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弥儿(论教育上下)/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分类
作者 (法)让-雅克·卢梭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让-雅克·卢梭著李兴业、熊剑秋译的《爱弥儿(论教育上下)/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中,卢梭通过爱弥儿及其家庭教师的故事,来说明如何教育出一个理想的公民,同时阐述他的自然教育思想。卢梭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提出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这部书不仅是卢梭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也是他阐发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名著。

内容推荐

让-雅克·卢梭著李兴业、熊剑秋译的《爱弥儿(论教育上下)/外国教育名著丛书》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它全方面的体现了卢梭的关于教育的观点,他的观点虽然是立足在法国18世纪的社会和教育教育环境,但是他的理论和观点在当今社会也不乏可取之处,比如他书中说的“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要发展儿童的天性”。

目录

译者的话

序言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附录

卢梭生平大事记

译名对照表

试读章节

有人对我们说,自然只不过是一种习惯而已。这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不是有些被迫养成的习惯是不能扼杀天性的吗?可以举例说明,那些被人强行阻止垂直向上生长的植物,就有着这样的习性。那些自由生长的植物,尽管有人强迫它形成弯曲的形状,但其中的营养液丝毫不会为此而改变它原来输送营养的方向;而且,如果让植物继续这样生长,它仍然会向着原先垂直向上的方向生长。这就好比人的习性一样。只要人处于同样的状况,他仍旧能保持由习惯所养成的习性,尽管这些习性对我们来说是最不正常的;然而,一旦外界情况发生改变,习惯便随之消失,人又回归到他的本性。的确,教育只不过是一种习惯而已。否则,有些人不是会忘记他们曾经受过的教育,而另外有些人却能够记住他们曾经受过的教育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如果一定要把“自然”这个名词限定为“天性相同的习惯”,人们就可以省去这种混淆不清的说法。

,我们生来就有感觉,人一出生就会感受到身边各种各样事物的影响。可以说,一旦我们意识到自己有了感觉,就会寻找或者避免产生这些感觉的事物。首先,我们要判断这些感觉对我们来说是快乐的还是不快乐的;其次,我们要看它们合适还是不合适;最后,还要按照理性给予我们对于幸福或完美的看法加以判断。随着我们的感觉越来越敏锐,眼光越来越开阔,这些倾向都会得以扩展和增强;然而,我们的感觉受到习惯的限制,它们也会因为我们的观念和见解或多或少地产生变化。在产生变化之前,它们就是我所说的内在的自然。

因此,必须把这一切都归结于那些最初的状态。如果我们所说的这三种教育仅仅是有所不同的话,那倒是可以的。但是,当这三种教育相互产生冲突时,当这种培养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别人时,又当如何呢?显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协调一致是办不到的。由于不得不与大自然或是与社会制度进行抗争,就必须在培养人或培养公民之间做出选择;因为我们不能同时将他培养成这样的两种人。

每个小的社会,尽管它的圈子非常狭小,但圈内极为和谐融洽,在这种情况下,它就会疏远那个大的社会。通常,爱国者都会表现出对外国人的冷酷;因为在爱国者的眼中,外国人仅仅就是一个人,也可以说他们什么都不是。出现这样的缺陷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也应该是有限的。重要的是,应该对那些共同生活的人表现出友善。拿斯巴达人来说,在国外,他们雄心勃勃、贪婪吝啬、极不公正,然而在国内,他们处处表现得慷慨大方、公平正直、和谐融洽。切不可轻信那些世界主义者,在他们的著作中,他们长期征战那些遥远的地方,寻求他们不屑于在他们周围履行的义务。这样的一群哲学家喜欢鞑靼人,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去爱他们的邻居了。

对自然人来说,他自己就是他的一切;他只是个数字单位,一个完完全全的独立体,他只同自己或者与他的同胞有关系。而公民是一个分数单位,要依据分母而定,他的价值在于和整体的关系,即跟整个社会的关系而定。好的社会制度就是这样的:它最懂得如何去改变人的天性,最懂得如何去掉他的绝对存在,以便使他成为相对存在,并把“我”融人到整个共同体之中,以至于每个人都不再自以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把自己当作整个共同体当中的一分子。对于一个罗马公民来说,他既不是凯乌斯,也不是卢西乌斯,而就是一一个罗马人,他热爱他独有的国家。雷古卢斯①自认为是迦太基人,就因为他成了主人的财产。作为一个外来者,他拒绝拥有罗马元老院的席位,除非一个迦太基人命令他这样做,他才会接受。他对于有人想挽救他的生命而感到愤怒。他打了胜仗,回来后却愿受折磨而死。在我看来,对于我们所了解的那些人,这样做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P10-11

序言

开始写这个集子的目的是为了让一位母亲看了之后高兴,这是一位为人善良、善于思考的母亲。因此,集子里提出的那些思考和观察,可以说既没有什么顺序,似乎也不怎么连贯。起初,我只打算写一篇几页纸的短文;然而,因为所要论述的主题,我不由自主地使之变成了一本大部头的书。毫无疑问,就书中所涉及的内容而言,本书的分量太小了一点儿,而它自身又太大了一点儿。至于这本书是否要公开发表,我是犹豫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常感到,自己虽然写过几本小册子,但还不能说懂得写书。为了把这件事做好,我曾几度努力,却未见成效。不过,要是能引起公众对这方面关注的话,这无疑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确信应该像现在这样做,将这部书出版;况且,即使我的观点不正确,如果因此能使别人提出更好的办法来,也算没有白白浪费我的时间。一个深居简出之人,在将自己的文章展示给世人时,既没有为他造势的鼓吹者,也没有替他的作品说话的辩护人,甚至都不知道别人对他的文章会有些什么想法,或者会说些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他的文章有什么错误的地方,他也就不必担心别人会不假思索就接受他的这些错误。

以往,我很少谈论一种良好的教育有多么重要,也不会不厌其烦地证明现行教育这不好,那不对;因为在这之前已经有很多人这样做过了,我实在不愿把那些尽人皆知的东西堆到我的书中去。我注意到,很久以来,对于现有的教法早已有不满的反对声,只是还没有人敢于无所顾虑地提出一种更好的。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似乎文学和科学更趋向于破坏,而不是建设。还有人往往总以那种祖师爷的口吻加以责难;至于建议,他们则是另外一番口吻,不过,若是站在哲学的高度加以审视,这种口吻显然不会令人满意。尽管以往已有许多论著问世,有人会说,它们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公众,然而,其中最重要的,即有关培养人的事业,却被遗忘掉了。在洛克的著作问世之后,我现在所论述的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全新的;然而,让人甚为担心的是,在我这本书问世之后,以往那种情况还是会依然如旧。

有关儿童的事,我们一点儿都不了解:由于这方面的错误观念,我们会对这个问题愈来愈感到迷茫。就连最圣明的人也只热衷于研究大人们想要知道什么,而不重视正处在学习成长阶段的儿童应该学习什么。人们总是把儿童当作成人看待,殊不知他们还没有长大成人呢。这才是我最关注的问题,即使我所提出的方法是幻想,甚至是错误的,我也希望人们能从鄙人的见解中有所获益。我的这些看法对于应该如何做的方面也许有不周之处,但是,我确信我已经看到了人们应该着手解决的问题。既然如此,就开始好好研究你们的学生吧。很显然,你对于他们一点儿都不了解;换句话说,如果你能带着这种看法来读这本书的话,我不相信它对你一点儿帮助都没有。  关于人们称为分步骤进行的那部分,在这里,它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只不过是自然的演进而已,这也是最能误导读者的地方;毫无疑问,有人将因此而攻击我,他们这样做也许并没有什么不对。人们将会相信,哪怕他们少读一位空想家有关教育的幻想,也不会去读一篇有关教育方面的论文。这样一来,该怎么办呢?因为我所要论述的不是别人的思想,而是我自己有关这方面的见解。我的见解和别人的见解毫不相同;很久以来,就有人指责过我这一点。难道还想让我屈从于别人的看法,接受别人的观点吗?不,我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这些人可以要求我不要固执己见,不要以为自己比其他所有的人都更聪明,也可以挑战我的观点,但是最好不要要求我改变观点:我所能做的就是这些,再说我已经这样做了。如果说有时我采用了断然的口吻,那也不是我非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读者,而只是想把我所思考的这些问题告诉他们,如此而已。至于我自己,为什么会采用这种怀疑的方式去看待我本人并不怀疑的事呢?那是因为我想更准确地说出我头脑中的所思所想。

在毫无顾忌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时,我当然知道我并不是什么权威,只不过是想把我的理由加以说明,以便让别人去衡量,同时对我做出评价。尽管我并不固守自己的观点,然而,我还是要将它们表达出来;因为我提出这些观点的准则和别人的是不同的,而且这些准则也绝不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这些准则对于辨别真伪,对于给人类造福还是带来灾难,都有着重要意义。

“还是多提些可行的办法吧。”有人不断地对我这样说。同样,还有人说:提些大家都能实施的办法吧;或者,至少能让好办法和现有的坏办法结合起来。殊不知对于有些事情而言,这种办法比我的想法要荒唐得多,因为在这种混合体中,原本好的东西都会变坏,而坏的东西却不会变好。所以我宁愿完全遵循原有的办法,而不采用哪怕仅仅一半是好的那种办法,这样也许还会使得表现在人身上的矛盾更少一些,让它不能同时趋向两个相反的目标。为人父母者呀,你们要是看到可行的办法,那就是你们喜欢采用的办法。我是不是应该表明你们的这种愿望呢?

在任何计划中,有两件事是值得考虑的:第一,计划要表现出绝对的善意;第二,要便于执行和实施。

就第一点而言,为了使计划本身切实可行,需要使计划中好的东西符合事物特征。这里举例加以说明,我们提出的教育计划,要适合于人,并且容易被人心所接受就行了。

至于第二点,应该考虑到,在某些情况下应取决于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事物来说如果是偶然的,就意味着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可以不断变化的。一种教育在瑞士可以实行,在法国也许就不能实行;这种教育适合于有产阶级,而那种教育则适用于有权势的人群。无论是哪一种教育,实行起来究竟是容易还是不容易,取决于各种条件。因此,在应用方法的时候,只有依据这样或那样的国家,这样或那样的条件,才能看出其特殊性。然而,所有这些特殊的应用,在我所论述的主题中还不是最重要的东西,而且也没有纳入我的写作计划之列。要是别的什么人愿意的话,完全可以研究他们心中所关注的地区或国家。至于本人,不管人们生在何地,只要他们接受我所提出的建议,成为我所希望的那种人,并使他们自己和其他的人都能好起来,这样就足够了。如果我不能履行这一诺言,那无疑就是我的错;但是,如果我已经这样做了,人们还要对我提出更多的要求,那就是他们的错,因为我只承诺了这件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31:43