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孝庄皇后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之喆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孝庄皇后》是陈之喆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孝庄皇后,姓搏尔济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出身蒙古科尔沁贵族世家,是“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后裔。她十三岁嫁给清太宗皇太极,被封为“庄妃”。她天生丽质,聪颖机敏,堪称绝代佳人,那娇柔弱质、仪态万方的大家闺秀的血脉里,充满了勇敢、刚毅、信心和智慧。

堪称绝代佳人的她,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庄妃,成功辅佐两位小皇帝(六岁的儿子福临,八岁的孙儿玄烨)登极,协助三代皇帝(皇太极、顺治、康熙)统理朝纲;她诱降洪承畴、安抚吴三桂、粉碎鳌拜集团……她在清廷中的地位不亚于唐代的武则天,却不篡位称帝;她的权势不小于后来的慈禧太后,也没有垂帘听政。她与多尔衮纠缠不清的情爱传说,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内容推荐

《孝庄皇后》由陈之喆编著。

《孝庄皇后》用一纸浓情笔墨,画出孝庄皇后彩虹般绚丽的人生。

布木布泰从一个活泼奔放的草原少女成长为孝庄皇后。她天生丽质,聪慧宽和,性情柔中带刚,坚定有谋略。她是杰出的女政治家,是一位不平凡的女人。作为女人和母亲,她是失败的。卷在政治旋涡中的她,尝尽了女性的悲苦和无奈。她婚不自主,中年丧夫,晚年丧子;她敬爱的夫君皇太极爱着她的姐姐;她和多尔衮的爱情纠葛大半生,政治残酷地吞灭了她的渴望;她为儿子付出全部心血,牺牲了自己,然而,一生寄予重望的亲骨肉却呼喊着另一个女人的名字离她而去!作为政治家,布木布泰是伟大的,成功的。她搏击一生,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青史留芳名。在惊心动魄的宫廷斗争中,她成功地将儿子推上皇帝的宝座;她以柔情左右多尔衮,巩固帝位,稳定大清江山;她扶持康熙大帝,除鳌拜、平三藩,使刚刚入关的大清走上正轨,迎来旭日初升。她从政不专权、不揽权,处处为人师表,为大清王朝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幸运的是,布木布泰先苦后甜,她的孙子玄烨给了她人生的挚爱,直至她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守护在她身旁。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血色斜阳

第二章 爱的苦涩

第三章 阴谋

第四章 魂飞魄散的宫闱之夜

第五章 兵者,诡道也

第六章 捉奸

第七章 命运不由天

第八章 反害了卿卿命

第九章 壮志未酬

第十章 谁挽狂澜

第十一章 一六四四,历史为女人生新

第十二章 雷雨之夜

第十三章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第十四章 断虹桥

第十五章 从大清门抬进来的皇后

第十六章 野火扑不灭

第十七章 母亲的心不如媳妇的泪

第十八章 白发人送黑发人

第十九章 除鳌拜平三藩

第二十章 叮咛

后记

试读章节

萨尔浒来的强盗们七扭八歪地躺靠在敖包堆下,望着草原远方的部落。远远的,一个白衣蒙古女孩儿牵着一匹白色的小马,孤独地在草原上走着。女孩儿被高天上的一只苍鹰吸引,那鹰无声地盘旋,越飞越低。顺着鹰的视线寻去,翠绿的草丛里,一只灰褐色的野兔小心地探出头来觅食,蹦蹦跳跳,自得自乐,全然不知鹰的俯视。鹰并不急于扑食,它又扬起翅膀,飞向高空,继续第二轮的盘旋,这只鹰对即将到手的猎物很有耐心。

强盗首领探出头,死盯着越来越近的女孩儿。几个强盗蠢蠢欲动,强盗头子向远处的部落看了一眼,用手按住了同伙,强盗们躺回敖包,放弃了行动。女孩儿从敖包的另一侧向不远的月亮河走去,与强盗们擦肩而过。

一个流浪者的出现救了她。

这是一位老年红衣喇嘛,像草原上的草,弓着腰,左手捻着佛珠,右手拄着禅杖。红衣喇嘛一身风尘,缓缓来到女孩儿跟前。

“阿弥陀佛!贫僧巧遇小施主,不知施主可否施舍?”红衣喇嘛深施一礼。

女孩儿吓了一跳,刚刚只顾看那草丛里的小兔子,不知何时身边突然冒出一个人来。见是位流浪喇嘛讨施舍,小姑娘紧忙还礼,窘迫地解下白马身上挂着的银饰,递给红衣喇嘛。

“这位过路师傅,原谅我没有钱粮,把这个拿去吧,或许可以换些盘缠!”

“谢谢小施主,不知姑娘姓氏名谁?”

“我叫布木布泰,赛桑是我的阿爸。”

“布木布泰,好名字,姑娘,你是天降的贵人啊!”

“谢谢师傅夸赞!”布木布泰不好意思地笑了。

“太阳就要落山了,在黄昏草原里游荡着的不仅仅有僧人,还有强盗,姑娘早些回家吧!阿弥陀佛,贫僧祝小施主平安!”红衣喇嘛说完,高举佛珠,拄起禅杖,转身向草原深处走去。

科尔沁右翼中旗、前旗之主赛桑贝勒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公元13世纪初,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和对辽、金、夏的战争中,一位英俊威猛的年轻人驰骋在漠南蒙古的大地上,他就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大蒙古国“箭圣”——博尔济吉特-哈布图哈撒尔。他的骁勇善战令敌人闻风丧胆,被人称为“带弓箭的割尔臣”。他的俊朗潇洒使女人爱情燃烧,“箭圣”所到之处,美丽的草原少女们用蒙语痴迷地喊着“科尔沁!科尔沁!”科尔沁弯弓跃马的英俊勇士带走了多少姑娘的芳心。赛桑是哈布图哈撒尔的第十九代孙。

今天赛桑府七岁的小格格布木布泰有些郁闷,倒霉的事全找上她。午后学堂里,老师巴格希哈图正在摇头晃脑地诵读汉儒学《十三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布木布泰爱看巴格希哈图老师津津有味的模样,本来很抽象的道理,被他抑扬顿挫地这么一唱,就变得有趣起来。阳光从窗洒进帐篷,暖烘烘的空气令人放松,先生的絮絮叨叨变成催眠曲,四哥满珠习礼打起瞌睡。布木布泰坐在后边,教室里老的戴着花镜埋头在一摇一晃地读书,小的托着头在一上一下地迷糊,这样的景象让她想笑。一股顽皮升起,布木布泰拿起桌上的书,悄悄探过身子,对着满珠习礼后背“啪”地猛打一下,又迅速坐回,一本正经地看起书来。这“啪”的一声,先生吃一惊,唱诵声停止,头从书本后缓缓抬起,从老花镜上方翻着眼珠看满珠习礼;满珠习礼吓一跳,以为是先生戒尺打来,惶惶坐直了身子,迷迷糊糊地看着先生,一老一小呆呆对视,全然不知是布木布泰的恶作剧。布木布泰本想装作无事,可又憋不住要笑,赶紧在心里念叨:“臣民以孝理家”忍住了。

 布木布泰正得意,忽听身后“哼!”一声。

“站起来!”

是阿爸!

赛桑老爷原本是找巴格希哈图先生商量给孩子们加课的事情,进得书房,正看见布木布泰在淘气。这个丫头,一点也不像海兰珠,总能想出鬼点子。赛桑贝勒看出来,布木布泰不是一般的女孩子,他把她当男孩儿培养,训斥起来很严厉,这份苦心小布木布泰并不理解。

“你们两个站起来!”赛桑再次命令道。

布木布泰和满珠习礼低头红脸站了起来。

赛桑老爷对一旁惶恐不安的巴格希哈图先生说:“行戒尺!”

“这、这……”

“打!”

巴格希哈图先生看看赛桑老爷,又看看两个学生,举起了戒尺。

下了课,布木布泰手还疼着,更伤心的事来了。大哥吴克善本来说送给她的金丝腰带,就因为阿爸说了一句海兰珠配着比布木布泰好看,漂亮的礼物就没了。

海兰珠仰着美丽的脸儿,露出胜利者得意的微笑,系着腰带在妹妹布木布泰眼前扭来转去,布木布泰眼巴巴地撅着小嘴向阿妈诉苦。

阿妈说:“好马不在鞍鞯,人美不在衣裳,孔雀看自己的花翎,君子看自己的行踪;小布木布泰今生要做好马,做君子,虽然没有金丝腰带,但仍是美丽,因为容让了姐姐,美在心里呀!忍让一小步,换来一片天,谁说这不是好事呢?”

布木布泰觉得阿妈说得有道理,可心里就是转不过弯。姐妹之间要容让,为什么姐姐不让,凡事都是自己让呢?府上的大人们聊着大人们的事,没人回答她的问题,布木布泰决定离家出走。

布木布泰向西方望去,一轮大大的斜阳垂在地平线,万道余晖喷薄而出,草原的葱郁被尽染成血色金黄。为僧人施舍让她心情大好,自己赌气出来,不知家里阿妈该有多么着急,想到这里她悔意顿生,回头寻找那刚刚离去的流浪喇嘛,茫茫草原竟杳无人迹,那红衣喇嘛不知去向。布木布泰好生奇怪,翻身上马,往家里跑去。余晖撒在如繁星般散落着的蒙古包上,令人心旷神怡,书房的沉闷被一扫而光,她忘了挨打的事情,原谅了姐姐,在家的不愉快烟消云散,欢乐重又回到她的小心窝,她一脸阳光。忽然,她发现前方有一团熊熊火光,给草原更添一层血色,布木布泰迎着火跑去。

起火的是一个蒙古包,大火中人影闪动。

“强盗来了!抓强盗啊!”有人大声喊叫着。

几个强盗“嗷!嗷!嗷!”地狂叫,肆意地掠抢着牧民的财物,手持火把的强盗头子骑在马上正在点燃蒙古包。

布木布泰吓坏了,她躲在一座八个哈那的蒙古包后面。草场一片狼藉,粮食、衣物散落在地上,强盗们拖出一个小姑娘,将她捆在拴马桩上。

蒙古包里跌跌撞撞跑出两位老阿妈阿爸,发疯似的喊着:“还我女儿!”

“行行好,还我女儿!”

P6-8

序言

黑夜退去,苏子河谷升起诡秘的晨雾,缭绕的浓雾悄无声息地缓缓扭动着蛇一般的腰身,将杜松的军队团团罩住。河谷里,三米之外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只听见“嗒嗒”的马蹄声和士兵们走路的喘息声。行军直至中午,天色越加阴暗,几乎咫尺难辨,令人心中生出莫名的恐惧。

这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初一,萨尔浒。还是在二月二十五,大明辽东经略杨镐坐镇沈阳,挥动令旗,会同叶赫部和朝鲜李家军,号称二十四万大军四路会攻,大举进攻后金,誓要直捣新生的后金政权——赫图阿拉,除掉万历皇上的心头之患努尔哈赤。出发前,杨镐限令杜松西路军于三月初二与马林北路军会攻赫图阿拉,现在,杜松早到了一天。

鬼使神差,大明总兵杜松的五万军队从沈阳出发,出抚顺关人苏子河谷,到达萨尔浒,这支进攻赫图阿拉的精锐主力,昼夜兼程,一路未遇后金一兵一卒,所到之地如人无人之境,顺利得超乎预想。

“真是天助我也,我杜松露脸的时候到了!拿下努尔哈赤,为大明立功非我莫属!”战马上的杜松仿佛看见自己跪拜紫禁城金銮殿接受万历皇上的封赏。他心头得意,勒住马,回头吩咐副将李林亮。

“传我的令,分兵为二,以主力驻萨尔浒附近,我亲率万人进攻界凡吉林崖,不待明日即可拿下赫图阿拉!”

“这……”

“这什么?”杜松沉下脸,心有不悦。

“北路马林军未到,我军孤立突出,现在将军您又将兵力分散,一旦遇敌将会有全军覆没之危险!”副将李林亮抱拳劝道。

“丧气,尚未开战,就言什么全军覆灭!少废话,就这么定了!”

李林亮欲言又止,黯然退下。

透过雾气,杜松面前出现一片黑色的屏障,前哨来报,吉林崖到了。

“停止前进,点燃松火照明,准备炮击吉林崖!”杜松下令。

士兵们下马准备战斗,斑斑点点的火炬燃起,白色的雾气中显现出一排排火光。

一群啼血鸟被火光和人马惊扰,呼啦啦从林中飞起。“不哭啊——,不哭啊——”呜叫声令人不寒而栗,鸟儿飞人高天而去。

明军的火炮还没有拉响,突然,四面八方“嗖嗖”、“嗖嗖”密集的箭矢如暴风骤雨般向着光点倾泻而来,可怜的明军士兵还没有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扑腾腾一片片倒在苏子河谷。白雾之中,杜松看见面面战旗闪出,后金的龙旗裹着金戈铁马直逼人面。霎时,河谷里杀声震天,兵器相交,叮当的刀砍剑刺声,嗷啊的奋力搏斗声,其间夹杂着士兵临死前的凄惨哀嚎声。杜松指挥自己的士兵往前冲,可是,没有人听得见他的嘶喊。他策马挥刀杀向眼前扑来的八旗兵,一个又一个,他杀红了眼。就在他举起刀再次砍向前面的敌兵时,就觉得胸口穿过一道寒冷的银光。他不由得张大嘴,一口滚热的鲜血从喉咙中喷出,呈弧形喷向空中。他眼前一黑,滚下战马,杜松死了。

苏子河谷的厮杀结束了,杜松的五万大军真的应了李林亮的预言,全军覆灭。夜晚来临,白天的大雾散尽,墨色星空下,尸横遍野的河谷死一般寂静。几个士兵从死人堆里爬出,他们翻山越岭向西北逃亡,企图投奔马林军队。第二天,又是漫天的大雾,他们迷路了。他们不知,就在杜松死后的第五天,明军的四路兵马,在努尔哈赤“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兵力逐路击破下,轰然败溃,八万明军兵将做了努尔哈赤的刀下鬼。战争扭曲人性,这伙死里逃生的人一路打家劫舍,沦为强盗,几个月后,他们游窜到科尔沁草原,成了祸害牧民的草原狼。

后记

《孝庄皇后》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整整一年,除了上班工作的八小时,所有的业余时间,我和我的“布木布泰”在一起,有时甚至在梦里。

九十年代中,我自驾车游清东陵。我们停车在风水墙外大红门,倚靠车门,眺望斜阳中的昭西陵,我被她的孤寂淡然所震撼。我们登上陵享,寻访历史的踪迹。陵寝经过几百年的风雨冲刷,神道石路已见残缺,享殿、配殿遗址仍可见当年的庄严,月台石祭上雀鸟轻鸣,宝鼎方城中青燕翻飞,明楼斑驳的石碑上满蒙汉文镌刻着“孝庄文皇后之陵”的圣号,昭显着女主人的崇高身份。回来后,孝庄皇后——布木布泰就成了我的关注。今天,我终于有机会把她写出来,用一纸浓情笔墨,画出孝庄皇后彩虹般绚丽的人生。

布木布泰从一个活泼奔放的草原少女成长为孝庄皇后。她天生丽质,聪慧宽和,性情柔中带刚,坚定有谋略。她是杰出的女政治家,是一位不平凡的女人。作为女人和母亲,她是失败的。卷在政治旋涡中的她,尝尽了女性的悲苦和无奈。她婚不自主,中年丧夫,晚年丧子;她敬爱的夫君皇太极爱着她的姐姐;她和多尔衮的爱情纠葛大半生,政治残酷地吞灭了她的渴望;她为儿子付出全部心血,牺牲了自己,然而,一生寄予重望的亲骨肉却呼喊着另一个女人的名字离她而去!作为政治家,布木布泰是伟大的,成功的。她搏击一生,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青史留芳名。在惊心动魄的宫廷斗争中,她成功地将儿子推上皇帝的宝座;她以柔情左右多尔衮,巩固帝位,稳定大清江山;她扶持康熙大帝,除鳌拜、平三藩,使刚刚入关的大清走上正轨,迎来旭日初升。她从政不专权、不揽权,处处为人师表,为大清王朝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幸运的是,布木布泰先苦后甜,她的孙子玄烨给了她人生的挚爱,直至她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守护在她身旁。

关于孝庄的故事,流传有许许多多的版本,她传奇般的一生留给人们无限遐想,特别是她和多尔衮的爱情,更是历史上说也说不清的疑案。嫁了和没嫁吵吵嚷嚷不绝于耳,成为一些清史学家的研究课题。孝庄皇后到底嫁了还是没嫁,请读者看看我的这部小说吧。

二○一一年十月三日于北京南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