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风险投资之父多里奥特的传记。作为当代一流的技术与财经作家,安特的这本权威著作生动地描述了风险投资行业是如何从多里奥特这位伟大人物的手中诞生的。任何对创新、企业家精神或是美国风险企业的发展历史感兴趣的人都应当读一读这本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完美的竞赛(风险投资之父多里奥特传奇)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美)斯宾塞·安特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风险投资之父多里奥特的传记。作为当代一流的技术与财经作家,安特的这本权威著作生动地描述了风险投资行业是如何从多里奥特这位伟大人物的手中诞生的。任何对创新、企业家精神或是美国风险企业的发展历史感兴趣的人都应当读一读这本书。 内容推荐 乔治斯·多里奥特将军是美国20世纪最有独特见解和创新意识的人。自从1921年从法国移居到美国以后,多里奥特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出色的教授、军人和金融家。在上述每一个领域,多里奥特都对传统观念发起了猛烈冲击。他没有遵循哈佛商学院最著名的案例教学法,按照自己对商业和人生的理解向学生们传授知识,通过让他们完成企业的实地调查作业来帮助其获得实践经验。在军队服役期间,他领导了一场使科学技术服务于战争的革命,他带领的研发团队研制出了几十种新装备,例如防弹装甲,防寒服和易携带且营养丰富的战斗口粮。在金融领域,作为美国第一家成功的风险投资企业——美国研究开发公司的总裁,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耐心的投资并培育那些新建立的小公司也能创造巨大的财富。本书讲述了乔治斯·多里奥特的人生传奇。 目录 第一部分 人生第一堂课(1863-1898年) 第1章 永争第一 第二部分 哈佛人气王(1899-1940年) 第2章 军队历练 第3章 弃麻省理工投哈佛 第4章 执鞭哈佛 第5章 事业爱情双得意 第三部分 从战场到商场,卓尔不凡(1940-1967年) 第6章 人生转折点 第7章 风投创始人 第8章 风险资本完美诞生 第9章 势如破竹 第10章 王者之风 第四部分 成败皆英雄(1967-1987年) 第11章 卸甲归田 第12章 风投西部开拓史 第13章 陨落的流星 结束语 试读章节 1924年春季,施特劳斯让多里奥特总结一份法国工业企业的名单,以及支持这些企业的金融机构。同年3月18日,多里奥特给施特劳斯写了一封信汇报他的调查结果。这封信已经开始显露出多里奥特反传统的鲜明个性,他很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关于祖国法国的方方面面。在分析法国银行和工业企业的关系时,多里奥特告诉施特劳斯“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即使有联系,通常也是对企业毫无帮助的。我自己的体会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和法国银行谈生意几乎是毫无用处的。”多年以后,即使是在多里奥特离开纽约外国开发公司很久以后,施特劳斯还经常向多里奥特请教,让其对一些新技术和投资机会进行评价。 1924年秋季,多里奥特想尝试一个新挑战:向公众媒体投稿。多里奥特从未认真写作过,但是他付出的种种努力说明他正逐渐转变为公众人物,针对国际上最热门的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读者分享。多里奥特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博利厄”,实际上是“盗用”了自己家乡旁一个小村庄的名称。用这个笔名,多里奥特为《新共和国》(The New Republic)写了两篇批评文章。对道维斯计划——这项计划的目的是缓和战后欧洲地区越来越紧张的局势——进行了批评。1922年夏秋之际,德国违背了停战协定,没有支付将近20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于是,法国和比利时政府出兵占领了鲁尔地区,这是德国的煤炭与钢铁工业中心,法国和比利时政府的这一举动激起了德国民众的愤怒,也给德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缓解紧张局势,敦促德国重新执行赔款计划,同盟国战争赔款委员会让商人兼政治家道维斯(不久以后他就当上了加尔文·柯立芝总统的副手)寻找解决办法。经历了一段艰难漫长的谈判过后,道维斯于1924年4月公布了他的方案。这一方案设计了赔款的支付时间表,第一年支付10亿金马克,在随后4年里,每年支付25亿马克,如果黄金价格上涨或下跌的幅度超过了10%,则实际支付金额还可以进行调整。 发表在1924年9月24日《新共和国》杂志上的第一篇文章《道维斯计划神话》里,多里奥特评论道维斯计划“基本上是一个虚幻的神话”,因为这是对德国内务脱离现实的干涉。“这项计划推出后刚开始时确实能起到缓和作用,”多里奥特写道,“这是它有利的一面。它会使同盟国人民重新燃起德国会继续支付战争赔款的希望。不过,最终德国必将违背它的誓言。正如未来的事实将会证明的,在这样的计划下,德国根本不会支付巨额赔款。” 在1924年12月10日发表的第二篇文章《道维斯计划与欧洲和平》中,多里奥特的攻击更加猛烈了。他不仅指出德国不会继续支付战争赔款,而且还认为“这项计划和计划设计者背后的理念都将会对欧洲的和平造成威胁。”为什么这样说?他相信高额的战争赔款会激发德国“工人和消费者的怒火,从而导致反抗盟军的骚乱”。 多里奥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当时他的预言过于激进,因此并没有人注意到他。事实上,刚开始时,道维斯计划的成功推行甚至超过了预期,在1929年以前,大批的外国贷款使得德国政府有足够多的资金向法国和比利时支付战争赔款。这一计划也暂时保住了欧洲的和平,直到1939年希特勒入侵波兰,战争才再次爆发。 多里奥特使用假名的做法暴露出他内心深处的恐惧:他讨厌写作。后来,他在个人笔记中承认了这一点。这让人感到很奇怪:一位教授,非常出色的著作家,一位不知疲倦、写了几千页散文的作者,竟然会讨厌写作。多里奥特的自白反映了其自信心的缺乏,在他20多岁努力寻找人生方向的时期,这一缺点总是如影随形。“我从不喜欢写作,”他坦承,“我不擅长写作。我写的句子‘听起来’不太好。而且,我也不认为自己说的话具有经久不衰的价值,对别人来说也是毫无用处的。当我公开演讲时(我也不喜欢演讲),我总是要求不要公布我的演讲稿。演讲的内容是专门针对现场听众而设计的,对其他人来说毫无价值。” 在《新共和国》杂志上发表了两篇小文章是多里奥特在纽约外国开发公司工作期间发生的有趣的小插曲。回到公司工作后,多里奥特很快就被别人称赞是一个“精明、能干的投资评估员”。举例说明,1925年冬天,多里奥特协助调查并作为中间人促成了美国冷却器公司买下了一项新型的制冰机技术。“事实毫无疑问,你需要多少,这种新机器就能制作出多少冰块,而且制作时间大大少于市场上的其他同类产品。”在现场看过机器展示后,多里奥特给美国冷却器公司总裁桑蒂尼(R.R.Sanfini)的信中这样写道。1926年,应威廉爵士的要求,多里奥特来到了位于纽约麦迪逊广场以北的酒店,德·诺索尔先生(Mr.de Northall)要在酒店房间里向多里奥特展示他的发明成果,一种新型的锯。在随后记录的备忘录中,多里奥特展现出了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我发现诺索尔先生欠银行很多债务,还借了亲戚朋友的钱。所以很明显,除非有一笔钱能够还清债务,否则眼下他根本不可能把钱花在技术发明上。威廉·怀斯曼爵士和他的银行家朋友,根本不打算考虑这种可疑的企业,对木材业也没什么兴趣,因此我毫不犹豫地建议威廉爵士明白地告诉对方自己不感兴趣。” 随后多里奥特详细地剖析了这种新型锯,展示出了他锐利无比的分析技能。在酒店房间看过机器过,多里奥特发现由于没能在工作环境下试用,因此发明者也不知道机器的功率是多少,也不清楚安装成本有多高。“我还向诺索尔先生指出了其他几个技术上的难题,”多里奥特写道,“我建议对木材业不熟悉的人最好不要在这项发明上浪费时间和金钱。” 多里奥特还显示出了注重细节判断的能力。多里奥特曾评估过一个非同寻常的投资项目,即厄瓜多尔自然资源开发企业。这项计划的预计回报率非常高,它的具体做法是在厄瓜多尔的山区砍伐树木,然后将木头投入河水中顺流而下,下游岸边建有加工厂,可以把这些原木制成家具的饰面板。多里奥特告诉各位银行家,小时候住在法国时,他曾听说有些木头比水重,无法在水面上漂浮。银行家们很快发现他们计划砍伐的木料一放到水中就像石头一样沉到了水底。纽约外国开发公司从未对这个项目进行过投资。“对于任何问题,他都秉持非常公正、开放的态度,”多里奥特的密友阿诺德·德·维特瑞(Amaud de Vitry)如是说,“华尔街的大人物们在分析问题时恰恰缺少这一点。” 未来,多里奥特的勇敢、判断力、技术经验帮助他率先闯入风险投资行业。然而,在此之前,他必须要解决几个基本的人生问题。是的,他已经在美国定居下来了,但是他还没有建立自己的事业,没有找到灵魂伴侣,也没有确定未来努力的方向或理想。 P36-38 序言 伟大的时代 “可以考虑对一位有二流想法的一流企业家投资,但不能考虑对一位有一流想法的二流企业家投资。” ——乔治斯·多里奥特 回想过去的半个世纪,有太多的杰出人物值得历史记忆,值得世人传诵。在历史的星空中他不是最灿烂的一颗,却是独具分量的一颗。多里奥特被世人誉为“风投之父”。有人曾经将这位执“风投”牛耳的大师评价为“世界上最出色的教授、军人和金融家”。 多里奥特出生于法国,后去美国谋求发展。1899年,他遇到人生的贵人——哈佛大学校长洛威尔,从此与哈佛结下不解之缘,从求学哈佛到执教哈佛,继而挥毫军队,再到后来创立“风投”事业,他的睿智独具光芒。他标新立异、逆流而上,一改哈佛的案例教学法,按照自己对商业和人生的理解传授知识,一跃成为哈佛最出色的教授;他魄力无限、顺势革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困难重重、停滞不前时,他大推“科技服务于战争”理念,带领的研发团队研制出几十种新装备,救美军于水火之中。卓越的战绩引得总统对多里奥特侧目,寄希望于将其招之麾下;而当时的他却无心昨日荣耀,转而开创一个世人闻而未闻的行业——风险投资。 作为史上第一家风投公司——美国研究开发公司的创始人。他用他的毫不妥协向世人证明,耐心地投资并培育那些新建立的小公司也能创造巨大的财富。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多里奥特扶持了一批批的中小企业,看其在各个领域拔得头筹。英特尔、苹果、甲骨文、思科、谷歌以及You Tube……与他有着不解之缘。 正当风投行业在他的精心灌溉下势如破竹时,1987年,多里奥特与世长辞;而此刻,他的理念却遍地开花,他在全球成立的众多风投公司和相关院校,共同打造了一个“风投时代”。正如评论家说的那样:“风险投资已经成为经济的一部分,而美国研究开发公司只是在其历史使命完成后退出了舞台。” 自古英雄皆寂寞,在多里奥特操劳终身,准备卸甲归田渴望天伦之乐之时,却在那一刻失去了人生挚爱,爱妻的香消玉损带来48年童话般婚姻的破灭。膝下无子的他悲痛万分、无以复加,写下了无数小诗以寄相思,最终在9年后与爱妻相会于天国。 多里奥特的一生无疑是传奇的一生,他所开创的事业孕育了世界上伟大和即将伟大的公司,而不知世人是否还记得这位伟大的“风投之父”——乔治斯·多里奥特! 后记 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更严格意义上的风险投资指的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指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新兴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从运作方式来看,是指由专业化人才管理下的投资中介向特别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方式。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界定风险投资,我们都知道,风险投资的根本作用在于能够积极地促进新行业的兴起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美国的“知识经济”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中国也概莫能外。 国人对风险投资的认识主要局限在风险投资是天使资本、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和新型公司的发展与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及风险投资的基本运作过程等方面,但是风险投资行业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波折,风险投资为什么会率先在美国兴起,它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等等,人们并不十分了解。尤其是,国内关于风险投资之父——乔治斯·多里奥特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的介绍少之又少。很多人都听说过“美国研究开发公司”这个名字,知道这家公司曾经享誉美国甚至整个欧洲,直至今日仍对风险投资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但可能并不清楚这家公司的缔造者与管理者就是多里奥特先生。在多里奥特的领导下,美国研究公司所做的众多投资都取得了巨大了成功,极大地促进了电脑、核粒子加速器、医疗设备和海水淡化等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与进步,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以美国研究开发公司的兴衰史为着眼点,从中透视出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历程与卓越贡献;与此同时,读者还能从本书中了解到多里奥特这位传奇将军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披露了他鲜为人知的感情生活。总而言之,这本传记是全面了解现代风险投资之父多里奥特的难得佳作。 在翻译过程中,刘玮、戚吉娜、余纯子和黄佳莹等人帮忙搜集整理了相关的历史资料,潘琼倩和杨柳青承担了最后一章的翻译工作,边晓川、叶玲玲和梁晓阳等人完成了部分校对任务,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全书最后由汪涛通读定稿。因时间紧张,文中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最后,我们要特别感谢林伶编辑,她在翻译过程中向我们提供了许多帮助,并为编辑本书做出了大量细致、具体的工作。 书评(媒体评论) 作为当代一流的技术与财经作家,安特的这本权威著作生动地描述了风险投资行业是如何从多里奥特这位伟大人物的手中诞生的。任何对创新、企业家精神或是美国风险企业的发展历史感兴趣的人都应当读一读这本书。 ——Facebook公司、沃尔玛和奇迹娱乐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詹姆斯·布瑞耶尔 多里奥特是第一位经营正规风险投资企业的专业人士。在他的大力促进与领导下,风险投资才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行业。 ——哈佛大学商学院投资银行学教授 乔希·勒纳 多里奥特所具有的激励企业家不断进取的卓越能力,及其对商业发展过程的深刻理解帮助他开创并塑造了风险投资这个新兴行业。 ——国际数据集团创始人兼主席 帕特里克·麦戈文 如果没有了像联邦快递、苹果、英特尔、史泰博和谷歌这样的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在风险资本的扶持下慢慢发展壮大的,那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样?本书深刻剖析了多里奥特为他身边每个人的生活和职业带来的深刻影响,既包括他深爱的哈佛商学院的学生们,也包括他全力支持过的创业企业家。 ——哈佛商学院外事部资深副院长 迪米特里·阿贝洛夫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