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好好享受一下大海的温存,其间的五天就用来写作,也许会思如泉涌哦。”
A听了我的话之后不禁目瞪口呆,惊叹道:“啊!还有这招,我怎么没想到呢!”A正是因为有“冲绳就是去玩乐的地方”这种固定观念,而忽视了“旅行期间也可以工作”这个简单的道理。所以,只要将固定观念打破,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根本没有那么困难,更谈不上“不能”。
我的另一个学生B,小的时候很会讲故事,写字却很难看,经常被老师和父母批评,虽然坚持每天练字却没有什么明显效果。所以,他变得很没自信,总觉得自己不行。一次学校举办作文比赛,老师希望B也能报名参加,可是他觉得自己的字写得那么难看,报名也是白费,怎么都不肯参加。老师就用他之前写的作文投了稿,没想到由于内容新颖、题材独特而得到了评委老师的青睐,获得了二等奖。B知道了真相,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也能行。事实上,虽然他的字并不漂亮,但正是由于他刻苦练习而且用心地写每一篇作文,他才有机会获奖。从此,B成功走出了“我不能”的高墙,继续不断磨砺自己,逐渐走向了“可能’’的道路。
可见,“固定观念的高墙”背后隐藏着一个全新的自我。为了找到他,我们需要飞越这面“高墙”,进而挖掘出自己更多的可能性,这也是迈向“可能”的第一步。
恐惧偷吃了梦想,所以才跌跌撞撞
当我们面对新事物时,总会在激动不已、满怀期待的同时,夹杂着几分不安。如果失败了该怎么办呢?要是想不通的话可怎么办呢?这种不安感过于强烈的话,我们可能连迈出第一步的勇气都没有;抑或即使迈出了第一步,也会在第二步、第三步时举棋不定。这种踌躇不安的感情模式就是源于“恐惧心理的高墙”。
以前,有一位叫B的人找我进行一对一咨询,他拜托我告诉他如何提高新兴产业的销售额。我就从市场和经营的角度给了他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在其他人身上屡试不爽,所以我也期待着他的好消息。
可是,一个月过去了没有起色,两个月过去了还不见好转,他就又来找我商量。我便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别的问题,他告诉我他将针对资料申请人的电话业务推迟了。
原来如此,B因为害怕被拒绝,所以迟迟不愿启动电话业务,错失了与客户终端的联系,无法充分宣传新兴产业的特色,更无法了解客户端的反馈意见与最新要求。所以,才导致销售额月月持平,毫无提高。这就是B“恐惧心理的高墙”在作怪。但是,如果强行让害怕失败的他去搞电话业务,恐怕会适得其反,使事态越发糟糕。
于是,我建议他放弃以电话为主体的经营手段,而改用网络与电话交替进行的营销方法,并通过职务扮演训练法来掌握被回绝时简单的交涉语言。不出所料,一个月后,他欣喜地告诉我他的销售额提高了。
一直将事情往后推,或者总是无法踏出最后一步,这些现象都是“恐惧心理的高墙”造成的。不过,其实“恐惧心理的高墙”是相对薄弱的,只要鼓足勇气,一下子就可以将其击破。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恐惧心理大都是我们自己在脑海中形成的幻想。就拿刚才提到的B来说吧,他上小学的时候,家附近有个泥潭,被称为无底洞。有传言说一旦落入泥潭中就会被拽人潭底,小孩子都吓得不敢靠近。有~次,B把跳高用的竹竿扎进泥潭里,结果水深只有五十厘米。别说无底了,连膝盖都只是勉强没过,就这么浅。
这个简单的例子告诉我们,有时即使看起来很可怕的东西,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恐惧心理的高墙”也是如此,很容易就可以击破。只要你做好心理准备,大胆迈出第一步,之后就会越来越顺利啦!当然,绝不可以盲目大胆,武断行动。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才行。
优秀是可以养成的,就怕你不知道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模式都是在无意识之间形成的。比如,早上洗脸的方法、刷牙时手握牙刷的姿势、刷牙的顺序等,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都有着固定的模式。
可是,一旦这种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模式经过岁月的积累,逐渐固定下来的话,就无法再加入新的元素了。如同面对一面铜墙铁壁,想要再插入哪怕一块砖瓦都是不可能的。
这样一来,新产生的行为就无法成为新的习惯,也就是形成了“习惯化的高墙”。
C经营的公司近年来与中国的贸易往来目益频繁,因此去中国出差的机会也越来越多。(P12-15)
这本书让读者认识到光有奋斗精神是不够的,还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做。要先分析自己的现状,分析自己现在处于什么位置,到底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也是一种科学精神。你给自己定了目标,你还要知道怎么样去一步一步地实现这个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树立具体目标和脚踏实地地去做同等重要。
——东京广播公司
克服自己消极的、钻牛角尖的、扭曲的思维方式,便能增加效率,提高自尊心。
——《读卖新闻》
努力者无悔,即使曾经沧海难为良田,但他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实现,从这点来看,他无疑是位成功者。其实我们都要感谢上帝赐给我们每人这个不是权利的权利,就是“努力”。这个“努力”并不是一味埋头苦干,就像这本书中所说,努力之外还有很多东西。
——日本共同通讯社
道幸武久的真知灼见一如既往。本书不仅能促成巨大的生活变革,令人惊叹,更重要的是非常实用。我们每天都能用上道幸的策略,这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却能带来无比丰厚的回报。在书中,你不仅能学会如何辨识拖累自己的那些坏习惯,而且能学会代之以真正有助于发展的好习惯。
——《每日新闻》
如果你想过得更幸福一些,那么请改掉你的不良习惯吧。从书中我们可以获得大量的启示。
——艾迪(33岁男性,公司职员)
萧伯纳说世界上只有两种物质:高效率和低效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高效率的人和低效率的人。这本书告诉你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王彦(38岁女性,公司中层)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就爱不释手。这本书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也有一些同样的难题。我并不孤单,其他人也有同样的难题。这本书对我非常有帮助。
——关美娟(亚马逊网站读者)
前言:你要相信,这个世界终会认可自己的努力
导读:从努力到梦想,总共分四步
测试:为什么你那么努力,梦想仍遥遥无期
STEP ONE 没有谁能困住你,除了你自己
如果可以穿越到未来,你希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自己
和自己拧巴一下,能让你过得更洒脱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世界大得不可思议,怎么可能容不下你
只要知道去哪儿,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知道自己有多美好,无须要求别人对你微笑
没有一条路是白走的,没有一秒钟是虚度的
把每一句“没想到”都变成“本应如此”
STEP TWO 驯服恐惧这头偷吃你梦想的怪兽
你若不勇敢,一切都免谈
唯一值得我们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
别让他人的意见左右了你的人生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成功可以复制,自信可以粘贴
深呼吸,然后与恐惧和解
丢掉什么,也别丢掉你的信念
年轻时不疯狂,到老了连回忆都没有滋味
STEP THREE 平凡与非凡之间,差的只是习惯
计划好,再奔跑
目标向下分解,生命才能向上蓬勃
每天努力一点点是最值得骄傲的品质
一个人容易迷路,与人同行走得更远
习惯的养成应是自己与环境共同作用的
远离那些充满负能量的人
充电一分钟,幸运一整天
STEP FOUR 别让自以为是抹杀了你之前所有的努力
温暖是一种美好的力量,感谢你遇见的每一个人
帮助别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萤火虫也要发光,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害什么羞,起来嗨
和任何人都能聊得来
一个人旅行,去任何你想到达的远方
懂得分享,更有力量
积极是一种心态,消极是一种心病
你要相信。这个世界终会认可自己的努力
以你现在的努力程度,还轮不到拼天赋
“我一心一意想考取资格证,却无法静下心来坚持学习。”
“无论做什么都觉得自己不能成功,感觉非常迷茫。”
“我一直朝着成为有为之士的目标努力,却丝毫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
“我拼命地工作,却没有什么成果。”
“是不是我太笨了呢?”
“我就是没那种命。”
这种没有自信、盲目奋斗而毫无成果的人,有一些类似的特点:总怪自己的条件不好、基础差、底子薄、缺乏天赋等,不一而足。不过在我看来,他们无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不够努力。事实上,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远远轮不到拼天赋。
当你的努力还撑不起野心时
我是二十九岁开始独立创业的,从大学毕业到自主创业的六年里,我辗转于多家企业,一直从事营销工作。可能有些自夸,但我确实无论在哪一家公司,都是仅用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便一跃成为最佳营销员。这样的我有很多机会指导自己手下的工作人员和其他营销员,有时甚至还会为其他公司的营销员出谋划策,一共大概指导过三百多人。
在这一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件事。
那就是,虽然我教授的内容完全相同,而且每一次都会做现场示范,让大家当场掌握各种技巧,可是,
有的人无论如何也学不会。
有的人业绩突飞猛进。
而且,更奇怪的是,有的人无论是学历、营销经验还是交际能力都不错,可就是止步不前;相反,有的人无论是写报告的水平还是交流能力都不是很优秀,却能够在一个月之内将业绩提升2—3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直到我独自创业的时候,这一疑问仍然存在。我依旧无法揭开谜底。
有了自己的公司之后,作为企业策划人,我一边为企业和个人进行品牌策划,接受各种拓展营销规模的咨询,一边举行研讨会和公开讲座。两年间,向五千多位朋友介绍了营销方法、独立创业的方法、提升交流水平的方法以及有效管理时间的方法。这其中也同样是有些人很快就提高了业绩、增加了收入,而有些人却始终没能取得成效。
好奇心使然,我开始独自调查并分析那些“没能取得成效”的人,关注点包括他们的学历、工作状态、生活方式、利用时间的方法等。
随着对这些人不断深入的了解,我终于意识到:那些无法取得成果的人内心深处有一面不为人知的“高墙”在阻碍他们的发展。我把它称为“无形墙”。
……
“我要飞过去喽!”可是,总免不了手冒冷汗、面色苍白。这就说明,无论显意识里多么努力地想要克服恐惧心理,潜意识里还是会害怕、发抖。
虽然下定决心助跑、起跳,但总是无法飞越到对面的楼顶上。这是因为尼奥在潜意识里无法接受飞越这一惊险尝试,所以不管怎么努力都以失败告终。
这虽然只是电影中的一段情节,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内心经常会发生类似的情况。比如说,考试开始之前,亲朋好友都会反复叮嘱自己不用紧张,这只是个小考试,结果并不重要。自己也一直在心里默念“我能行”“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握着笔的手却将你的紧张心理暴露无遗。因为你在潜意识里早已认定这次考试对你来说很重要,所以不管脑子里再怎么想镇定,心里还是会紧张。为此,本书专门介绍了驯服潜意识、攻破心理高墙的方法。相信会对大家的自控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
那么,现在我要说的就是如何轻松攻破深藏在你心底的“无形墙”。只要你掌握了这个方法,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你都会取得良好成果,深刻感受到“真的进步不少”“自己完全可以”等全新的体验。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在自己一直努力奋斗的领域里摆脱“不能”之说,重获新生。
无论做什么都没有成果。
虽然总想要做些什么,可就是迈不出第一步。
渴望能够考取某个专业资格证,却总也无法坚持学习。
我都已经全力以赴地在努力了,可周围的人就是不赞同我的观点。
有这种感觉的朋友,请你一定要把这本书读完。
本书中介绍了三十二种“无形墙”的攻略方法。
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强烈建议你将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相信对你的工作和学习都会有所帮助,你一定会真实地体会到业绩的上升和自己的成长。
如果本书能够为你的人生带来更多可能性的话,这将是鄙人最大的荣幸。
在日本,要想参加道幸武久的人生自我完善规划课,最起码要提前半年预约。道幸的课堂每次都人满为患,就连过道上也挤满了慕名而来、渴望改变自我、求知若渴的人们。参加道幸武久课程的人当中不乏事业圆满的成功人士,比如东芝集团前社长土光敏夫、京瓷集团的稻盛和夫。日本著名的手账专家、《你的时间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的作者熊谷正寿在听了道幸武久的课后开玩笑地说:“如果早点遇见道幸先生,我可能不用记事本就能知道努力的方向和方法了。”
道幸武久著,鲁艳霞译的《以你现在的努力程度还轮不到拼天赋》不光探讨了阻碍人们成功的心理因素,还为人生怎样努力指明了方向。本书的精髓在于通过32堂课的学习,完美地提高努力的效度,最终让你变成一个懂方法、肯用功的人,从而为你的人生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变化。
这个世界认可的不是你的迷茫与孤独,而是你的努力和智慧!
道幸武久著,鲁艳霞译的《以你现在的努力程度还轮不到拼天赋》是日本国民励志大师写给年轻人的人生规划书,勇敢打破禁锢天赋的高墙!麦肯锡日本管理咨询公司内训教材,病毒式席卷亚洲各地的32节自我完善规划课!“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东芝集团前社长土光敏夫、手账专家熊谷正寿等商界名流诚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