁下垫面陆-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第9章,中国西北干旱区边界层特征及区域能量平衡的数值模拟研究;第10章,中国西北干旱区感热变化及其对气候异常的影响;第11章,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过程和机理研究;第12章,总结。

内容推荐

黄荣辉、陈文、马耀明、高晓清、吕世华等编著的《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东亚气候变化的影响》共分12章:第1章主要阐述中国西北干旱区地理、地貌、气候和环境状况;第2章主要阐述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对东亚季风气候系统的重要作用、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研究关键的科学问题和观测试验的科学意义;第3章要阐述了中国西北干旱区(特别是敦煌)观测试验的观测内容、仪器标定、常规观测和加强观测、观测数据整编、资料质量和代表性评价等;第4章主要阐述典型干旱戈壁下垫面的地表辐射收支、地表热量平衡的日变化,以及戈壁下垫面地表辐射收支、气象要素和能量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第5章主要阐述了戈壁下垫面地表动量、热量总体输送系数、粗糙度、地表反照率、地表湍流输送通量参数化、土壤的热力参数以及土壤水分传输特征;第6章主要阐述了西北干旱区沙尘暴发生概况、沙尘暴发生的天气过程、气象特征和地表能量收支以及沙尘暴对太阳辐射的阳伞效应;第7章主要阐述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并结合地面观测资料对敦煌干旱地区地表反照率、地表温度、植被等参数和地表能量平衡的反演原理和结果;第8章主要阐述土壤-植被-大气数值模式、NCAR/LSM、CoLM和BATS等陆面过程模式对戈壁下垫面陆面过程的数值模拟以及这些模式的模拟结果比较;第9章主要阐述西北敦煌戈壁区边界层特征的观测及模拟,沙漠-绿洲边界层和地表能量平衡的模拟;第10章主要阐述中国西北干旱区感热变化特征及其与中亚地区感热的关联、西北干旱区地-气温差、感热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第11章主要阐述西北干旱区热力变化对东亚夏季风环流和华北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影响过程、机理及其数值模拟;第12章简要总结本书的主要内容,即主要阐述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在东亚季风气候系统变化中的作用及进行“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的科学意义、西北干旱区戈壁下垫面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的主要科学成果,以及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东亚气候变化的影响》图文并茂,可供从事陆-气相互作用和气候系统研究以及气候数值模式设计等科研人员的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气候和环境状况

 1.1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地理和地貌特征

 1.2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气候概况

 1.3 中国西北干旱区近50年来气候的变化状况

 1.4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环境变化状况

 1.5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沙尘暴变化状况

 1.6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在东亚季风气候系统的重要性及观测试验的科学意义

 2.1 东亚季风气候系统及其成员

 2.2 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在东亚季风气候系统中的作用

 2.3 关于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2.4 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的科学意义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敦煌观测试验概况与质量评价

 3.1 观测试验区的地理、地貌和气候状况

 3.2 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的内容、仪器与标定

 3.3 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的常规观测与加强观测

 3.4 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的资料数据库与数据整编

 3.5 敦煌戈壁站的塔站资料质量评价

 3.6 敦煌戈壁站湍流通量的观测与订正

 3.7 敦煌戈壁站湍流通量的质量评价和代表性评价

 3.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中国西北干旱区戈壁下垫面的陆面过程观测分析

 4.1 西北干旱区戈壁下垫面的地表辐射收支的日变化特征

 4.2 西北干旱区戈壁下垫面地表热量平衡的日变化特征

 4.3 西北干旱区戈壁下垫面辐射收支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4.4 西北干旱区戈壁下垫面气象要素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4.5 西北干旱区戈壁下垫面能量通量的年际变化

 4.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中国西北干旱区戈壁下垫面的地表参数特征

 5.1 戈壁下垫面的动量、热量总体输送系数

 5.2 戈壁下垫面地表特征参数

 5.3 戈壁下垫面地表湍流通量参数化

 5.4 戈壁下垫面土壤的热力参数

 5.5 戈壁下垫面土壤一大气水分传输特征

 5.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敦煌试验区沙尘暴发生时地表附近的气象特征与陆面过程

 6.1 21世纪初中国西北干旱区沙尘暴的发生情况

 6.2 敦煌戈壁区沙尘暴发生的天气过程背景

 6.3 敦煌戈壁区沙尘暴发生的气象特征

 6.4 沙尘暴的“阳伞效应”

 6.5 沙尘暴发生时戈壁下垫面的地表能量收支

 6.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敦煌地区陆面参数及地表通量的卫星遥感反演

 7.1 敦煌地区的地表反射率

 7.2 敦煌地区的地表温度

 7.3 敦煌地区的植被分布

 7.4 敦煌地区的地表能量平衡

 7.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中国西北干旱区戈壁下垫面陆-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8.1 土壤-植被-大气模式对戈壁下垫面陆面过程的模拟

 8.2 NCAR/LSM模式对戈壁站陆-气相互作用特征的模拟

 8.3 CoLM模式对戈壁下垫面陆面过程的模拟

 8.4 BATS模式对戈壁下垫面陆面过程的模拟

 8.5 模式模拟结果比较

 参考文献

第9章 中国西北干旱区边界层特征及区域能量平衡的数值模拟研究

 9.1 敦煌地区边界层结构特征的观测事实

 9.2 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NCAR/MM5V3.6对干旱区边界层特征的模拟

 9.3 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NCAR/MM5V3.6对干旱区沙漠一绿洲大气边界层结构的数值模拟

 9.4 区域大气模式系统(RAMS)对干旱区区域地表能量平衡的模拟

 9.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中国西北干旱区感热变化及其对气候异常的影响

 10.1 中国西北干旱区感热与中亚干旱区的关联

 10.2 中国西北干旱区地气温差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10.3 中国西北干旱区春季地气温差变化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10.4 中国西北干旱区感热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10.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 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过程和机理研究

 11.1 西北干旱区热力变化对东亚夏季风环流的机理研究

 11.2 西北干旱区热力变化对华北干旱影响的机理研究

 11.3 西北干旱区地面感热影响东亚夏季气候的模拟研究

 11.4 干旱区地面感热影响东亚夏季气候的敏感性试验研究

 11.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2章 总结

 12.1 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在东亚季风气候系统中的作用

 12.2 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及观测试验的主要科学意义

 12.3 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内容及观测数据的质量评价

 12.4 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科学成果I:西北干旱区陆面过程和陆-气相互作用主要特征

 12.5 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科学成果Ⅱ:西北敦煌戈壁区沙尘暴发生时陆面过程的变化

 12.6 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科学成果Ⅲ:敦煌地区陆面过程参数的卫星遥感反演

 12.7 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科学成果Ⅳ:关于西北干旱区陆面过程和边界层结构的数值模拟

 12.8 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科学成果V: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变化特征及其对东亚气候影响的机理

 12.9 今后的研究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3: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